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介紹手法的學習、訓練和應用過程中,必須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識,包括與推拿有關的一些基本概念、手法的命名與分類、手法操作的基本技術要求、手法操作注意事項、以及與手法操作密切相關的介質與熱敷法等。

 

推拿學與推拿手法

手法是推拿療法的基本手段之一,本節主要就推拿、推拿手法、以及相關的一些基本概念作以概述。

 

一、推拿與推拿手法

推拿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以辨証論治為原則,運用特定的手法以肢體的某些部位或借助於一定的工具作用於身體表面的部位或穴位,從而達到調節人體生理病理過程,防治疾病目的的中醫外治方法。

 

推拿學是研究推拿方法作用原理與應用規律的一門學科,屬中醫學的分支學科之一。根據研究目的的不同,推拿學又科分為推拿學基礎理論、推拿手法學、推拿功法學、推拿治療學、康復推拿學、骨傷推拿學、養生推拿學、小兒推拿學,實驗推拿學、推拿文獻學等等分支學科。目前,研究和應用比較集中的是推拿手法學、推拿功法學、推拿治療學、骨傷推拿學和小兒推拿學。

 

推拿手法是醫生施行推拿治療時所採用的一種特殊的操作技能,通常以手、腕、肘、前臂、足、膝等部位,按照一定的操作技術要求施加於患者身體,從而達到實現防治疾病的目的。因為以手部操作的手法運用最多,也最富於變化,所以習慣上稱之為手法。可以講,手法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並非僅僅對「手」而言,手法即是對這一類操作技能的統稱。

 

大致來說,推拿手法可以分為兩類:醫療推拿手法和保健推拿手法,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繫,在某種程度上,二者可以互相借鑒,但二者之間又存在著很大的區別。

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幾點:

1、二者的出發點不同:接受手法的對象不同,前者是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對像是疾病患者;後者主要是作為消除疲勞、預防疾病的手段,對像是亞健康人群。

2、技術要求不同:醫療手法技術要求高、難度大,需要經過長期的刻苦磨練才能掌握;保健手法技術要求低,難度小,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掌握。

3、醫療手法富於變化,它要求施術者根據病情、証候、體質、施術部位等情況對手法作出相應的調整,保健手法較少,操作多為套路化、程式化。

4、醫療手法在運用的過程中需要有系統全面的醫學理論指導,包括現代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和中醫學等理論;保健手法往往缺少足夠的醫學理論指導。

5、醫療手法訓練具有一套嚴格而完備的程式和方法,除了手法本身的訓練外,還有進行推拿功法訓練;保健手法的訓練方法較為簡單,沒有功法訓練的內容。

6、衡量標準不同:在具體操作上,醫療手法以治療疾病為目的,所以在手法操作中,以療效為第一位,而手法的舒適性處在次要地位,力度有時比較重;而保健手法以手法的舒適性為首要要求,一般力度比較輕。

 


 

 

醫療推拿手法

保健推拿手法

出發點不同

治療疾病為目的。

消除疲勞、預防疾病。

對像不同

疾病患者。

亞健康人群。

技術要求不同

技術要求高、難度大,需要經過長期的刻苦磨練才能掌握。

技術要求低,難度小,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掌握。

手法不同

施術者根據病情、証候、體質、施術部位等情況對手法作出相應的調整。

手法較少,操作多為套路化、程式化。

理論不同

有系統且全面的醫學理論,包括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和中醫學等理論。

缺少足夠的醫學理論。

手法訓練不同

一套嚴格而完備的程式和方法,除了手法本身的訓練外,還有進行推拿功法訓練。

方法較為簡單,沒有功法訓練的內容。

衡量標準不同

在手法操作中,以療效為第一位,而手法的舒適性處在次要地位,力度有時比較重。

以手法的舒適性為首要要求,一般力度比較輕。

 

二、推拿學與推拿功法

推拿功法學是研究推拿功法的技術內涵、作用原理和應用規律的一門學科,屬於推拿學的分支學科,也是推拿學的基礎學科之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雙靈活有力的手是進行推拿工作的前提。推拿功法是指以提高手法技能(包括手法力量和技巧)和臨床應用熟練程度為目的的功能鍛煉方法,又稱為推拿練功。傳統的鍛煉方法多為徒手練功法,但近年來也開始引入一些器械和現代運動鍛煉的內容,尤其是關於肌肉等長收縮能力的訓練。等長收縮指的是肌肉在收縮過程中,張力明顯增加,但關節不產生肉眼可見的運動,又稱為靜力性收縮。這項訓練,對提高手法操作的持久性、柔韌性和手法爆發力具有積極作用。此外,在沙袋或米袋上進行的一指禪推法、按法、滾法和揉法的訓練,也屬於基本功的訓練內容,它對於加強手與腦的協調能力、提高腕關節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是十分有益的。

 

三、推拿手法學的學習方法

推拿手法是進行推拿治療的基礎,是推拿師貫徹治療思想的工具,如果說推拿治療原則是船的舵手,那麼推拿手法就是使這艘船的槳手。手法的熟練與否,將直接關係到推拿治療效果的好壞。

 

推拿手法操作往往是施術者的一種複合手法,是在身體內外協調一致的情況下通過手等部位來完成這一操作過程的。要達到對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均勻、柔和、持久、有力」,需要通過一定的訓練方式和較長時間的運用才能掌握。

 

推拿手法的學習和訓練可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第一、手法基本動作的學習和訓練。

這是初學的階段,也是手法學習中最重要的階段,往往在這個階段形成的一些習慣動作很難糾正,所以一定要準確地從書本和老師處模仿,不能隨意發揮,並且仔細體會每個動作中的要領,搞清該手法之所以如此做的內涵,對提高手法的準確性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推拿功法的聯繫。

推拿是以醫生用力作用於患者的治療方法,必須有一定的力度和時間才能獲得較好的療效,所以,在掌握了基本手法之後,就要加強功法的練習,簡單的說就是要增強手法的熟練程度、力度和耐久力。初習者尤其要注意雙手的掌握,一定要做到可以「左右開弓」,在這個過程中,注意手法的自然協調、靈活連貫、均勻持久,忌手法的呆板拘泥,在日常生活中應儘量尋找訓練的機會,通過長時間的訓練達到手法操作有似行雲流水的順暢,可以沙袋練習、自體練習、互相練習為途徑,尤其是在人體的操作,因為被施術者可以反饋被操作的感受,更有意義。通過這一階段的訓練,提高自己的手感,為適時調整手法的輕重打下基礎。

 

第三、臨床使用上的學習和訓練。

這個階段,是在熟練掌握各種手法的基礎上,在實際運用中融會貫通的過程。是知識細化、深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可以通過實際的運用,發現不足,並且根據臨床實際情況調整手法使之靈活運用,可以根據自己的體會形成適合自己的特點,所謂「形變神不變」,正是在這個階段才能得到表現。

 

總之,因為推拿是一門運用醫學,在學習推拿手法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貫徹科學性與運用性相結合的原則,既尊重普遍真理,也就是要認真學習和運用中醫、西醫的基礎知識,又要注重運用,多用多練,在運用中得到感性認識,不斷總結歸納,掌握其中的規律性,深入理解手法的治療機理,師古而不拘泥於古,這樣,才能為下一步深入學習推拿治療學,乃至推拿治療的臨床運用打下牢固的基礎。

 

推拿手法的命名和分類

目前對推拿手法的命名和分類方法不是非常的統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體上有歷史的原因,地域的原因和對手法認識和理解的角度不同等等。研究手法命名與分類的原則和方法,目的在於加深對手法技術內涵的理解。

 

手法的命名

根據手法動作形態用直接描述法來命名。

由於推拿手法一般都是由日常生活動作衍化而成,所以絕大多數手法是採用這一命名方法。如按法、摩法、拿法、揉法、捏法、擦法、拔伸法、背法等。

 


 

根據收發動作形態用取類比象法來命名。

一些推拿手法在操作過程中,動作形態富於變化,美觀大方,栩栩如生,比之於自然界的某一物象,往往惟妙惟肖,形象生動,易學易記。如黃蜂入洞、鳳凰展翅、二龍戲珠、雙龍擺尾、猿猴摘果等。

 

根據手法的功效主治來命名。

一些手法在特定的部位操作,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操作術式,而且,其功效主治也往往比較明確,便於臨床選用,尤以小兒推拿手法為多。如運土入水,運水入土、飛經走氣、清天河水,推三關、退六腑等。

 

將手法動作與操作部位結合起來命名。

這類手法從名稱上便可以直接瞭解到其動作形態和適用部位,與前一種命名方法有些相似,但是前者在手法名稱上著眼於功效主治的表現,而後者則比較重視手法操作技術要領的表達。如捏脊法、掃散法、拿肚角、分腹陰陽等。

 

根據手法的主要技術要領來命名。

對於一些動作複雜、應用範圍較廣的手法,往往是抓住其操作技術方面的某一核心點,並以之來命名。如一指禪推法,即是借助佛家「一指禪」這一術語,表明該手法在操作過程中應始終將注意力集中於大拇指末端。六是根據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單一手法的複合動作來命名。這類手法主要是複合手法。如彈撥法、按揉法、勾點發、捏揉法等。

 

手法的分類

手法的分類主要按其動作形態特點、主要作用機理、用力方向及應用對象等進行劃分。

 

根據手法的動作形態特點分類

擺動類:是指主要以前臂的主動運動帶動腕關節左右擺動來完成手法操作過程的一類手法。如一指禪推法、滾法、大魚際揉法等。

 

摩擦類:是指手法操作過程中,著力部位與被治療部位皮膚表面之間產生明顯摩擦的一類手法。如摩法、擦法、推法、抹法、搓法等。

 

振顫類:是指術者以特定的活動方式使治療者皮下組織產生明顯振動感的一類手法。如振法、顫法、抖法等。

 

擠壓類:使指單方向垂直向下用力和兩個方向相對用力作用於某一部位的一類手法。如按法、壓法、點法、捏法、拿法,拈法、拔法,踩蹺法等。

 

叩擊類:是有節律富有彈性地打擊機體表面地一類手法。如拍法、擊法、叩法、彈法等。

 

運動關節類:是指運用一定地技巧在關節生理活動範圍內活動被治療者關節地一類手法。如搖法、扳法、拔伸法、背法、屈伸法等。

 

以上的各種分類方法主要在於對手法的運動形式進行分析並加以區分,便於理解。一般認為,一定的運動形式是產生手法作用力的基礎,而特定的運動形式則各提高手法的技巧性,並賦予手法作用力一定的柔和性,避免手法的粗暴、笨拙及對手法操作者可能造成的損傷。因此,這種分類方式比較適合初學者手法的系統學習。

 


 

根據手法的主要作用機理分類

鬆解類:是指以一定的壓力作用於軟組織的一類手法。這裏講的鬆解不單純是指對粘連的軟組織的鬆解,也包括了對緊張痙攣軟組織的放鬆,所以除運動關節類手法以外的絕大多數手法,皆屬於鬆解類手法。

 

整復類:是指以一定的技巧性力量作用於骨關節,並起到矯正關節錯縫作用的一類手法。如運動關節類手法和部分按法皆屬於整復類手法。

 

上述分類方法著眼於對手法基本作用機理的分析,源於《內經》的「按蹺」,按照王冰的注解,「按,謂抑按肌肉;蹺,謂捷舉手足」。《說文解字》曰:「蹺,舉足行高也」。蹺,一般作「舉足,舉起」解。捷舉手足,即巧妙地活動患者的手足、四肢,這樣就可以帶動關節作被動活動。可見《內經》以按蹺兩字便將推拿手法進行了高度概括。

 

根據手法作用力的方向分類

1.垂直用力類:是指手法作用力方向與治療部位皮膚表面互為垂直的一類手法。如按法、壓法、點法、掐法、一指禪推法、滾法、踩蹺法、拍法等。

 

2.平面用力類:是指在一定按壓力的基礎上手法移動方向與治療部位皮膚表面互為平行的一類手法。如摩法、擦法、推法等。

 

3、對抗合力類:是指在某一部位兩側呈對稱性用力的一類手法。如拿法、捏法、擰法、擠法、搓法、拈法等。

 

4、對抗分離類:是指兩個相反方向的作用力同時作用於某一部位的一類手法。如拔伸法、扳法等。

 

5、複合用力類:是指兩個以上方向的力同時作用於某一部位的一類手法。如搖法、脊柱旋轉扳法、背法等。

 

上述分類方法著眼於對手法施力方向的分析,它有助於學習者深入理解手法的技術內涵。

 


 

根據推拿手法的應用對象分類

1.小兒推拿手法:是指主要應用與小兒的一類手法。如打馬過天河、黃蜂入洞、掐揉二扇門、旋推法、分推法等。

 

2.成人推拿:手法:是指主要應用於成人的一類手法。如搖法、一指禪推法、踩蹺法、壓法、扳法等。

 

某些手法並無嚴格的小兒與成人之分,只是在手法的刺激量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如揉法、掐法、推法、擦法、捏脊法等。

 

此外,還有其他一些手法的分類方法,如根據手法流派分為一指禪推拿流派手法,滾法推拿流派手法,內功推拿流派手法;根據手法的組成成分分為單式手法,複式手法和特定操作法;根據手法的組成成分結合應用目的分為單式手法,複合式手法,治療手法和複式操作法等。

 

 

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