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錯位所致疾病~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為混合性神經,主要部分為感覺神經纖維,一小部分為運動神經纖維,自半月神經節分出以下3大支:

1.眼神經:支配額頂部、上瞼和鼻背的皮膚、眼球、泪腺、結合膜以及部分鼻腔粘膜。

2.上頜神經:屬感覺神經,布於顱中窩的硬腦膜、上頜牙齒和齒齦、蝶竇、上頜竇和鼻粘膜以及口裂和眼裂之間的皮膚。

3.下頜神經:是3支中最粗大的分支,屬混合性神經,分前後兩幹。

前幹支配咀嚼肌、鼓頰張肌和腭性張肌;

後幹粗大,屬感覺性,布於下頜牙及齒齦、舌前2/3及口腔底粘膜,耳顳區及口裂以下的皮膚。

還分布於顱底及顱頂的腦膜。三叉神經痛即指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有反復發作的陣發性劇痛。

 

【臨床表現】

    病人多以突發性的劇痛為特徵,常無明顯預兆,痛時有的呈針刺樣、電灼樣、刀割樣或撕裂樣的劇烈跳痛,嚴重者常伴有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甚至口角歪向一側。早期突發驟停,是本病的特點之一。以後疼痛發作愈增愈烈,間歇期也愈縮越短。病程可呈周期性發作,常在春季或冬季發病,發病後可持續數年。疼痛多為一側性,少數可為兩側性,以第2(上頜神經)疼痛為多見,第3(下頜神經)次之,第1(眼神經)最少見。疼痛時有特別的敏感區,稍加觸動即可引發,以口唇周圍、牙齒、牙齦、頰部等處較為常見。

 

【檢查診斷】

    三叉神經痛病人一般都患有頸椎病,頸椎234椎體錯位,棘突偏歪,椎旁壓痛,並呈結節狀或條索狀改變。X光片可能見到椎體移位和頸椎曲度的改變(早期難以發現)。三叉神經支配的第一區域有明顯的壓痛點。根據以上所得,即可確診。

 


 

【手法治療】

    根據檢查所掌握的資料,按照椎體錯位的特點,先點按揉壓鬆解肌肉,逐步緩解痙攣,然後利用反作用力推壓,或採用旋轉復位法,撥正偏歪的脊柱和棘突,使其回復到正常解剖位置,以解除對椎動脈或頸神經根及交感神經的壓迫和刺激,疼痛自然會緩解。

 

【特效點穴治療】

(1)睛明與攢竹

    輕壓睛明穴時產生劇痛,是笫l(眼神經)受累。點按刺激睛明、攢竹,配以合谷、內關等,疼痛便會立即減輕。

 

(2)四白與巨髎

    輕壓位於瞳孔下方3厘米的四白穴時,會產生疼痛,是第2(上頜神經)受累。只要點按揉壓四白穴與位於鼻翼外側2-3厘米的巨髎穴即可治癒。

 

(3)下關與大迎

    在面部耳前方、顴弓與下頜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即為下關。輕壓時會產生劇痛,是第3(下頜神經)受累所致。只要刺激下關、大通,配以合穀、太陽、上關、頰車等穴位,便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A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