close

 刺灸法﹝method_of_needling_and_moxibustion﹞總論:

刺灸法﹝method_of_needling_and_moxibustion﹞:包括刺法和灸法兩種,主要論述刺法灸法的理論及其具體操作技術,為針灸臨床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本章主要就刺灸法﹝method_of_needling_and_moxibustion﹞的概念、源流和發展等內容作一闡述。

刺法,古稱「砭刺」,是由砭石刺病發展而來,後來又稱「針法」,目前其含義已非常廣泛,即指使用不同的針具或非針具,通過一定的手法或方式刺激機體的一定部位,以達到激發經絡氣血、調節整體功能的方法。

灸法,古稱「灸」,又稱「艾灸」,是指用艾火治病的方法。廣義的灸法既是指採用艾絨等為主燒灼、熏熨體表的方法,又可包括一些非火源的外治療法。

無論刺法和灸法均是通過刺激人體的一定部位(腧穴﹝acupoint﹞),以起到疏通經絡﹝dredging_the_meridian﹞、行氣活血、協調臟腑陰陽等作用,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療疾病的目的。

 刺法的起源和發展:

一、針具的起源與發展:

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曾利用一些簡單的、不加磨制的石塊做為生活和日常用具,這就是舊石器時代。後來,勤勞的祖先們在不斷的勞動實踐中,又逐漸能夠加工製造各種不同形狀的石斧、石刀和石針等工具,演進到新石器時代。

砭石是古代的一種石器,

 《說文解字》說:「砭,以石刺病也」,是經過磨制而成的原始工具,可以看作是最初的「針具」。

有關砭石的記載很多,

 如:《山海經》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晉•郭璞注:「可以為砥(砭)針,治癰腫者」,

 《素問•異法方宜論》曰:「東方之域,……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

 唐•王冰注:「砭石,謂以石為針也。」

這些記載都說明,「砭石」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最初是用來刺癰腫、排膿、放血的工具。後來逐漸發展成為針灸治療的工具。

砭石的實物,近年來在考古工作中有了新的發現,如1963年在內蒙古自治區多倫旗頭道窪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一根磨制的石針,長4.5公分,一端有鋒,呈四棱錐形,經考古與醫史專家鑒定,這枚石針出於距今1萬年至4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認為它是針刺的原始工具:砭石。又如,山東省微山縣兩城山出土的東漢畫像石有4塊刻有半人半鳥的神物,手握一針形器物,刺向患者肢體。根據出土文物和文獻的記載證實,「砭石者,亦從東方來」(《素問•異法方宜論》),砭石發明於我國東部的山東一帶,後來逐漸推廣到各地。

針具的形成與生產力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古代的針具除砭石之外,還有骨針、竹針的應用。據考,大約在山頂洞人文化時期,已能製造比較精細的骨針,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有不少各種各樣的骨針,這些骨針,也很可能被用來作為醫療工具。此外,古代「箴」字的字形,也可以推求在古代某一時期,有竹制針具存在。到了仰紹文化時期,黃河流域發展了彩陶文化,隨之出現了陶針,直到目前廣西侗族還保存有這種工具。

夏、商、周時代,隨著冶金術的發明,進入了青銅器時代。由於青銅器的廣泛應用,為針具的改進和提高提供了物質條件,於是就有了金屬針具如青銅針的出現。《內經》中記述的「九針」就是萌芽於這個時期。

 《帝王世紀》中就有關於「伏羲制九針」的記載,「九針者,亦從南方來」(《素問•異法方宜論》):是指我國南方地區多從事金屬針具的製造,這是證明當時有各種針具存在的史實。春秋時代出現了鐵器,冶煉術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自戰國到秦漢,砭石才逐漸被九針取代。針具由砭石到九針,標誌著針具的形成。ꗬ

從砭石到九針,經歷了一個比較漫長的歷史時期,從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到證實。

 1978年在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樹林召公社,從一批古銅器中發現了一根青銅針。據考證是戰國至西漢時期的器物。其形狀與頭道窪砭石非常相似,後被命名為「青銅砭針」。

 1968年河北滿城縣西漢劉勝墓中發掘出4根金針和5根銀針,即為九針的一部分食物。金針與銀針的發現,證明早在2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應用金、銀製造醫療工具。金屬針具的廣泛應用,為針刺法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現代科技高度發達,冶金技術日益提高,出現了由不銹鋼製成的針具,這種毫針﹝filiform_needle﹞既有一定的韌性,又不易生銹,且挺直滑利,經久耐用,現廣泛應用於臨床。特別是20世紀後50年,針具的品種亦趨多樣,如電針、光針、磁鍼等亦相繼問世,應用於臨床,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和許多科研成果。

二、刺法的起源與發展:

隨著針具的不斷變革,針刺的方法也不斷提高。早期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總結了上古以來的針刺方法,其論述頗為精闢和全面。在刺法方面,提到了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等;

在補瀉手法方面,提到了徐疾補瀉、呼吸補瀉、撚轉補瀉、迎隨補瀉、提插補瀉和開闔補瀉等,為後世針刺方法奠定了基礎。繼而《難經》又有所闡發,強調了針刺時雙手協作的重要性,對後世影響頗大。

唐宋時期,在針刺手法方面一直繼承《黃帝內經》和《難經》之說。到了金元時期又提出了子午流注按時取穴的時間針刺學說。

 竇漢卿的《針經指南》創立了「針刺十四法」,目前大部分具有實用價值。明初陳會的《神應經》提出了「催氣﹝promoting_needle_sensation﹞手法」,現仍適用於臨床。

 徐鳳的《金針賦》又提出了一整套的複式補瀉手法,對「燒山火」和「透天涼」也做了系統的論述。

 其後,高武的《針灸聚英》、汪機的《針灸問對》記載的針刺手法,都是在《金針賦》的基礎上發揮撰成。

 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又採集了明代以前有關針刺手法的精華,提出「刺有大小」,有「大補、大瀉」、「平補、平瀉」、「下針十二法」和針刺「八法」,臨床多為適用。清代中葉以後,針灸醫學漸趨衰落,針具針法亦無進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針灸學術有了很大的發展。針刺手法的研究也步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從文獻考證到臨床觀察,從實驗研究到規律性的探索,均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傳統針刺手法越來越受到重視,從針刺手法的臨床研究到實驗研究,取得了許多科研成果,這對於闡明經絡理論和針刺治病原理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