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喉喑即聲音嘶啞;失音則指發音時失去正常狀態的一種症狀。常以「毛,沙,啞」來表示聲音的程度差別。「毛」指發音時聲音嘶啞,出聲不亮;「沙」指發音輕微不乾淨;「啞」指音調低弱沉濁。中醫認為肺屬金,金者有聲。如因邪氣痰濁所閉則「金實而不鳴」,反之若肺虛失潤或肝火灼腎,日久累及肺葉受損則「金破而不鳴」,出現喉喑之証。
【病因病機】:
喉喑常由外感風寒風熱之邪致肺氣壅塞,氣機阻滯,開闔不利或因肺脾腎虛損或病久氣滯血瘀,痰凝,咽喉失於濡養,聲門不利甚則聲竅阻滯而成。
1、風寒外襲
風寒外襲,氣機不利,風寒之邪凝聚於喉,致聲門不利。
2、風熱外犯
風熱邪毒由口鼻而入,內傷於肺,肺氣不宣,邪熱結於喉嚨,脈絡閉阻,喉部腫脹,聲門不利而致。
3、肺腎陰虛
素體虛弱,勞累太過,久病失養或肺腎陰虛,陰液虧損不能上滋,虛火上炎,致聲門開闔不利。
【推拿治療】
(一)、治療原則:利咽開音
(二)、取穴及部位:風池,人迎,秉風,曲垣,天宗,肩井,合穀。
(三)、主要手法:摩法,拿揉法,拔伸法。
(四)、操作方法:
一、基本操作:患者正坐位,醫者一手扶住患者枕部,另一手拇、食指從喉結兩旁平面起,向下輕輕摩揉,約20~30遍,再配合拿揉人迎、水突,每穴約30次,手法力求輕柔和緩。然後醫者一足踏凳上,雙手抓住患者肩關節,拇指向前頂住肩胛骨下方,四指抵住肩前,雙手用力依次向上、向外、向後抓拿再向外用力拔伸。
二、辨証加減:
(1)、風熱侵襲:揉拿尺澤、曲池5分鐘。
(2)、風寒外邪:揉按合穀、尺澤,至酸脹為度。
(3)、肺腎陰虛:點揉足三裏、肺俞穴,揉大椎、天突穴,揉按兩側夾脊穴,橫擦腰骶部,至發熱為度。
【注意事項】:
(1)、如喉喑經推拿治療療效不佳,應囑患者在喉科檢查,排除局部息肉、腫瘤等。當喉暗為某些疾病的症狀時,應積極針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
(2)、囑患者減少言語,忌大聲呼叫。生活要有規律,以防耗傷氣陰。禁食煎炒,禁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