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口部 口瘡:

 經絡

 口瘡:脾氣通於口,和則口能知味,又脈布於舌上,脈布於舌下,故心脾積熱,則口舌生瘡,甚則腮舌赤腫,此實火也,治以苦寒。

  如涼膈散,又膀胱移熱於小腸,隔腸不便,上為口糜。

  如灶底燃薪,籠中肉腐之象也。宜柴胡地骨皮湯,或五苓散、導赤散合而用之。

  如服寒涼之藥不弋者,虛火也,治以甘溫,如發熱飲冷。

  上焦虛熱也,補中益氣湯。

  肢冷腹痛,便滑食少者,中焦虛寒也,附子理中湯、八味地黃丸。

  晡熱內熱,唾痰便數,口乾作渴者,下焦虛火也,加減地黃丸。

  此從治之法也,如小兒又當察面圖部位,分臟腑虛實而藥之。

 

 


 

升麻飲:

 治口內生瘡,齒齦肉爛。

 升麻、玄參、黃連、羚羊角、黃芩、葛根、麥冬、羌活、防風、菊花、大黃(各一錢)、人參、知母、炙甘草(各五分);

 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甘露飲:

 治口舌生瘡,及牙宣齒齦腫爛,時出膿血,不任涼藥者。

 枇杷葉、石斛、黃芩、麥冬、生地、甘草(炙)、加枳殼、茵陳(等分);

 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柴胡地骨皮湯:

 柴胡、地骨皮(各五錢);

 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辰砂定痛散:

 治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軟石膏(一兩)、胡黃連(末二分)、辰砂(末五分)、冰片(二分);

 共為末,收罐內,如口內則摻之,喉內則吹之,日上五七次,嚥之。

 

蟾酥綿:

 治口內生瘡,齒齦肉爛。

 蟾酥(五分)、硼砂、冰片、麝香(各一分);

 為細末、用溫水半盞,化令勻盡,入紅綿五分,蘸藥汁曬乾。再浸,俟藥汁盡,將綿寸截,每用一片貼患處,有涎即吐之,日三五次。

 

 


 

抽薪散:

 治口舌生瘡,并小兒火眼。

 大附子為末,津調,敷足心,內油紙蓋之,絹條扎之。

 一用:草烏、南星、乾薑,等分為末,醋調,敷手心足心,

 一用:吳茱萸為末,醋調,敷腳心,

 一用:白礬(三、四兩),沖淡水一盆浸化泡足,

 一用:細辛為末,醋調敷臍。

 

涼膈散:

 治上焦實熱,口舌生瘡,及咽喉腫痛。

 黃芩、梔子、連翹、薄荷、甘草、桔梗、朴硝、大黃;

 水二鐘,竹葉二十片,煎八分,加蜂蜜三匙,和服。

 

 附子理中湯、五芩散、導赤散:

 瀉丙丁小腸。生地、木通、甘草、加竹葉,水煎服,補中益氣湯、八味地黃丸、加減地黃丸。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