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引按摩法
導引按摩法疑源自我國宋代《養生訣》等書,後被整理為十四節。本法的特點是靜中求動,使內氣鼓蕩,並以意領氣進行周身自我按摩。
【修煉方法】:
一、預備式:
寬衣解帶,自然站立,雙足分開同肩寬,雙手自然下垂身體兩側,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全身放鬆,排除雜念,閉目垂簾,內視印堂,意念配合呼吸,使意氣相隨,一同下達丹田,意守丹田,自然呼吸。此式久練自然能靜中求動,出現肢體的自發運動,再練一段時間,便可按摩全身。
二、搓手浴面:
雙手合掌胸前,相互摩擦至熱,然後迅速分開,上下摩擦面部(包括眼、耳、口、鼻)。
三、擦胸揉腹:
雙手掌先以丹田為中心進行揉擦,以後逐漸擴展至整個胸腹部,可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按摩,螺旋式由裏到外和由外到裏按摩。也可橫擦、縱擦、雙手交叉揉按等,宜致發熱。
四、按摩腎俞:
雙手掌相互搓熱,緊按腎部兩側,稍用力從上向下推摩腎俞。
五、乾浴肢體:
雙手掌搓熱後沿上肢(肩-肘-腕-手)或下肢(髖-膝-踝-足)反復摩擦,如沐浴般搓熱肢體。
六、摩掌熨目:
雙手掌相互搓熱後,覆蓋雙眼,閉目熨睛。
七、旋轉眼睛
睜眼平視,再使雙側眼球以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交替旋轉。
八、赤龍攪海
運動舌頭以攪唇齒內外。
九、叩擊鼓漱
口唇輕閉,上下牙齒互相輕輕叩擊,然後鼓動兩腮,做漱口動作,待津液滿口,分三次慢慢咽下,以意送至丹田。
十、擊探天鼓
用雙手掌心緊按兩側耳孔,以手指輕輕叩擊頭顱枕部。
十一、運搖頭頸
頭部先作前後及左右方向擺動,然後按左-後-右-前及後-後-左前方向作交替環形旋轉頭部。
十二、環轉帶脈
以腰為軸心,身體前傾,重心前移,由左向右和由右向左交替作圓周運動。
十三、震撼臟腑
全身放鬆,雙膝關節微曲,產生頻率快而均勻,以縱軸方向有規律的上下震動。使五臟六腑受到按摩。
十四、收功
收功時將氣緩緩收入丹田,稍停片刻再往印堂輕輕吸氣,自然呼出。至此,按摩完畢。
【修煉要領】:
修練時要做到精神內收,靜極生動,產生肢體自發運動,意念集中於手心。
按摩身體時,要先輕後重,以氣揉形。
震撼臟腑時,全身肌肉、關節必須鬆弛,方可感覺兩股氣流從足底湧泉穴升起,沿下肢而上,直達軀幹、下肢,頻頻震動全身以及五臟六腑。
【適應範圍】:
本功法男女老少皆宜修練。
可適宜於風濕性關節炎、痛風、胃下垂、消化不良、慢性肝炎、耳鳴耳聾、頸椎病、神經衰弱、視力下降、口齒疾病、冠心病、更年期綜合征。
【注意事項】:
初學者雖不能發動肢體的自發運動和按摩,但若能按程式進行修練,亦可收效顯著。
要保持皮膚清潔,手、身有汗時,用毛巾擦乾後再進行。
衣服要穿得較少或裸體時效果最好,但切忌受涼。
有皮膚病如癤瘡時局部不宜按摩。
配合健身氣功,效果較好。
按摩前要作好準備工作,如先解大小便,選擇安靜環境。
有時某一動作反復出現,或者按摩動作周而復始,迴圈不已,都是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