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近視眼是指眼睛視近物尚可,視遠物費力且模糊不清的証候。在不使用調節器的情況下,5米外的平行光線在視網膜前聚集,而視網膜上的物像模糊不清,這一屈光狀態稱為近視眼。可分為軸性、屈光性和假性近視。近視按程度又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高度近視。中醫稱本病為「能近怯遠証」。近視眼在臨床極為常見,尤以學習負擔十分繁重,用目過度的學生為多。據一份調查報告表明,在我國從小學到高中,近視眼的發病呈上升趨勢,某中學甚至達到50%。因此,積極開展近視眼的防治,對青少年的健康保健和人口素質的提高有一定的意義。

 

【病因病機】:

1、軸性近視

由眼球前後徑增長所引起的近視。這種近視眼的特徵是眼的屈光系統正常,但眼球的前後徑較長,聚焦在視網膜前,這是臨床最常見的類型。多為各種眼底病變所致。患者常表現為高度近視。

 

2、屈光性近視

眼球的前後徑在正常範圍內,而眼的屈光力過強,致使成像於視網膜前。病解可見角膜和晶體的彎曲度大於正常或眼球的屈光間質密度增大等。臨床所見之球形晶體、圓錐角膜、老年性白內障、外傷或內服某些藥物及調節痙攣所致的近視均屬該類型。

 

3、假性近視

凡學齡前兒童或青少年因學習太久、過用目力或不正確地用眼,如目標太近、環境光線太暗、車上看書等使視疲勞,睫狀肌處於痙攣狀態,晶體過凸而致之暫時性屈光過強,稱為假性近視,如不及時糾正,會轉變成器質性近視眼。

 

目前,對前兩型近視眼的發病原因還不十分清楚。認為可能與內分泌失調、遺傳或全身及眼局部病變有關。而後一型則是由於用眼不當所造成,此類近視通過改變學習和工作環境,注意保護視力,完全可以控制其發展或治癒。

 

中醫認為:「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視力減退多為先天稟賦不足,後天發育不良;勞心傷神,久視細微,目絡瘀阻,光華不得發越而成本病;久病或產後或房勞過度或素體虛弱,以致肝腎虧虛,精血不充,目竅失養而發本病。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與遺傳因素和後天因素有關。多因不注意衛生用眼,如學習或工作時,光線昏暗或近距離視物,體位不正,久閱細字,造成睫狀肌痙攣,形成假性近視,這種狀態如果不及時緩解,近視程度會越來越深,逐漸發展成軸性或屈光性近視。還有外傷或內服磺胺藥所致近視者。

 

【臨床表現】:

(1)、視力:以能近怯遠為特徵。即看近物清楚,視遠物模糊。這是診斷近視眼的主要依據。

(2)、眼疲勞:病人出現視物雙影、眼脹、頭痛、惡心等症狀。

(3)、檢查可見玻璃體混濁、液化、眼球外觀突出,或眼底呈豹紋狀改變等。


 

中醫分三型:

(一)、肝腎虧虛:目視昏暗,眼易疲勞,視力減退,進展期則表現為雙目疼痛,舌紅、脈沉細。

(二)、脾胃虛弱:視物模糊,雙目疲勞,眼痛、視力下降,神疲乏力,手足欠溫,納食減少,大便溏薄,舌質淡,脈細弱。

(三)、心氣不足:視近清楚,視遠模糊,瞳仁無神,視力減退,可伴心悸不寧、氣短乏力,舌尖紅少苔,脈微弱。

 

【治療】:

(一)、治療原則:疏經通絡,解痙明日。

(二)、取穴及部位:太陽、陽白、印堂、睛明、攢竹、魚腰、絲竹空、四白、光明

(三)、主要手法:揉法、一指禪推法、抹法

(四)、操作方法:

一、基本操作:患者仰臥,雙目微閉。用一指禪推法從右側太陽穴處開始,慢慢地推向右側陽白穴,經過印堂、左側陽白穴,推到左側太陽穴處為止。再從左側太陽穴開始,經左側陽白、印堂、右側陽白穴,到右側太陽穴為止,反復操作5遍。用雙手拇指端輕揉雙側睛明、攢竹、魚腰、絲竹空、太陽,每穴1分鐘。用雙手拇指指腹分抹上下眼眶,從內向外反復分抹2分鐘左右。拇指指端按揉養老、光明穴,每穴2分鐘。

 

二、辨証加減

1、肝腎虧虛

(1)、拿風池穴5分鐘左右。

(2)、按揉肝俞、腎俞2分鐘。

(3)、橫擦腎俞、命門,透熱為度。

 

2、脾胃虛弱

(1)、指按揉脾俞、胃俞、中脘1分鐘。

(2)、點按足三裏、三陰交各1分鐘,以酸脹為度。

 

3、心氣不足

(1)、按揉心俞、膈俞各1分鐘。

(2)、點按神門、內關各1分鐘,以酸脹為度。


 

【注意事項】:

(一)、眼部穴位推拿手法不宜過重,操作者要注意手部衛生。

(二)、囑患者堅持做眼保健操,保持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盡可能不看電視、小說,切不可在暗淡的光線下或連續較長時間的看書,以免眼肌過度疲勞、影響療效。

(三)、年齡愈小,治癒率愈高,以12歲以下患者顯著。多數病人一經配鏡矯正,效果往往不如不戴鏡者。

 

 

A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