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疾病,

」回健康。113_分推法.JPG

 中醫學是中華民族智慧的表現之一,是中國古代人民在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總結和發展起來的,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曾經也正在為人類的健康作出巨大的貢獻,與現代醫學並列為兩大醫學體系,因其良好的作用和較少較小的副作用越來越受到全世界各國醫學界的重視,被稱為綠色療法,在這個完整的中醫體系中,推拿學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 

 

推拿古代稱為按摩、踩蹺、按扤、折技、扶行、摩娑等。是一種很古老的治療方法,推拿一名首先見於我國的明代,當時的小兒推拿專著如龔雲林的《小兒推拿方脈活嬰密旨全書》、周於蕃的《小兒推拿秘訣》就採用了推拿這一名稱。明代兒科專家萬全在他的著作中也多次記載了運用小兒推拿治療小兒驚風等病症。 

 

早期的按摩療法僅僅用於對少數疾病的治療,手法種類也很少;常用的就是按和摩兩種手法。按法是單純的向下用力,即所謂按而留之,摩法是在體表作環行摩擦,屬於平動的範圍,隨著治病範圍的擴大,手法在原來的基礎上也相應有了發展,除了按摩手法外,又出現了推法,拿法等等多種手法,在對不同疾病的治療中,各種不同的手法各有其不同的特點和優點,人們在運用中逐步認識到,手法用力方向的不同,對療效有一定的影響。這些手法的用力已經從原來的單向發展為多向的合力,隨著推拿運用的發展,手法的分類也逐漸合理,適應症也隨之逐漸擴大,於是按摩這個名稱逐漸被推拿這個更確切的概念所取代。所以從按摩向推拿名稱的演變,反映了手法的發展和變化,使推拿療法更合理,是推拿發展史上的一個巨大飛躍。 

 


 

推拿既是一種古老的療法,又是一門年輕有發展前途的醫學分支學科。在長期的醫療運用過程中,人們對按摩的作用,不斷加以總結、提高,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推拿治療體系,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兩漢時期,當時的兩部醫學巨著《黃帝內經》和《黃帝歧伯按摩十卷》,第一次完整地建立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確立了按摩作為一門學科在中醫學體系中的地位,從現存的《黃帝內經》中推拿所占的篇幅來看,已經足以說明推拿在那個時代在中醫學中的重要地位。推拿就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運用一定的手法或借助一定的推拿工具作用於體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來治療疾病及預防疾病,調節人體生理病理的一種治療方法,屬於中醫外治法範疇。推拿學是研究用推拿療法治療疾病的一門系統科學,主要研究對像是推拿治療疾病的作用原理、治療方法、適用範圍。隨著人們對以往經驗的不斷總結,對推拿作用原理認識的不斷深入,推拿治療的適應症在不斷擴大,並且,在近些年來已經廣泛運用於美容、保健等方面。 

 

一、推拿的起源和形成 

勞動是人類生存的第一要素,人們通過與大自然惡劣環境的抗爭取得必要的生產生活資料,在史前時代,落後的生產生活方式使人類不得不面對身體的損傷,比如外傷出血、跌撲損傷等,因人類本能地以手按以止血,摩以消腫止痛,故經過漫長的日積月累,口傳心授以及日後的文字記載,終於總結出流傳下一些原始的推拿方法,而使之成為人們治療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並且這些早期的臨床體會成為中醫學發展的基石之一。 

 

從先秦時期的文獻記載來看,戰國時曾經有不少醫術流傳於世,後因戰火兵災,大多已經亡佚,百家著述中對醫藥之論也是一鱗半爪。但從本世紀考古學的兩項重大發現,即殷墟甲骨卜辭和長沙馬王堆漢墓醫書的記載中,仍能對這一時期的推拿成就的有所瞭解,

 

在甲骨卜辭中,有許多字與推拿治療有關。表示一個人用手在 另一個人身上或袒露的腹部扶按。該字隸化後寫成「付」即是拊字的初文,意為摩也。表示一人我並在床,該字隸化以後即為字,心腹病之謂也。甲骨卜辭中有多條記載推拿治療腹部疾患,說明在當時推拿治療已經廣泛應用於治療某些腹部病痛,而且療效是肯定的。而「」字,則象徵用手執原始的按摩工具治療病人。這些都形象地說明瞭早在殷商時代推拿療法已被廣泛重視和運用。

 

在長沙馬王堆帛簡醫術中,《五十二病方》涉及推拿治病最多。該書中的推拿療法有兩個顯著特點:

記載了推拿發展史上最早的藥摩和膏摩,即我們今天通常所講的介質推拿。但從其介質製作過程的簡單來看,明顯處於初創階段,然而其開創性的重要意義仍不可忽視。

 

推拿時運用了許多富有特色的工具,如治療疝氣的木棰,治療小兒瘛疭用的錢匕等。推拿最早最原始的工具是砭石,砭石有很多種類,不同的砭石其功用也不同,故砭石並非僅僅用於針刺。其他推拿工具的使用,彌補了單純使用手作為推拿工具的不足,使推拿治療效果更為顯著。

 

秦漢時期是中醫學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推拿歷史發展的重要階段。據《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記載,我國推拿史上第一部推拿專著《黃帝岐伯按摩》與《黃帝內經》同時問世。從分類來看,此書應以記載保健按摩為主;從醫學源流看,此書與《黃帝內經》應同出於一個醫學流派。《黃帝內經》以論病為主將針灸作為治病的主要手段;《黃帝岐伯按摩》分為10卷,則是以養生為主,將推拿作為主要保健方法。但如此的推拿學巨著,未能倖免於戰火,早已亡佚。然而,在現存的《黃帝內經》中卻記載了大量與推拿相關的文獻,如《素問·舉痛論》中:「……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並且從這段文字的描述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不通則痛,通則不痛」的基本病理變化,並得到「寒者熱之」的治法。可以說,古人在推拿療法的基礎上總結出了很多中醫學的基礎理論,使得推拿成為中醫學形成的一個重要基石,反過來說,中醫學理論的健全也為推拿的臨床運用提供了理論基礎,對推拿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二者相互關系是十分密切的。《內經》中有關推拿的篇章共有九篇,縱觀《內經》全書,可以看出,秦漢時期推拿獨特的治療體系已經形成,這部巨著中許多條文是對殷商以來推拿療法的理論總結。《素問·異法方異論》中記載:「中央者,其地平以濕……,故導引按蹺者,亦從中央出也」,指出了我國推拿發源於我國的中央地區,相當於今天的河南洛陽一帶,與甲骨卜辭記載中有關推拿內容是吻合的。

 


 

望聞問切四診是中醫學也是推拿學中最重要的診斷方法,將推拿手法,運用到切診中,以加強疾病診斷的準確性,在《內經》中有多處記載。《內經》充分肯定了推拿的治療作用,認為推拿具有活血行氣,止痛散寒,疏經通絡神等作用,同時提出推拿要注意補瀉,注重與針灸,藥物等其他方法的協同配合。

 

《內經》中記載的手法也很豐富,有按、摩、切、捫、循、拊、彈、抓、推、壓、屈、伸、搖等方法,其中以按、摩二法最為常用,故當時以按摩作為統稱。《內經》中還對推拿功法提出了要求,要求推拿醫生必須要有健康的體魄和強有力的雙手。

 

《內經》中的主要推拿工具是九針中的圓針和針,圓針用於瀉法,針用於補法,這些都是比較早期地推拿工具。但是,《內經》對推拿學的貢獻和影響,遠遠不止以上這些,最重要的是《內經》奠定了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其中的臟腑經絡學說、陰陽五行、氣血津液學說、診斷方法、治療原則等,都成為推拿學中最重要的指導原則。

 

在漢代張仲景所著作的《金匱要略》中,第一次將膏摩療法列入預防保健方法中,還介紹了一首用於推拿治療頭風的摩散,方僅附子與鹽兩味。凡後世「摩頂膏」之類,皆從此出。仲景還詳細記載了推拿救治自縊方法,此法為醫學界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救治縊死的科學記載,是推拿史商值得驕傲的傑出成就。名醫華佗倡導「五禽戲」,使導引按摩向仿生學靠攏,為後世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其治病善用膏摩,是第一位將按摩廣泛用於臨床的醫家。

 

總之,推拿自本能的治療、保健按摩行為,在經歷了漫長歲月的不斷積累後,至《黃帝岐伯按摩》和《黃帝內經》成書,終於發展成一門具有獨特治療體系的臨床學科,不僅在理論上得到總結和提高,而且經過當時名醫扁鵲、華佗、張仲景等倡導和運用,在臨床上也更成熟和廣泛,並且富有特色。因此秦漢時期既是推拿獨特治療體系的形成時期,又是推拿發展史上的第一個承前啟後的鼎盛時期。

 

二、推拿學的發展

縱觀各種學科的發展,在其興旺繁榮的過程中,其本身的實用價值和官方的重視都是其得以推廣的重要因素,推拿這種學科也不例外。推拿治療體系形成之後,其發展經歷了晉唐官方的推廣普及,宋金元時期對手法分析的重視,明清時代小兒推拿的崛起,各派推拿流派紛紛湧現等重要階段。

 

晉唐時期,君主王侯逐漸重視推拿療法。隋朝太醫署首次設立了按摩博士。唐太宗則在隋代已有的基礎上,建立了規模更大的,設備更加完善的太醫署,並在其中設立了按摩科,將推拿醫生分為按摩博士、按摩師和按摩工。按摩博士在按摩師和按摩工的輔助下,教按摩生「導引之法以除疾,損傷折跌者以正之」開始了有組織的推拿教學。自我推拿在這一時期的到了廣泛的重視,在葛洪《肘後備急方》、孫思邈《千金方》中都記載了許多自我推拿的方法,如天竺國按摩法、老子按摩法等,自我推拿的廣泛普及,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清楚的意識到推拿對防病治病的積極意義。如《千金方》中記載:「小兒雖無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風寒」,在今天的兒童保健中仍發揮著現實的作用;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的每一個章節中,均附有養生導引法,尤其重視摩腹養生之術。在這個時期,膏摩的內容得以豐富,藥物與手法相得益彰的按摩療法有了很大的發展。如晉代葛洪十分重視膏摩的運用,他是第一位系統論述膏摩,使膏摩証、法、方、藥齊備的醫家。他說:「病有新舊,療法不同,邪在毫發,宜服膏及摩之」;強調「摩時宜極力,令作熱,乃速效」,「向火以手摩」,「日兩三度」,「數百遍佳」等。《肘後方》記載了葛洪常用膏摩方有8首,這些膏方多出於名醫之手。

 

《外台秘要》在《劉涓子鬼遺方》膏摩催產的基礎上,又增添了鹽摩和湯摩兩種催產方法。該書中羅列諸多膏摩名方,且多有出處。這一時期推拿治療範圍也逐步擴大,如《唐六典》說推拿可除八疾,即風、寒、暑、濕、饑、飽、勞、逸。《外台密要》說:「如得傷寒一日,若頭痛背強,宜摩之佳」。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推拿傳入朝鮮、日本、印度、阿拉伯及歐洲。

 


 

宋金元時期,推拿運用範圍進一步擴大,並且對推拿手法作了一些分析。《聖濟總錄》首先將按摩作為專論單列,對按摩療法進行總結和歸納,為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推拿專著。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該書中對按摩的治療機理作了精闢的闡述;「大抵按摩者,每以開達抑遏為義,開達則壅蔽者以之發散,抑遏則慓悍者有所歸宿」,被後世譽為對推拿機理的經典概括。作者以《內經》原文為基礎,對推拿療法的應用範圍詳細闡發,指出在何種情況下,「按之痛止,按之無益,按之痛甚,按之快然」,這一區分,對於推拿療法中的幾個重要問題分析透徹,結論明確,對推拿療法的發展的作出了重要的理論貢獻。這一時期,膏摩療法又有了新的發展。《太平聖惠方》記載了六首治療目疾的摩頂膏,為膏摩治療眼病的最早記載。該書還首次記載了摩腰膏,是歷代醫書種記載膏摩方最多的書籍,對後世膏摩發展影響巨大。金元四大家中,對推拿介紹最多的,首推張從正。他在著作《儒門事親》中,將按摩列為汗法之一,不能不說是一種超越前人的獨到見解。《世醫得效方》中所載肩關節脫位得坐凳架梯法、髖關節脫位的倒吊復位法和脊柱骨折的懸吊復位法等都可以代替拔伸手法,是推拿史上的重大發明,開闢了中國醫學史上以器械牽引治療骨科疾病的新篇章。

 

明清時期,是推拿發展史上的有一個鼎盛時期。首先,在小兒推拿方面,推拿專著出現了零的突破,各種小兒推拿專著紛紛面世。如四明稱氏的《保嬰神書》是現存最早的推拿專著,為楊繼洲之《針灸大成》所收錄;太醫龔雲林的《小兒推拿方脈活嬰密旨全書》(又稱《小兒推拿全書》)屬單行本流行最早者;周於蕃的《小兒推拿秘訣》描述小兒推拿八法最為精彩,創造性地將按摩手法歸總為按、摩、推、拿、揉、運、搓、搖八法,成為按摩基本手法;熊應雄的《小兒推拿廣義》附錄兒科常用方藥,被譽為清代最善之本;夏禹鑄的《幼科鐵鏡》匠心獨運,與諸書存異甚多,更作「推拿代藥賦」,將推拿療效和藥物治療有機統一起來,令人耳目一新,給後世研究、使用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駱如龍的《幼科推拿秘書》,最為詳細,條理清楚,讀此書是小兒推拿入門之捷徑;許謙光的《推拿三字經》朗朗上口,爛熟於胸必臨証應手;張振鋆的《厘正按摩要術》,博採眾長,獨創體例,成為一本集光緒十四年之前小兒推拿大成之專著,屢經翻印。該書首次提出小兒推拿八法「按、摩、掐、揉、推、運、搓、搖」,以上諸書說明瞭小兒推拿獨特診療體系的形成。其次,成人推拿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可謂百花齊放,流派紛呈,諸如正骨推拿、點穴推拿、一指禪推拿、眼科推拿、外科推拿、內功推拿、保健推拿等等、不勝枚舉。清代吳謙著《醫宗金鑒》,將歷史文獻進行了全面地總結和整理,在「正骨心法要旨」中明確提出「正骨」一詞,並將正骨手法歸納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稱為正骨八法,至今仍是推拿正骨的高度概括。因此,在明清時期,可以說是推拿發展史上的一個較為全面發展、總結、創造的時代。

 

民國時期,由於推拿療法旺盛的生命力,在民間更加活躍,更為流行。在這個時期,推拿學術流派的發展是以「以師帶徒、口授心傳」的方式繼承和傳授,並且有獨特的見解。這一時期出版的一些推拿學術著作圖文並茂,通俗易懂。1933年出版的黃漢如著作的《黃氏醫話》是目前見到的第一部推拿醫話。該書記載了作者數十年間運用推拿治療疾病的驗案和心得,介紹了一指禪推拿的來源和特點,可惜未涉及具體手法,使後世學者無法窺得其中奧秘之處。

 

推拿醫學進入了一個全面發展的新時期。這一時期推拿學術發展集中在下列方面。

 

第一、推拿古籍的到了全面的發掘和整理,並出版了大量的推拿新著作。這一階段整理再出版的推拿古籍除多部小兒推拿專著外,有內部刊物《二指定禪》、《一指陽春》等,對古代推拿醫籍的發掘作出了貢獻。推拿新著有以基礎理論與臨証知識相結合的通俗著作;有以臨証專科形式出現;有以流派和獨到經驗見長;有專論手法,功法;也有集大成之類的巨制,如《中國按摩大全》、《中國推拿》、《中華推拿大成》、《推拿大成》等等。

 

綜觀這些著作,其共同特點就是推拿理論的科學性和邏輯性增強,在推拿原理方面有所突破,增加現代研究的佐証,在疾病的治療方面多結合西醫學的診斷和解剖知識。

 

第二、推拿運用及臨床經驗的總結日益科學化。科學文化的進步,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使推拿運用也日趨科學化。醫療運用方面豐富經驗的積累和現代醫學知識的教育使推拿醫師整體素質大大提高。如診斷方法上,已經不再僅限於中醫傳統四診,現代醫學的X光診斷,超聲波檢查,肌電圖、CT檢查、核磁共振等已成為廣大推拿醫師所掌握。在治療方面,各派推拿手法相互借鑒,門戶之分逐漸消失,推拿醫師已掌握了一整套辨証論治的理論,理法方藥。全國各類期刊發表了數以千計的推拿論文,對推拿學科各方面進行了學術總結,對推拿臨床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第三、推拿科研發展迅速。本世紀50年代起,推拿科研人員運用現代科學和現代醫學知識對推拿作用機制進行了廣泛的臨床和實驗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奮的進展。如運用神經生理學的閘門控制學說較為完善地解釋了推拿鎮痛原理;推拿前後血液和淋巴循環速度明顯的差異,可能是推拿活血化瘀的作用原理之一;推拿降血壓,效果恆定;推拿後血液中5-HT含量增加;捏脊療法明顯促進小腸的吸收功能等等。

 

第四、總結和創造出許多的新的推拿療法,如耳穴推拿、足穴推拿、第二掌骨推拿法、推拿麻醉等。

 

 

30

 

 

113_分推法.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