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病論歌括新編

作者:周選堂

年代:

   

作者簡介

    周選堂號蓮溪(1914)、武漢市蔡甸區人,大專文化,共産黨員,湖北省名老中醫,愛詩詞,歷任漢陽縣人民醫院業務院長,中醫醫院名譽院長,湖北、武漢中醫藥學會理事、顧問,湖北、武漢詩詞學會、作家協會會員,漢陽縣政協常委、副主席以及國際交流出版社顧問、編輯等十餘兼職。撰有《(時病論)歌括新編》、《蓮溪醫話》、《蓮溪浪吟》等著作,穫科技成果獎、老有所爲精英獎多次。

   

序一:李序

    餘生當民元初造,嘗睹舊時執政者多不關心民瘼,凡百廢弛,醫防間加事制度不講,最能導致疫病流行,民病夭折者眾矣。是故曩昔鄉前輩之治醫者,苟能立足社會,稍負聲譽,率由精娴溫熱暑濕及疫病之治。足見中醫藥所關社會民生至巨,而中醫藥學朮之發展,自是中華民族與疾病作鬭爭之經驗總結,彌足貴也。

    今幸解放以來,"預防爲主"爲醫藥衛生四大方針之一,而防疫保健事業,與之相適應蓬勃興起,遂使烈性傳染病如天花已經絕迹,鼠疫、霍亂接近絕迹。惟常見病如春溫、夏暑、秋燥等每随季節性而發病劇增者,大抵有之。

    周老醫師從事中醫數十年,學識經驗,俱稱上乘,夙爲餘所景仰。晚年息影家園,懼中醫時病之學湮也,爰取雷豐《時病論》之書,撮其大意,厘爲新編,綴以歌括,便利初學。餘受而讀之,見其文字流暢,說理透徹,立法精詳,其處方用藥又大都結合臨床實用,以視雷氏原書,遠爲精審矣。學者苟能從此引而申之,觸類而旁通之,則溫熱暑濕及時疫之治,皆能探其骊珠,得其涯略,一破中醫能治慢性病而不能治急性病之陋見,厥功偉哉!

    抑吾有更進一言者,以周老醫師學之淵博,,纔之闳肆,若能秉如椽之筆,紹炎黃之緒餘,發靈蘭之幽光,使中醫學朮得以發揚而光大之,則造福羣黎,有裨後世,其成就更不可限量也。涼風天末,寄語故人,其亦首肯吾言者乎,吾將伫以俟之矣。是爲序。

    時在一九八二年八月鄉學弟李培生

    敬識于湖北中醫學院

   

序二:章序

    我拜讀周老醫師佳作《時病論歌括新編》,捧讀再三,不能釋手。雷少逸《時病論》是晚清一部好書,對時行病搜羅無遺,論理恰當,其中創訂了許多治療大法,給後世治療行時病樹立了楷模。周老醫師對本書領悟特深,診務之暇,綴其精華,編成歌括,在其關鍵處,加以闡述并注釋,使後學一目了然,能學能誦。倘使雷氏有知,豈不對其遺作得到發揚而含笑于九泉耶?是書出版,必將給祖國醫學增輝非淺矣。是爲序。

    壬戌之秋武漢市中醫醫院章真如謹識

   

序三:徐序

    古今學者常言醫書記誦之難,師亦屢困于教。乙醜秋,周公選堂見惠《時病論歌括新編》一卷,捧讀之,爽于口,啓于思,并能輔之于教而益之于學,誠佳作也!

    先生世居漢陽蓮花湖畔,水秀、山青、人雅,晚年以蓮溪翁爲號,以誌地域之勝及慕敦頤之風,極富清趣。翁爲鄂之通儒,精醫朮,工詩詞,且能溶二首于一體,綴韻律于醫朮論着之中,但不落前人窠臼,醫道闡述邃而密,歌括結構清而雅,理本軒歧,韻步元白,于時病一端,賢秘間加之,發少逸之蘊,思精義遠,爲臨床家枕秘之。尤堪仰者,翁古稀之年還任職政協,關心國是,醫朮、醫風高潔,恫瘝在抱,譽滿鄉裏,贊聲載于道,出診不避嶮巇,不計報酬,不畏兇險,善決疑難,勇起沉疴,實杏林之賢達,文士之楷模也。餘愛是書,亦愛其人其道,茲序數言于扉頁,以示來學雲耳。

    丙寅夏·鄂·徐精誠于武漢職工醫學院寓次

   

編者的話

    《黃帝内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冬傷于寒春必溫病,春傷于風夏生餮洩,夏傷于暑秋必閡瘧,秋傷于濕冬生咳嗽"。指明時有溫熱寒涼之别,病有表裏新伏之分,診有因時辨證之巧,治有知常應變之妙,誠時病之綱須,立論之大法,歷代諸賢,靡不奉爲圭臬。綜觀各家著述,言時病者,頗不乏人,然論專着,則雷氏之《時病論》尚矣。雷少逸氏秉承經旨,博覽羣書,結合臨床心得,撰寫《時病論》一書,對季節病之病因病理,診斷治療,均别具匠心,綱目分明,立論新穎,從本從标,有常有變,多有發前人之未發。所拟諸法,亦多切實可用,理法方藥,燦然大奮。竊思祖國醫學,是一有機整體,諸凡陰陽五行,天時地氣,機體情誌,内外環境,莫不相互影響。就常病而言,時病居多,即非時病,然與時令之關繫,亦不無影響。推而廣之,則雷氏之書又不止言時病已也。故古人論治,有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非無謂也。時令之學,顧不重哉。選堂每當臨床,黾勉求之,驗之實踐,諸多穫效。然觀其文體,不易熟記。因思學問之道,貴在精熟,蓋熟能生巧,巧生悟,悟則融會貫通。運用自台矣。每觀吾師魏越霆先生,遇冗繁難讀之書,輒撮其要領編纂歌,詳加注釋,言簡意赅,常收舉一反三、事半功倍之效。餘因是不揣冒昧,將《時病論》中之主要部分,如各章大意,拟用諸法,保存原意,删繁就簡,提要鉤玄,綴成歌括。對個别封建迷信色彩予以删去(如鬼瘧)。不常用之醫學朮語,古典字句,均逐段注釋。每卷之末附加按語,力求簡單扼要,明瞭易讀,便利初學,免生望洋興歎之感。苟能熟讀歌辭,理解文義,參照原著,結合實踐,對繼承發揚雷氏遺著或有助焉。至于原著中之臨證治案、附論等,有雷氏之書在,故未錄入,涓滴之見,草率成詞,錯誤定多,閱者教之。是書在編著過程中,蒙湖北省武漢市中醫名宿劉榮星、許晴暄、萬文謨、萬濟舫、黃雲樵、周祖璜、魏緒振以及漢陽縣吳良知、傅善清、駱繩武、楊曙初等審閱定稿,李培生、章真如、徐精誠等教授賜序,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趙老朴初署簽書名;武漢市、漢陽縣衛生局、中醫學會、科協、縣血防辦辦、站公室、血防站等單位對本書積極支持,在此一并致謝!

    周選堂

    一九八二年歲次壬戌

    仲秋之月于蓮溪醫捨

   

卷一 冬傷于寒春必病溫大意

   

一、概述

    《黃帝内經素問》雲:"冬傷于寒,春必溫病。"是說明伏氣之爲病也。冬傷于寒,甚者即病,則爲傷寒。微者不即病,其氣伏藏于肌膚或少陰,至春陽氣開洩(<em>洩:洩漏之意,陽氣開洩,是說到了春季,就陽氣升散,腠理開而汗液外洩。</em>),外邪乘之,觸動伏氣乃發爲諸溫(亦偶有不因外邪而觸發的)。然伏氣之邪,因人而異,藏于肌膚者,多是冬令勞苦出汗之人;藏于少陰者,多是冬不藏精,腎經内虧之輩。此蓋虛易受邪故也。

    蓋春時之伏氣有五。即:春溫、風溫、溫病、溫毒、晚發是也。春溫,由于冬受微寒,至春感受寒邪而易發;風溫,由于冬受微寒,至春感受風邪而觸發;溫病,由于冬受微寒,寒釀爲熱,至來春陽氣弛張,不因風寒觸動,伏邪自内而發;溫毒,由于冬受乖戾之氣(<em>乖戾:乖者違也,戾者暴也,指違反正常氣候而暴發之不正之氣。</em>),至春夏之交,又感受溫熱之邪,伏毒自内而發;晚發,由于冬受微寒,當時未發,直到來年清明之後纔發。以上五種,都是由于冬傷于寒,伏而不發,直到來春纔發而爲病,此諸溫之概說也。以下再分别論之。

    『總括』

    冬傷于寒春病溫,伏邪爲病本内經。

    春風溫毒及晚發,五者有由春感成。

    感寒而發春溫症,感風而發風溫形。

    寒釀爲熱無所觸,伏自内動溫病名。

    冬受戾氣春夏交,感熱毒盛溫毒焚。

    冬寒未發清明發,晚發一節晚發稱。

   

二、分述

    (一)春溫

    春溫初起,頭身皆痛,寒熱無汗,咳嗽口渴,舌苔薄白。脈象舉之有餘,或弦或緊,尋之或滑或數。此宜辛溫解表法爲先。倘若舌苔化燥,或黃或焦,是溫熱之邪已抵于胃,即用涼解裏熱法爲治。如舌绛齒燥,谵語神昏(<em>谵語:即說胡話。神昏:指神識昏朦或昏迷不醒。</em>),是溫熱之邪深入陽明營分,急宜清熱解毒以保其津液。如手足瘈疭(<em>瘈疭:讀如氣從。瘈:指筋脈拘急。疭:指筋脈弛張。瘈疭:即四肢頻繁抽搐,是熱極生風、肝風内動的證候。</em>),脈來弦數,是爲熱極生風,急以卻熱熄風法以清熱熄風。如昏愦不知人,不語如屍厥(<em>屍厥:指四肢冰冷,僵如死屍,這是溫邪竄入心包之象。</em>),此溫邪竄入心包,急以清熱宣竅法治之。總之,春溫變幻不一而足,務在臨機應變可也。

    『歌括』

    春溫寒熱頭身疼,舉餘滑數或弦緊,

    無汗咳渴苔浮白,辛溫解表法可行。

    苔燥黃焦溫抵胃,涼解裏熱謹當遵。

    舌绛昏谵胃營分,清熱解毒保其律。

    瘈疭弦數熱生風,卻熱熄風莫因循。

    昏愦屍厥入包絡,祛熱宣竅法甚明。

    春溫變幻不一足,務在臨機細評論。

    (二)風溫

    風溫爲病之原,與春溫相仿佛,亦由冬令受寒,當時未發。勞動之人,其氣伏藏于肌腠;腎虛之體,其氣伏藏于少陰。待來春感受新邪觸動伏氣而發。其症:頭痛惡風,身熱自汗,咳嗽口渴,舌苔微白,脈浮而數者,當用辛涼解表法。倘若舌绛苔黃,神昏谵語,手足瘈疭等變症,皆可仿照春溫變症之法治之。

    『歌括』

    風溫病原仿春溫,冬令受寒伏來春。

    勞汗之人藏肌腠,腎虛之體伏少陰。

    頭疼惡風自汗熱,咳渴苔白浮數頻。

    當用辛涼解表法,绛谵瘈疭仿春溫。

    (三)溫病

    溫病之原,因冬受寒氣伏而不發,久化爲熱,待來年春分之後,天氣溫暖,陽氣弛張,伏氣自内而動,一達于外,則表裏皆熱也。其症:口渴引飲,不惡寒而惡熱,脈形癒按癒盛。不比春溫外有寒邪,風溫外有風邪,故初起時,寒邪可用辛溫,風邪可用辛涼。而溫病表無寒風,最忌辛散。若誤表之,則變症蜂起,切當注意。如初起無汗,隻宜用清涼透邪之法。有汗則用清熱保津法。如脈象洪大而數,壯熱谵妄,此爲熱在三焦,宜以清涼蕩熱法。若脈象沉實,口渴谵語,舌苔乾燥,此爲熱在胃腑,宜用潤下救津法。總之,凡屬溫病均忌辛溫發汗,若誤汗之則狂言脈躁,不可治也。然大熱無汗則爲死象;得汗反熱,脈躁而盛者亦爲死象;大熱而脈反細小,手足厥冷者亦爲死象;痙搐昏亂,脈見促結沉代者亦爲死象。皆當注意。

    『歌括』

    溫病之原冬受寒,伏至春分化熱然。

    陽自内動達于外,表裏皆熱渴飲乾,

    脈形癒按而癒盛,身但惡熱不惡寒,

    不比風溫春溫症,風溫有風春溫寒。

    勿用辛溫解表法,若誤表之生變端。

    清涼透邪施無汗,有汗清熱保津安。

    壯熱谵妄洪大數,清涼蕩熱三焦宣。

    沉實苔燥谵語渴,腑熱潤下救津堪。

    若用辛溫必狂躁,大熱無汗兇象占。

    得汗反熱躁甚死。大熱細厥死必乾。

    促結沉代昏痙搐,俱死之症醫詳參。

    (四)溫毒

    溫毒:是由于冬令過暖,感受乖戾之氣,至春夏之交,更感溫熱,伏毒自内而出所致(又有風溫,溫病,冬溫等誤用辛溫之劑,以火濟火,亦能成爲是病者)。其症:脈象浮沉俱盛,心煩熱渴,咳嗽喉痛,舌绛苔黃。治宜清熱解毒法加甘草,桔梗。亦有因溫毒而發斑,發疹,發頤(<em>頤:讀如宜。即面頰,腮部。發頤指腮部發腫(類似腮腺炎)。</em>),喉腫等證,是溫熱之毒抵于陽明,發于肌肉而成斑。其色紅者爲胃熱輕也;色紫者爲熱甚重也;色黑者爲熱極危也;色鮮紅者爲邪透之象主吉。治法:當其欲發未發之際,宜用清涼透斑法。如斑出,神氣昏朦,則加犀角、玄參,或用清涼解表法加生地,綠豆衣治之,甚者加青黛、連翹。又有溫熱之毒,協少陽相火上攻,耳下腫硬而痛,此爲發頤之病。頤雖屬于陽明,然耳前耳後,皆少陽經脈所過之處,速當消散,緩則成膿爲害。宜内用清熱解毒法去洋參、麥冬,加馬勃、青黛、荷葉治之。若連面皆腫加白芷、漏蘆;腫硬不消,加穿甲、皂刺;外用水仙花根搗爛敷于患處,乾則易之,俟皮膚出現黍米黃瘡爲度。又有溫熱之毒發越于上,盤結于喉而成腫痹,急用玉鑰匙散以開其喉,繼用清熱解毒法去洋參、麥冬,加僵蠶、桔梗、射乾、牛蒡治之。溫毒之病,變症極多。至于斑,疹,頤,喉時有所發,務在臨機應變可也。

    『歌括』

    冬受乖戾溫毒病,伏毒内出春夏應。

    心煩熱渴喉疼咳,舌绛苔黃浮沉盛。

    清熱解毒加甘桔,諸溫切勿進辛溫。

    若發斑疹頤喉腫,溫熱之毒入陽明。

    紅輕紫重黑多危,清涼透斑昏犀參。

    或用辛涼解表法,加地綠豆甚翹青。

    少陽相火耳腫硬,速令消散緩膿成。

    清熱解毒去參麥,加勃青黛荷葉勻。

    連面皆腫芷漏蘆,腫硬不消穿甲丁。

    外以水仙搗爛敷,乾易黃瘡黍米形。

    毒越盤結成喉腫,清熱解毒去麥參。

    加蠶蒡桔射乾治,玉鑰匙散喉痹靈。

    (五)晚發

    晚發者,亦由冬受嚴寒,當時未發,發于來年清明之後,夏至以前,較諸溫晚發一個節令,故名晚發病也。其症:頭痛發熱,或惡風惡寒,或有汗,或無汗,或煩燥,或口渴,脈來洪數是也。亦當先辨其因素,因風而觸發者,始可定辛溫,辛涼之法,辨症治之。但其曩受之伏寒(<em>曩:讀如朗,昔日也。曩受之伏寒:指去冬所受伏藏于人體之寒邪。</em>),必較溫熱之伏氣稍輕,峻烈之劑,不宜浪用。如無風寒所觸,則仍以溫病論治,宜以清涼透邪法加蟬衣,梔子,枳殼治之。但須注意者,這裏所說的晚發,繫春時晚發,較秋時晚發相去雲泥。前者是冬時之伏寒而發于春,後者是夏時之伏暑而發于秋。當細辨之。慎勿以晚發同名而誤同一治耳。

    『歌括』

    冬寒未發晚發由,來年發于清明後。

    惡風惡寒熱有汗,頭疼煩渴脈洪數。

    因寒因風明病因,辛溫辛涼細研究。

    曩受伏寒較溫輕,峻烈之劑莫浪投。

    如非風寒所觸發,論治仍屬溫病疇。

    清涼透邪蟬梔枳,兩種晚發細推求。

    選按

    溫病學說,爭議較多。就一般講:有伏氣溫病,外感溫病之别,王士雄辨之甚明。此篇所論,主要是伏氣溫病,即《黃帝内經素問》"冬傷于寒,春必病溫"之旨。伏氣溫病的特點是由裏出表,初起舌潤無苔,脈軟或弦或微數,口不渴而心煩惡熱,治宜清營陰,冀其由血轉氣。如舌苔漸多,則清其氣分。又如初起舌绛咽乾,甚或肢冷脈伏,此溫邪傷陰之候(肢冷脈伏是假象)亟宜大清陰分伏邪,随症施治,雷氏已詳言之。外感溫病,多由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多見發熱咳嗽,口渴,不惡寒(亦有初微惡寒,口不渴,至二、三日後纔口渴不惡寒者)。兩寸脈大,右寸更盛,治宜辛涼輕劑爲先,若有所夾,又需通變。若清解不已,邪從氣分及于中下焦,是爲順傳。如胃腑便結,可用白虎承氣之屬。亦有從皮毛而入者,初起發熱頭暈,口燥肢軟,脈滑數,舌淡苔薄,治宜辛涼透表法爲先。若内陷心包,則爲逆傳。症見神昏谵語等候,治宜犀角地黃之屬。至于入營入血,變症繁多,有前賢之書在,臨機應變可也。

    另有一說,謂新伏之邪,不在于感邪後發病遲早,主要是通過臨床症狀的分析,以區分溫病初起的不同類型。并認爲新感溫病,初病在表,以發熱惡寒、無汗或少汗、頭痛咳嗽、脈浮數、苔薄白等爲主要表現。如傳變入裏,則以灼熱煩躁、口渴、溺赤、舌紅、苔黃等熱郁于裏的症候爲主要表現。其病程較新感爲重,病程較長。其傳變趨向,既可達表,又可陷裏(見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教材《溫病學》)。其意是否認伏邪的存在。特附此以供參考。

    此外,對晚發一症,雷氏諄諄告誡,春時晚發與秋時晚發,要截然分清,前者是冬令受寒未即發病,至來年清明後、夏至前觸動伏氣而發,屬溫病範疇。後者是夏令受暑未即發病,至秋爲秋涼之氣所觸而發,似瘧非瘧,已任篇名之爲秋時晚發,屬暑病範疇。葉香岩氏言之甚詳。宜明辨之,慎勿以同名而誤同一治也。

   

三、拟用諸法

    (一)辛溫解表法

    『方歌』

    辛溫解表治春溫,風寒寒疫及暑陰,

    秋涼等症防桔梗,陳皮淡豉蔥杏仁。

    『藥物』

    防風、桔梗、杏仁、陳皮、淡豉、蔥白。

    『解方』

    此法治春溫初起,風寒寒疫及陰暑秋涼等症。以防風、桔梗去其在表之寒邪;杏仁、陳皮開其上中之氣分;淡豉、蔥白,即《肘後方》之蔥豉湯,用代麻黃,通治寒傷于表。如表邪得解,即有伏氣,亦可望其随解也。

    (二)涼解裏熱法

    『方歌』

    涼解裏熱溫熱病,外無風寒冬暑溫,

    溫熱内熾天花粉,豆卷石膏草蘆根。

    『藥物』

    鮮蘆根、大豆卷、花粉、生石膏、甘草。

    『解方』

    此方治溫熱内熾,外無風寒及冬溫、暑熱諸症。溫熱之邪初入胃者,宜此法治之。蓋胃爲陽土,得涼則安。方中以蘆根爲君,其胃甘,其性涼,其中空,不但能去胃中之熱,抑且能透肌表之邪,誠涼而不滞之妙品,大勝尋常涼藥。佐豆卷之甘平,花粉之甘涼,并能清胃除熱。更以石膏涼而不苦,甘草瀉而能和,景岳名爲玉泉飲,以其治陽明胃熱有功。凡寒涼之藥,每多敗胃,此法則無此弊。

    (三)清熱解毒法

    『方歌』

    清熱解毒溫毒深,劫傷津液入陽明。

    舌绛齒燥麥玄地,銀翹綠豆西洋參。

    『藥物』

    西洋參、麥冬、生地、玄參、銀花、連翹、綠豆衣。

    『方解』

    此方治溫毒深入陽明,劫傷津液,舌绛齒燥。由于溫熱化火,灼傷津液,故用銀花、連翹、綠豆以清其火而解其毒;洋參,麥冬以保其津;玄參、生地以保其液也。

    (四)卻熱熄風法

    『方歌』

    卻熱熄風動肝風,溫熱劫液肢瘈疭。

    羚角先煎一刻候,菊花鉤藤地麥冬。

    『藥物』

    麥冬、生地、菊花、羚羊角(先煎)、鉤藤。

    『方解』

    此法治溫熱不解,劫液動風,手足瘈疭。凡溫熱之病動肝風者,此法最宜。首用麥冬、生地,清其熱以滋津液;菊花、鉤藤,定其風以鎮抽搐;佐鉤藤以舒筋。标本兼治。

    (五)祛熱宣竅法

    『方歌』

    祛熱宣竅邪竄心,舌苔焦黑谵神昏。

    不語或笑痙犀角,翹貝菖蒲至寶靈。

    『藥物』

    連翹、犀角、川貝、鮮石菖蒲、至寶丹、

    『方解』

    此法治溫熱。冬溫、濕溫之邪,竄入心包之症。如神昏谵語或不語,舌苔焦黑,或笑或痙等。連翹苦寒,苦入心,寒勝熱,能洩心經之火邪。經雲:"火淫于内,治以鹹寒。"故犀角鹹寒之品,更能強化洩心火之作用。凡邪入心包者,非特一火,且有痰随火升,蒙其清竅,故用貝母清心化痰,菖蒲入心開竅,更加牛黃至寶,以期救急扶危于俄頃耳。

    (六)辛涼解表法

    『方歌』

    辛涼解表初風溫,冬溫襲肺咳嗽頻。

    風熱新感薄豉蛻,前胡瓜蒡渴粉增。

    『藥物』

    薄荷、蟬蛻、前胡、淡豆豉、瓜蔞皮、牛蒡子。如口渴加花粉。

    『方解』

    此方治風溫初起,風熱新感,冬溫襲肺咳嗽。是法取其辛涼,以治風溫初起,無論有無伏氣皆可先施。用薄荷、蟬蛻清透其表;前胡、淡豉宣解其風。葉香岩雲:"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故佐蔞殼、牛蒡開其肺氣,氣分舒暢,則新邪伏氣均透達矣。如有口渴,即加花粉。

    (七)清涼透邪法

    『方歌』

    清涼透邪施無汗,冬溫瘧渴邪内陷。

    有汗保津石膏翹,竹蘆豆衣豆豉贊。

    『藥物』

    蘆根、石膏、連翹、竹葉、豆豉、綠豆衣。

    『方解』

    此方爲治溫病無汗,溫瘧渴飲,溫邪内陷之主方。其伏氣雖不因風寒所觸而發,然亦有有汗無汗之分。無汗者宜透邪,有汗者宜保津。凡清涼之劑,涼而不透者居多,唯此法既能清涼,又能透邪。蘆根中空,石膏氣輕,連翹性升浮,竹葉可清上,淡豆豉宣解,綠豆衣輕清,皆清涼透熱之劑。伏邪得透,汗出微微,溫熱之邪,自然達解耳。

    (八)清熱保津法

    『方歌』

    清熱保津治有汗,風熱化火津液乾。

    溫瘧苔黑翹石斛,花粉地冬參葉贊。

    『藥物』

    連翹、花粉、鮮石斛、生地、麥冬、人參葉。

    『方解』

    此方治溫熱有汗,風熱化火,熱病傷津,溫瘧舌苔變黑,爲治溫熱有汗之主方。汗多者,因于裏熱傷陰損液,故用連翹、花粉清其上中之熱;鮮斛、鮮地保其中下之陰;麥冬退熱除煩;參葉生津除火。

    (九)清涼蕩熱法

    『方歌』

    清涼蕩熱三焦溫,洪大數渴熱谵昏。

    知膏翹草洋參地,清熱保津以養陰。

    『藥物』

    連翹、西洋參、石膏、甘草、知母、生地。加粳米一撮。

    『方解』

    治三焦溫熱,脈洪大而數,熱渴谵妄。方中以仲景白虎湯爲主,治其三焦之溫熱。連翹、洋參,清上焦之熱以保津;石膏、甘草、粳米,清中焦之熱以養胃;知母,生地,瀉下焦之熱以養陰。

    (十)潤下救津法

    『方歌』

    潤下救津胃熱真,壯熱口渴脈實沉,

    舌苔黃燥元明粉,冬地玄草制熟軍。

    『藥物』

    熟大黃、元明粉、甘草、玄參、麥冬、生地。

    『方解』

    治熱在胃腑,脈沉實有力,壯熱口渴,舌苔黃燥。按陽明實熱之症,本應用大小承氣,急下以存津液。但溫熱之病,體弱居多,雖有是症,不能遽用是藥,故以仲景調胃承氣爲穩。芒硝改用元明粉,取其性稍緩耳。合用鞠通增液湯方,更有承陰養液之義。

    (十一)清熱透斑法

    『方歌』

    清熱透斑清胃毒,草翹膏卷銀花蘆,

    荷錢一枚輕升發,熱邪一透斑自收。

    『藥物』

    石膏、甘草、銀花、蓮翹、葦根、豆卷、荷錢。

    『方解』

    治陽明溫毒發斑,凡溫熱發斑者,治以清胃解毒爲主。石膏、甘草以清胃;銀花、連翹以解毒;更以葦根、豆卷透發陽明之熱;荷錢輕升透發。熱邪得透則斑自化矣。

   

四、備用成方(計十方)

    葳蕤湯

    『主治』風溫初起,六脈浮盛,表實壯熱。汗少者,先用此方發表。

    『藥物』葳蕤、白薇、羌活、葛根、麻黃、川芎、木香、杏仁、石膏、甘草。

    『服法』煎服。

    銀翹散

    『主治』風溫、溫病、冬溫等症。

    『藥物』銀花、連翹、桔梗、薄荷、荊芥、淡豆豉、牛蒡子、竹葉、甘草、鮮蘆根。

    『服法』煎服。

    小定風珠方

    『主治』溫病厥而且呃,脈細而有勁。

    『藥物』生龜闆、阿膠、淡菜、雞子黃。

    『服法』童便衝服。

    大定風珠方

    『主治』熱病灼陰,或誤表妄攻,以致神倦,脈氣虛弱,舌绛苔少,時時欲脫者。

    『藥物』生地、白芍、阿膠、麥冬、生龜闆、生鱉甲、生牡蠣、雞子黃、麻仁、五味子、炙甘草。

    『服法』煎服。

    消毒犀角飲

    『主治』風熱之毒,喉腫而痛,發斑發疹。

    『藥物』防風、荊芥、牛蒡子、甘草、犀角。如熱盛加連翹、薄荷、黃芩、黃連。

    『服法』煎服。

    連翹敗毒散

    『主治』時毒發頤。

    『藥物』連翹、花粉、柴胡、荊芥、防風、升麻、桔梗、羌活、獨活、紅花、蘇木、川芎、歸尾、甘草。如兩頤連面皆腫,加白芷、漏蘆、堅硬不消,加皂角、穿山甲;大便乾結,加酒炒大黃。

    『服法』煎服。

    犀角地黃湯

    『主治』胃火熱盛,陽毒發斑,吐血衄血。

    『藥物』生地、白芍、丹皮、犀角。熱甚如狂者加黃芩。

    『服法』煎服。

    三黃石膏湯

    『主治』傷寒溫毒,表裏俱盛,或已經汗下,或過經不解,三焦大熱,六脈洪盛,陽毒發斑等。

    『藥物』黃連、黃芩、黃柏、石膏、梔子、麻黃、淡豆豉、加薑、棗、細茶。

    『服法』煎熱服。

    涼膈散

    『主治』溫熱時行,表裏實熱及心火亢盛,目赤便秘,發熱發斑等。

    『藥物』連翹、梔子、黃芩、薄荷、大黃、芒硝、甘草、竹葉、白蜜(衝入)

    『服法』煎服。

    九味羌活湯

    『主治』感受四時不正之氣,傷寒傷風,溫病熱病等。

    『藥物』羌活、防風、細辛、蒼朮、川芎、白芷、黃苓、生地、甘草。加生薑、蔥白。

    『服法』煎服。

   

卷二 春傷于風大意

   

一、概述

    《黃帝内經素問》雲:春傷于風,謂當春厥陰行令,風木司權之候傷于風也。風邪爲病,有輕重之分。輕曰冒,重曰傷,再重曰中。如寒熱有汗,是風傷衛分,名曰傷風;鼻塞咳嗽,是風冒于表,名曰冒風;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是風中于裏,名曰中風,當分輕重深淺而治之。且風爲六氣之首,能統諸氣。如當春尚有餘寒,則風中夾有寒氣,感之即爲風寒;天氣暴熱,則風中夾有熱氣,感之即爲風熱;春雨連綿,地上潮濕上泛,則風中夾有濕氣,感之即爲風濕;倘春應溫而反寒,非其時而有其氣,患寒熱如傷寒者,是爲寒疫。以上七者,皆春令所傷之新邪,感之即病。這與不即病之伏氣,相去天淵,當細辨之。

    『總括』

    厥陰行令風木權,春傷于風分别看

    輕冒重傷再重中,寒熱有汗傷風然,

    鼻塞咳嗽冒風表,昏倒不省中風緣。

    風統六氣分重淺,春餘夾寒感風寒,

    暴熱夾熱爲風熱,綿雨夾濕風濕參,

    應溫反寒爲寒疫,新邪伏氣别天淵。

   

二、分述

    (一)傷風

    傷風之病,即仲景書中風傷于衛之症也。風邪初客于衛,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脈象浮緩者,宜用解肌散表法治之,以祛衛外之風。倘脈浮緊,發熱汗不出,不可與也。若誤用之。必生他變。當按仲景之法治之。

    『歌括』

    傷風客衛頭先承,汗出惡風熱頭疼,

    浮緩解肌散表法,祛衛外風此方能。

    倘脈浮緊熱無汗,解肌散表勿沾唇。

    若誤解散生他變,仲景治法謹當遵。

    (二)冒風

    早風證,是風邪冒于皮毛,而未傳經入裏也。汪仞庵謂:"輕爲冒,重爲傷,又重則爲中(<em>中:讀如仲,去聲。射擊之意,如中風、中暑、中濕、中寒、中經、中絡、中腑、中臟等均屬之。</em>)。"可見冒風之病,較傷風爲輕淺。其症:微熱,鼻塞,聲重,頭痛,咳嗽,脈象濡滑而不浮緩,此皆春時冒風之症據,與風傷衛分自有不同也。可用微辛輕解法治之。倘或口渴喜飲,是有伏氣内潛(<em>潛:讀如"全"。"伏氣内潛",是指有伏氣之邪,潛伏于體内之謂。</em>),如脈數有汗爲風溫,脈緊無汗爲春溫。務宜區别而治,庶幾無誤。

    『歌括』

    冒風風感皮毛病,症與傷寒有區分,

    鼻塞惡風聲濁重,頭痛發熱比傷輕,

    脈象濡滑不浮緩,微辛輕解是準繩。

    倘若渴飲是伏氣,脈數有汗爲風溫,

    脈緊無汗春溫症,務宜區别莫混稱。

    (三)中風

    中風之病,如矢石中人,驟然而至。古人謂類中爲多,真中較少。是書專爲六氣而設,故論真中爲焏耳。卒中之病,在春中風爲多,在夏中暑爲多,在秋中濕爲多,在冬中寒爲多。是以中風之病詳于春令。蓋風之中人,呈現忽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喎斜舌強,痰響喉鳴等證。當其昏倒之時,急以通關散取嚏,有嚏可治,無嚏多死。口噤者,用開關散搽牙軟之;如痰涎壅盛,用諸吐法湧之。此乃急則治标之法。考諸賢論治,獨《金匱》分爲四中,最爲确當,堪爲後學準繩。即中經、中絡、中腑、中臟是也。如左右不遂,筋骨不用,邪在經也,當用順氣搜風法治之;口眼喎斜,肌膚不仁,邪在絡也,當用活血祛風法治之;昏不識人,便溺阻隔,邪在腑也,當用宣竅導痰法,加百順丸治之;神昏不語,唇緩涎流,邪在臟也,亦宜此法,佐以牛黃清心丸治之。又如口開則心絕,目合則肝絕,手撒則脾絕,鼾睡則肺絕,遺溺則腎絕,擺頭上竄,汗出如油,脈大無倫,或小如纖,皆屬難治。

    『歌括』

    中風如矢驟中人,類多真少仔細評。

    夏暑秋濕冬寒中,是以中風詳春令。

    喎斜舌強喉痰響,卒然昏倒不省人。

    先用通關開關治,無嚏多死有嚏生。

    痰涎壅盛湧吐法,當分中絡臟腑經。

    中經左右身不遂,筋廢順氣搜風能。

    中絡肌膚木不仁,喎斜活血祛風行。

    中腑神昏便溺阻,宣竅導痰加百順。

    中臟涎流昏不語,治用上法佐清心。

    (四)風寒

    經雲:"風爲百病之長",以其能統諸氣也。春令之風,多兼溫氣;夏令之風,多兼暑氣;秋令之風,多兼濕氣;冬令之風,多兼寒氣。今風寒之病,不論于冬而論于春令者,蓋以風爲重耳。如冬令之風寒,以寒爲重,以此别之。在春令,則辛溫不宜過劑。如在冬令,則辛熱亦可施也。此論多指初春風中夾寒,人感之即寒熱頭痛,汗出不多,或咳嗽,或體酸,脈來浮大或兼弦緊是也。宜以辛溫解表法治之。然此病較當春之寒疫稍輕,較冬令之傷寒則更輕矣。但應審其兼症,如瘻兼者,益以茯令、半夏;兼食者,加神曲、山楂。随症加減可耳。

    『歌括』

    初春之風夾餘寒,感受春寒風寒看,

    浮大弦緊寒熱嗽,微汗頭疼肢體痠。

    辛溫解表不宜過,兼食楂曲痰苓半。

    (五)風熱

    春應溫而反熱,是爲非時之氣。所感之風,風中必夾熱氣,故名風熱。此不但與風溫爲兩途,抑且與熱病爲各異。蓋風溫、熱病,皆伏氣也;風熱之邪,是新感也。初起寒微熱甚,頭痛而昏,或多汗,或咳嗽,或目赤,或涕黃,舌起黃苔,脈來浮數是也。當用辛涼解表法爲先。倘惡寒頭痛得瘥(<em>瘥:即病癒也。</em>),轉爲口渴喜飲,苔色黃焦,此風熱之邪已化爲火,宜用清熱保津法治之。倘或舌燥昏狂,或發斑發疹(<em>斑疹:點大成片,色紅或紫,撫之不礙手的叫"斑",多由熱郁陽明,近及營血而發于肌膚;其形如粟米,色紅或紫,高出皮膚之上,撫之礙手的叫"疹"。多因風熱郁滞,内閉營分,從血絡透發于肌膚。</em>),當仿熱病門中之法治之。

    『歌括』

    春時過熱氣不正,風中夾熱風熱病。

    不但風溫爲兩途,且與熱病相逕庭。

    風溫熱病皆伏氣,風熱則是新感成。

    多汗目赤咳涕黃,寒微熱甚頭昏疼。

    舌起黃苔脈浮數,辛涼解表宜速進。

    倘若惡寒頭痛已,舌苔焦黃轉渴飲。

    此爲風熱已化火,清熱保津莫因循。

    舌燥昏狂發斑疹,治法摩仿熱病門。

    (六)風濕

    春夏之交,人病如傷寒,爲風濕證也。其證頭痛發熱,微汗惡風,骨節煩疼,體重微腫,小便欠利,脈來浮緩是也。用五苓散自癒。風濕之邪多傷于太陽,宜用兩解太陽法,既疏膀胱之經,又利膀胱之腑。如風勝者多用羌防;濕勝者多加苓澤;陰虛之體,脈中兼數,宜加黃柏、車前;陽虛之體,脈内兼遲,宜入戟天、附片;風濕相搏,宜從汗解。然汗法貴徐不貴驟,驟則風去濕存,徐則風濕俱去也。

    『歌括』

    春夏之交如傷寒,風濕爲病節疼煩。

    體重微腫頭疼熱,微汗惡風脈浮緩。

    溺短風濕傷太陽,兩解太陽疏膀胱。

    濕勝五苓重苓澤,風勝多用防風羌,

    陰虛脈數車前柏,陽虛脈遲附戟量。

    風濕相搏宜汗透,汗法貴徐不貴驟。

    驟則風去濕猶存,徐則風濕俱去休。

    (七)寒疫

    《金鑑》謂:"春應溫而反寒,名曰寒疫(<em>疫:指感受天地之疠氣而成病,爲流行性急性傳染病之通稱。</em>)。"其症初起頭痛、身疼、寒熱無汗或作嘔逆,人迎之脈浮緊者,宜用辛溫解表法治之。觀此見症,與冬令傷寒初客太陽無異,因在春令,所以不名傷寒。又因眾人之病相同,所以名爲寒疫。然其治法,又與傷寒相去不遠矣。如有變症,可仿傷寒法治之。

    『歌括』

    應溫反寒寒疫症,初起寒熱頭身疼,

    無汗嘔逆脈浮緊,辛溫解表莫稍停,

    症與傷寒無大異,因在春令寒疫稱。

    治與傷寒相仿佛,變症參考傷寒門。

    選按

    經雲:"風者百病之長也。"又曰:"風爲六淫之首。"這說明風氣是導致多種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且與寒暑濕熱燥火均能合邪。其氣四時皆有而特旺于春。本篇所指,即春傷于風之見症也。然其中中風一節,均是真中症候,并根據《金匱》四中(<em>四中:即中經、中絡、中腑、中臟。</em>)分類而拟出不同治法,從治療觀點講,亦屬得當。但就以時令言之,則春夏秋冬,皆能中風,非獨春季爲然也。雷氏僅詳于春令,蓋爲時病而設。學者幸勿囿于時令之限而不及其餘。

    又寒疫一症,列于"春傷于風"何也?蓋因寒疫爲春季之疾,這裏是因時因病而提出的。《金匱》雲:"春應溫而反寒,名曰寒疫"。即此義耳。

   

三、拟用諸法

    (一)解肌散表法

    『方歌』

    解肌散表風傷衛,頭痛畏風熱汗随。

    桂枝白芍粉甘草,生薑大棗調營衛。

    『藥物』

    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

    『方解』

    主治風邪傷衛,頭痛畏風,發熱有汗等症,此仲景之桂枝湯也。桂枝走太陽之表,專驅衛分之風,白芍和陰護營,甘草調中解熱,薑辛能散,棗甘能和,又以行脾之津液而調和營衛也。

    (二)微辛輕解法

    『方歌』

    微辛輕解冒風症,鼻塞咳嗽頭微疼。

    紫蘇薄荷牛蒡桔,蔞殼橘紅暢肺經。

    『藥物』

    紫蘇梗、薄荷梗、牛蒡子、瓜蔞殼、桔梗、橘紅。

    『方解』

    主治冒風之證,頭微痛,咳嗽,鼻塞等。新感風邪,惟冒爲輕,可以微辛輕劑治之。風冒于皮毛,皮毛爲肺之合,用梗而不用葉,取其微辛力薄之意也。風爲陽邪,極易化火。辛溫之藥不宜過用。所以佐牛蒡之辛涼,桔梗之辛平,以解太陽之表;蔞殼之輕松,橘紅之輕透,以暢肺經之氣。氣分舒則冒自解矣。

    (三)順氣搜風法

    『方歌』

    順氣搜風邪中經,左右不遂身不仁。

    天麻紫蘇菊烏藥,條參瓜草桑枝陳。

    『藥物』

    烏藥、陳皮、天麻、紫蘇、甘菊、條參、甘草、木瓜、桑枝。

    『方解』

    主治風邪中經,左右不遂,筋骨不用。此師古人順風勻氣散之法,以治風邪中經之病也。烏藥、陳皮以順其氣,天麻、蘇、菊以搜其風。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佐參、草輔其正氣,木瓜得其筋骨,桑枝遂其左右之用也。

    (四)活血祛風法

    『方歌』

    活血祛風邪中絡,肌膚不仁口眼喎。

    雞血藤膠冬桑葉,秦艽歸芎芍橘絡。

    『藥物』

    當歸、川芎、白芍、秦艽、桑葉、雞血騰、橘絡。

    『方解』

    主治風邪中絡,口眼喎斜,面膚不仁。此治風邪中絡之法。葉香岩雲:絡屬血。故用雞血騰、川芎以活其血。蓋古人所謂:"治風先養血、血行風自滅"也。經雲:"營虛則不仁。"故用當歸、白芍補益營血,以治其不仁。秦芎爲風藥中之潤品,散藥中之補品,且能活血榮筋;桑葉滋血祛風。此二者皆風中于絡之要劑。更佐橘絡以達其絡,絡舒血活,則風邪自解,喎斜自癒矣。

    (五)宣竅導痰法

    『方歌』

    宣竅導痰中臟腑,瘧發昏倒杏菖蒲。

    遠誌蠶皂天竺蔞,牛黃中臟百順腑。

    『藥物』

    運誌、石菖蒲、天竺黃、杏仁、瓜蔞實、僵蠶、皂角炭。

    『方解』

    此方主治風邪中臟中腑,瘧發昏倒等症。方中用竺黃、遠菖,宣其竅而解其語;杏仁、蔞實,導其痰以潤其腸;僵蠶化中風之痰;皂角通上下之竅。收一法兩用之效。更佐百順、牛黃,以強化其宣化作用。

    (六)辛溫解表法 同卷一、[三---(一)]

    (七)辛涼解表法 同卷一、[三---(六)]

    (八)清熱保津法 同卷一、[三---(八)]

    (九)兩解太陽法

    『方歌』

    兩解太陽風濕證,頭痛身重骨節疼。

    小便欠利羌防桂,澤苓桔梗生苡仁。

    『藥物』

    桂枝、羌活、防風、茯苓、澤瀉、苡仁、桔梗。

    『方解』

    主治風濕之證,頭痛身重,骨節疼煩,小便欠利。能兩解太陽風濕之邪。風邪無形而居外,方中用桂枝、羌防,解其太陽之表,使風邪從汗而出;濕邪有形而居内,用苓、澤、苡仁,滲其膀胱之裏,濕邪從溺而出;桔梗既能宣上,又能下行,可使風濕之邪,分表裏而解也。

   

四、備用成方(計十八方)

    海藏神朮散

    『主治』外感風寒,發熱無汗。

    『藥物』蒼朮、防風、甘草、生薑、蔥煎。

    『服法』煎熱服。

    香蘇飲

    『主治』外感内傷,發熱咳嗽,傷風洩瀉等症。

    『藥物』人參、紫蘇、茯苓、陳皮、半夏、甘草、枳殼、桔梗、前胡、甘葛、木香,加薑棗。如外感多者去棗加蔥白,肺中有火去人參,加杏仁、桑皮。

    『服法』煎服。

    金沸草湯

    『主治』風傷于肺,頭目昏痛,咳嗽多痰。

    『藥物』金沸草、制半夏、茯苓、前胡、細辛、荊芥、甘草、加薑棗。

    『服法』煎服。

    桂枝湯

    『主治』風傷于衛,陽浮陰弱,發熱頭疼,自汗惡風,鼻鳴乾嘔等症。

    『藥物』桂枝、白芍、甘草。加薑棗。

    『服法』煎服。

    通關散

    『主治』中風,不省人事

    『藥物』南星、皂角、細辛、薄荷、生半夏。

    『服法』共爲細末,吹入鼻中,促其取嚏。

    開關散

    『主治』中風口噤。

    『藥物』烏梅肉、冰片、生南星。

    『服法』爲末擦牙。

    小續命湯

    『主治』中風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語言蹇澀及剛柔二痙。

    『藥物』防風、桂枝、麻黃、杏仁、川芎、白芍、人參、甘草、黃芩、防己、附子。加薑、棗。

    『服法』煎服。

    大秦芎湯

    『主治』中風手足不能運掉,舌強不能言語,風邪散見,不拘于一經者。

    『藥物』秦艽、石膏、當歸、白芍、川芎、生地、熟地、白朮、茯苓、甘草、黃芩、防風、羌活、獨活、白芷、細辛。

    『服法』煎服。

    烏藥順氣散

    『主治』中風遍身頑麻,骨節疼痛,步履艱難,語言蹇澀,口眼喎斜,喉中氣急有痰等。

    『藥物』烏藥、橘紅、麻黃、川芎、白芷、僵蠶、枳殼、桔梗、薑炭、炙草。加薑蔥。

    『服法』煎服。

    順風勻氣散

    『主治』中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

    『藥物』烏藥、沉香、青皮、木瓜、白芷、天麻、蘇葉、人參、白朮、甘草、加生薑。

    『服法』煎服。

    牽正散

    『主治』中風口眼喎斜無他症者。

    『藥物』白附子、僵蠶、金蠍。

    『服法』等分爲末,每服二錢,酒調下。

    黃耆五物湯

    『主治』風痱身無痛,半身不遂,手足無力。

    『藥物』炙黃耆、白芍、桂枝。加薑棗。

    『服法』煎服。

    防風通聖散

    『主治』一切風寒暑濕、饑飽勞役、内外諸邪所傷及丹毒發斑、隱疹等。

    『藥物』防風、荊芥、麻黃、桔梗、連翹、梔炭、黃芩、薄荷、大黃、芒硝、石膏、滑石、白朮、甘草、當歸、白芍、川芎,加薑、蔥白。

    『服法』煎服。

    柴葛解肌湯

    『主治』太陽、陽明、少陽合病,頭目眼眶痛,鼻乾不得眠,寒熱無汗,脈象微洪或兼弦。

    『藥物』柴胡、葛根、羌活、白芷、黃芩、赤芍、桔梗、甘草、石膏,加薑棗。

    『服法』煎服。

    蘇羌飲

    『主治』寒疫、傷風、傷寒,可代麻桂十神之用。

    『藥物』紫蘇、羌活、防風、陳皮、淡豉、生薑、蔥白。

    『服法』煎服。

    三化湯

    『主治』中風邪氣作實,二便不通。

    『藥物』羌活、大黃、厚朴、枳實。

    『服法』水煎、溫服。

    防風黃耆湯

    『主治』中風不能言,脈遲而弱者。

    『藥物』防風、黃耆。

    『服法』水煎、溫服。

    參蘇飲

    『主治』外感内傷,發熱咳嗽,傷風洩瀉。

    『藥物』人參、紫蘇、茯苓、陳皮、半夏、甘草、枳殼、桔梗、前胡、乾葛、木香。加薑、棗。

    『服法』煎服。

   

卷三 春傷于風夏生飧洩大意

   

一、概述

    春傷于風,夏生飧洩者,此不即病之伏氣爲患也。蓋風木之氣,内通于肝,肝木乘脾,脾氣下陷,日久而成洩瀉。經雲:"邪氣留連,乃爲洞洩"。皆爲伏氣而成。然而尚有寒瀉、火瀉、暑瀉、濕瀉、痰瀉、食瀉等,本不因乎伏氣,但爲便于區别,亦分述如下。蓋飧洩則完谷不化;洞瀉則直傾于下;寒洩則脈遲溺白,腹中綿痛;火瀉則脈數溺赤,陣痛陣瀉;暑瀉則煩渴面垢;濕瀉則胸痞不渴;痰瀉則時瀉時止;食瀉則暧氣吞酸,瀉下腐臭。腹瀉之病,蓋于斯矣。

    《靈樞經》雲:"春傷于風,夏生後洩腸澼。"腸僻者,古之痢名也。夫痢:有風、寒、熱、濕、噤口、水谷、休息、五色之分。均宜詳辨。風痢:似腸風下血而有痛墜;寒痢:下稀水而清腥,腹痛甚;熱痢:便似魚腦而稠粘,窘迫而痛(<em>"窘":窘急。"迫":迫切。"窘迫而痛":是很急切,迫不及待的要解大便,而又腹痛,便不爽。</em>);濕痢:色如豆汁,胸悶腹痛;噤口痢:下痢不食或嘔不能食;水谷痢:糟粕膿血雜下;休息痢:時發時止;五色痢:膿血混雜而下。總之,痢症類型很多,宜分别治之。所謂夏生後洩腸澼者,是指風痢而言。其餘之痢,在夏爲少,在秋爲多。茲將諸痢特點分述如下

    『總括』

    春傷于風夏飧洩,春不即病夏成痢。

    飧洩洞瀉皆伏氣,風木内通肝乘脾。

    脾氣下陷久成瀉,分寒火暑濕痰食。

    飧洩直傾洞完谷,寒瀉腹痛溺白遲。

    火瀉陣痛溺赤數,暑瀉煩渴面垢題。

    濕瀉胸痞口不渴,痰瀉時瀉而時停。

    食瀉嗳氣酸腐臭,洩瀉之别如斯矣。

    腸澼爲痢有多型,風熱寒濕噤口稱。

    水谷休息五色等,八者症象各區分。

    風痛墜血腸風似,熱痢窘痛魚腦形。

    寒痢清腥便稀水,濕痢豆汁悶腹疼。

    噤口不食或痢嘔,水谷糟粕便血膿。

    休息時發而時止,五色膿血混雜成。

    夏生後洩指風痢,餘痢秋多夏少分。

   

二、分述

    (一)飧洩

    《内經》雲:"春傷于風,夏生飧洩"。推其致病之因,凡風邪、木勝、寒氣、脾虛、伏氣。皆能致洩(瀉)。論其發病之由,良由春傷于風,風氣通于肝,肝木之邪,不能條達,郁伏于脾土之中,中土虛寒,則風木更勝,而脾土更不主升,反下陷而爲洩也。經雲:"清氣在下,則生飧洩"。所以當春升發之令,而不得發,交夏而成斯症矣。其脈兩關不調或弦而緩,腸鳴腹痛,完谷不消,宜以培土瀉木法治之(<em>培土瀉木法:即培中暖土而瀉肝木,此乃治腸鳴腹痛完谷不化之法。</em>)。如尺脈沉遲,按之無力,乃屬下焦虛寒,寒則不能消谷而成是病,宜以補火生土(<em>補火生土法:即補命門之火以生脾土,爲治命門火衰,久瀉虛痢之法。脾腎固則瀉自止。</em>)法治之。倘脈細小而遲,手足寒者,不易治也。勉以暖培卑監法(<em>卑監:即土不及之謂也。暖培卑監法:即暖培脾土之法,治脾土虛寒洩瀉。</em>)治之。倘日久谷道不合,或肛門下脫,乃元氣下陷,急以補中收脫法治之。總之,飧洩之病,屬虛者多,屬實者少,如執治瀉不利小便之偏,必致不起矣。

    『歌括』

    飧洩良由春傷風,傷風之氣與肝通,

    肝木有邪不條達,郁伏久在脾土中,

    中土虛寒木更勝,脾不主升下陷從,

    兩關不調或弦緩,完谷不化腹痛鳴,

    治以培土瀉木法,脾健肝調洩自停。

    沉遲無力下虛寒,食停補火生土能。

    細小而遲手足冷,暖培卑監可奏功。

    谷道不合肛門脫,氣陷補中收脫宗。

    飧洩虛多屬實少,執利之偏必致兇。

    (二)洞洩

    經雲:"春傷于風夏生飧洩,邪氣留連,乃爲洞洩"。因風木之邪,留連既久,木氣克土,則倉禀不藏而爲洞洩。此即伏氣之爲病也。其症:脈象軟緩乏力或脈兼弦,身重神疲,肢體懈怠,下利清谷,小便短赤等,宜培土瀉木法加蒼朮、澤瀉治之。經曰:"腎脈小甚爲洞洩"。蓋腎爲胃關,因腎虛失藏閉之職,伏邪乘虛而深陷也,宜補火生土法加煨葛、荷葉治之。總之,脾虛以補中爲先,腎虛以固下爲亟,風勝佐疏透,濕勝佐滲利,臨症之際神而明之可也。

    『歌括』

    風木留連克土氣,倉禀不藏爲洞洩。

    軟緩乏力兼關弦,身重肢怠而神疲,

    下利清谷溺短赤,培土瀉木蒼澤随。

    腎虛失藏邪乘陷,補火生土葛荷宜。

    脾虛總以補中先,腎虛固下亦爲亟。

    風勝疏透濕滲利,臨症之間神明奇。

    (三)寒瀉

    寒瀉者,因寒而致瀉也。不比飧洩洞洩皆屬于春傷于風之伏氣。寒洩致病之源,是由感受寒氣,寒氣内襲于脾,脾胃受寒則陽虛,虛則不司運用,清陽之氣不主上升,反下陷而成便瀉。其便澄沏清冷,儼如鴨糞,腹中綿痛,小便清白,脈緩怠近遲,宜用暖培卑監法去黨參、益智,加木香、楂炭治之。若有濕症所著,又宜佐化濕之藥。臨機應變,随症加減可也。

    『歌括』

    寒瀉寒氣襲脾中,脾寒慢虛失運動。

    清陽不升反下陷,儼如鴨糞清沏澄,

    腹疼溺白脈遲緩,暖培卑監去智參,

    加楂木香随症治,若兼濕着佐宣溫。

    (四)火瀉

    火瀉,即熱瀉也。經雲:"暴注下迫皆屬于熱"。其症瀉出如射,有燙熱感,肛門焦痛難禁,腸嗚,痛陣瀉陣,瀉後復感滞澀不暢,脈數苔黃,溺赤而澀,口渴,此皆火瀉之症也。張介賓曰:熱勝則瀉。而小便不利者,以火乘陰分,水道閉塞而然,宜用通利州都法(<em>州都:指膀胱。《黃帝内經素問》:"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通利州都"是指疏通膀胱,使排尿通利之意。</em>)去蒼朮加黃苓、黃連治之。論治之法,蓋暴注新病者,實熱閉塞者,形氣強壯者,小腹脹滿者,均可以利。如久病陰虧,氣虛屬寒者,皆不可用通利之法也。

    『歌括』

    火瀉如射燙肛門,焦痛難禁腹疼嗚。

    疼陣瀉陣復滞澀,溺赤渴數苔黃呈。

    火乘陰分水道閉,通(<em>利</em>)州(<em>都</em>)去蒼加連苓。

    暴注新病實熱塞,體強腹滿通利能。

    久病陰虧氣虛寒,通利州都切莫行。

    (五)暑瀉

    長夏暑濕之令而患洩瀉,多屬暑瀉。蓋暑熱之氣,不離乎濕。因爲天之暑氣下逼,地之濕濁上騰,人在氣交之中,氣從口鼻而入,直擾中州,脾胃失消運之權,清濁不分,上升精華之氣,反下降而爲便瀉矣。其症:瀉出稠粘,小便熱赤,脈來濡數或沉滑,面垢有汗,口渴喜涼,周身發熱如火炎,宜以清涼滌暑法以卻燔蒸。如夾有濕邪,則口不甚渴,當佐木通、澤瀉。若濕盛于暑,則仿濕瀉之法治之。

    『歌括』

    暑瀉長夏暑濕令,天暑下逼地溫騰。

    人在氣交口鼻入,擾中失職清濁混。

    瀉出稠粘溺赤熱,面垢有汗喜冷飲,

    濡數沉滑身火炎,清涼滌暑卻燔蒸。

    夾濕不渴佐通澤,濕勝于暑濕瀉尋。

    (六)濕瀉

    經雲:"濕勝則濡洩"。又曰:"濕多成五洩"。可見洩瀉之病屬濕爲多。濕侵于脾,脾失健運,不能滲化,以致闌門不能泌清别濁,水谷并入大腸而成洩瀉。其症:脈象緩澀,瀉水而無腹痛或微痛,胸前痞悶,口不作渴,小便黃赤,大便稀溏等。治法宜通利州都,以滲利膀胱。州都通則瀉自止矣。

    『歌括』

    濕瀉侵脾失健運,不能滲化阻闌門。

    不渴便溏溺黃赤,脈來緩澀胸痞悶,

    水瀉腹痛或不痛,通利州都瀉自停。

    (七)痰瀉

    痰瀉者,因痰而致瀉也。昔賢雲:"脾爲生痰之源,肺爲貯痰之器"。蓋痰乃濕氣而生,濕由脾弱而起。脾爲太陽濕土,得溫則健,一被寒濕所侵,即形困頓。脾困則健運失權,水谷之精微變而爲痰。痰氣上襲于肺,肺與大腸相表裏,若大腸固,則肺經自病而成痰嗽。腸不固,則胸腹迷悶,頭暈惡心,神色不瘁(<em>瘁:即勞累之意。"神色不瘁"是指精神顔色沒有勞累的表現。</em>),時瀉時停等。宜以化痰順氣法治之。氣順痰消,則瀉自止矣。

    『歌括』

    痰瀉因濕由脾虧,脾被寒侵困頓憊。

    脾陽困頓失健運,精微變痰上襲肺。

    大腸若固成痰嗽,不固移腸痰瀉墜,

    胸腹迷悶脈弦滑,頭昏惡心色不瘁,

    時瀉時停化痰(<em>順</em>)氣,氣順痰消病自退。

    (八)食瀉(附:飲瀉)

    食瀉者即胃瀉也。由于脾爲濕困不能健運,陽明胃腑失其消化,以致食積太倉而成便瀉。其脈,氣口緊盛或右關沉滑。其症;吞酸嗳臭,惡聞食氣,腹滿甚而不瀉,得瀉則腹疼緩解,當用楂曲平胃法治之。又有渴能飲水,水下腹瀉,瀉而大渴,名爲"溢飲滑瀉",即《金匱要略》中之飲瀉,是由水漬于胃而然。宜用增損胃苓法去厚朴、蒼朮,加白朮、甘草治之。須辨症詳明,不可混稱。

    『歌括』

    食瀉因脾爲濕困,胃失消化食積屯。

    右關沉滑氣口緊,吞酸惡食胸脘悶,

    腹痛不瀉瀉得快,楂曲平胃迎刃應。

    渴飲復瀉爲飲瀉,水積于胃增(<em>損</em>)胃苓,

    加入朮草去蒼朴,食瀉飲瀉莫混稱。

    (九)風痢

    《針經》雲:"春傷于風,夏生後瀉腸澼"。注家謂春令傷于風邪,風木内乾,損其胃氣,則清陽之氣不能上升,反内陷而爲飧洩,久則傳太陰而爲腸澼(<em>腸澼:痢症名,爲風痢損傷胃氣,日久傳于太陰所致。</em>)。因風所致,故稱風痢。其症:先瀉後痢,脈沉小而弦,腹微痛而有後重,似腸風而下清血,此由春令之伏氣至夏而發,屬木勝土虧之候。如體質素寒者,則用培土瀉木法加木香、蒼朮治之;如體質素熱,則宜本方去吳萸、炮薑,加黃苓、黃連、煨葛根治之;如胸悶溺赤,必夾濕也,宜佐赤苓、澤瀉治之;如吞酸嗳腐,爲夾食也,佐山楂、厚朴治之。

    『歌括』

    風木内乾損胃氣,清陽内陷爲飧洩。

    久則傳脾成腸澼,因風而致爲風痢。

    先洩後痢沉小弦,腹有微痛後重繼,

    體寒培土瀉木法,再加蒼朮木香随。

    體質素熱去吳薑,加入苓連煨葛宜。

    胸悶溺赤濕苓澤,嗳腐夾食楂朴議。

    (十)寒痢

    寒痢之症,多因炎熱貪涼,過食生冷,冷則凝滞,中州之陽不能運化(<em>中州:指脾也。《難經·第四難》:"脾者中州"。</em>),清氣不升,脾氣下陷,以致腹痛後重,痢下白色,稀而清腥,脈遲苔白者,當去其寒,兼扶脾土,則痢自止,宜用暖培卑監法佐以楂炭、木香治之。但寒痢亦有呈赤色者,不可不别,總以脈遲苔白爲據。倘脈數苔黃,便爲熱痢,溫熱之品又不可亂施也。須細辨之。

    『歌括』

    寒痢冷飲過貪涼,寒滞中州不運陽。

    腹痛後重二便白,清腥脈遲苔白茫,

    祛寒扶脾痢自止,暖培卑監佐楂香。

    又有寒痢下赤色,脈遲苔白辨症詳。

    脈數苔黃爲熱痢,溫熱之品不可嘗。

    (十一)熱痢(附:暑痢)

    熱痢,起于夏秋之交,熱郁濕蒸,人感其氣,内乾脾胃,脾失健運,胃不消導,熱夾濕食,醞釀中州而成滞下之症。其症:脈滑數有力,裏急後重,煩渴引飲,喜冷畏熱,小便熱赤,痢下赤色如魚腦,稠粘而穢者是也。治宜清痢蕩積法加槟榔、楂肉。如體弱者以生軍改爲熟軍。如因暑氣致病者,名爲暑痢,其症:自汗發熱,面垢嘔逆,渴欲飲水,腹内攻痛,小便不通,痢血頻迸等。以清涼滌暑法去青蒿、西瓜翠衣,加黃連、荷葉治之。

    『歌括』

    熱痢發病夏初辰,熱郁濕蒸脾胃侵,

    熱夾濕食失健運,醞釀中州滞下成,

    滑數有力裏急重,煩渴畏熱喜冷飲,

    小便色赤痢亦赤,稠粘而穢魚腦形,

    清痢蕩積加槟楂,體弱生軍易熟軍。

    尚有暑痢自汗熱,面垢嘔逆溺不通,

    渴飲腹痛血頻迸,清涼滌暑荷連增,

    減去青蒿與瓜翠,臨機應變神而明。

    (十二)濕痢

    濕痢,有寒濕、熱濕之分。寒濕爲痢,腹微痛而後墜,胸痞悶而不渴,不思谷食,小便清白或微黃,痢下白色或爲豆汁,脈緩近遲,宜用溫化濕邪加木香治之;熱濕爲痢,裏急後重,忽思飲,飲亦不多,忽思食,食亦乏味,小便熱赤,痢下赤色或淡紅焦黃,脈濡數,當用通利州都法去蒼朮,加木香、黃連治之。又有陰虛患痢,裏急欲便,虛坐努責(<em>"虛坐努責":是形容屢欲大便,但雖用力,而大便卻排不出的現象。</em>)者,不可偏言乎濕而投滲利,利之益傷其陰。可用當歸、白芍、生地、丹皮、阿膠、澤瀉、石蓮子等随症加減。

    『歌括』

    寒濕之痢腹綿疼,後墜不渴胸痞悶,

    小便清白或微黃,痢下白色豆汁形,

    不食脈緩或近遲,溫化濕邪木香增。

    熱濕之痢脈濡數,思飲不多食無味,

    小便熱赤痢亦赤,焦黃淡紅裏急墜,

    通利州都去蒼朮,加入木香黃連配。

    陰虛裏急坐努責,防傷其陰勿滲利,

    歸芍地丹阿連澤,随症加減切注意。

    (十三)噤口痢

    噤口者,下痢不食,或嘔不能食也。痢而能食,知胃未病,如不能食,是由脾家濕熱壅塞胃口而成。又有誤服利藥犯其胃氣者;止澀太早邪留于中者;脾胃虛寒濕邪乾犯者;氣機閉塞熱邪阻隔者;穢濁在下惡氣熏蒸者;肝木所勝乘其脾胃者;宿食不消水飲停滞等等,皆能使噤口也。一般以調中開噤法,随症加減,緩緩調治,望其有效。更宜細審脈象,如右脈沉細浮濡或緩怠無力,爲胃虛;洪大急滑,爲火熱;浮大或浮弦,爲濁氣上壅;沉而滑,或右澀滞,爲宿食停積;遲細者爲胃寒;弦急者爲木勝。倘或絕不思食,下痢無度爲難治。可用獨參湯,合陳倉米濃煎頻服,幸挽萬一。

    『歌括』

    噤口或嘔食不能,脾濕熱壅胃口成。

    或因誤利犯胃氣,止澀太早邪留坑;

    脾胃虛寒濕邪犯;穢積在下惡熏蒸;

    氣機閉塞熱阻隔;宿食不消水飲停;

    肝木所勝乘脾胃;諸因皆使噤口成。

    調中開噤随加減,參照脈象辨分明;

    右部浮濡或沉細,緩怠無力胃虛因;

    浮大浮弦濁上壅;洪大急滑火熱征;

    遲細胃寒弦木勝;沉滑右澀宿食停。

    絕不思飲痢無度,獨參倉米煎服頻。

    (十四)水谷痢

    水谷痢者,糟粕膿血雜下,腹微疼,頻頻登圊(<em>"圊":讀如青。便桶,一作廁所。"頻頻登圊",是指大便頻頻欲解,屢有入廁之意。</em>),飲食少餐,四肢困倦,脈來細小無力或關部兼弦,此因脾胃虛寒,虛則健運無力,寒則消化失能,當用暖培卑監法治之。亦當詳其病因,如因風木克土,土虛不運,宜本方内加白芍、防風;因勞役過度,脾陽困倦者,加黃耆、荷葉;因下焦無火,不能熟腐者,加故紙、吳萸;因痢後中虛,飲食停積者,加陳皮、楂肉。總之,痢症不離乎脾胃有病,或木勝,或火衰,因症加減,庶乎無誤。

    『歌括』

    水谷痢下腹微痛,糟粕膿血頻登圊,

    細緩無力關兼弦,飲食少餐四肢困,

    脾胃虛寒難消谷,暖培卑監加所因;

    風木克土加防芍,勞困脾陽耆荷增;

    下焦無火萸故紙;痢後虛積加楂陳。

    痢症不離脾胃病,木勝火衰随症行。

    (十五)休息痢

    下痢屢發屢止,久而不癒,面色萎黃,脈形濡滑者,爲休息痢也。多因止澀太早,積熱未盡,或不能節飲食,戒嗜好,時發時止。亦有過服寒涼而致者;肝脾内傷而致者;元氣下陷而致者;腎虛不固而致者。皆當審其因而治之,拟以調中暢氣法,使其氣機得暢,則積熱自清。中州得調,則脾胃自復。倘或腹中隱痛,宜加吳萸、薑炭,以化中焦之寒;赤痢纏綿,當佐秦皮、白芍,以清肝脾之血;肛門重墜,則加升麻、桔梗,以升下陷之元;虛滑不禁,即加骨脂、龍骨,以固下焦之脫。更宜辨其脈象,若脈沉實,雖日久仍當攻下,宜細辨之。

    『歌括』

    屢發屢止痢不停,休息之痢各有因;

    未能節食戒嗜好,止澀太早積未盡;

    過服寒涼肝脾損,腎虛不固下陷成;

    宜用調中暢氣法,氣機得暢積自清;

    腹痛薑萸化中寒,赤痢纏綿秦芍增;

    虛滑不禁脂龍固,肛門重墜加麻梗;

    細究脈象若沉實,日久仍攻當細節。

    (十六)五色痢

    《金匱要略》:五色痢者,五色膿血相雜而下也。若有臟腑屍臭之氣則兇,是因止澀太早,或滞熱下之未盡,蘊于腸胃而傷臟氣也。如進補養之藥均不見效者,則知非澀之太早,即下之未盡也。若脈實有力,雖日久仍當攻下。還應辨其虛實。初起者爲實,日久者爲虛;裏急後重者爲實,頻頻虛坐者爲虛;脈實有力者爲實,脈虛無力者爲虛;虛者宜補,以補火生土法治之;實則宜瀉,以清痢蕩積法治之。

    『歌括』

    五色雜下似血膿,臟腑屍臭則病兇。

    止澀太早滞未盡,蘊于腸胃臟器損。

    若進補養俱不應,脈實日久仍當攻。

    辨症論治分虛實,脈實有力爲實證。

    實則初起裏急重,清痢蕩積法可從。

    虛則久病脈無力,虛坐補火生土循。

    選按

    《黃帝内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春傷于風夏生飧洩"。是言風傷于表,則内應于肝,肝氣乘脾,故爲飧洩。《黃帝内經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春傷于風,邪氣留連,乃爲洞洩"。是言風氣通肝,春肝木旺,木勝脾土,故爲洞洩;《針經》:"春傷于風,夏生後洩腸澼"。三者名異而實同。《難經》又雲:"濕多成五洩"。(<em>五洩:胃洩、脾洩、大腸洩、小腸洩、大瘕洩。(見《難經·第五十七難》)。</em>)據此洩痢之疾,除風木伏氣外,脾虛濕勝,實致病重要因素之一。故雷氏論治,多以補中瀉木,補火生土,暖培卑監等爲基本方法,随證加減。綜觀其意,對脾胃功能特别重視,蓋以脾胃爲後天之本,且與消化功能有直接重要影響故耳。但其中有非因伏氣爲病者,而雷氏一并言之,蓋便于互相參照,以資鑑别,臨床幸勿忽諸。

   

三、拟用諸法

    (一)培中瀉木法

    『方歌』

    培中瀉木治伏氣,飧洩洞洩與風痢。

    苓朮芍草吳茱萸,陳防薑炭荷葉蒂。

    『藥物』

    白朮、白芍、陳皮、防風、茯苓、甘草、炮薑、吳萸。

    『方解』

    此方是治伏氣飧洩、洞洩之主方,朮、芍、陳、防,四味即劉草窗痛瀉要方,用之爲君,以其瀉木而益土也。佐苓、甘以培中,薑炭以暖土,吳萸疏木以止痛,荷葉升清而助脾。

    (二)補火生土法

    『方歌』

    補火生土飧洞赅,久瀉虛痢命火衰。

    桂附吳萸菟絲子,益智骨脂芡蓮偕。

    『藥物』

    附片、肉桂、菟絲、補骨脂、吳萸、益智仁、芡實、蓮肉。

    『方解』

    此治飧洩、洞洩、命門火衰、久瀉虛痢之主方。以桂、附辛甘大熱,補命門之火以生脾土;菟絲、補骨脂溫補其下;吳萸、益智暖其下中,中下得其溫暖,則火土自得相生,完谷自能消化;更佐芡實、蓮子補其脾且固其腎。蓋火土生,脾腎固,飧洩洞洩自然就癒矣。

    (三)暖培卑監法

    『方歌』

    暖培卑監脾虛寒,水谷冷痢洩瀉纏。

    二朮參苓益智草,葛根梗米炮薑炭。

    『藥物』

    潞黨、茯苓、白朮、甘草、薑炭、蒼朮、益智仁、葛根。

    『方解』

    此治脾土虛寒洩瀉、冷痢、水谷痢等之有效方。法中用四君理中以暖其脾土。因脾喜燥,故佐以蒼朮;喜溫,故佐以益智;喜升,故佐以葛根;喜甘,故佐以梗米。相輔相成,收效益顯。

    (四)補中收脫法

    『方歌』

    補中收脫痢久作,谷道不合肛門脫。

    氣虛下陷朮參耆,罂粟黎勒榴草芍。

    『藥物』

    東洋參、黃耆、白朮、甘草、罂粟殼、白芍、诃黎勒(<em>诃黎勒:即诃子,亦稱黎勒,爲收脫止瀉藥。</em>)、石榴皮。

    『方解』

    主治洩痢不止,氣虛下陷,谷道不合,肛門下脫,以參耆朮草之甘溫,補中州以升其陷;罂粟诃黎之酸澀,止瀉痢且斂其肛;榴皮爲引,取其酸以收脫,澀以住利也。

    (五)通利州都法

    『方歌』

    通利州都主滲利,火瀉濕瀉濕熱痢。

    苓澤蒼朮車前子,滑通桔梗滲開提。

    『藥物』

    茯苓、澤瀉、蒼朮、前仁、通草、滑石、桔梗。

    『方解』

    主治火瀉、濕瀉、濕熱、痢疾等症。首用茯苓甘淡平和,以通州都(<em>州都:是指膀胱而言。《内經》:"膀胱者州都之官也"。</em>)爲君;澤瀉鹹寒下達,而走膀胱爲臣;佐蒼朮之苦溫以化其濕;車前通滑之甘淡以滲其濕;更佐桔梗之升提以升上啓下,則收效知宏矣。

    (六)清涼滌暑法

    『方歌』

    清涼滌暑治暑溫,暑熱暑瀉秋暑能。

    扁豆青蒿通甘草,苓翹瓜翠滑石成。

    『藥物』

    滑石、甘草、青蒿、扁豆、連翹、茯苓、通草,加西瓜翠衣。

    『方解』

    主治暑溫、暑熱、暑瀉、秋暑。滑石、甘草即河間之天水散,以滌其暑熱;更加蒿扁瓜衣以加強清暑之力;佐蓮翹以清心;用通苓而滲濕。所以滲濕,蓋取其暑必挾濕之意耳。

    (七)化痰順氣法

    『方歌』

    化痰順氣痰氣閉,痰瘧痰瀉食瘧貴。

    苓半厚朴廣木香,甘草陳皮生薑配。

    『藥物』

    茯苓、制半夏、陳皮、甘草、廣木香、厚朴,加生薑。

    『方解』

    主治痰瘧痰瀉,兼治食瘧等症。苓、夏、陳、甘,即局方二陳湯,爲化痰之要劑。加木香、厚朴,以行其氣。氣行,則順而不滞。所謂化痰須順氣,氣行痰自消也。木香、厚朴,在某種意義上還有治瀉之作用。

    (八)楂曲平胃法

    『方歌』

    楂曲平胃食瀉因,兼治食瘧此方靈。

    楂肉神曲蒼朮草,陳皮厚朴雞内金。

    『藥物』

    楂肉、神曲、蒼朮、厚朴、陳皮、甘草,加雞内金。

    『方解』

    主治食瀉、食瘧。蒼陳朴草,繫局方平胃散,爲消導之要劑。佐渣肉健脾去積,神曲消食住瀉,雞金消水谷,治瀉利,爲治食瀉之良方。

    (九)增損胃苓法

    『方歌』

    增損胃苓小便赤,腹疼水瀉襲暑濕。

    二苓藿香蒼朮滑,厚朴澤瀉陳皮適。

    『藥物』

    蒼朮、厚朴、陳皮、豬苓、茯苓、澤瀉、滑石、藿香。

    『方解』

    主治暑濕内襲,腹痛水瀉,小便赤熱。蒼、朴、陳皮以化濕,即平胃散損去甘草;二苓、澤瀉拆利濕,即五苓散損去桂朮;增滑石清暑滲濕,藿香止瀉和中。凡因暑濕而致瀉者,此方最佳。

    (十)清痢蕩積法

    『方歌』

    清痢蕩積脈滑數,熱痢夾食溺赤渴。

    芩連芍草酒大黃,枳殼木香荷煨葛。

    『藥物』

    廣木香、黃連、酒制大黃、枳殼、黃芩、白芍、甘草、葛根。加荷葉爲引。

    『方解』

    主治熱痢夾食,脈滑數,煩渴溺赤。首用香、連以治痢,加枳、黃以蕩積,芩、芍以清血,甘草以解毒。更用荷葛升提。用于實熱之痢多能奏效。

    (十一)溫化濕邪法

    『方歌』

    溫化濕邪小便白,寒濕爲痢胸痞塞。

    曲陳蔻朴枳藿香,蒼朮加薑爲引則。

    『藥物』

    藿香、蔻殼、神曲、厚朴、陳皮。加生薑爲引。

    『方解』

    主治寒濕釀痢,胸痞溺白。藿香、枳殼,宣上下之邪滞;神曲、厚朴,化脾胃之積濕;陳皮理其氣分,蒼朮化其濕邪,更佐生薑溫中,中焦通滞自下矣。

    (十二)調中開噤法

    『方歌』

    調中開噤痢不食,潞黨黃連半夏制。

    藿香石蓮陳蒼朮,絕不欲食連去之。

    『藥物』

    潞黨、黃連、制半夏、藿香、石蓮肉,加陳倉米。

    『方解』

    主治下痢不食或不能食(噤口痢)。凡噤口痢脾胃俱憊,潞黨補其中州,黃連清其餘痢,半夏和中止嘔,藿香醒胃蘇脾,石蓮開其噤,陳米養其胃。如絕不思食,可減去黃連。

    (十三)調中暢氣法

    『方歌』

    調中暢氣治虛氣,脾虧洩瀉休息痢。

    參朮耆草鮮荷葉,煨廣木香陳腹皮。

    『藥物』

    潞黨、白朮、黃耆、甘草、陳皮、腹皮、煨廣木香。加鮮荷葉。

    『方解』

    主治中虛氣滞,休息痢,脾虧洩瀉。參、耆、朮、草調其中州;陳、腹、木香宣暢氣分;加荷葉助脾胃而升陽。

   

四、備用成方(計十二方)

    草窗痛瀉方

    『主治』腹痛便瀉不止。

    『藥物』白朮、白芍、陳皮、防風。久瀉加升麻。

    『服法』煎服。

    胃苓蕩

    『主治』中暑傷濕,腹痛洩瀉。

    『藥物』豬苓、茯苓、白朮、澤瀉、肉桂、厚朴、蒼朮、陳皮、甘草。夾食者加楂肉。

    『服法』煎服。

    四神丸

    『主治』脾腎兩虛久瀉。

    『藥物』肉果霜、破故紙、五味子、吳萸、棗肉。

    『服法』搗成丸服。

    胃關煎

    『主治』脾腎虛寒作瀉,甚至久瀉,腹痛冷痢等。

    『藥物』熟地、山藥、乾薑、吳萸、扁豆、白朮、炙草。

    『服法』水煎服。

    薑茶飲

    『主治』寒熱瘧及赤白痢。

    『藥物』生薑、茶葉等量。

    『服法』濃煎服。

    香連丸

    『主治』下痢赤白,膿血相雜,裏急後重。

    『藥物』木香、黃連。

    『服法』醋糊爲丸。

    芍藥湯

    『主治』下痢膿血稠粘,腹痛後重。

    『藥物』芍藥、歸尾、黃芩、黃連、木香、槟榔、大黃、甘草、肉桂。

    『服法』煎服。

    蒼朮地榆湯

    『主治』脾經受濕,痢疾下血。

    『藥物』蒼朮、地榆。

    『服法』煎服。

    補中益氣湯

    『主治』煩勞内傷,陽虛自汁,氣虛不能攝血,久痢久瘧。

    『藥物』人參、黃耆、白朮、炙草、歸身、陳皮、柴胡、升麻,加薑棗。

    『服法』煎服。

    真人養臟湯

    『主治』瀉痢日久,虛寒脫肛。

    『藥物』人參、白朮、當歸、白芍、罂粟殼、诃子、肉豆蔻、木香、炙甘草、肉桂。

    『服法』煎服。

    肉苁蓉湯

    『主治』噤口痢,日久不癒,下焦累虛。

    『藥物』肉苁蓉、附子、人參、薑炭、當歸、白芍。

    『服法』煎服。

    人參樗皮散

    『主治』臟毒夾熱下血,久痢膿血不止。

    『藥物』人參、樗白皮(醋炒)。

    『服法』等分爲末,水飲或酒調下。

   

卷四 夏傷于暑大意

   

一、概述

    夏傷于暑,是指夏季小暑大暑之令,傷于暑也。其時天暑地熱,人在其中,感之皆稱暑病,暑邪傷人,有傷暑、冒暑、中暑之分,且有暑風、暑溫、暑咳、暑瘵之異。傷暑者,靜而得之稱爲陰暑,動而得之稱爲陽暑;冒暑者,較傷暑爲輕,不過邪冒肌表而已;中暑者,即中暍(<em>暍:即暑,熱盛也。中暍:即中暑。暍暍:形容熱性病的熱氣極盛。</em>)也,忽然卒倒如中風狀;暑風者,突然昏倒,四肢抽搐;暑溫者,症似陽暑而輕可;暑咳者,暑熱襲肺而咳也;暑瘵者,暑熱劫絡而吐紅。又有霍亂之症,因暑夾風、夾寒、夾濕、夾食,擾亂于中而起;痧氣之症,是因偶犯痧穢之氣而生;穢濁之症,因暑氣夾穢氣而襲人(俗稱龌龊)。此皆夏季之時,由暑氣所傷之症也。更有春末夏初之疰夏,孟夏之熱病,仲夏之黴濕,皆當分别論治。疰夏:因時令之火爲病。熱病:因冬之伏氣爲病。黴濕:由入黴後,梅雨浸淫,感受雨濕之氣而爲病。以上諸疾,若詳明之,則夏令之病無餘蘊矣。

    『總括』

    夏季大小暑司令,天暑地熱感爲病。

    傷冒中暑分輕重,風溫咳瘵當辨明。

    靜而傷暑爲陰暑,動而得之陽暑稱。

    冒較傷輕在肌表,忽然卒倒中暑名。

    暑風昏撲肢抽搐,暑溫症較陽暑輕。

    暑熱襲肺成暑咳,劫絡吐紅暑瘵形。

    暑氣夾風寒濕食,擾亂于中霍亂生。

    偶犯痧穢爲痧氣,暑熱夾穢穢濁雲。

    春末夏初病疰夏,時令之火所釀成。

    孟夏熱病因伏氣,仲夏黴濕梅雨淫。

    如斯諸疾須詳辨,夏令之病無餘蘊。

   

二、分述

    (一)傷暑

    傷暑有陰陽之别。陰暑:由于天氣炎熱,納涼廣廈或扇風過長,爲靜而得之之陰暑也。其脈浮弦有力或浮緊,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痛而心煩,大熱無汗。此爲陰寒所逼,周身陽氣不得升越。宜用辛溫解表法去防風,加香薷、藿香治之。嘔逆加茯苓、半夏;便瀉加厚朴、木香。陽暑:由于赤日長途,勞動田野,動而得之之陽暑也。其脈浮有力或洪數,面垢喘咳,壯熱心煩,口渴欲飲,蒸蒸自汗,此爲炎熱所蒸,周身内外皆熱。宜以清涼滌暑法去扁豆、通草,加石膏、洋參治之。嘔逆加黃連、竹茹;便瀉加葛根、荷葉。臨床上陰暑較爲少見,須注意之。

    『歌括』

    傷暑之症陰陽分,納涼廣廈陰暑名。

    浮弦有力或浮緊,拘急節痛而煩心。

    頭痛惡寒熱無汗,陰逼陽不越周身。

    辛溫減防加薷藿,瀉加朴木嘔半苓。

    長途田野陽暑症,渴飲煩熱自汗蒸。

    浮洪力數垢喘咳,内外皆熱滌暑君。

    加入參膏減通扁,嘔加茹連瀉荷根。

    (二)冒暑

    冒暑者,偶然感冒暑邪,較傷暑爲輕淺。如暑熱之邪,初冒于肌表,即有頭昏、寒熱、汗出、咳嗽等症。宜以清涼滌暑法加蔞殼、杏仁治之。如治療不當,邪入肉分,則周身煩躁,頭脹體燒,或身如針刺、赤腫等症。宜以祛暑解毒法治之。如入于腸胃,則有腹痛水瀉,小便短赤,口渴飲水,嘔逆等症,宜以增損胃苓法加黃連治之。

    『歌括』

    冒暑寒熱汗頭暈,清涼滌暑加蔞杏。

    邪入肉分頭脹熱,身躁赤腫刺如針。

    祛暑解毒宜急進,若入腸胃腹瀉疼。

    渴飲嘔逆尿赤短,增損胃苓黃連增。

    (三)中暑(即中喝)

    中暑之症,突然而發,如矢之中人,不似傷暑初則寒熱無汗,或壯熱蒸汗之可比。此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身熱微汗,氣喘不語,牙關微閉或口開,壯若中風,但無口眼喎斜。脈洪濡或滑而數,此爲酷暑之氣鼓動其痰,痰阻心包而然。宜清暑開痰法治之。如手足厥冷,名曰暑厥,宜蘇合香丸或來復丹研末或蒜水灌之均可。

    『歌括』

    中暑昏倒不省人,口開牙關或微緊,

    氣喘痰阻中風似,口眼不斜可區分,

    洪濡滑數熱微汗,清暑開痰法可行。

    手足厥冷名暑厥,蘇合來復蒜水能。

    (四)暑風

    暑風之病,由暑熱極盛,金被火刑木無所畏,則風從内生。此與外感風邪之治法,相去天壤。若誤發汗,則變症百出矣。木既化風,脾土受制,所以卒然昏倒,四肢抽搦,内擾神捨,意識不清。脈多弦勁或洪大,或滑數,當去時令之火,火去則金自清而木自平;兼開郁悶之痰,痰開則神自安而氣自寧也。宜用清離定巽(<em>離巽:皆卦名。離屬火;巽屬風。清離定巽:即清火熱而熄内風之渭。</em>)法佐郁金、川貝治之。倘角弓反張,牙關緊閉者,加犀角、羚羊;痰塞喉間有聲者,加膽星、天竺;藥後依然昏愦者,加遠誌、菖蒲。

    『歌括』

    暑風熱極火刑金,木無所畏風内生。

    不比外感風邪症,若誤汗之變症成。

    木既化風脾受制,卒倒抽搦識不清,

    弦勁洪大或滑數,火去金清木自平。

    兼開郁悶化痰氣,清離定巽佐貝金。

    痰嗚星竺愦遠蒲,角張牙緊加犀羚。

    (五)暑溫

    暑溫症似陽暑而略輕。初起,右脈偏盛或洪數,舌苔微白或黃潤,身熱有汗,或口渴咳嗽。此邪在上焦氣分,當用清涼滌暑法加杏仁、蔞殼治之。`如少汗微寒或有頭痛,宜透肌膚之暑,于本法内去扁豆、瓜翠,加藿香、香薷治之。口不渴者,乃兼濕也,加苡米、半夏治之。如舌苔黃燥,渴欲喜飲,宜清胃家之熱,用涼解裏熱法治之。如舌苔光绛,傷于陰也,宜用清熱保律法加西洋參、沙參、玄參治之。

    『歌括』

    暑溫初起右脈盛,洪數苔白或黃潤,

    熱汗渴咳上焦氣,清涼滌暑加蔞杏。

    汗少微寒或頭痛,肌膚之冒宜透盡,

    方去扁翠加藿薷,不渴兼濕苡夏增。

    苔燥渴飲清胃熱,涼解裏熱急當進。

    舌苔光绛傷陰候,清熱保律加三參。

    (六)暑咳

    暑咳一症,是因暑熱下逼,肺先受之,其脈濡滑而數,兩寸有力而強,咳逆乏痰或少,或身熱口渴,或胸悶脅痛,此皆暑熱入肺之脈症也。宜用清宣金臟法加滑石、甘草治之。如痰多者,不因暑而因濕,不名咳而名嗽,不在肺而在脾,不用清而用溫。如果因痰致漱,宜用加味二陳法治之。加誤溫傷絡,必致吐血,宜用卻暑調元法去東參、半夏,加杏仁、花粉、旱蓮、生地治之。總以清暑保金,庶不致誤。

    『歌括』

    暑咳傷肺濡數滑,寸強咳逆痰沫乏。

    身熱口渴胸脅痛,清宣金臟加甘滑。

    痰多因濕而爲咳,溫脾加味二陳誇。

    誤溫擾絡致吐血,卻暑調元去參夏。

    加杏花粉旱蓮地,清暑保金庶不差。

    (七)暑瘵

    暑瘵者,驟然吐血衄血,頭目不清,煩熱口渴,咳嗽氣喘。脈象浮取則洪,中取則空,沉取復有。此爲盛夏相火灼金(<em>相火灼金:相火,與君火相對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溫養臟腑,推動功能活動。一般認爲命門、肝、膽、三焦均内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要發自命門。相火灼金:是指相火妄動,上灼肺金,肺絡受傷,以致溢血。</em>),絡血上溢所致。當清暑熱以保肺,清絡熱以止血。如初起體實,宜用清宣金臟法加黃芩、黑梔治之。體弱者,宜以卻暑調元法去石膏、半夏、梗米,加鮮地、鮮石斛、鮮藕節治之。如未止,再加丹皮、旱蓮草等。失血後潮熱咳嗽爲陰虧,用甘鹹養陰法,謹防傷及真陰爲要。

    『歌括』

    暑瘵吐衄頭不清,浮洪中空復有沉。

    煩熱口渴咳嗽喘,咯血上溢火灼金。

    初起體實清保肺,清宣金臟加梔芩。

    體弱卻暑調元法,膏半梗去地斛增。

    未止再加丹旱草,陰虧甘鹹以養陰。

    (八)霍亂

    霍亂症,在夏秋爲多,由于風寒暑熱,飲食生冷之邪雜糅交病于中,致令三焦混亂,清濁相乾,亂于腸胃也。其症吐瀉腹痛,脈多微澀或沉細而伏,或大而虛。如風甚則頭痛寒熱;寒甚則轉筋厥冷;暑甚則大渴引飲;邪在上焦則吐多;在下焦則瀉多;在中焦則吐瀉俱甚。總宜治亂保安法治之。如風甚加蘇葉、橘紅;寒甚加草蔻、木瓜;暑甚加蘆根、竹茹。吐多加黃連、乾薑;瀉多加荷葉、葛根;吐瀉不已,損傷中焦之氣,以致陰陽間阻,手足厥冷,脈微欲絕,不多飲水者,不分風寒暑熱,急以挽正回陽法救之。若欲吐不吐,欲瀉不瀉者,名乾霍亂,急用炒鹽調童便,服之探吐。若舌卷囊縮爲難治。脈象洪大而滑者生,微澀漸遲者死。

    『歌括』

    霍亂吐瀉腹絞疼,脈澀沉伏大虛分。

    風甚頭痛兼寒熱,寒甚轉筋厥冷形。

    暑甚大渴而引飲,吐瀉當分三焦因。

    總以治亂保安法,寒加瓜蔻風蘇紅。

    暑加蘆茹吐連薑,瀉加葛根荷葉能。

    吐瀉不止損中氣,陰陽間隔手足冰。

    急用挽正回陽法,乾霍鹽便探吐靈。

    舌卷囊縮爲難治,微澀遲死洪滑生。

    (九)痧氣

    南人體弱,偶觸糞土痧穢之氣,即患痧症。痧在皮膚氣分者宜括之,在肌肉血分者宜刺之,此指輕淺者而言也。重症則非藥劑不能效。痧無定脈,脈症每不相應。由于病因不同,名稱各異,故有風痧、暑痧、陰痧、陽痧、紅痧、烏痧,絞腸痧等。皆各有其特點。如風痧:頭疼自汗,腹痛肢麻;暑痧:頭暈汗多,嘔瀉腹痛;陰痧(即涼痧):腹痛肢冷;陽痧(即熱痧):腹痛肢暖;尚有紅痧,膚隱紅點如麻疹,此痧毒在肌表;烏痧:滿身脹痛,且有黑斑,此痧毒在臟腑;絞腸痧:欲吐不吐,欲瀉不瀉,心腹大痛等等。治法,總以芳香化濁法,各按其病因加味治之。如風痧加荊芥、防風;暑痧加滑石、木瓜;陰痧加豆蔻、砂仁;陽痧加連翹、梔子;紅痧加牛蒡、薄荷;烏痧加槟榔、枳殼;悶痧加細辛、桔梗;絞腸痧加檀香、烏藥。倘病危急,不及待湯藥者,可先予痧疫回春丹救之。

    『歌括』

    南人體弱易痧症,脈無定體不相應。

    症因不同分類别,風暑陰陽烏絞紅。

    風痧汗麻頭腹痛,暑汗吐瀉陰肢冷。

    陽痧腹痛肢溫暖,紅痧麻疹肌膚隱,

    吐瀉不出絞腸痧,身脹黑痧烏痧名。

    芳香化濁加味治,風痧荊防陰二仁。

    暑痧瓜滑陽梔翹,紅痧蒡薄悶桔辛。

    烏痧槟枳絞烏檀,倉卒痧疫回春靈。

    (十)穢濁

    穢濁症:俗稱龌龊病也。多發于夏秋之間,由于暑濕交蒸,更兼穢濁之氣,交混于内,由口鼻吸收,直犯膜原。初起頭痛而脹,胸脘痞悶,膚熱有汗,頻欲惡心,右脈滞鈍是也。然有暑濕之分。如偏于暑者,則苔黃煩渴,稱爲暑穢;偏于濕者,苔白膩而口不渴,稱爲濕穢。均宜芳香化濁治之。暑穢加滑石,甘草。濕穢加恆曲、蒼朮。

    『歌括』

    穢濁俗稱龌龊病,穢濁之氣暑濕騰。

    氣由口鼻犯膜原,初起脘悶頭脹疼。

    熱汗惡心脈滞鈍,須察暑濕各有因。

    統以芳香化濁法,暑加滑草濕蒼恆。

    (十一)疰夏

    疰夏(<em>疰夏:即夏痿之别稱。夏痿:即痿之發于夏日者,多由脾胃薄弱及停有濕熱或留飲所致。</em>)之症,每值春夏之交,日長暴暖,突然眩暈頭疼,身倦足軟,體熱食少,頻欲呵欠,心煩自汗是也。蓋火土交旺之候,金水多衰,金衰不能制木,木動則生内風,故眩暈頭痛。金爲土之子,子虛則盜母氣,脾神困頓,故有身倦足軟,體熱食少。水衰不能上濟于心,故有頻欲呵欠,心煩自汗等症。此皆時令之火爲患,非春夏溫熱之爲病也。宜以金水相生法治之。如眩暈甚者加桑葉、菊花;頭痛甚者加佩蘭、荷錢;疲倦身熱,加潞黨、石斛;心煩多汗,加浮麥、蓮子。随症損益可也。

    『歌括』

    春夏之交疰夏病,日長暴暖頭暈疼。

    倦軟食少頻欲欠,心煩自汗困脾神。

    火土交旺金水衰,不能制木生内風。

    宜以金水相生法,暈甚菊花桑葉增。

    頭痛甚加荷錢佩,煩汗麥蓮倦斛參。

    (十二)熱病

    經雲:"冬傷于寒,春必病溫,至夏爲熱病。"熱病者,乃冬傷正令之微寒,未即發病,至交立夏,久伏之氣,随時令之熱而觸發。初起發熱汗出,口渴心煩,不惡寒而反惡熱,脈洪大,是爲熱病也。此病較晚發發作而更晚,比諸溫伏邪更深,此其特點。初起宜用清熱透邪法。如熱勢不衰,則繼用清涼蕩熱法。倘兼惡寒,脈象浮緊,是有夏時暴寒所加,寒在外而熱在裏,先用辛涼解表法以透其外。外邪得透,再用清涼之劑蕩其裏熱。如脈不浮緊,又無惡寒,誤用辛溫之劑傷其津液者,宜清熱保津法加西洋參、石膏治之。倘兼惡風微汗,脈浮緩,此表有風邪所加,風在外而熱在裏,當用辛涼解表法以先解其外。若舌苔化燥,谵語昏狂,急用清涼蕩熱法加紫雪丹治之。發斑加黃連、梔子;發疹加荷葉、牛蒡。但須注意,熱病最易傷陰,時刻都應注意保陰爲要,辛溫劫液之劑,慎勿浪用。

    『歌括』

    冬寒久伏夏熱病,時令之邪觸發成。

    初病熱汗心煩渴,不寒惡熱脈來洪。

    首用清涼透邪法,不衰清涼蕩熱宗。

    暴寒在外熱在裏,辛溫解表透外行。

    清涼蕩熱透裏邪,不寒不浮勿傷津,

    誤用辛溫傷津液,清熱保津加膏參。

    倘兼惡風汗微出,浮緩裏熱外有風。

    宜用辛涼解表法,先解其表奏效宏。

    若有谵狂苔化燥,清涼蕩熱紫雪斟。

    發斑連梔疹荷旁,熱病注意防傷陰。

    (十三)黴濕

    芒種之後,乍雨作晴,天熱下逼,地濕上蒸,物感其氣則黴,人感其氣則病,因其氣從口鼻而入,即犯上中焦,以致胸痞腹悶,身熱有汗,時有惡心,右脈極鈍,舌苔白滑,此爲黴濕之濁氣,壅遏上中氣分之症,名曰黴濕。非香燥之氣不能破也。宜用芳香化濁法,使氣機開暢,則上中之邪,不散而自解也。倘連冒風雨,身痛腰疼,惡寒發熱,此邪由太陽之表,而入于少陰之裏,即《内經》所謂兩氣通于腎也。宜表裏兩解,拟用二活同祛法。倘兼痛瀉,再加煨葛、木香治之。

    『歌括』

    芒種之後黴濕病,天熱下逼地濕騰。

    氣從口鼻犯上中,痞悶熱汗時惡心。

    脈鈍白滑皆黴濕,壅遏上中傷氣分。

    芳香化濁氣機暢,上中邪解病自輕。

    風雨身疼惡寒熱,太陽之表入少陰。

    二活同祛表裏解,若兼痛瀉葛木增。

    選按

    《黃帝内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少陽所至爲炎暑"。《黃帝内經素問·五運行大論篇》:"在天爲熱,在地爲火,其性爲暑。"當暑氣行令之時,人感其氣而爲病,則爲暑病。張景岳:暑即暍也。診治之法,雷氏分辨較詳。葉香岩"暑必挾濕"之論更深爲中肯。故治暑方中,多以清暑利濕爲法,每穫良效。又凡治暑病,均忌發表疏散之藥,否則必致痞滿發熱,煩躁益劇,亦當注意。至于霍亂、痧穢、疰夏、熱病、黴濕諸症,前賢富有經驗,如清郭家邃之《痧脹玉衡》言之較詳。認爲春夏之間,感受風寒暑濕之氣或疫氣穢濁,症見寒熱頭重,胸腹悶脹疼痛或上吐下瀉,或指甲青紫,或腰如束帶,或手足僵麻,皆屬腸胃阻塞,經絡停滞,若不急救,命可立斃。并拟其治法:在氣分者括之,在血分者刺之,在外者淬之,在裏者滌之。總之,痧無補法,總以開洩祛邪爲主。此說與雷氏所論,大致相同。惜乎晚近以來,每爲醫家所忽視,甚至認爲不足置信,良可慨也!應在繼承基礎上,加以重視,古爲今用,進一步挖掘提高,是所至望。

   

三、拟用諸法

    (一)辛溫解表法 同卷一[三---(一)]

    (二)清涼滌暑法 同卷三[三---(六)]

    (三)祛暑解毒法

    『方歌』

    祛暑解毒毒郁身,煩熱赤腫刺如針。

    黃連銀翹滑半草,參葉茯苓豆衣增。

    『藥物』

    茯苓、制半夏、滑石、甘草、參葉、黃連、銀花、連翹、綠豆衣。

    『方解』

    主治暑毒煩熱赤腫,身如針刺,凡暑熱成毒者,此法最宜。方中苓、夏偕甘草,即海藏消暑方也。滑石偕甘草,即河間消暑方也。更佐參葉以卻暑,黃連以清心,銀翹、綠豆以解毒,則療效更好矣。

    (四)增損胃苓法 同卷三[三---(九)]

    (五)清暑開痰法

    『方歌』

    清暑開痰治中暑,身熱汗微昏不語。

    氣喘補扁杏薷連,陳半益元荷梗伍。

    『藥物』

    黃連、香薷、扁豆衣、厚朴、杏仁、陳皮、制半夏、益元散、荷梗。如汗多即除雲香薷。

    『方解』

    主治中暑神昏不語,身熱汗微氣喘等症。方中連、薷、扁、朴,清熱去暑;杏仁、陳、夏、順氣開痰;益元散清暑寧心;荷葉梗透邪宣竅。

    (六)卻暑調元法

    『方歌』

    卻暑調元保金臟,暑熱極盛氣受傷。

    滑膏東參茯苓草,麥冬半夏粳米良。

    『藥物』

    石膏、滑石、茯苓、半夏、東洋參、麥冬、甘草、粳米爲引。

    『方解』

    此治暑熱盛極,元氣受傷之有效方。以石膏、滑石,卻暑瀉火爲君;茯苓、半夏,消暑調中爲臣;暑熱刑金,故以麥冬、人參,保肺爲佐;暑熱傷氣,故以甘草、粳米,調元爲使。

    (七)清離定巽法

    『方歌』

    清離定巽熱生風,昏倒抽搐菊鉤藤。

    連翹竹葉冬桑葉,木瓜生地與玄參。

    『藥物』

    連翹、竹葉、生地、玄參、甘菊、桑葉、鉤藤、木瓜。

    『方解』

    此治熱極生風之方。連翹、竹葉以清其熱;熱甚必傷陰,故用生地、玄參,以保其陰;菊花、桑葉平其木而定肝風;鉤藤、木瓜舒其筋而寧抽搐。

    (八)涼解裏熱法 同卷一[三---(二)]

    (九)清熱保津法 同卷一[三---(八)]

    (十)清宣金臟法

    『方歌』

    清宣金臟熱灼肺,咳逆胸悶身熱微。

    蔸鈴蔞殼陳桑葉,牛蒡把杏桔川貝。

    『藥物』

    牛蒡子、川貝母、馬蔸鈴、杏仁、陳皮、蔞殼、桔梗、桑葉、炙枇杷葉。

    『方解』

    主治熱灼肺金,咳逆胸悶,身體發熱。法中蒡、貝、蔸鈴,清其肺熱;桑、蔞、桔梗,宣其肺氣;佐桑葉以平肝,枇葉以降肺。升降如常,咳逆自安。

    (十一)加味二陳法

    『方歌』

    加味二陳治痰多,咳嗽痰飲口不渴。

    茯苓陳夏炒苡米,杏仁生薑饴糖酌。

    『藥物』

    茯苓、陳皮、制半夏、甘草、苡米、杏仁、生薑、饴糖。

    『方解』

    主治痰多作咳,口不作渴。方中苓、陳、夏、草,即二陳湯。半夏辛溫,體滑性燥,行水利痰爲君,陳皮、杏仁利氣爲臣,茯苓、苡米滲濕爲佐,蓋取其氣順則痰降,濕去則痰消之用,甘草和中補土,更佐生薑助半夏以消痰,饴糖助甘草以和中。凡因痰致咳嗽者,此方甚宜。

    (十二)甘鹹養陰法

    『方歌』

    甘鹹養陰咳血症,久嗽潮熱損及陰。

    乾地龜闆旱蓮草,淡菜丹皮阿女貞。

    『藥物』

    乾地黃、龜闆、阿膠、旱蓮草、女貞子、丹皮、淡菜。

    『方解』

    此治熱傷血絡,損及陰分,潮熱咳嗽之法。乾地甘寒,龜闆鹹寒,皆養陰之要藥;阿膠甘平,淡菜鹹溫,爲治血之佳珍;旱蓮甘寒,色黑屬腎,女貞甘涼,隆冬不凋,皆能補益腎陰。更佐丹皮之苦涼,清血中之伏火,火得平靜,則潮熱咳嗽自癒矣。

    (十三)治亂保安法

    『方歌』

    治亂保安霍亂症,夏秋之間腹絞疼。

    吐瀉藿木烏藥半,龍肝蒼朮茯砂仁。

    『藥物』

    藿香、烏藥、木香、制夏、茯苓、蒼朮、砂仁、伏龍肝。

    『方解』

    治夏秋之間,霍亂吐瀉,腹中絞痛。凡邪擾中州,揮霍擾亂,均宜此法。首用藿香、烏、木,行氣分以治其亂;夏、苓、蒼朮,祛暑濕以保其中。更佐砂仁和脾,龍肝安胃,取剿撫兼施之義也。

    (十四)挽正回陽法

    『方歌』

    挽正回陽寒腹疼,葉瀉肢冷不識人。

    胲微欲絕薑附桂,吳萸參朮草茯苓。

    『藥物』

    東洋參、茯苓、白朮、甘草、肉桂、附片、炮薑、吳萸。

    『方解』

    此方是從陶節安回陽急救湯中除去陳皮、半夏、五味是也。方中以參苓朮草挽其正,炮薑、桂、附回其陽,更佐吳萸破中下之陰寒。陰寒得破,則雲霧開,天日見也。

    (十五)芳香化濁法

    『方解』

    芳香化濁黴濕節,穢濁之氣一起洩。

    陳皮朴半大腹皮,藿香佩蘭鮮荷葉。

    『藥物』

    藿香、佩蘭、陳皮、制夏、腹皮、厚朴、鮮荷葉。

    『方解』

    治五月黴濕,并治穢濁之氣。法中君以藿、佩之芳香以化其濁;臣以夏、陳之溫燥以化其濕;佐腹皮寬其胸腹,厚朴暢其脾胃,上中氣機一得寬暢,則濕濁不能凝滞;使以荷葉之升清,清升則濁自降矣。

    (十六)金水相生法

    『方歌』

    金水相生疰夏病,神倦眩昏呵欠頻。

    肺腎并虛煩汗咳,麥味知草玄東參。

    『藥物』

    東洋參、麥冬、五味子、知母、玄參、炙甘草。

    『方解』

    治疰夏眩暈神疲,呵欠煩汗及久咳肺腎并虧等症。人參補肺,麥冬清肺、五味斂肺,此千金生脈散方。知母色白以清肺,復清其腎;玄參色黑以滋腎,兼滋其肺;甘草協和諸藥使金能生水,水能潤金,鹹得其運用之妙。

    (十七)二活同祛法

    『方歌』

    二活同祛表裏濕,寒熱身疼腰痛適。

    獨辛搜裏羌防表,蒼朮甘草生薑施。

    『藥物』

    羌活、防風、獨活、細辛、蒼朮、甘草、生薑。

    『方解』

    治表裏受濕,寒熱身痛腰痛等症,爲兩感表裏濕症之要方。羌活、防風,散太陽之表濕;獨活、細辛,搜少陰之裏濕;蒼朮躁濕氣;生薑消水氣。恐諸藥之辛溫苦燥,故佐甘草以緩之。

   

四、備用成方(計二十三方)

    藿香正氣散

    『主治』治外感風寒,内傷飲食,傷冷傷濕,瘧疾,中暑,霍亂吐瀉,凡感岚瘴之氣皆可增減用之。

    『藥物』藿香、紫蘇、白芷、桔梗、腹皮、厚朴、陳皮、半夏、白朮、茯苓、甘草,加薑棗。

    『服法』煎服

    六合湯

    『主治』治夏月飲食不調,内傷生冷,外傷暑氣,寒熱交作,霍亂吐瀉及伏暑煩悶等症。

    『藥物』藿香、砂仁、杏仁、厚朴、扁豆、木瓜、人參、白朮、茯苓、半夏、甘草,加薑棗。

    『服法』煎服。

    縮脾飲

    『主治』清暑氣,除煩渴,止吐瀉霍亂及暑月酒食所傷。

    『藥物』扁豆、葛根、烏梅、草果、砂仁、甘草。

    『服法』煎服。

    香薷飲

    『主治』感冒暑氣,皮膚蒸熱,頭痛肢倦,或煩渴或吐瀉。

    『藥物』香薷、厚朴、扁豆(加黃連名四味香薷飲,治同)。

    『服法』煎服。

    新加香薷飲

    『主治』暑溫汗不出者。

    『藥物』香薷、厚朴、鮮扁豆花、銀花、連翹。

    『服法』煎涼服。

    桂苓甘露飲

    『主治』中暑受濕,引飲過多,頭痛煩渴,溫熱便秘等。

    『藥物』石膏、寒水石、滑石、甘草、白朮、雲苓、豬苓、澤瀉、肉桂。

    『服法』煎服。

    竹葉石膏湯

    『主治』傷暑發渴,脈虛。

    『藥物』竹葉、石膏、人參、甘草、麥冬夏。加粳米、生薑。

    『服法』煎服。

    人參白虎湯

    『主治』太陽中暍,身熱汗出,惡寒足冷,脈微口渴。

    『藥物』人參、石膏、知母、甘草。加粳米。

    『服法』煎服。

    六一散

    『主治』傷寒中暑,表裏俱熱,煩燥口渴,小便欠利,瀉痢暑症,霍亂吐瀉等。

    『藥物』滑石甘草。

    『服法』研極細末。衝服。

    三石湯

    『主治』暑熱蔓延三焦,苔滑微黃,邪在氣分者。

    『藥物』生石膏、寒水石、滑石、通草、杏仁、竹茹、銀花、金汁。

    『服法』煎服。

    清營湯

    『主治』暑溫逼近心包,舌赤煩渴,不寐谵語。

    『藥物』元參、丹參、生地、麥冬、黃連、竹葉、連翹、銀花、犀角。

    『服法』煎服。

    來復丹

    『主治』上盛下虛,裏寒外熱,及伏暑洩瀉,中暑冒暑等。

    『藥物』元精石、硝石、硫磺、五靈脂、青皮、陳皮。

    『服法』米飲糊丸(備用)。

    介賓玉女煎

    『主治』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煩熱乾渴失血等症。

    『藥物』生石膏、知母、麥冬、熟地、牛膝。

    『服法』煎服。

    生脈散

    『主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多汗,脈虛而咳。

    『藥物』人參、麥冬、五味。

    『服法』煎服。

    漿水散

    『主治』中暑洩瀉,多汗脈弱。

    『藥物』炮薑、附子、炙甘草、肉桂、良薑、醋制半夏。

    『服法』漿水煎,去渣冷飲。

    清暑益氣湯

    『主治』長夏濕熱炎蒸,四肢困倦,精神減少,胸滿氣促,身熱心煩,口渴惡食,自汗身重,身體疼痛,小便赤澀,大便溏黃,脈虛。

    『藥物』人參、黃耆、白朮、炙草、麥冬、五味、蒼朮、神曲、青皮、陳皮、黃柏、澤瀉、升麻、葛根、當歸,加薑棗。

    『服法』煎服。

    冷香飲子

    『主治』中暑,内夾生冷飲食,腹痛瀉痢。

    『藥物』附子、草果、橘紅、炙草,加生薑。

    『服法』煎,冷服。

    大順散

    『主治』冒暑伏熱,引飲過多,脾胃受濕,霍亂吐瀉。

    『藥物』乾薑、肉桂、杏仁、甘草,加薑。

    『服法』煎,冷服。

    痧疫回春丹

    『主治』一切痧疫之症。

    『藥物』蒼朮、雄黃、沉香、丁香、木香、郁金、蟾酥、麝香。

    『服法』研末水泛爲丸,朱砂爲衣,開水服送。

    行軍散

    『主治』霍亂痧疫,去一切穢惡。

    『藥物』西牛黃、麝香、雄黃、火硝、蓬砂、冰片、金箔真珠。

    『服法』研極細,冷開水送下。

    绛雪丹(一名紅靈丹)

    『主治』霍亂吐瀉,痧脹時疫等症。

    『藥物』朱砂、雄黃、飛金、礞石、牙硝、蓬砂、麝香、梅片。

    『服法』末吞。每次一分,開水送服。

    紫雪丹

    『主治』内外煩熱,一切火症。

    『藥物』寒水石、石膏、滑石、磁石、硝石、朴硝、辰砂、沉香、木香、丁香、麝香、升麻、元參、羚羊角、犀角、甘草,黃金。

    『服法』每次一錢,冷開水調服。

    黃龍湯

    『主治』失下循衣撮空,體虛熱盛,不下必死。此攻補兼施之方。蕩邪不傷正,補正不礙邪。

    『藥物』大黃、厚朴、枳實、芒硝、熟地、當歸、人參。

    『服法』煎服。

   

卷五 夏傷于暑秋必痎瘧大意

   

一、概述

    經雲:"夏傷于暑,秋必痎瘧(<em>痎:同皆。痎瘧:泛指瘧之總稱。亦有謂:"夜病爲痎,晝病爲瘧。"</em>)。是謂夏令傷于暑邪,甚者即患暑病,微者則捨于營,復感秋氣涼風,與衛并居,則暑與風涼合邪,而成痎瘧矣。瘧之爲病,非止一端,當分析治之。古有風瘧、暑瘧、寒瘧、溫瘧、濕瘧、瘴瘧、瘅瘧、牝瘧、痰瘧、食瘧、疫瘧、虛瘧、勞瘧、瘧母、三日瘧等名。暑瘧:惡寒壯熱,煩渴引飲;風瘧:寒少熱多,頭痛自汗;寒瘧:寒長熱短,頭痛無汗;濕瘧:寒重熱輕,一身盡痛;溫瘧:先熱後寒,由冬令伏氣所致;瘴瘧:發時昏悶,由受山岚瘴氣而成;瘅瘧:獨熱無寒;牝瘧:寒多熱少;痰瘧:頭痛而眩,瘧發昏倒;食瘧:寒熱交并,嗳氣惡食;疫瘧:沿門阖境,症皆相似;虛瘧:元氣本虛,感邪即作;勞瘧:患瘧日久,遇勞即發;瘧母:久瘧不癒,腹有痞塊;三日瘧:間二日一發,由于正氣本虛,邪客于腑等等。此外,還有似瘧非瘧之伏暑,亦因伏天受暑而發于秋,最難速癒;倘秋時炎蒸于夏,而内并無伏氣,其症與陽暑相似者,名日秋暑。此二者皆出于秋,宜辨别之。

    『總括』

    夏傷于暑秋痎瘧,營衛并居暑風合。

    瘧有多型須分析,風寒暑濕溫瘴疴。

    瘅牝痰食疫虛勞,瘧母三日十五瘧。

    風瘧寒少熱多汗,暑瘧寒熱煩飲渴。

    寒長熱短無汗痛,濕痛熱少寒偏多。

    溫瘧先熱而後寒,瘴瘧發時昏悶疴。

    瘅瘧獨寒無熱候,牝瘧熱少寒較多。

    痰瘧昏迷頭疼眩,食寒熱并嗳氣惡。

    疫瘧沿門阖境似,虛感時邪元本弱。

    瘧母腹脅成痞塊,勞瘧遇勞即發作。

    三日瘧發間二日,伏暑、秋暑當别酌。

   

二、分述

    (一)風瘧

    經雲:"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金匱要略》謂:"風瘧,先傷于寒,後傷于風"。是同長夏先受陰暑,至秋感風而發。然有暑無風惟病暑,有風無暑惟病風,必風暑合邪,始成瘧病。但症有攸分,不可不辨也,蓋風瘧寒少熱多,不似暑瘧惡寒壯熱,或着衣則煩,去衣則凜(<em>凜:寒甚之意。</em>);風瘧則頭痛,自汗出,不似暑瘧肌膚無汗,必待汗出淋漓而熱始退。其脈弦而兼浮。治法:初宜辛散太陽法去羌活,加秦艽治之。必候寒熱分清,始可進和解之劑。

    『歌括』

    風瘧由夏受暑陰,症與暑瘧有攸分。

    寒少熱多頭痛汗,脈弦兼浮無煩凜。

    辛散太陽羌易艽,和解當候寒熱清。

    (二)暑瘧

    暑瘧:多因長夏納涼,感受陰暑,暑汗不出,邪伏于内,直至秋涼,冒涼氣而發。先賢雲:"暑氣内伏者,陽氣也;秋涼外束者,陰邪也;新邪與衛氣并居,則内合伏暑,故陰陽相搏而瘧作矣"。其症惡寒壯熱,口渴引飲,脈弦或洪或軟,或着衣則煩,去衣則凜,肌膚無汗,必待汗出淋漓而熱始退。治以清營捍瘧法,如渴甚加麥冬、花粉以佐之。初起多實,以祛邪爲先,久病多虛,以養正爲主。當分深淺治之。

    『歌括』

    暑瘧長夏受暑陰,暑汗不出邪遂侵。

    惡寒壯熱引飲渴,着衣則煩去衣凜。

    初起無汗熱汗解,脈弦或洪或軟形。

    清營捍瘧渴麥粉,實則祛邪虛扶正。

    (三)寒瘧

    寒瘧者,由于先受陰寒,寒氣伏于肌腠之中,復因外感邪風觸之而發。其症先寒後熱,寒長熱短,連日或間日一發,發時頭痛微汗或無汗乾熱。治法當本古訓體若燔炭,汗出而散之旨,拟用辛散太陽法。候寒熱按時而至,方可繼進和解。

    『歌括』

    寒瘧寒氣伏腠中,發由外感觸邪風。

    先寒而長後熱短,脈浮緊力發頭疼。

    連間頭痛汗或無,辛散太陽去燔蒸。

    若待寒熱按時至,繼進和解細評論。

    (四)濕瘧

    濕瘧之症,因于久受陰邪,濕氣伏于太陰,偶有所觸而發。其症惡寒而不甚熱,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嘔逆脹滿,脈象緩鈍不弦。治法宜宣透膜原,使其邪化瘧除。但辛燥之劑,對陰虧體熱者慎用,如屬陽虛體寒,可加老蔻、乾薑。但截瘧之法,不宜早用。否則易膨脹或成瘧母。宜分虛實治之。

    『歌括』

    濕瘧陰濕伏太陰,觸發惡寒熱不甚。

    緩鈍不弦身痛汗,嘔逆膚滿四肢沉。

    宣透膜原陰虛禁,陽虛體寒蔻薑增。

    (五)溫瘧

    溫瘧由冬令感受風寒,伏藏于骨髓之中,交夏陽氣大洩,腠理不密,或有所用力,伏邪與汗并出,此邪藏于腎,自内而達于外也。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衰則其氣復入,入則陽虛,陽虛生外寒矣。其症先熱後寒,或汗多,或汗少,口渴喜涼。脈象陽浮而陰弱,宜以清涼透邪法治之。如汗多者,即去淡豉加麥冬、花粉。如舌苔化爲焦黑者,以清熱保津治之。嘉言雲:"治溫瘧當知壯水以救其陰,恐十數發而陰精盡,盡則真火自焚,頃之死矣"。

    『歌括』

    溫瘧冬令感寒風,當不即病伏髓中。

    春不發病夏用力,陽氣大洩腠理松。

    伏邪并汗邪藏腎,自内達外溫瘧成。

    陽浮陰弱汗多少,先熱後寒渴涼飲。

    清熱透邪急當進,汗多去豉加麥粉。

    苔轉焦黑急壯水,清熱保津以救陰。

    (六)瘴瘧

    瘴瘧之症,乃因天氣炎熱,山氣濕蒸,多有瘴岚之毒,人感之者,即時昏悶,一身沉重,或寒盛熱微,或寒微熱盛,或狂言妄語,或口喑不言(<em>"喑":口不能言也《黃帝内經素問》"邪入于陰則喑"。</em>)。初起邪入氣分,甚則邪瘀于心,凝聚于脾。治法先用宣竅導痰法,以探吐其痰,然後辨其輕重表裏。輕者在表,以芳香化濁法加草果,槟榔!重者在裏,以和解兼攻法治之。

    『歌括』

    瘴瘧天炎山濕蒸,人感瘴毒昏悶沉。

    身重寒熱微或甚,狂言妄語或口喑。

    初起邪郁在氣分,甚延聚脾血瘀心。

    先用宣竅導痰治,再辨表裏和重輕。

    表輕化濁加槟果,裏重和解兼攻行。

    (七)瘅瘧

    瘅瘧者,肺素有熱,氣盛于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洩,有所用力,腠理開洩,風寒捨于皮膚之内,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陽氣盛則四肢熱。火邪上衝,胃氣逆則欲嘔。其氣不及于陰,故但熱而不寒也。氣内藏于心,而外捨于分肉之間,故令人肌肉消礫。肺受火邪則煩冤作熱,可用白虎退熱伍而治之。

    『歌括』

    瘅瘧但熱不惡寒,肺受火刑氣煩冤。

    肢熱欲嘔灼肌肉,甘寒生津白虎參。

    (八)牝瘧

    《金匱要略》:"瘧多寒者,名曰牝瘧"。此邪氣伏藏于腎。故多寒而少熱。以邪氣伏結,則陽氣不行于外,故作外寒。此在真陽素虛之體爲多。由盛夏貪涼飲冷,感受陰寒或寒濕,導致陽不制陰,而發爲牝瘧。其症:寒甚熱微,慘戚振粟(<em>慘戚振粟:是形容面色慘淡牙齒振顫,全身發抖等寒盛的現象。</em>),病以時作,脈沉遲,面色慘白。治法宜宣陽透伏治之。因寒者以薑附爲君,因濕者以蒼果爲君,日久不癒者以溫補爲宜。

    『歌括』

    牝瘧邪氣伏于腎,盛夏納涼多飲冷,

    寒多熱少邪伏結,陽不制陰牝瘧成。

    寒盛熱微慘振粟,面色淡白脈遲沉。

    宣陽透伏寒薑附,溫加蒼果久補溫。

    (九)痰瘧

    痰瘧者,因夏月多食瓜果油膩,郁結成痰;或素繫痰體,痰據太陰,伏而不發,一旦外感涼風,痰随風起,變成瘧病。初發頭痛而眩,痰氣嘔逆,寒熱交作,脈來滑弦。治以化痰順氣法,加草果、藿香;如昏迷卒倒,宜以宣竅導痰法,加厚朴、草果、蘇合香丸治之。

    『歌括』

    痰瘧夏食膩瓜果,郁結成痰伏脾多。

    外感涼風痰随起,頭痛而眩寒熱作。

    痰氣嘔逆脈弦滑,化痰順氣加草藿。

    昏倒宣竅導痰用,加朴草果丸蘇合。

    (十)食瘧

    食瘧者,即胃瘧也。因于飲食失節,饑飽失常,谷氣乖亂,營衛失和,外邪冒之,遂成瘧疾。其症寒已復熱,熱已復寒,寒熱交并,噫氣惡食,食則嘔逆,胸滿腹脹,脈滑有力或氣口緊盛者,宜以楂曲平胃法,加藿香、草果治之。如脈遲滞,必兼寒也,可加乾薑、白蔻。如脈緩純,必兼濕也,可加半夏、茯苓。食瘧之症,兼寒兼濕者多,法當分治。

    『歌括』

    食瘧饑飽谷氣亂,邪冒營衛致失和。

    寒熱交并胸腹脹,食則嘔逆噫氣惡。

    氣口緊盛滑有力,楂曲平胃加果藿。

    遲滞兼寒入薑蔻,緩鈍兼濕半苓可。

    (十一)疫瘧

    疫瘧之爲病,因天時寒熱不正,邪氣乘虛而侵襲膜原,欲出表而未能透達,欲陷裏又不得空隙,故作寒熱往來,一日二、三次或一次,而無定期。其症:寒輕熱重,口渴有汗,右脈多勝于左,沿門阖境,長幻相似,是爲疫瘧。治法,宜以宣透膜原法治之。

    『歌括』

    疫瘧天時氣不正,乘虛而入膜原侵。

    欲出不透陷無隙,寒熱往來期無定。

    寒輕熱重有汗渴,右脈更比左脈盛。

    沿門阖境長幼似,宣透膜原爲主治。

    (十二)虛瘧

    元氣本虛,感邪患瘧者爲虛瘧。其症寒熱交作,自汗倦卧,飲食并減,四肢無力,脈象舉按俱弦,尋之則弱。宜以補氣升陽法治之。又有久瘧脾胃虛者,亦名虛瘧也,蓋胃虛則惡寒,脾虛則發熱,寒則灑灑,熱則烘烘。脈象浮按濡弱。治宜營衛雙解法,則不截而瘧自罷矣。倘肢涼便瀉,加附子、乾薑;嘔涎不食,加砂仁、半夏。

    『歌括』

    虛瘧原于元氣弱,感邪而發寒熱作。

    自汗倦卧飲食減,四肢乏力身軟弱。

    尋之脈弱舉按弦,補中益氣法可瘥。

    更有久瘧脾胃虛,脈浮濡弱亦虛瘧。

    胃虛惡寒脾虛熱,寒則灑灑熱烘灼。

    營衛雙調瘧自罷,肢涼便瀉薑附酌。

    吐涎不食加砂半,兩種虛瘧細琢磨。

    (十三)勞瘧

    勞瘧,由于患瘧日久,延而爲勞,或久病勞損,氣血兩虛而成。勞役過度,營衛空虛。亦能致之。脈象或軟而弱,或小滑或細數。其症:發熱惡寒,寒熱兼作,或晝或夜,發無定時。每遇小勞即發。氣虛者多汗,飲食少進;血虛者午後發熱,至晚則微汗而解。此似瘧非瘧之症,如誤爲瘧治,妄圖剝削,未有不成瘵疾也。治宜營衛雙調法。氣虛者,倍加參耆;血虛者,倍加歸芍。倘寒熱分清,按時而至,脈兼弦象,顯出少陽兼症者,始可佐以柴胡、青蒿,否則不可用也。

    『歌括』

    勞瘧由于久病因,勞損氣血兩虛成。

    營衛空虛勞役過,軟弱小滑細數分。

    寒熱晝夜發無定,氣虛汗多食少進。

    血虛午熱晚汗解,似瘧非瘧細辨明。

    如若誤診當瘧治,妄投剝削瘵疾生。

    營衛雙調補虛用,血倍歸芍氣耆參。

    寒熱分明按時至,少陽兼症柴蒿增。

    (十四)瘧母

    凡瘧經年不癒者,謂之老瘧。食積、痰延、瘀血,皆能結成痞塊。腹脹脅痛,令人多汗,此謂瘧母。亦有因調治失宜,營衛俱虛,或截瘧過早,邪伏肝經脅下而成痞塊者。治法以補虛之中兼以疏肝爲宜。可用調中暢氣法去耆、朮、甘、荷,加青皮、鱉甲、牡蠣、半夏治之。如形氣未衰,塊痛甚者,可加莪朮、三陵、肉桂。但偏用攻破剝削以治其塊,而不顧其正者,必延成中滿,致不可治。

    『歌括』

    瘧母經年久不癒,食積痰涎或血瘀。

    痞在左脅脹痛汗,調治失宜營衛虛。

    補虛疏肝暢氣法,減去甘荷及耆朮。

    加鱉青皮牡蠣半,痛甚莪棱肉桂入。

    若鈍剝削不顧正,延爲中滿病難除。

    (十五)三日瘧

    經曰:瘧有間日或至數日而發者,爲邪氣與衛氣客于六腑,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而又復作者曰三日瘧,宜以雙甲搜邪法治之。如陰虛之體,益以首烏、當歸;陽虛之體,益以鹿霜、潞黨。凡邪深陷者,必因正氣空虛,當用補氣升陽法,助其既虛之正,提起已陷之邪,使正氣復旺,邪氣自出,則瘧不驅自遁矣。

    『歌括』

    三日瘧邪深客腑,雙甲搜邪法可祛。

    陽虛之體鹿霜黨,陰虛須用歸首烏。

    邪陷心虛當提陷,補氣升陽助正復。

    (十六)伏暑

    伏天受暑,其邪甚,發于當時,其邪微,發于秋後。所謂秋時晚發,即伏暑之症也,當是時也,涼風飒飒,侵襲肌膚,新邪欲入,伏邪欲出,以致寒熱如瘧,或微寒,或微熱,不能與瘧疾分清。脈滞苔膩,脘痞氣窒,渴悶煩冤,午後則甚,入夜更劇,熱至天明,得汗則諸恙稍緩。日日如是,必要二、三候(<em>候:五日謂之一候。二、三候外,即十至十五日以外也。</em>)外,日減一日,方得全解。如元氣不支或調理非法,不治者甚多。不比風寒之邪一汗而解,溫熱之氣投涼即安,宜清宣溫化法,使其氣分開,則新邪先解,伏邪也随之而出也。如初起如瘧,可先服清宣溫化法。倘畏寒已解,獨發熱淹綿,可加竹葉、蘆根、連翹,減半夏、陳皮,免傷津液。其舌苔本膩,若漸黃燥黑焦,是伏暑之熱已傷其陰,于本法内加洋參、麥冬、玄參、生地治之。倘神誌昏蒙,是邪逼心包,可用益元散、紫雪丹,量其輕重投之。倘壯熱舌焦,神昏谵語,脈實不虛,是熱邪歸并陽明,宜用潤下救津法治之。如年壯體強,即以熟軍改爲生軍。

    『歌括』

    伏暑之症受暑由,甚發當時微發秋。

    伏于秋時稱晚發,涼風飒飒侵肌腠。

    新入伏出形如瘧,寒熱不如瘧清楚。

    脈滞舌膩脘痞塞,渴悶煩冤甚午後。

    入暮熱甚晨汗解,全解須待二、三候。

    不比風寒溫熱邪,調理非法多不救。

    清宣溫化開氣分,新邪先解伏邪搜。

    畏寒已解熱淹綿,減陳關加翹竹蘆。

    苔膩見黃黑焦燥,麥冬生地玄洋參。

    邪逼心包神昏蒙,益元紫雪量重輕。

    壯熱舌焦昏谵語,脈實邪熱并陽明。

    潤下救津急當進,體強生軍代熟軍。

    (十七)秋暑(附:秋涼)

    秋令較盛夏更熱,人感其熱而病者,稱爲秋暑。俗稱秋老虎是也。斯時濕土主氣,暑濕交蒸,若症見壯熱煩渴,蒸蒸自汗,脈洪濡或數,即爲秋暑也。治法與陽暑相同,以清涼滌暑法治之。倘夥令涼氣襲人,人感其氣,即患頭痛惡寒,發熱無汗,脈洪弦或緊,是爲秋涼之症。治法與陰暑相同,宜辛溫解表法;若在秋分之後,燥金主氣,遇有秋涼之見症者,是爲燥之勝氣,宜用苦溫平燥法;如遇秋暑之見症者,是爲燥之復氣,治宜甘寒生津法。三者宜細别之。

    『歌括』

    秋暑秋熱甚于暑,秋暑俗稱秋老虎。

    暑濕交蒸熱煩渴,蒸蒸自汗數洪濡。

    秋暑治法同陽暑,應以清涼滌暑治。

    交秋涼襲人感氣,頭痛惡寒熱汗無。

    浮弦或緊秋涼症,辛溫解表如陰暑。

    秋分之後燥勝氣,苦溫平燥法可施。

    秋暑見症爲復氣,甘寒生津法可予。

    選按

    瘧有多種,論中已詳述之。所舉疫瘧、痰瘧、瘴瘧,皆類似現代之惡性瘧或腦型瘧疾。虛瘧、勞瘧等均繫瘧疾的兼症,而不是病因。故治之必求其本。鬼瘧一節,認爲是屍疰客忤所致,治以所謂驅邪闢祟甚至念咒等法,純屬迷信之談,故删去之。治瘧之法,古人有豐富經驗。餘曾師其意,用雙甲搜邪法加味治療三陰大瘧,屢見良效。但随着科學技朮的發展,現代防治方法多有勝過古人之處。如能今古合參,可收相得益彰之妙。

   

三、拟用諸法

    (一)清宮捍瘧法

    『歌括』

    清營捍瘧治暑瘧,惡寒壯熱引飲渴。

    芩翹竹葉青皮賊,扁衣瓜翠青蒿酌。

    『藥物』

    連翹、竹葉、扁豆衣、青蒿、木賊草、黃苓、青皮,加西瓜翠衣。

    『方解』

    主治暑瘧惡寒壯熱,口渴引飲。暑瘧,是由暑氣内捨于營,故君以翹、竹清心,卻其上焦之熱;臣以扁豆衣解暑,青蒿祛瘧;佐以木賊發汗于外,黃芩清熱于内。古雲:瘧不離乎少陽,故使以青皮,引諸藥達少陽之經,瓜翠引伏暑透肌膚之表。

    (二)辛散太陽法

    『方歌』

    辛散太陽治瘧風,寒少熱多汗頭疼。

    桂枝羌防淡豆豉,前胡甘草棗薑成。

    『藥物』

    桂枝、羌活、防風、甘草、前胡、淡豆豉、生薑、紅棗。

    『方解』主治風瘧寒少熱多,頭痛自汗,兼治傷寒、傷濕。蓋風瘧有風在表,故宜辛散之方。方中桂、羌、防、草,即成方桂枝羌活湯,本治風瘧之劑也。内加前胡散太陽,復洩厥陰;淡豉解肌表,且祛瘧疾。更加生薑以攘外,紅棗以安内,表裏俱安,而瘧疾自去矣。

    (三)宣透膜原法

    『方歌』

    宣透膜原病有濕,寒甚熱微重四肢。

    身疼有汗脘悶半,槟芩果朴草藿施。

    『藥物』

    厚朴、槟榔、草果、黃芩、甘草、藿香、半夏,加生薑。

    『方解』

    主治濕瘧寒甚熱微,身痛自汗,肢腫脘悶。此師吳又可達原飲之法。方中去知母之苦寒,白芍之酸斂,用朴、槟、草果達其膜原,祛其盤踞之邪,黃芩清燥熱之餘,甘草爲和中之用,加藿、夏暢氣調脾,生薑破陰化濕。凡濕穢乘入膜原爲瘧者,此法必能奏效。

    (四)和解兼攻法

    『方歌』

    和解兼攻寒熱瘧,兼有裏積此方酌。

    柴胡黃芩元明粉,熟軍甘草半枳殼。

    『藥物』

    柴胡、黃芩、半夏、甘草、元明粉、熟軍、枳殼。

    『方解』

    主治寒熱瘧,兼治裏積。方中用柴、芩、夏、草以和解,用元明、軍、枳以攻裏。此仿長沙大柴胡之法也。

    (五)甘寒生津法

    『方歌』

    甘寒生津治瘧瘅,獨熱無寒肢熱煩。

    麥地膏翹沙參竹,蔗漿梨汁生津源。

    『藥物』

    生地、麥冬、連翹、竹葉、沙參、石膏,加蔗漿、梨汁。

    『方解』

    主治瘅瘧獨熱無寒,手足熱而欲嘔。方中首用生地、麥冬,取其甘寒滋膩以生津液。此症不離心、肺、胃三經,故以翹、竹清心,沙參清肺,膏蔗清胃,梨汁生津。

    (六)宣陽透伏法

    『方歌』

    宣陽透伏牝瘧纏,寒甚熱微或獨寒。

    乾薑附片蜀漆果,白蔻蒼朮厚朴參。

    『藥物』

    乾薑、附片、厚朴、蒼朮、草果、蜀漆,加白豆蔻,研末衝服。

    『方解』

    此爲治療牝瘧寒甚熱微,或獨寒無熱之有效方。方中用乾薑宣其陽氣,附子制其陰勝,厚朴開其滞氣,蒼朮化其陰濕,草果制獨勝之寒,蜀漆逐盤結之瘧,佐以白蔻,不惟透伏有功,抑且散寒化濕。

    (七)補氣升陽法

    『方歌』

    補氣升陽瘧氣虛,寒熱汗多倦食濡。

    參耆陳草歸升麻,柴胡薑棗于潛朮。

    『藥物』

    潞黨、黃耆、于朮、甘草、陳皮、歸身、升麻、柴胡,加生薑、大棗。

    『方解』主治氣虛患瘧,寒熱汗多,倦怠食減。此東垣補中益氣湯也。首用參、耆、朮、草,以補其氣,陳皮以行其氣,不使補而呆滞。用當歸活血,使血氣流暢,升、柴提其瘧邪,薑棗和其營衛。以此治療虛瘧,誠爲得當。

    (八)營衛雙調法

    『方歌』

    營衛雙調脈濡弱,灑寒烘熱虛勞瘧。

    桂枝當歸黃耆皮,參竹棗薑杭白芍。

    『藥物』

    桂枝、黃耆皮、當歸身、潞黨、白芍、甘草,加薑、棗。

    『方解』

    昔賢雲:胃者衛之源,脾者營之本。因脾胃累虛而作寒熱者,宜以營衛雙調法治之。方中用桂、耆護胃,歸、芍養營,參草補益胃脾,棗薑調和營衛,此從源本立方,勿見寒熱,便投和解。

    (九)雙甲搜邪法

    『方歌』

    雙甲搜邪三日瘧,纏綿不癒久難脫。

    陰虛加歸賊首烏,陽虛參桂霜鹿角。

    『藥物』

    穿山甲、鱉甲、木賊草、桂枝、制首烏、鹿角霜、東洋參、當歸身。

    『方解』

    主治三日瘧,久纏不癒。方中穿山甲爲善竄之物,主搜深踞之瘧。鱉甲爲爬動之物,最搜陰絡之邪。木賊中空而輕,桂枝氣薄而升,合而用之,不獨能發其深入陰分之邪,而且能達于陽分之表。更以何首烏養其陰,鹿角霜助其陽,人參益其氣,當歸補其血。陰陽氣血并復,則瘧邪自無容身之地矣。

    (十)清宣溫化法

    『方歌』

    清宣溫化濕溫初,秋時晚發伏暑留。

    翹苓瓜蔞陳半杏,甘草佩蘭荷葉俦。

    『藥物』

    連翹、杏仁、瓜蔞殼、陳皮、茯苓、制半夏、佩蘭葉,加荷葉引。

    『方解』

    此方治秋時晚發之伏暑,并治濕溫初起。方中用連翹,寒而不滞,取其輕宣;杏仁溫而不燥,取其溫化;蔞殼宣氣于上,陳皮化氣而中,茯苓、夏、草,消伏暑于内;佩蘭、荷葉,解新邪于外也。

    (十一)清涼透邪法 同卷一[三---(七)]

    (十二)清熱保津法 同卷一[三---(八)]

    (十三)宣竅導痰法 同卷二[三---(五)]

    (十四)芳香化濁法 同卷四[三---(十五)]

    (十五)化痰順氣法 同卷三[三---(七)]

    (十六)楂曲平胃法 同卷三[三---(八)]

    (十七)調中暢氣法 同卷三[三---(十三)]

    (十八)潤下救津法 同卷一[三---(十)]

    (十九)辛溫解表法 同卷一[三---(一)]

    (二十)清涼滌暑法 同卷三[三---(六)]

    (二十一)苦溫平燥法 同卷六[三---(二)]

   

四、備用成方(計十六方)

    小柴胡湯

    『主治』傷寒少陽症,往來寒熱,口苦耳聾,脅痛脈弦,瘧發寒熱,及婦人傷寒、熱入血室等症。

    『藥物』柴胡、半夏、黃苓、人參、甘草。加薑棗。

    『服法』煎服。

    景岳木賊煎

    『主治』瘧疾形實氣強,多濕多痰者。

    『藥物』木賊草、青皮、厚朴、制夏、槟榔、蒼朮。

    『服法』煎服。

    嚴氏清脾飲

    『主治』瘧疾熱多寒少,口苦咽乾,小便赤數,脈弦數。

    『藥物』青皮、厚朴、柴胡、黃苓、制夏、草果、茯苓、白朮、甘草,加薑。

    『服法』煎服。

    麻杏石甘湯

    『主治』溫瘧,先熱後寒。

    『藥物』麻黃、杏仁、石膏、甘草。

    『服法』煎服。

    柴平湯

    『主治』濕瘧,身重身痛。

    『藥物』柴胡、制夏、黃芩、人參、厚朴、蒼朮、陳皮、甘草、薑棗。

    『服法』煎服。

    藿香平胃散

    『主治』胃寒腹痛嘔吐及瘴疫濕瘧。

    『藥物』藿香、制夏、蒼朮、厚朴、陳皮、甘草。

    『服法』煎濕服。

    太無神朮散

    『主治』感山岚瘴氣,憎寒壯熱,一身盡痛,頭面腫大,瘴瘧時毒。

    『藥物』藿香、石菖蒲、蒼朮、厚朴、陳皮、甘草。

    『服法』煎服。

    人參敗毒散

    『主治』傷寒頭痛,憎寒壯熱,及時氣疫疠,山岚瘴氣,腮腫毒痢,諸瘡斑疹。

    『藥物』人參、茯苓、枳殼、桔梗、羌活、獨活、前胡、柴胡、川芎、薄荷、甘草,加薑。

    『服法』煎服。

    截瘧七寶散

    『主治』寒瘧久發不已,食瘧等。

    『藥物』常山、草果、青皮、陳皮、槟榔、厚朴、甘草。

    『服法』酒水煎服。

    局方常山飲

    『主治』瘧久不止者用此截之。

    『藥物』常山、草果、槟榔、烏梅、知母、貝母、薑棗。

    『服法』煎服。

    子和常山飲

    『主治』痰瘧。

    『藥物』常山、甘草。

    『服法』研末水煎,空腹取吐。

    鱉甲飲

    『主治』久瘧不癒,腹中結塊,名曰瘧母者。

    『藥物』鱉甲、白朮、黃耆、川芎、白芍、槟榔、草果、厚朴、陳皮、甘草、薑。

    『服法』煎服。

    四獸飲

    『主治』瘧病胃虛,中夾痰食。

    『藥物』人參、雲苓、白朮、炙草、陳皮、制夏、草果、烏梅、薑棗。

    『服法』煎服。

    追瘧飲

    『主治』血氣未衰,瘧發不止者。

    『藥物』首烏、當歸、青皮、陳皮、半夏、甘草。加煨薑。

    『服法』煎服。

    何人飲

    『主治』氣血俱虛,久瘧不止者。

    『藥物』首烏、人參、當歸、陳皮、煨薑。

    『服法』煎服。發作前二、三小時用。

    休瘧飲

    『主治』汗散既多,元氣不復,或衰老弱質,久瘧不已者。

    『藥物』人參、白朮、當歸、首烏、甘草。

    『服法』煎服。

   

卷六 秋傷于濕大意

   

一、概述

    土寄四季之末,四時皆有濕氣。經謂:"秋傷于濕"。蓋以大暑至白露,正值濕土司權故也。濕之爲病有六,即:傷濕、中濕、冒濕、濕熱、寒濕、濕溫是也。傷濕有表裏之分。表濕,由于居濕涉水,雨露沾衣,從外而受。裏濕,由于多食生冷瓜果,濕邪從内而生。中濕,卒然昏倒,形如中風。冒濕,因早晨冒霧露之氣或雲瘴山岚。濕熱,夏末秋初感受爲多,他時較少。寒濕,先傷于濕,後傷生冷。濕溫,濕釀成溫,溫未化熱,最難速癒,非比寒濕之症辛溫可化,濕熱之症清利可平也。

    『總括』

    土寄季末皆有濕,大暑白露濕權司。

    濕病有六傷中冒,濕熱寒濕濕溫是。

    傷濕之症分表裏:表由居濕雨浸衣,

    裏由濕傷冷飲過,多食瓜果自内起。

    中濕卒倒類中風,冒濕霧露岚瘴氣。

    濕熱多在夏秋交,寒濕傷濕復傷冷。

    濕溫由濕釀成溫,溫未化熱最難已。

   

二、分述

    (一)傷濕

    傷濕有表裏之分,傷于表者,因于居濕涉水,雨露沾衣,其濕從外而受,束于肌殼。症見頭脹而痛,胸悶,苔白滑,不渴,身重而痛,發熱體酸,小便清長,脈浮緩或濡,此皆濕傷于表之症也。治以辛散太陽法去桂枝、豆豉,加蒼朴,俾其在表之濕,從微汗而解也。傷于裏者,由于多食瓜果茶酒冷飲之物,其濕從内而生,踞于脾臟。症見肌肉隱黃,脘悶不暢,舌苔黃膩,口渴不欲飲水,身體倦怠,微熱汗少,小便短赤,脈沉而緩者,此皆濕傷于裏之見症也。治以通利州都法,俾其在裏之濕,從小便而出也。

    『歌括』

    傷濕之症表裏分,表濕涉水雨露浸,

    濕從外受束軀殼,白滑胸痞頭脹疼,

    口不作渴身重痛,發熱身疲溺長清,

    浮緩濡小濕傷表,辛散太陽去桂豉,

    加蒼厚朴微汗解,風以勝濕仿時珍(<em>李時珍曰:"凡風藥可以勝濕;利小便可以引濕。此爲治表裏濕邪之大法也。"</em>)。

    裏濕飲冷過瓜果,濕從内生踞太陰。

    舌苔黃膩渴不飲,肌肉隱黃中脘悶,

    微熱汗少溺短赤,身肢倦怠脈緩沉,

    通利州都從溲去,加減之法各本因。

    附:倪松亭治濕總則

    治濕之道非止一端,如濕在皮膚者,宜用麻、桂二朮之屬以表其汗,亦有羌防白芷之風藥以勝之者,譬如清風薦爽(1),濕氣自消也。水濕積于腸胃,肚腹腫脹者,宜用遂戟芫牽之屬以攻其下,譬如水滿溝渠,非導之不去也。寒濕在于肌肉筋骨之間,拘攣作痛或麻木不仁者,宜用薑附丁桂之屬以溫其經,譬如太陽中天,則濕自乾也。濕氣在臟腑之内,肌膚之外,微而不甚者,宜用蒼朮朴夏之屬以健脾燥濕,譬如些微之濕,以灰土摻之,則濕自燥也。濕氣在于小腸膀胱,或腫或渴,或小便不通,宜用二苓車澤之屬以滲利之,譬如水溢溝浍,非疏通其道不達也。均按其病因而分治之。

    『歌括』

    治濕之道非一式,細察其因辨症治。

    皮濕桂麻二朮汗,或羌防芷以勝之。

    濕積胃腸腹腫脹,遂戟芫牽攻下施。

    寒濕肌肉筋骨犯,拘攣作痛麻不知,

    薑附丁桂溫經用,太陽中天濕自除。

    内濕臟腑外肌膚,微而不重朴二朮。

    濕在膀胱尿澀渴,或腫二苓車澤適。

    (二)中濕

    中濕者,即類中門之濕中也。蓋濕爲陰邪,發病一般徐緩。今忽中者,必因脾胃素虧之體,宿有痰飲内停,偶被濕氣所侵,與痰相持而上衝,令人涎潮壅塞,忽然昏倒,神識昏迷。此與中風之症亦頗相似。但其脈有沉緩、沉細、沉澀之不同,且無口眼喎斜、不仁不用之各異,此即丹溪所謂濕熱生痰。感冒之症也。宜以增損胃苓法去豬苓、澤瀉、滑石,加蘇子、制半夏、遠誌、菖蒲治之。倘痰阻喉間,聲如鼎沸,此爲危重之象,可加蘇合香衝服,望其有效。

    『歌括』

    中濕脾胃素虧因,痰飲内留被濕侵。

    濕痰相持上衝逆,涎潮壅塞倒神昏。

    狀如中風無喎斜,肢無不用或不仁。

    脈沉或緩細澀異,增損胃(<em>苓</em>)減滑澤苓。

    加入蘇子半遠蒲,喉痰鼎沸蘇合增。

    (三)冒濕

    冒濕之病,得之于晨冒霧露,雲瘴山岚,或天陰淫雨,睛後濕蒸。初受其氣者,首蒙如裹,遍體不舒,四肢懈怠,脈象濡緩,此邪在表也。宜用宣疏表邪法取其微汗,勿使由表入裏。倘或脘中痞悶,微熱汗少,小便短赤,是濕邪已入于裏也。宣疏之劑又不相宜。宜用通利之方,參照傷濕門治之可也。

    『歌括』

    冒濕得之霧露晨,瘴岚淫雨及天陰。

    初晴濕蒸新感受,首蒙如裹肢懈沉。

    遍體不舒脈濡緩,宣疏表濕微汗行。

    入裏微熱而汗少,小便短赤脘中悶。

    宣疏之劑不宜用,通利須參傷濕門。

    (四)濕熱

    立秋處暑之令,炎蒸如夏,患者非秋濕即爲秋暑。其實秋令之濕熱亦必夾有秋暑也。濕熱之見症:身熱有汗,苔黃而澤,煩渴溺赤,脈來洪數是也。當用通利州都法治之。如大便秘結加瓜蔞、薤白,開其上以潤其下。如大便未下,脈形實大有力者,是濕熱夾有積滞也。宜本法加元明粉、制熟軍治之。

    『歌括』

    濕熱秋令秋暑并,身熱有汗苔黃潤。

    煩渴溺赤脈洪數,通利州都法可遵。

    便秘加入瓜蔞薤,開上潤下症自輕。

    倘便未下脈實力,濕熱夾滞加元軍。

    (五)寒濕

    傷濕又兼傷寒,名曰寒濕。蓋因先傷于濕,又傷生冷也。寒濕之症,頭有汗而身無汗,遍身拘急而痛,不能轉側,近之則痛劇,脈緩近遲,小便清白,宜以辛熱燥濕法治之,勿使其久釀成溫,而成濕溫之病,溫甚成熱而成濕熱之病。又勿令變爲痰飲,伏而不發,交冬發爲咳嗽之病。寒濕之病,患于陽虛體寒者爲多,宜用辛熱燥濕之法。濕熱之症,患于陰虛火體者爲多,此法又不可浪用也。慎之慎之。

    『歌括』

    寒濕傷寒又生冷,拘急難轉遍身疼。

    頭部有汗身無汗,脈緩近遲小便清。

    辛熱燥濕法可進,勿使久釀成濕溫。

    溫盛成熱爲濕熱,若變痰飲冬咳生。

    陽虛寒體辛燥用,陰虛火體慎沾唇。

    (六)濕溫

    長夏初秋,濕中生熱,即暑病之偏于濕者,名曰濕溫。考其致病之因,乃由濕邪踞于氣分,醞釀成溫,尚未化熱,不比寒濕之病辛散可瘳,濕熱之病清利即解耳。此病脈無定體,或洪或緩,或伏或細,故難以一定之脈可以印證也。其症始惡寒,後但熱不寒,汗出胸痞,苔白或黃,渴不引飲,宜用清宣溫化法去連翹,加厚朴、豆卷治之。倘頭痛無汗,惡寒身重,有邪在表,宜用宣疏表濕法加葛、羌、神曲治之。倘口渴自利,是濕流下焦,宜本法去半夏,加苡仁、澤瀉治之。倘有胫冷腹滿,是濕邪抑遏陽氣,宜用宣陽透伏法去草果、蜀漆,加陳皮、腹皮治之。如寒熱似瘧,舌苔白滑,是爲邪遏膜原,宜用宣透膜原法治之。如或失治,變爲神昏谵語,或笑或痙,是爲邪逼心包,營分被擾,宜用祛熱宣竅法加羚角、鉤騰、元參、生地治之。如撮空理線,苔黃起刺,或轉黑色,大便不通,此濕熱化燥,閉結胃腑,宜用潤下救津法以生軍代替熟軍,加枳殼,望其攻下有力耳。倘苔不起刺又不焦黃,此法又不可亂投也。

    『歌括』

    濕溫夏霜末初症,濕邪盤踞氣分成。

    醞釀爲溫未化熱,脈無定體難印憑。

    開始惡寒後但熱,苔白或黃汗痞悶。

    口渴不飲清宣化(濕),去翹加朴豆卷行。

    頭痛無汗寒身重,宣疏表濕羌葛神。

    口渴自利濕流下,宣疏去夏加澤仁。

    濕遏陽氣胫逆冷,腹滿宣陽透伏斟。

    減去蜀漆與草果,再加腹皮和廣陳。

    寒熱似瘧舌滑白,邪遏膜原宣透能。

    失治變昏谵痙笑,宣竅加羚鉤地參。

    撮空理線黃刺黑,化燥腑結便不通。

    急以潤下救津法,加枳熟軍代生軍。

    倘苔無刺不焦黃,潤下救津不可行。

    (七)秋燥

    六氣之中,燥金主氣,自秋分而至立冬。蓋秋燥之氣,初客于表,頭微痛,畏寒咳嗽,無汗鼻塞,舌苔白薄者,宜用苦溫平燥法治之。若熱渴有汗,咽喉作痛,是燥之涼氣已化爲火。宜本法内除去蘇、荊、桂、芍,加玄參、牛蒡、象貝治之。如咳嗽胸痛,痰中兼血,是肺絡被燥火所劫。宜用金水相生法去東參、五味加西洋參、旱蓮草治之。如諸症一無,惟腹作脹,大便不行,此燥結盤踞于裏。宜用松柏通幽法治之。總之,燥氣侵表,病在于肺;入裏,病在胃腸;其餘肝燥、腎燥,血虛枯燥,皆屬内傷之病也。

    『歌括』

    秋燥秋分至立冬,燥金主氣肺應從。

    初客于表畏寒咳,無汗鼻塞頭微疼。

    舌苔薄白無熱渴,苦溫平燥法可遵。

    倘熱有汗渴咽痛,燥氣涼氣化火成。

    本法去蘇荊桂芍,加麥牛蒡貝玄參。

    咳嗽胸痛痰帶血,肺絡被劫嗽傷陰。

    金水相生去東味,加入旱蓮西洋參。

    諸症一無惟腹脹,燥結盤裏便不行。

    治宜松柏通幽法,肝腎血燥内傷論。

    選按

    經雲:"秋傷于濕"。喻嘉言謂:"秋傷于燥"。學者屢有爭議。雷氏本立秋至白露主氣濕土,秋分至霜降主氣燥金,前者始于暑氣之末,後者終于寒冬之前,既言濕,又言燥,各得其宜。蓋取《内經》備化之紀……其令濕,審平之紀……其令燥之義耳。濕之爲病,雷氏已分論之,并舉倪松亭治濕原則,譽爲治濕之綱領。濕病總論言之亦詳,謂濕爲重濁有形之邪,有從内而生者,有從外而感者,外感者爲輕,内生者爲重。然其甚也,外感之濕,必漸入于臟腑,内生之濕,必漸傳于經絡。治則總以理脾清熱,利小便爲主。在上者宜發汗,在裏者宜滲利,裏虛宜實脾,挾風宜解肌,陽虛者補火,陰虛者壯水,濕而有熱以苦寒燥之,濕而有寒以辛熱除之等等。随症應變,此亦治濕之要道也(參閱《中國醫學大辭典》濕條)。尚有濕溫一症,亦眾說紛纭,有言溫病復感于濕者;有言濕盛之體,復中于暑,暑濕相搏者;有言長夏初秋濕中生熱,暑病之兼于濕者。雷氏則謂濕邪遏于氣分,醞釀成溫,尚未化熱,故以濕溫名之。又謂濕溫之脈或洪或緩,或細或伏,無一定體例,未足印證,此亦經驗之談。必須驗之于舌,結合具體症象而明辨之,庶不致誤。

   

三、拟用諸法

    (一)宣疏表濕法

    『方歌』

    宣疏表濕首如裹,遍體不舒肢懈堕。

    秦艽防風蒼朮草,藿香陳皮薑砂殼。

    『藥物』

    蒼朮、防風、秦艽、藿香、陳皮、砂仁殼、甘草、加生薑。

    『方解』

    此治冒濕之法。君以蒼朮、防、秦,宣疏肌表之濕;臣以藿、陳、砂殼,通暢不舒之氣;佐甘草以潤燥;使生薑以溫濕。肌表疏,表濕去,病自霍然矣。

    (二)辛熱燥濕法

    『方歌』

    辛熱燥濕寒濕堪,拘急頭汗身無汗。

    蒼朮白芷二活草,乾薑防風草蔻贊。

    『藥物』

    蒼朮、防風、甘草、羌活、獨活、白芷、草豆蔻、乾薑。

    『方解』

    此治寒濕爲病,頭有汗而身無汗,周身拘急而痛之法。蒼、防、甘草即海藏神朮散方,治外感寒濕甚爲中的。更加二活白芷,透濕于表;草蔻、乾薑,燥濕于裏。但要注意,陰虛火旺之體,不可浪用,因此方皆辛散溫熱之藥也。

    (三)苦溫平燥法

    『方歌』

    苦溫平燥治燥勝,畏寒無汗頭微疼。

    鼻塞咳嗽前桔芥,桂芍紫蘇陳杏仁。

    『藥物』

    杏仁、陳皮、紫蘇、荊芥、桂枝、白芍、前胡、桔梗。

    『方解』

    此治燥氣侵表,頭微疼,畏寒無汗,鼻塞咳嗽之法。凡感燥之勝氣,宜苦溫爲主。故以陳、杏、蘇、荊以解之,加白芍之酸,桂枝之辛,取其"燥淫所勝,平以苦溫,佐以酸辛"是也。秋燥之症,每多咳嗽,故佐前、桔以宣其肺,肺得宣暢,則燥氣自解。

    (四)松柏通幽法

    『方歌』

    松柏通幽燥結症,腹脹便閉松柏仁,

    冬葵火麻瓜蔞殼,腹皮薤白桔蜜衝。

    『藥物』

    松子仁、柏子仁、冬葵子、火麻仁、桔梗、瓜蔞殼、薤白、大腹皮,加蜂蜜衝服。

    『方解』

    此仿五仁丸方。治燥結盤踞于裏,腹脹便閉之法。松、柏、葵、麻,皆滑利潤腸之品,較硝、黃之推蕩爲穩妥;桔梗、蔞、薤,爲開上潤下之藥;更佐腹皮寬腸,蜂蜜潤燥。

    (五)辛散太陽法 同卷五[三---(二)]

    (六)清宣溫化法 同卷五[三---(十)]

    (七)宣透膜原法 同卷五[三---(三)]

    (八)宣陽透伏法 同卷五[三---(六)]

    (九)通利州都法 同卷三[三---(五)]

    (十)增損胃苓法 同卷三[三---(九)]

    (十一)金水相生法 同卷四[三---(十六)]

    (十二)祛熱宣竅法 同卷一[三---(五)]

    (十三)潤下救津法 同卷一[三---(十)]

   

四、備用成方(計十二方)

    桂苓甘露飲

    『主治』統治濕溫濕熱。

    『藥物』茯苓、豬苓、白朮、澤瀉、肉桂、滑石、石膏、寒水石。

    『服法』煎服。

    松峰達原飲

    又叫達原飲。有知母、黃芩、無黃柏、梔子、茯苓。

    『主治』治濕熱盤踞膜原。

    『藥物』槟榔、草果、厚朴、白芍、甘草、黃柏、梔子、茯苓。

    『服法』煎服。

    蒼苓白虎湯

    『主治』濕溫身重,胸滿頭痛,妄言多汗,兩胫逆冷。

    『藥物』蒼朮、茯苓、石膏、知母、甘草。

    『服法』煎服。

    三仁湯

    『主治』濕溫胸悶不肌,舌白不渴,午後身熱,狀若陰暑等。

    『藥物』杏仁、蔻仁、苡仁、滑石、通草、竹葉、厚朴、制夏。

    『服法』煎服。

    清燥救肺湯

    『主治』治諸氣膹郁,諸痿喘嘔之因于燥者。

    『藥物』麥冬、阿膠、杏仁、麻仁、桑葉、枇杷葉、人參、甘草、石膏。

    『服法』煎服。

    杏蘇散

    『主治』燥傷本臟,頭微痛惡寒,咳嗽稀痰,鼻塞,脈弦無汗。

    『藥物』杏仁、蘇梗、茯苓、半夏、陳皮、甘草、枳殼、桔梗、前胡,加薑棗。

    『服法』煎服。

    滋燥養營湯

    『主治』火灼肺金,血虛外燥,皮膚皺揭,筋急爪枯或便秘等。

    『藥物』當歸、黃芩、生地、熟地、白芍、甘草、秦艽、防風。

    『服法』煎溫服。

    金匱腎着湯

    『主治』傷濕身重,腹痛腰冷。

    『藥物』乾薑、茯苓、白朮、甘草。

    『服法』煎服。

    羌活勝濕湯

    『主治』濕氣在表,頭痛頭重,或腰脊得痛,或一身盡痛,微熱昏倦等。

    『藥物』羌活、獨法、川芎、藁本、蔓荊子、防風、甘草。

    『服法』煎服。

    平胃散

    『主治』濕淫于内,脾胃不能克制者。

    『藥物』蒼朮、陳皮、厚朴、甘草。

    『服法』煎服。

    蜜煎導法

    『主治』陽明症,自汗,小便利,大便秘結等。

    『藥物』蜂蜜。

    『服法』微火熱,勿令焦,撚作挺子,糁皂角末,插谷道中。

    除濕湯

    『主治』傷濕腹痛,身重足軟,大便溏瀉。

    『藥物』蒼朮、陳皮、茯苓、制半夏、厚朴、甘草。

    『服法』煎服。

   

卷七 秋傷于濕冬生咳嗽大意

   

一、概述

    六氣之中,濕氣在秋。經謂:"秋傷于濕"。蓋濕土之氣,内應乎脾,脾土受濕,不司運化,内濕釀成痰飲,上襲于肺,而成咳嗽者,名曰痰嗽。治宜理脾爲主,滲濕爲佐。如由秋末傷燥,至冬燥氣内侵乎肺,肺失清降而作咳者,名曰乾咳。治宜理肺爲主,潤肺爲佐。此皆秋令之伏氣而發于冬。至于風寒暑熱皆令咳嗽,已分别于各章闡朮矣。

    『總括』

    濕土之氣内應脾,脾土受溫運化低。

    初秋傷濕不及發,久釀成痰上襲肺,

    濕爲痰嗽燥乾咳,症各有因須分類。

    痰嗽理脾佐滲濕,乾咳理肺潤燥配。

    此皆伏氣入冬發,風寒暑熱咳另匯。

   

二、分述

    (一)痰嗽

    此病由立秋以後秋分以前,先傷于濕,濕氣内踞于脾,釀久成痰,痰襲于肺,氣分壅塞,節制無權,來冬稍感寒氣,初客皮毛,漸入于肺,肺氣上逆,則潛伏之濕痰,随氣而逆,遂成痰嗽之病。脈弦滑或微緊,舌苔白潤,胸次不舒,痰白而稀,口不作渴,此皆秋濕伏氣之症也。治當理脾爲主,滲濕化痰爲佐,宜以加味二陳丸治之。如有感寒發熱者,加蘇梗、前胡;氣喘加旋覆、蘇子。随症損益。

    『歌括』

    秋分之先前傷濕,濕痰襲肺痰嗽成。

    氣分壅塞失節治,入冬感寒客肺經。

    潛伏濕痰随氣逆,弦滑微緊苔白潤。

    痰稀胸悶口不渴,此皆秋濕伏氣症。

    治脾爲主佐滲化,加味二陳法可循。

    倘有寒熱前蘇梗,氣喘旋覆蘇子增。

    (二)乾咳

    此因秋分之後,先傷乎燥,燥氣侵肺,當時未發,至交閉藏之令乃發,斯爲金寒水冷之咳也,名曰乾咳。其症咳逆乏痰,即有痰亦清稀而少,喉癢咳甚,胸脅引疼,脈沉而勁,苔薄白少津,當用溫潤辛金法治之。如胸脅痛者,加旋覆、橘絡;咳逆艱難者,加松子、款冬。如劇咳震動血絡,喉痛吐紅,脈轉沉滑或沉數者,此燥氣已化爲火也,當用清金寧絡法治之。

    『歌括』

    乾咳咳逆秋分後,先傷乎燥肺受侵。

    當時未發閉藏發,金寒水冷乾咳成。

    咳逆乏痰清稀少,喉癢咳甚胸脅疼。

    脈沉而勁苔薄白,溫潤辛金法甚明。

    胸脅痛加旋橘絡,痰艱松子與款冬。

    劇咳吐血燥化火,沉數清金寧絡充。

    氣短咽乾甚有汗,金水相生莫因循。

    選按

    本篇所舉咳嗽,一爲傷于初秋之濕,濕氣内踞于脾,脾失運化,濕釀爲痰,上襲于肺而成痰嗽;一爲傷于秋末之燥,燥氣傷肺,當時未發,至冬令金寒水冷發爲乾咳,二者皆伏氣爲患也。然而致咳之因,非止一端。《黃帝内經素問·欬論篇》:"五臟六腑皆令人欬,非獨肺也。"又曰:"春夏秋冬六淫之邪均可致欬。"綜觀發病之由,不外外感、内傷兩大途徑。風寒暑濕之感于外者,必自皮毛而入,皮毛爲肺之合,故先入于肺,久則傳遞于五臟;七情饑飽之傷于内者,陰損于下則火亢于上,肺爲中氣出入之道,故五臟之邪火上逆而迫肺。"雷氏因時病之限,未言及此。總之,咳嗽之因甚多,症治亦異,均各有專論,幸勿僅限于伏氣之說,而忽視其他因也。

   

三、拟用諸法

    (一)加味二陳法

    『方歌』

    加味二陳治痰多,咳嗽頻頻口不渴。

    苓半甘草苡陳皮,杏仁生薑饴糖酌。

    『藥物』

    茯苓、陳皮、制半夏、甘草、苡米、生薑、饴糖。

    『方解』

    此治痰多作嗽,口不作渴之方。苓、陳、夏、草,即二陳湯。半夏辛溫,體滑性燥,行水利痰爲君。蓋痰因氣滞,氣順則痰降,故以陳皮利氣。痰由濕生,濕去則痰消,故以茯苓滲濕爲臣。中不和則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補土爲佐。加苡仁助茯苓以利濕;杏仁助陳皮以利氣;生薑助半夏以消痰;饴糖助甘草以和中。凡因痰致嗽者此法均宜。

    (二)溫潤辛金法

    『方歌』

    溫潤辛金治無痰,乾咳喉癢脅疼煩。

    松子冬花陳百部,甜杏冰糖與紫菀。

    『藥物』

    紫菀、百部、松子、冬花、甜杏、廣陳皮,冰糖爲引。

    『方解』

    治乾咳無痰,喉癢脅痛。肺屬辛金,金勝則燥,所以惡寒冷而喜溫潤也。紫菀、百部均溫且潤,能暢上焦之肺,久咳暴咳均宜。更加松子潤肺燥,杏仁降肺氣,款冬冰糖治乾咳,蜜炙陳皮去燥以理肺。肺得溫潤,咳逆自止。

    (三)清金寧絡法

    『方歌』

    清金寧絡治咳紅,燥氣化火火刑金。

    麥竹旱蓮地桑葉,炙枇杷葉玄沙參。

    『方解』

    此治燥氣化火,刑金劫絡之法。麥冬、玉竹,清其燥火;沙參、玄參,潤其肺金;生地、旱蓮,寧其血絡。蓋血藏肝臟,故加桑葉以平其肝;肺氣上逆,故加杷葉以降其肺。使肺氣得降,肝血得藏,則咳逆吐紅,自可就癒矣。

    (四)金水相生法 同卷四[三---(十六)]

   

四、備用成方(計七方)

    丹溪咳血方

    『主治』咳嗽痰血。

    『藥物』青黛、瓜蔞、海石、梔子、诃肉。

    『服法』蜜丸。

    清肺飲

    『主治』痰氣上逆而致咳嗽。

    『藥物』杏仁、貝母、茯苓、橘紅、桔梗、甘草、五味子、生薑。

    『服法』煎服。

    千金久嗽方

    『主治』久嗽不已。

    『藥物』白蜜、生薑汗。

    『服法』蜜丸。

    二陳湯

    『主治』一切痰飲,咳嗽脹滿,嘔吐惡心,頭眩心悸等。

    『藥物』茯苓、制半夏、陳皮、甘草、生薑,饴糖爲引。

    『服法』煎服。

    瓊玉膏

    『主治』乾咳無痰。

    『藥物』生地、茯苓、人參、白蜜。

    『服法』膏服。

    瀉白散

    『主治』肺經有火,皮膚蒸熱,灑淅、寒熱,日晡尤甚,喘咳氣急等。

    『藥物』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粳米。

    『服法』煎服。

    景岳六安煎

    『主治』風寒咳嗽,痰滞氣逆等。

    『藥物』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杏仁、白芥子、生薑。

    『服法』煎服。

   

卷八 冬傷于寒大意

   

一、概述

    經雲:"冬傷于寒"。是指立冬之後寒氣傷人而致病也。有傷寒、中寒、冒寒之别。傷寒:寒熱無汗,脈來浮緊;中寒:寒邪直中于三陰之裏,故吐瀉腹痛,急宜熱劑祛寒;冒寒:即寒邪冒于軀殼之外(<em>軀殼之外:指體表而言。寒邪冒于軀殼之外:是指寒邪冒于體表而爲病。</em>),症見寒熱身疼,得汗即解。尚有冬溫一症,是冬應寒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人感之即病是也。宜用辛涼之法治之。若誤用麻桂、青龍,必變症百出矣。以上四者,皆冬時即病之新感也。如受微溫微寒之氣,當時未發,必待來春而發者,便爲伏氣之病。這與以上諸溫有本質區别。現分述如下

    『總括』

    立冬之後傷于寒,傷中冒寒冬溫纏。

    傷寒惡寒熱無汗,脈來浮緊仔細參。

    中寒直中吐瀉痛,甘熱祛寒法可宣。

    冒寒寒邪冒體表,寒熱身疼得汗寬。

    冬溫更宜詳辨症,應寒反溫致病然。

    辛涼之法當急進,麻桂青龍切勿沾。

    如此四者皆新感,來春而發伏氣看。

   

二、分述

    (一)傷寒

    傷寒者,乃由冬令寒邪傷于寒水之經而爲病。其症:頭疼身痛,寒熱無汗,脈浮緊。治宜辛散太陽法去前胡、紅棗,加紫蘇、蔥白。如體實邪甚者,麻黃湯亦可用之。若有汗,脈浮而緩,便是傷風之病,若誤用之,必變症蜂起矣。尚有傳經、兩感、合病、并病及誤治、變症、坯症等,均須參閱《傷寒論》以明辨之。

    尤須注意者,傷寒之病必須是發病于立冬之後,寒水主政之時。一交春令,便不可以傷寒名也。即有是症,可于寒疫中求之。

    『歌括』

    冬傷于寒傷寒病,寒熱無汗頭身疼。

    浮緊辛散太陽法,去棗前胡加紫蔥。

    體實邪盛麻黃湯,有汗浮緩爲傷風。

    誤投麻黃變症起,詳參傷寒論詳明。

    若在春令爲寒疫,治法詳參傷寒門。

    (二)中寒

    中寒一症,時令過寒,突受寒淫殺厲之氣(<em>寒淫:即寒邪。殺厲:即兇猛。寒淫殺厲:指兇猛剛悍的寒邪。</em>)而成。其症:突然腹痛,面青吐瀉,四肢逆冷,手足攣蜷,或昏閉身涼,或微熱不渴等。但三陰脈症各有不同。太陰中寒則脘中作痛,脈沉緩;少陰則臍腹作痛,脈沉細;厥陰則少腹作痛,脈沉遲。宜細别之。治法:三陰中寒,皆以甘熱祛寒法治之。寒中太陰以乾薑爲君,少陰以附子爲君,厥陰以吳萸爲君。吐甚加藿香、豆蔻,瀉甚加蒼朮、木香,筋攣加木瓜、橘皮,呃逆加柿蒂、丁香。如脈微欲絕,昏不知人,問之不能答,難辨經絡者,可遵丹溪溫補之劑,用挽正回陽之法積極救治。

    『歌括』

    寒邪直中中寒稱,突受寒侵殺厲成。

    腹痛肢踡吐瀉逆,昏閉身涼面色青。

    或有微熱口不渴,三陰脈症應區分。

    太陰脘痛脈沉緩,少陰臍痛脈細沉。

    厥陰沉遲少腹痛,甘熱祛寒治三陰。

    太陰乾薑少陰附,厥陰吳萸各有君。

    吐加藿香瀉蒼朮,筋攣瓜橘呃柿丁。

    (三)冒寒

    冒寒之病,由外冒寒邪而致,比之傷寒則輕。比之中寒則緩。其發病繫由寒氣冒于體表,未傳入裏。症見:遍體酸疼,頭微痛,畏寒發熱無汗,脈浮。宜辛溫解表法治之。服藥後,謹避風寒,覆被而卧,俾得微汗而解,否則傳經入裏。倘伏而不發,至來年則發爲春溫,風溫等病。

    『歌括』

    冒寒寒冒體表然,未傳入裏體痛酸。

    頭痛畏寒熱無汗,脈浮辛溫解表參。

    藥後避風微汗解,否則傳經入裏盤。

    伏而不發來年發,春溫風溫必糾纏。

    (四)冬溫

    冬應寒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人感之而即病者,即爲冬溫。對勞苦出汗之人,溫氣多襲于表;對冬不藏精,腎經不足之人,溫氣多襲于裏,冬溫之病,雖發于冬時,然用藥之法,卻與傷寒大異。蓋溫則氣洩,寒則氣斂,二氣本屬相反,如誤用辛溫必變症叠出。冬溫之症,頭痛有汗,咳嗽口渴,不惡寒而反惡熱,或面浮,咽疼胸痛,陽脈浮滑有力者,乃溫邪竄入肺經也,宜用辛涼解表法加連翹、象貝治之。口渴甚者,是溫邪入于胃腑,再加蘆根、花粉治之。如或下痢,陰脈不浮而滑,是溫邪已陷入裏,宜清涼透邪法加葛根、黃芩治之。倘熱勢轉甚,神昏谵語,舌苔轉黑者爲難治。急以清熱宣竅法或紫雪丹搶治之。

    『歌括』

    應寒反溫病冬溫,溫氣襲表勞汗身。

    腎虛之體溫襲裏,此因冬不藏精成。

    用藥之法各有别,冬溫傷寒各不同。

    溫則氣洩寒氣斂,誤用辛溫變症生。

    頭痛有汗咳渴浮,不寒惡熱咽胸疼。

    浮滑有力溫竄肺,辛涼解表貝翹增。

    渴甚溫邪入胃腑,再加花粉與蘆根。

    下痢溫邪陷入裏,清熱透邪加葛芩。

    熱甚昏谵苔轉黑,祛熱宣竅紫雪斟。

    選按

    本卷所論冬傷于寒,是指狹義傷寒而言。對其發病季節見解不一。雷氏對諸賢霜降之後,春分以前,有觸發者是爲傷寒之說,頗有非議。認爲霜降以後,猶是燥氣主氣,春分以前,正是風木主氣,感之或爲燥,或爲風。隻有在立冬之後,寒水主氣之時,人感其氣即病,乃爲傷寒。對此,拙意認爲雷氏之說,亦非無據。蓋季節交替,有其一定之規律,在理論上是極爲強調時日的。但另一方面,對其臨床運用,拙意認爲氣候之變化,則是互相滲透,并非固定不移,同時天氣有異常,地區在差别,人們的適應性亦各有不同,因此對發病的影響,似未可硬以節令之時日爲界。古人有因地、因時、因人制宜,是有其科學根據的。當視其具體情況而推斷之,庶乎切合實際。此外,尚有廣義傷寒,即《難經·第五十八難》中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此皆外感病之總稱,均各有其專論。

    卷中還論及冬溫一症,繫由冬時過暖,冬應寒而反溫,溫熱郁悶而然,屬于新感溫病。因發病在冬,故雷氏列于冬傷于寒門。前者治宜辛溫,此則治宜辛涼,宜詳辨之。

   

三、拟用諸法

    (一)辛散太陽法

    『方歌』

    辛散太陽治瘧風,熱多寒少汗頭疼。

    桂枝羌活淡豆豉,前胡甘草棗薑充。

    『藥物』

    桂枝、羌活、防風、甘草、前胡、淡豆豉、生薑、紅棗。

    『方解』

    此方乃治風瘧之劑,大凡外邪襲人,必先傷于太陽之表。其中桂、羌、防、草,即成方桂枝羌活湯内加前胡、豆豉而成。這裏去前胡、紅棗,加紫蘇、蔥白,蓋取其加強辛溫散表之作用也。

    (二)甘熱祛寒法

    『方歌』

    甘熱祛寒直中陰,冷服不拒陽可伸。

    薑附吳萸炙甘草,寒邪一散望回春。

    『藥物』

    甘草、乾薑、附片、吳萸。微煎冷服。

    『方解』

    此方治寒邪直中三陰之症,亦即仲景四逆湯也。方中加吳萸之大熱,以祛厥陰之寒邪。治療寒中三陰最爲中的。汪仞庵原解謂寒淫于内,治以甘熱,故以薑附大熱之劑,以伸發陽氣,表散寒邪。甘草也是散寒補中之品,又以緩薑附之上僭(<em>僭:讀如見。超越本分之意。這裏所指是用甘草以緩解乾薑、附片之大熱以免僭越于上,導致燥熱太過之弊。</em>)也。必冷服者,因寒盛于中,熱飲則格拒(<em>格:陰障、拒陰之意。《靈樞經·百病始生篇》:"陽氣太盛,則陰氣弗能榮也,故曰格"。這是陽氣偏盛,陰氣受阻,不能營運内外而與陽氣相交所致。這叫陽盛格陰,反之亦有陰盛格陽的,即陰寒過盛,把陽氣格拒于外,出現内真寒而外假熱的症候。</em>)不納,即經所謂熱因寒用之意耳。

    (三)挽正回陽法 同卷四[三---(十四)]

   

四、備用成方(計八方)

    麻黃湯

    『主治』傷寒太陽病,惡寒發熱,頭痛項強,無汗而喘,脈浮而緊諸症。

    『藥物』麻黃、桂枝、杏仁、甘草。

    『服法』水煎,溫服取汗。

    葛根湯

    『主治』傷寒太陽未罷,又傳陽明,脈浮而長,緣緣面赤,頭痛連額,發熱惡寒無汗,目痛鼻乾不得眠等症。

    『藥物』葛根、麻黃、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

    『服法』煎服取汗。

    小柴胡湯

    『主治』傷寒少陽病,往來寒熱,口苦耳聾,脅滿脈弦,目眩,不欲食,心煩喜嘔及婦人傷寒,熱入血室等症。

    『藥物』柴胡、人參、半夏、黃芩、甘草、薑、棗。

    『服法』煎服。

    理中湯

    『主治』治傷寒太陰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嘔,腹痛便溏,脈沉無力,或厥冷拘急,或結胸吐蛔,感寒霍亂等。

    『藥物』人參、白朮、炮薑、炙草。如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湯。

    真武湯

    『主治』少陰傷寒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此爲有水氣,或咳、嘔,小便利及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仍發熱,心悸頭眩,筋惕肉瞤、振振欲擗地,氣虛惡寒等。

    『藥物』附子、白芍、白朮、茯苓,加生薑。

    『服法』煎服。

    四逆湯

    『主治』三陰傷寒,身痛腹痛,下痢清谷,惡寒不渴,四肢厥冷,或反不惡寒,面赤煩燥,裏寒外熱,或乾嘔,或咽痛,脈沉微細欲絕。

    『藥物』附子、乾薑、炙甘草。

    『服法』水煎冷服。

    千金陽旦湯

    『主治』冬溫脈浮發熱,項強頭痛。

    『藥物』桂枝、白芍、黃芩、甘草,加薑、棗。

    『服法』煎服。

    千金陰旦湯

    『主治』冬溫内寒外熱,肢節疼痛,中挾寒食。

    『藥物』桂枝、白芍、黃芩、甘草、乾薑。

    『服法』煎服。

 

 

更多中醫古籍請訪問 http://www.readtcm.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