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痔漏類方:

臟連丸:

 治痔漏,并腸風下血,及水瀉痢疾。黃連(一斤)、槐花(半斤);

 為末,用雄猪肥壯大腸,以酒醋洗淨,入藥扎兩頭,次用,韭菜五六斤,一半鋪甑底,藥腸盤於上,一半孳之,文火蒸之,以腸脂化盡,腸皮如油紙薄為度,去腸取藥,晒乾,稀糊丸桐子大,每日二服每服三錢,自滾湯送下。

 

中黃丸:

 番花痔。缸砂(水浸半月微一兩)、條芩(每斤用皂角子仁側柏(各四兩)水煮半日汁乾為度用芩二兩)、黃連、槐角子(各二兩)、梔子、黃花地丁(各一兩)、青黛(五錢);

 為末,用大柿餅肉為丸,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清湯送下。

 

牛黃定痛丸:

 內外諸痔。

 牛黃(五分)、胡黃連(四錢)、梔子(炒黑五錢)、槐米(炒黑一兩)、苦食(用巴豆油炒黃一兩);

 為末,糊丸黍米大,每服三分,臥時槐花湯下。

 

百草丸:

 血箭痔。

 百草霜(四兩)、芩梔子(各一兩)、黃連、槐花、地榆(各五錢);

 為末,糊丸,每服三錢,清湯下。

 

天中散:

 漏瘡,并腸風下血。

 粽子(用陰陽瓦焙存性);

 為末,每服二錢,白滾酒送下,出汗為度,管多者間三日再服。腸風,一服即癒。

 


 

 

薰洗痔漏方:

 瓦松、馬兜鈴、皮硝、文蛤、蓮房、蜂房、山桃樹根;

 共一大劑,水一砂鍋,煎濃汁,傾淨桶內,坐薰,扎裙圍之,俟稍溫洗之,日三次。一加馬汗子。

 一用:馬齒莧煎洗。

 一用:刺兒菜煎洗。漏用楮桃兩許,即榖樹子也,煎湯薰洗。蜂窠漏,漏蘆煎湯洗三五次,能退管生肌。

 

敷痔方:

 胡黃連(五錢)、血竭、兒茶(各二錢)、熊膽(三錢)、冰片(一錢)、麝香(三分)、一加硼砂(一錢)、一加鉛白霜(一錢);

 為末,用苦食磨水調敷。

 

 退管藥線類方:

 一用:白砒(一錢)、雄黃(五錢)、為末,入罐封,打三香,水頻擦盞,取出,加乳香、沒藥(各五錢)。用白芨些須,水調成線,以黃柏末為衣。

 

 一用:白砒五錢,雄黃(五錢)、硃砂(五錢)、水銀(三錢)、白礬(一兩);

 為末昇打如,前做線,加鹿斤上炒黃為末,為衣,入瘡不痛。

 

 一用:硼砂、雄黃(各一兩),

 為末,入罐內,蓋白礬末一兩,昇打如前,糊和成線,入管內,七八日抽出管,易生肌藥。鼠瘡,取麥粒大一粒,入瘡內,日二次,不痛發腫,三日腐脫。多年結毒,甚效。

 

 一用:白砒末(五錢,入鐵鍋內)、次藝白礬末(一兩五錢),火礬枯,噴水一口於礬上,即以線紙蓋礬上,再隨噴水三五口於紙上,即以鍋蓋蓋之,看紙上有白霜為度,無霜再噴,如有霜,去紙,入去油乳香沒藥末,各錢許,蓋礬上,離火候冷,取為末,用飛羅麵打糊成條,插用,以管退為度。一加蝎尾七個,生草烏末一錢,枯痔甚佳,搽如如聖散法。

 

 製砒法:如砒(一兩),用黃連、黃柏、黃芩(各五錢),甘草、綠豆(各半合),水五碗煎湯煮砒,以汁乾為度,次再昇打,若用生砒,則毒氣乞腹,反生奄忽。做條有法,

 一用:山茨菇粉,打糊和條,一做條時,以猪鬃為心,搓成條,略晒,抽出鬃,則藥條成,筒用之以通氣。

 

 灸漏法:

 久漏膿水根深者,用硫黃、麥麵、和大蒜搗為餅,三分厚,隨瘡大小貼之,炷艾一灸一,易二十一壯,隔三五日,方用退管藥。

 

 一用:螻蛄搗餅,乾者為末,水調作餅,貼瘡上灸之,熱則易之,五七壯止,經七日,管退而癒。

 

 一用:大附子末,水和為餅,灸之,次上生肌藥。

 

 一用:騎竹馬法,取穴灸之,亦佳。

 


 

 

 漏藥製法:

 蟬螁(築竹簡內,泥固,灰火煨過用。)、蛇蛻(入胡桃內,鐵線扎之,泥固,存性。)、蜣螂(貯瓶內,火煨,去頭足。)、地龍(敲去腹內泥,黃酒洗,文火頓乾,新瓦炙。)、蝸牛(用肉,如乾者入水內泡一宿,其肉自生。)、猪懸蹄、牛角腮(酥炙十二次)、鵝翅翎、牛膠、魚鰾(俱蛤粉炒。)、刺皮(用酒醋童便浸炙)、蛤粉(紫口者,糠火煨。)、露蜂房(乳浸,炙黑。)、象牙(酥油炙。)

 

 家傳痔漏方:

 喇叭花,(即二地黃苗也)三月內未開花時,連根採來,陰乾,每用五錢,水三碗,煎二碗,滾兩三次,另用韭葉五錢,用酒水各一鐘,煎八分,空心服,渣午後服,隔二日再一服,內外如式治之,一切新久痔漏,一月除根。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手療思路(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