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學》桑葉(解表藥,發散風熱藥): |
【藥用】:本品桑科植物桑樹的葉。 |
【性味﹝nature_and_flavour﹞與歸經﹝channel_tropism﹞】: 苦、甘、寒。入肺、肝經。 |
【功效】:疏散風熱,清肝明目。 |
【臨床應用】: |
01、用于外感風熱、頭痛﹝cephalgia﹞、咳嗽﹝cough﹞等症。 桑葉善于散風熱而泄肺熱,對外感風熱、頭痛﹝cephalgia﹞、咳嗽﹝cough﹞等,常與菊花、銀花、薄荷、前胡、桔梗等配合應用。 |
02、用于目赤腫痛﹝sore_red_swollen_eyes﹞等症。 桑葉不僅可用于風熱引起的目赤﹝red_eyes﹞羞明,且可清肝火,對肝火上炎的目赤腫痛﹝sore_red_swollen_eyes﹞,可與菊花、決明子、車前子等配合應用。 至于肝陰不足,眼目昏花,桑葉還可配滋養肝腎的女貞子、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
【處方用名】: 冬桑葉、霜桑葉(深秋採集者,認為作用較好,洗淨、曬乾,切碎用。) 蒸桑葉(將桑葉蒸后用,主要用于明目。) |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
【按語】: |
01、桑葉:輕清發散,能散風熱,但作用較弱。 臨床主要用于清泄肺肝,如風熱襲肺、咳嗽﹝cough﹞多痰,或燥熱傷肺、乾咳無痰; 以及風熱上攻或肝火上炎、目赤腫痛﹝sore_red_swollen_eyes﹞等症。 為常用的藥品。 配牛蒡子、前胡,則散風清肺;配石膏、麥冬,則清燥潤肺;配菊花、決明子,則清肝明目。 |
02、前人說它又能涼血止血、止盜汗﹝Night_sweating﹞,值得進一步研究。 |
【方劑舉例】: 桑菊飲《溫病條辨》: 桑葉、菊花、連翹、薄荷、甘草、杏仁、桔梗、葦根治風溫初起、身熱不甚、頭痛﹝cephalgia﹞、鼻塞﹝Nasal_congestion﹞、咳嗽﹝cough﹞、咯痰不暢等。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永康堂【YCT】~學習自測~ |
|
答案 |
題目 |
|
試比較桑菊飲與銀翹散在組成、功用、主治方面的異同點。 ANS:桑菊飲與銀翹散二方均有連翹、桔梗、甘草、薄荷、蘆根等藥,都有辛涼透表、疏散風熱的作用,可用于溫病初起之證。(2分) 桑菊飲另有桑葉地、菊花、杏仁,(1分) 肅肺止咳作用較大,(1分) 主治風溫初起之咳嗽。(1分) 銀翹散組成中另有銀花、荊芥、豆豉、牛蒡子、竹葉等,(1分) 清熱解表作用強, (1分)主治溫病初起之發熱汗出,頭痛口渴,咽痛等症。(1分) |
【A】 |
桑葉、菊花同用的方劑是:※※A、羚角鉤藤湯;※※B、桑杏湯;※※C、清燥救肺湯;※※D、銀翹散;※※E、天麻鉤藤飲。(中醫) |
【A】 |
下列各項中,桑葉和菊花同用的方劑是:※※A、羚角鉤藤湯;※※B、天麻鉤藤飲;※※C、桑杏湯;※※D、銀翹散;※※E、清燥救肺湯。(中醫) |
【C】 |
羚角鉤藤湯中配伍霜桑葉和滁菊花的用意是:※※A、清肝明目;※※B、疏散風熱;※※C、清熱平肝;※※D、祛風解痙;※※E、息風止痙。(中醫) |
【E】 |
炙桑葉多用於:※※A、清肺熱;※※B、疏風熱;※※C、清肝熱;※※D、清血熱;※※E、潤肺燥。《中藥藥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