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背部-中搭手:
中搭手生近膏盲,經屬膀胱脊骨旁,七情不和憤怒火,虛實寒熱細參詳。
【注】:
此證生在脊骨兩旁,屬足太陽膀胱經膏盲穴,一名龍疽。
由七情不和,憤怒火凝而生。
遇氣寒而實,便燥不渴者,宜一粒金丹溫下之;
若氣熱而實,便燥大渴者,宜內疏黃連湯寒下之;
若氣血虛,瘡不能發長者,宜內托黃芪散托補之。
其餘內外治法,俱按癰疽腫瘍、潰瘍門。
中搭手圖(圖缺)
【一粒金丹】
木香、乳香(各五分)、巴豆霜(一錢五分)、沉香(五分);
各為細末和勻,用肥膠棗個半,去皮核搗爛,和藥末為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細嚼用白滾水,一口將藥送下。少頃,再飲白滾水一口,即瀉一次;若飲滾水二口,即瀉二次.遇胃氣壯實,兼毒滯盛者,服藥後連飲滾水三四口,即瀉三四次,不可太過。毒滯瀉盡,即以米飲補之。
【方歌】
一粒金丹療惡瘡,寒實不渴便燥良,木乳沉香巴豆肉,棗肉為丸服即康。
【內托黃芪散】
當歸、白芍(炒)、川芎、白術(土炒)、陳皮、穿山甲(炒、研)、皂刺、黃芪(各一錢)、檳榔(三分)、紫肉桂(五分);
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方歌】
內托黃芪治瘍虛,托裏諸瘡用最宜,歸芍芎術陳皮桂,山甲檳榔皂刺芪。
內疏黃連湯:(見腫瘍門)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