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治法-清熱法:

用寒涼的藥物,使內蘊之熱毒得以清解的一種治法。在具體運用時,必須分清熱之盛衰、火之虛實。實火,宜清熱解毒。熱在氣分者,當清熱瀉火;邪人營血者,當清熱涼血。陰虛火旺者,當養陰清熱。

【方劑舉例】:清熱解毒方,如五味消毒飲;清熱瀉火方,如黃連解毒湯;清熱涼血方,如犀角地黃湯、清營湯;養陰清熱方,如知柏八味丸;清骨蒸潮熱﹝hot_flush﹞方,如清骨散。

【常用藥物】:清熱解毒藥,如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銀花、野菊花、四季青等;清熱瀉火藥,如黃連、黃芩、山梔、石膏、知母、鴨蹠草等;清熱涼血藥,如水牛角、鮮生地、丹皮、赤芍、紫草、大青葉等;養陰清熱藥,如大生地、玄參、麥冬、龜板、知母等;清骨蒸潮熱﹝hot_flush﹞藥,如地骨皮、青蒿、鱉甲、銀柴胡等。

【適應證】:清熱解毒法用於紅腫熱痛的陽證,如瘡瘍﹝Carbuncles_and_Furuncles﹞中的疔瘡、癤、癰、有頭疽﹝Deep-root_carbuncles﹞等。清熱瀉火法適用于紅腫或皮色不變,灼熱腫痛的陽證,皮膚病之皮損焮紅灼熱、膿皰、糜爛等,如頸癰、流注﹝Multiple_abscess﹞、附骨疽、接觸性皮炎﹝contact_dermatitis﹞、膿皰瘡﹝ecthyma﹞等,伴發熱,口渴﹝thirsty﹞,喜冷引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苔薄黃或黃膩,脈數或滑數等。但在臨床上,清熱解毒法與清熱瀉火法有時不能截然分開,常合併應用。清熱涼血法用於焮紅灼熱的外科疾病﹝Surgery_disease﹞,如爛疔、發、大面積燒傷,皮膚病之紅斑﹝erythema﹞、瘀點﹝petechia﹞、灼熱,如丹毒﹝Erysipelas﹞、紅蝴蝶瘡﹝erythematous_lupus﹞、血熱型白疙,可伴有高熱,口渴﹝thirsty﹞不喜飲,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或弦滑數等。以上三法在熱毒熾盛時可同時運用。若熱毒內傳而見煩躁﹝dysphoria﹞不安,神昏譫語,舌紅絳,苔焦黑而乾,脈洪數或細數。如疔瘡走黃﹝Septicemia﹞、有頭疽內陷,又當加清心開竅法。

【常用藥物】:為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養陰清熱法用於陰虛火旺的慢性炎症、紅蝴蝶瘡﹝erythematous_lupus﹞,或走黃﹝Septicemia﹞、內陷後陰傷有熱者。清骨蒸潮熱﹝hot_flush﹞法用於瘰癧﹝Tuberculosis_of_lymph_nodes﹞、流痰﹝Cold_type_of_abscess﹞等虛熱不退的病症。

【注意點】:應用清熱藥切勿太過,必須兼顧胃氣,如過用苦寒,勢必損傷胃氣,而致暖氣、反酸、便溏、納呆等症狀。尤其在瘡瘍﹝Carbuncles_and_Furuncles﹞潰後更宜注意,過投寒涼易影響瘡口癒合。

五昧消毒飲﹝《醫宗金鑒﹞:

【組成】: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熱解毒。

【主治】:疔瘡癰癤,症見局部紅腫熱痛者。

【方解】:方中金銀花甘寒,能清熱解毒而不傷胃,為消散疔瘡癰癤之君藥。紫花地丁、蒲公英、天葵子、野菊花消瘡毒、散結熱,為治療疔瘡癰癤的要藥,共為輔佐藥。全方合用,清熱解毒之力甚強。

黃連解毒湯﹝《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組成】:黃連、黃芩、黃柏、梔子

【用法】:水煎服。

【功用】:瀉火解毒。

【主治】:瘡瘍﹝Carbuncles_and_Furuncles﹞陽證見鍁熱疼痛,口燥咽乾,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火毒熾盛者。

【方解】:本方為主治熱毒壅盛三焦的常用方。疔瘡癰癤等均由熱毒內蘊、氣血凝滯而成。火熱熾盛即為毒,故解毒必須瀉火,以火主于心,宣瀉其所主,故以黃連為主藥,瀉心火而解熱毒。黃芩瀉上焦之火,黃柏瀉下焦之火,梔子通瀉三焦之火,導火下行,共為輔助藥。四藥合用,苦寒直折,使火邪去而熱毒得解。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永康堂【YCT】~學習自測~

  
  

答案

  
  

題目

  

【C】

下列哪項不屬于皮膚病的內治法:

  A、清熱法;  B、活血法;  C、宣肺法;  D、補腎法;  E、溫通法。

【B】

潰瘍後期,毒勢已去,精神衰疲,元氣虛弱,可用下列何法:

  A、和營法;  B、補益法;  C、補托法;  D、行氣法;  E、清熱法。

【C】

下列哪項不是清熱法的適應證:

  A、熱毒內傳之走黃內陷;

  B、藥物性皮炎皮損色紅灼熱;

  C、流痰初起,骨骼隱痛,漫腫不顯者;

  D、流痰後期,陰虛火旺,虛熱不退者;

  E、局部紅、腫、熱、痛。

【B】

疏肝清熱法治療婦科病常用方是:

  A、八物湯;  B、丹梔逍遙散;  C、逍遙散;

  D、一貫煎;  E、調肝湯。

【B】

餘某,32歲,素性多鬱,複為情志所傷,致月經紊亂,經量或多或少,乳房脹痛不適,噯氣食少,苔薄,脈弦,辨證屬肝鬱。宜採用:

  A、滋腎養肝法;  B、疏肝解鬱法;  C、疏肝清熱法;

  D、養血柔肝法;  E、疏肝和胃法。

【D】

據「諸寒之而熱取之陰」的說法,這個「陰」是指:

  A、清熱法;  B、散寒法;  C、溫陽法;

  D、滋陰法;  E、益火消陰法。

【E】

以下情況中,不是清熱法適應證的是:

  A、紅腫熱痛的陽證;  B、焮紅灼熱之丹毒﹝erysipelas﹞;

  C、陰虛火旺之瘰癧;  D、熱毒內傳的疔瘡走黃;

  E、流痰初起漫腫。

【B】

瘡瘍內治消法中哪一法最為常用:

  A、解表法;  B、清熱法;  C、化痰法;

  D、和營法;  E、利濕法。

【C】

下列方劑中屬于清熱法的代表方劑是:

  A、小柴胡湯;  B、逍遙散;  C、犀角地黃湯;

  D、歸脾湯;  E、銀翹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