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髖部檢查

[望診]

檢查時要求患者只穿三角短褲。

1、前面觀察:

兩側髂前上棘是否在同一水準線上,即骨盆是否傾斜。腹股溝區是否對稱,有無高凸飽滿或空虛,前者多系髖關節腫脹,後者往往提示股骨頭有嚴重破壞。

 

2、側面觀察:

如有腰生理前凸加大,臀部明顯後凸,髖部呈現屈曲位,則是髖關節後脫位(陳舊性);或系小兒先天性髖脫位和髖關節屈曲性強直。

 

3、後面觀察:

應注意有無臀大肌萎縮,慢性髖關節疾病由於長期負重量減少和運動障礙,可出現廢用性肌萎縮;小兒麻痹後遺症,則有神經性肌萎縮。對比觀察兩側臀橫紋是否對稱,如有單側橫紋皺褶增多、加深,並有升高,為單側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若有兩側股骨大轉子向外突出,會陰部增寬,為雙側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單側髖內翻畸形,臨床多有患肢短縮。髖外翻外旋畸形表現患肢外展,不能內收,比健肢稍長。

 

[動診]

1、前屈運動:

正常可達140°,大腿可觸到腹壁,主要是髂腰肌的作用。根據屈髖角度,判定髖關節的屈曲功能。患者仰臥,兩下肢中立位,醫者一手置於下部腰椎,另一手固定骨盆,然後囑患者作患肢屈髖運動,當屈到一定角度時,若發生運動障礙,則骨盆出現旋轉後傾,腰椎生理彎曲度變直,醫者手就會感到腰部下落和骨盆旋轉。

 

2、後伸運動:

正常可達30°,主要為臀大肌的作用。患者取俯臥位,兩側下肢伸直,先主動後伸檢查,觀察後伸角度,然後醫者一手按住骶骨部,固定骨盆,另一手托住大腿下段,抬起大腿使髖關節後伸,注意骨盆是否會離開床面。

 

3、外展運動:

正常可達到45°,主要是臀中肌的作用。患者取仰臥位,兩下肢伸直並攏,醫者一手按住髂骨,固定骨盆,另一手握踝部緩慢地將患肢向外移動,當移到一定角度或達到最大限度時,骨盆則發生移動。再檢查對側作為對照檢查,判斷有無障礙。

 

4、內收運動:

正常可達30°,是大腿內收肌群的共同作用。患者仰臥位,兩側下肢中立位,醫者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持踝部使患肢內收,從健側下肢前方越過中線繼續內收,至骨盆發生移動為止,即最大內收限度。要注意肥胖體質患者大腿過粗,會妨礙髖關節內收運動。

 


 

5、外旋運動:

正常時下肢伸直位外旋可達45°,屈膝90°位可達80°,主要是梨狀肌、孖上肌、孖下肌、股方肌及閉孔內肌等外旋肌群的作用。伸直位檢查時,患者取仰臥位,兩側下肢伸直並攏,醫者一手扶足部,囑患者作下肢外旋運動,再旋轉健肢與其對比。屈膝90°位檢查時,體位同前,屈膝、屈髖各90°,醫者一手扶住膝部,另一手扶住足部,使小腿和足內收,利用小腿作槓桿使大腿沿縱軸發生外旋(即盤腿動作)。觀察小腿內收角度,即是髖外旋角度。

 

6、內旋運動:

正常可達35°~45°,外展、內旋是臀中肌、臀小肌及闊筋膜張肌的作用。伸直位檢查時,體位同前,只是患肢向內旋轉,觀察其運動角度,注意有無障礙。屈膝位檢查時體位也同前,只是扶足部的手推其向外移動,而使大腿產生向內旋轉的動作,觀察其旋轉角度,分析判斷髖關節有無內旋障礙。

 

[觸診]

髖關節的觸診,首先從前面檢查,以兩側髂前上棘為骨性標志。觸摸腹股溝部時,注意淋巴結是否有腫大,局部有無飽滿腫脹、壓痛等。急性化膿性關節炎、髖關節結核、髖部骨折等,腹股溝部均有腫脹和壓痛。

 

髖關節側面觸診主要是觸摸大轉子,注意兩側大轉子頂部,觀察是否有大轉於向上移位。大轉子向上移位多見於股骨頸骨折、粗隆間骨折、髖關節後上方脫位等。大轉子部滑囊炎,在局部可觸到較大的巨性腫物,質軟可移動。

 

「彈響髖」的表現是當髖關節屈伸活動時,可觸到在大轉子上來回滑動的髂脛束。在髖關節後方觸診時,注意臀大肌肌張力和臀部壓痛點,梨狀肌下緣是坐骨神經出口處,此體表投影部位如有壓痛則多涉及坐骨神經的病變。

 

[特殊檢查]

l.川德倫伯(Trendelenburg)氏症:

又稱髖關節承重機能試驗,單腿獨立試驗,臀中肌試驗等。用於檢查有無臀中肌麻痹和髖關節的穩定程度。

 

檢查時患者直立位,背向醫者,先將患腿屈膝抬起,用健側單腿站立,然後再患側單腿站立,注意觀察站立時骨盆的升降變化。正常時單腿站立後對側骨盆上升,患側單腿站立時,則對側骨盆下降低落。常用於診斷小兒麻痹後遺症、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成人陳舊性髖脫位、股骨頸骨折後遺症、髖內翻畸形、股骨頭壞死等的檢查。

 

2、托馬斯(Thomas)氏症:

又稱髖關節屈曲攣縮試驗,用於檢查髖關節有無屈曲攣縮畸形。

 

檢查時患者取仰臥位,腰部放平,先將健側腿伸直,然後再將患腿伸直,注意觀察,達到一定角度時,腰部是否離開床面,向上挺起,如腰部挺起則為陽性。當患肢完全伸直後,再將健肢屈髖、屈膝,使大腿貼近腹壁,腰部也下降貼近床面,此時患腿自動離開床面,向上抬起,亦為陽性。陽性者說明髖關節有屈曲攣縮,常用於檢查髖關節結核、髖關節炎或強直、類風濕性關節炎、髂腰肌炎等。

 

3、艾利斯(Allis)氏症:

又稱下肢短縮試驗。用於檢查肢體有無短縮。

 

檢查時患者取仰臥位,兩腿並攏屈髖、屈膝,兩足並齊,這時觀察兩膝高度,如患腿低落為陽性,說明有肢體短縮。臨床常見於股骨頸骨折、髖關節後脫位、股脛骨縮短。

 


 

4、望遠鏡試驗:

又稱套疊征,用於檢查嬰幼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檢查時患兒仰臥位,兩下肢放平伸直,醫者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握住膝部將大腿抬高30°,並上下推拉股骨幹,如出現鬆動感或抽動感,即為陽性。可雙側對照檢查。

 

5、髖關節過伸試驗:

又稱腰大肌攣縮試驗。患者取俯臥位,患膝屈曲90°,醫者一手握踝部將下肢提起,使患髖過伸。若骨盆亦隨之抬起,即為陽性,說明髖關節不能過伸。腰大肌膿腫、髖關節早期結核、髖關節強直,可有此陽性體徵。

 

6、髂脛束攣縮試驗:

患者側臥位,健肢在下,醫者立於患者背後,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握住患肢踝部,使患膝屈曲90°,患髖先屈曲、外展,再後伸,最後放鬆握踝的手,讓患肢自然落下,正常時落在健肢的後方;若落在健肢的前方或保持上舉外展的姿勢,則為陽性,說明髂脛束攣縮或闊筋膜張肌攣縮。

 

7、蛙式試驗:

多用於幼兒,檢查時,患兒仰臥,使雙膝雙髖屈曲90°,醫者使患兒雙髖作外展外旋至蛙式位,雙側肢體平落在床面為正常,若一側或雙側肢體不能平落於床面,即為陽性,說明髖關節外展外旋受限,根據臨床可考慮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8、足跟叩擊試驗:

患者仰臥,兩下肢伸直。檢查者一手將患肢抬起,另一手以拳擊其足跟。若髖關節處疼痛為陽性,提示髖關節病變。

 

9.股骨大轉子位置的測量:

1)髂坐連線(Nelaton 氏線):

患者仰臥位,髖部稍屈曲(45°~60°),由髂前上棘至坐骨結節劃一連線,正常時股骨大轉子頂點恰在該連線上,若大轉子超過此線以上,說明有大轉子上移。

 

2)布里安(Bryant)氏三角:

患者取仰臥位,自髂前上棘與床面作一垂線,自大轉子頂點與身體平行劃一線與上線垂直,即構成一直角三角形,稱為布里安氏三角。醫者對比兩側三角形的底邊,如一側底邊變短,說明該側大轉子向上移位。

 

3)休梅克(Shoemaker )氏線:

患者取仰臥位,兩下肢伸直中立位,兩側髂前上棘在同一平面,醫者從兩側髂前上棘與股骨大轉子頂點分別連一直線,正常時兩連線之延長線相交於臍或臍上中線。若一側大轉子上移,則延長線交於健側臍下,且偏離中線。

 

(二)膝部檢查

[望診]

1、膝關節腫脹:

膝關節輕度腫脹時,表現為兩側膝眼消失,腫脹嚴重則波及臏上囊甚至整個膝周腫大。腫脹最常見原因是外傷,如膝部扭挫傷、臏骨骨折、脛骨內外髁骨折、髁間棘骨折等。如為急性化膿感染者,則關節腫脹伴有局部皮膚焮紅、灼熱而劇痛。此外,膝關節滑膜炎、風濕性關節炎、膝關節結核、腫瘤等均可出現腫脹。

 

2、膝部周圍局限性腫塊:

臏上滑囊炎、膝關節結核、腫瘤等均可出現局限性腫脹。脛骨結節骨骺炎,在脛骨結節處有明顯的高凸畸形。膝關節後側有圓形腫塊者,一般為膕窩囊腫。囊性腫物、骨軟骨瘤,在股骨下端或脛骨上端的內、外側均可發生,局部可見隆突。

 


 

3、股四頭肌萎縮:

多見於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腰椎間盤突出症及下肢骨折長期固定後等。檢查時根據肌肉萎縮程度結合病史進行分析。

 

4、膝關節畸形:

正常的膝關節有5°~10°的生理外翻角。超過15°,則為膝外翻畸形。單側膝外翻稱「K」型腿,雙側膝外翻稱「X」型腿。反之若正常生理外翻角消失,而形成小腿內翻畸形,如為雙側則稱「O」型腿。正常的膝關節伸直可有0°~5°的過伸,如過伸超過15°,則稱為膝反張畸形。

 

上述畸形常見於佝僂病、骨折畸形癒合、骨骺發育異常、小兒麻痹後遺症等。

 

[動診]

1、伸膝運動:

正常為0°,青少年或女性有5°~10°過伸。伸膝運動主要是股四頭肌的作用。

檢查時,患者坐於診察床邊,雙小腿下垂,囑患者主動伸直患腿,觀察有否有運動受限。

 

2、屈膝運動:

正常可達140°,屈膝運動主要由膕繩肌作用。檢查時,患者俯臥位,兩腿並齊,檢查者一手按住大腿下部,另一手扶住足部,囑患者作屈膝動作,觀察其運動情況。

 

[觸診]

患者仰臥,兩腿伸直,臏上滑囊炎時,在臏骨上方能觸到囊性腫塊,有波動和輕度壓痛。

 

臏骨橫形骨折時,在臏骨前面能觸到裂隙和明顯溝狀凹陷,壓痛敏感。

 

臏骨軟化症向下按壓臏骨,使臏骨輕輕移動,可出現明顯的疼痛反應。

 

脛骨結節骨骺炎,局部能觸到高凸堅硬的包塊,壓痛明顯。

 

臏下脂肪墊肥厚,在臏韌帶兩側可觸到飽滿柔韌的硬性包塊。

 

膝關節間隙壓痛,可能為半月板損傷。

 

如為膕窩中可觸到時,多為囊性包塊,有時可有觸痛。膝部常見壓痛點見。

 

[特殊檢查]

1、浮臏試驗:

用於檢查膝關節腔內積液或積血。檢查時患腿伸直,檢查者一手壓在臏上囊部,向下擠壓使積液流入關節腔內。然後用另一手拇、中指固定臏骨內外緣,食指按壓髕骨,這時可感到臏骨有漂浮感,重壓時下沉,鬆指時浮起稱浮髕試驗陽性。

 

2、側副韌帶損傷試驗:

又稱側向運動試驗,膝關節分離試驗。用於檢查膝關節側副韌帶是否有斷裂。患者仰臥位,患腿伸直,檢查者一手扶膝側面,另一手握住踝部,然後使小腿作被動的內收或外展動作。

 

如檢查內側副韌帶,則一手置膝外側推膝向內,另一手拉小腿外展,這時產生鬆動感和內側疼痛。

 

若檢查外側副韌帶,則一手置膝內側推膝部向外,另一手拉小腿內收,此時發生膝外側疼痛和產生鬆動感亦為陽性徵。這表明有膝關節側副韌帶斷裂或損傷。

 


 

3、麥氏症(Mcmurry)試驗:

又稱迴旋擠壓試驗,是臨床診斷半月板損傷最常用的試驗方法。檢查時患者取仰臥位,雙下肢伸直,如檢查內側半月板損傷,檢查者一手扶膝,另一手握住足踝部,先將膝關節屈曲到最大限度時,然後使膝外旋、小腿內收,並逐漸伸直膝關節,這樣使膝關節內側間隙產生擠壓力和研磨力。如發生彈響和明顯疼痛,即為陽性。如使小腿外展膝內旋,可以檢查外側半月板。

 

4、研磨提拉試驗:

患者俯臥,使患膝屈曲90°,檢查者一手按住大腿下端,另一手握住患肢踝部提起小腿,使膝離開床面,作外展、外旋或內收、內旋活動,若出現膝外或內側疼痛,則為研磨提拉試驗陽性,說明有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

 

若檢查者雙手握足踝部,使膝關節在不同角度被動研磨加壓,同時作外展外旋或內收內旋活動,如出現膝關節疼痛和彈響為陽性,說明有內側或外側半月板損傷。由於該試驗有兩種臨床意義,故研磨和提拉檢查又用於鑒別膝關節半月板和側副韌帶損傷。

 

5、抽屜(Drawer征)試驗:

本試驗用於檢查十字韌帶是否發生斷裂。檢查時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雙膝屈曲90°,囑患者用雙手按住大腿下段,檢查者雙手握住小腿上段,用大腿夾住患肢的足部防止移動,同時作小腿前後推拉動作,如過度向前移動,則說明是以關節前十字韌帶斷裂;若向後過度移動,則說明後十字韌帶有斷裂,注意在檢查移動時必須以解剖位置為活動起點,否則容易發生判斷錯誤。如後十字韌帶斷裂時,小腿上端自然向後移位,檢查時可以拉向前移動,這是恢復解剖位置的移動;不要誤認為是脛骨向前移動,再向後推出現的移動才是異常活動。

 

6、交鎖征:

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囑患者作患肢膝關節屈伸活動數次,若突然關節出現疼痛,不敢屈伸為陽性,說明膝關節被破裂的半月板交鎖,但慢慢旋膝以後,可解開交鎖,又複能主動屈伸。凡有此試驗陽性者,平日上樓下樓或上、下坡時有膝關節交鎖史。

 

7、膝伸屈試驗:

又稱半月板重力試驗。患者側臥位,患肢離開床面,令患者做膝關節伸屈活動,利用小腿的重力擠壓內、外側半月板,如出現響聲或疼痛,提示有半月板損傷。

 

8、挺臏試驗:

患膝伸直,用拇、食二指將臏骨向遠端推壓,囑患者用力收縮股四頭肌,若引發臏骨部疼痛者為陽性,多提示臏骨勞損(臏骨軟化症)。

 

9.半蹲試驗:

病人以患肢單獨站立並下蹲,如出現膝痛膝軟的感覺為陽性,提示髕骨軟化症。

 

10.臏陣攣:

患者仰臥,下肢伸直,檢查者一手按住髕骨上緣,驟然向下推動髕骨,並將推下的髕骨繼續保持在這個位置,若股四頭肌有節律的陣陣收縮,而使髕骨急速陣陣上下跳動,稱為臏陣攣陽性,提示有錐體束損害。

 

(三)踝與足部檢查

[望診]

l.踝關節腫脹:

引起踝關節腫脹的最常見原因是用由外傷,其中以踝部筋傷多見,如有內外踝骨折或脛骨下端骨折,則腫脹更為顯著。若為踝關節結核或關節炎等,則腫脹形成緩慢。踝下凹陷消失,跟骨增寬,跟腱止點處疼痛,可能為跟骨骨折;內、外踝下方及跟腱兩側的正常凹陷消失,兼有波動感,可能為關節內積液或者血腫;腫脹局限於一側,多見於側副韌帶損傷,足後部腫脹多屬跟腱炎、滑囊炎、骨質增生等。

 

2、足踝部畸形:

1)馬蹄足:也稱「尖足」或「垂足」。行走時前足著地負重,踝關節保持在蹠屈位,足跟懸起。

 

2)仰趾足:也叫「跟足」。行走時足跟著地負重,踝關節保持在背伸位,前足仰起。

 

3)內翻足:足底向內翻轉,行走時足背外側緣著地。

 

4)外翻足:足底向外翻轉,行走時足內側緣著地。

 

5)扁平足:足縱弓塌陷變平,足跟外翻,前足外展,足舟骨低平,嚴重者觸地。

 

6)高弓足:足的縱弓異常升高,行走時足跟和蹠骨頭著地。

 


 

 [運動檢查]

1、踝關節背伸:

正常時可達35°,主要是脛前肌和趾長伸肌作用,檢查時患者取坐位,兩側下肢伸直並攏,然後囑患者兩足同時作背伸運動,對比觀察患足運動受限情況。必要時作被動背伸檢查。

 

2、踝關節蹠屈:

正常時可達45°,主要是腓腸肌作用,檢查時體位同前,囑患者做前足下蹬的動作,盡力蹠屈,對比觀察是否有蹠屈運動受限。必要時可行被動檢查。

 

3、距下關節(跟距關節)內翻運動:

正常可達 45°,正常人的足內翻運動發生於跟距關節,主要是脛後肌的作用,。檢查時患者坐於診察床邊,雙小腿下垂,囑患者作足內翻運動(即踢毽動作),觀察其內翻是否有障礙,然後再作被動檢查。

 

4、距下關節外翻運動:

正常可達20°,主要是腓骨長短肌作用,檢查體位同上,囑患者做足的外翻運動,觀察是否運動受限,必要時作被動外翻檢查,並與健側對比。

 

[觸診]

踝關節全關節腫脹多為關節內嚴重骨折、脫位、結核、腫瘤。

 

當有積液時,可觸之有波動感,關節周圍壓痛。

 

足踝部局限性腫脹,多見於筋傷、關節外骨折;如拇長伸肌腱鞘炎時,在足背部呈長條狀腫脹,並有明顯觸痛;蹠骨骨折時,可順蹠骨軸線腫脹,並能觸到骨折端及壓痛;第二蹠骨頭無菌性壞死,壓痛在第二蹠趾關節近端。

 

當內踝發生骨折時則壓痛點在內踝前下方,內踝尖端部;舟骨內側向內凸出,可能是副舟骨畸形或脛後肌止點骨質無菌性壞死,上述二者均有壓痛。跟距關節間隙壓痛可能為跟距關節炎;在第一蹠骨頭內側皮下囊性腫塊,而壓痛明顯,常為外翻形成的滑囊炎;外踝骨折時,局部腫脹明顯,壓痛在外踝部;外側副韌帶損傷,腫脹和壓痛都在外踝前下方;第五蹠骨基底部骨折,壓痛和腫脹在足外側第五蹠骨近端;足跟觸痛伴腫脹多見於跟骨骨折、跟骨結核、跟骨骨髓炎等;無腫脹的跟骨周圍痛,若在跟骨結節部,則為跟腱炎;跟骨底部痛,不能行走負重,往往是跟骨脂肪墊肥厚、跟骨刺或跟底滑囊炎;青少年如有跟後部痛,多見於跟骨骨骺炎。

 

[特殊檢查]

1、跟腱偏斜症:

患者站立位時,跟骨縱軸線與跟腱縱軸線重疊,為正常。當足出現內翻或外翻畸形時,則跟腱軸線向內、外側偏斜。

 

2、跟腱攣縮試驗:

跟腱攣縮,常由比目魚肌和腓腸肌攣縮引起,該試驗可進行兩者鑒別。患者取坐位,使小腿自然下垂,若膝關節屈曲,踝關節下垂的屈畸形為比目魚肌攣縮。如膝關節伸直位,踝關節屈不能背伸,則腓腸肌攣縮。如膝伸直或屈曲位,均出現蹠曲,則為雙肌攣縮。

 

3、足內外翻試驗:

檢查者一手固定小腿,另一手握足,將踝關節極度內翻或外翻,如同側疼痛,提示有內外踝骨折可能,如對側痛則多為副韌帶損傷。

 


 

4、踝陣攣:

患者仰臥,檢查者一手托住膕窩,另一手握足,用力使其踝關節突然背伸,然後放鬆,可以產生踝關節連續交替的伸屈運動,則視為陽性,提示有錐體束損害。

 

5、巴彬斯基(Babinski)氏症:

輕劃蹠外側,引起拇趾背屈,餘趾呈扇形分開的反應為陽性,提示有錐體束損害。

 

6、彈趾試驗:

輕叩足趾基底部或用手將足趾向背面挑動,如引起足趾蹠屈為陽性,提示有錐體束損害。

 

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