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救傷秘旨》 黃序 |
士君子身體發膚,不敢毀傷,蓋語其常耳。 使之從王事赴疆場,矢刃交下,旗鼓相當,遑慮傷哉!顧有國家者,得人以興,失人以亡。 當臨陣時,雖智勇之將,難保無傷。 其傷也,不治則死,得治則生。 生則國家倚賴,死則三軍沮喪。 以是知醫治之術,不可不詳也。 等而下之,鄉鄰有鬥者,一朝之忿,或傷人,或受傷,不治則死,得治則生。 生則可以息爭,死則受傷者賁恨。 而傷人者斷脰以償,於是更知醫治之術,不可不詳也。 吾友天臺趙君蘭亭,慈祥人也。 嘗溯江流,學西洋種痘之法于武昌,歸而傳種,俾兒痘不殤。 又嘗廣集醫方,隨宜施治。 而尤憫夫受傷者之鮮良方也。 蓋是技擊之家,以為秘藏,索賂不足,則求治不應,是以傷者多亡。 君少好勇,薄游四方。 遇技擊之良者,必止而請教焉。 故獨得其詳,匯抄成帙,藏之縹緗。 固嘗不受酬謝,而起人折傷矣。 以種痘來黃,余與管君賡堂獲交焉。 君因出示所抄諸方。 閱其方,皆世所不傳,而誠可以救傷者也。 遂名曰《救傷秘旨》。 而賡堂為之出資刊佈,以播諸遐方。 今而後治傷之術可得而詳。 其將為醫國之良歟。 然吾尤願人之無傷也。 咸豐元年孟夏之月蒼溪教弟黃 拜撰 →【脰﹝月豆﹞:音,ㄉㄡˋ。意:脖子、頸】 |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