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針灸大成》卷九: |
名醫治法《聚英》: |
瘡毒: |
《原病式》曰:『 凡人初覺發背,背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用濕紙複其上,立候之,其紙先乾處,即是結,癰頭也。 取大蒜切成片,如三銅錢厚,安於頭上,用大艾炷灸﹝moxibustion_with_moxa_cone﹞三壯,即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時,方住。 最要早覺早灸,若一日二日,十灸七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日六日,三四活。過七日,則不可灸。 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其上,聚艾於蒜餅上燒之,亦能活也。 若背上初發赤腫一片,中間有一片黃米頭子,便用獨蒜切去兩頭,取中間半寸厚,安於瘡上,用艾灸十四壯,多至四十九壯。』 又曰:『痛者灸至不痛而止,謂先及其未㿉,所以痛,次及將㿉,所以不痛也。 不痛灸至痛而止,謂先及其㿉,所以不痛,次及良肉,所以痛也。 此癰疽初發之治也。 若諸瘡患久成漏者,常有膿水不絕,其膿不臭,內無歹肉,尤宜用附子浸透,切作大片,厚二三分,於瘡上著艾灸之,仍服內托之藥。 隔三二日再灸之,不五七次,自然肌肉長滿矣。 至有膿水惡物,漸潰根深者,郭氏治用白麵、硫黃、大蒜三物一處搗爛,看瘡大小,撚作餅子,厚約三分,於瘡上用艾灸二十一壯﹝one_moxa-cone﹞,一灸一易餅子,後四五日,方用翠霞錠子,並信效錠子,互相用之,紝入瘡內,歹肉盡去,好肉長平,然後外貼收斂之藥,內服應病之劑,調理即瘥矣。』 →【㿉﹝疒貴﹞,音:ㄎㄨㄟˋ,音同頹。意:囊腫而偏墜。意同㿗。】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