瘡瘍-癰-胯腹癰:

胯腹癰是指生在胯腹部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古代稱為「跨馬癰」。

【特點】:是結塊腫痛,皮色不變,步行困難。

相當於西醫的腹股溝急性淋巴結炎。

【病因病機】:

多因下肢、陰部破損,外染毒邪循經而繼發;或因濕熱內蘊,氣滯挾痰凝結而成。

【診斷﹝Diagnosis﹞】:

發病者多有下肢、陰部破傷史。

初起在胯腹部有一結塊,形如雞卵,腫脹發熱,皮色不變,疼痛明顯,患側步行困難,伴惡寒發熱等症狀。如腫塊增大,皮色轉紅,持續跳痛,伴有惡寒發熱、大便秘結等症狀,此為化膿之象。

【辨病論治﹝treatment_based_on_disease_identification﹞】

一、內治法:

濕熱蘊結:胯腹部結塊腫痛,患肢拘急;伴惡寒發熱、口乾﹝xwrostomia﹞、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數。

【辨證分析﹝diagnostic_of_causes_analysis﹞】:濕熱之邪蘊結於胯腹部,經絡阻滯,氣血不暢,故有結塊、腫痛;濕熱泛溢,故發熱、口乾﹝xwrostomia﹞、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數為濕熱壅結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方藥】:五神湯合萆蘚滲濕湯加減。

二、外治法:

參照「頸癰」。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永康堂【YCT】~學習自測~

  
  

答案

  
  

題目

  

【C】

一中年男性,下腹部生瘡,初起腫塊上有粟粒樣膿頭,抓破之後腫痛加重,色紅灼熱,膿頭相繼增多,潰後如蜂窩狀.範圍約12CM×12CM左右,兼有發熱﹝fever﹞頭痛,食慾不振,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弦數,應診斷為:

  A、疔;  B、癤;  C、有頭疽;  D、臍癰;  E、胯腹癰。

【C】

臀部一側紅腫熱痛,患肢步行困難,紅腫以中心最為明顯,四周較淡,邊緣不清。逐漸擴大有硬結,潰後出膿黃稠。應診斷為:

  A、有頭疽;  B、附骨疽﹝hematogenous_osteomyelitis﹞;  C、臀癰;  D、胯腹癰;  E、丹毒﹝erysipelas﹞。

OK

特殊部位的癰生於頸部的稱【頸癰】,生於腋下的稱【腋癰】,生於胯腹部的稱【胯腹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