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風熱瘡﹝herpes_simplex﹞: |
【疾病名稱】:風熱瘡﹝herpes_simplex﹞ |
風熱瘡﹝herpes_simplex﹞:是一種斑疹﹝macule﹞色紅如玫瑰,脫屑如糠秕的急性自限性皮膚病﹝dermopathy﹞。 中醫文獻中又稱之血疳瘡、風癬、母子瘡等。 《外科正宗》云:「風癬如云朵,皮膚嬌嫩,抓之則起白屑。……初起消風散加浮萍﹝一兩﹞,蔥豉作引,取汁發散。久者服首烏丸、蠟礬丸,外搽大黃膏,用槿皮散選而用之,亦可漸效。」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云:「風癬,即年久不癒之頑癬也,搔之痹頑,不知痛癢。」 本病以淡紅色或黃褐色圓形或橢圓形斑,其長軸與皮紋一致,上覆以糠秕狀鱗屑﹝scale﹞,先有母斑後有子斑為臨床特徵。好發於春秋季節,多見於青壯年。 有自限性,一般4~6周可自行消退,但也有少數患者病程長達2~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相當於西醫的玫瑰糠疹﹝pityriasis_rosea﹞。 |
【病因病機】: |
過食辛辣炙煿,或情志抑鬱化火,導致血分蘊熱,熱傷陰液而化燥生風,複感風熱外邪,內外合邪,風熱凝滯,鬱閉肌膚,閉塞腠理而發病。 |
【診斷﹝Diagnosis﹞】: |
部分患者皮損發生前可有全身不適、頭痛咽痛等前驅症狀。 皮損初發時常於軀幹或四肢出現一橢圓形或圓形淡紅或黃褐色斑片,直徑約3~5cm,邊緣不整齊,上覆以少量粘著性糠秕狀鱗屑﹝scale﹞,長軸與皮紋或肋骨平行,此即為母斑,或稱先驅斑,母斑大多為1個,但亦可能為2~3個。 母斑出現1~2周後,即在軀幹及四肢近端出現多數與母班相同而形狀較小的紅斑﹝erythema﹞,稱為子斑或繼發斑。 子斑出現後,母斑顏色變得較為暗淡,皮損顏色不一,自鮮紅至褐色、褐黃色或灰褐色不等。 好發於胸、背、腹、四肢近端及頸部,尤以胸部兩側多見,少數也可見於股上部,但顏面、小腿一般不發生,粘膜偶有累及。 |
患者有不同程度瘙癢,少數完全不癢。一般無全身症狀,但也有部分患者有周身不適,頭痛咽痛,輕度發熱,頸或腋下空格核腫大等全身症狀。 |
本病有自限性,一般經4~6周皮損可自然消失,遺留暫時性色素減退或沉著斑,少數病例可遷延2~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痊癒,癒後一般不再復發。 |
【鑒別診斷﹝differential_diagnosis﹞】: |
一、紫白癜風﹝pityriasis_versicolor﹞: 多發於胸背、頸側、肩胛等處,皮損為黃豆到蠶豆大小的斑片,微微發亮,先淡紅或赤紫,將愈時呈灰白色斑片。—?般無自覺症狀﹝subjective﹞,或有輕度瘙癢。真菌檢查陽性。 |
二、圓癬﹝tinea_corporis﹞: 皮損數目少,呈環形。中心有自癒傾向,周邊有丘疹﹝papule﹞、水皰﹝vesicle﹞。真菌檢查陽性。 |
【辨病論治﹝treatment_based_on_disease_identification﹞ |
一、內治法: |
﹝一﹞、風熱蘊膚: 證發病急驟,皮損呈圓形或橢圓形淡紅斑﹝erythema﹞片,中心有細微皺紋,表面有少量糠秕狀鱗屑﹝scale﹞、伴心煩口渴﹝thirsty﹞,大便於,尿微黃; 舌紅,苔白或薄黃,脈浮數。 |
【辨證分析﹝diagnostic_of_causes_analysis﹞】: 血分蘊熱,複感風熱,風熱蘊結於肌膚,故發病急驟,皮損呈圓形或橢圓形淡紅色斑片; 風熱傷津,膚失潤養,故皮損中心有細微皺紋,表面有少量糠秕狀鱗屑﹝scale﹞、心煩口渴﹝thirsty﹞、大便於、尿微黃為臟腑有熱之徵; 舌紅、苔黃、脈浮數為風熱蘊膚之象。 |
【治法】:疏風清熱止癢, |
【方藥】:消風散加減。瘙癢甚者,加白鮮皮、地膚子以祛風止癢。 |
﹝二﹞、風熱血燥: 證斑片鮮紅或紫紅,鱗屑﹝scale﹞較多,瘙癢劇烈,伴有抓痕、血痂;舌紅,苔少,脈弦數。 |
【辨證分析﹝diagnostic_of_causes_analysis﹞】: 風熱久羈,內人營血。傷陰化燥,故斑片鮮紅或紫紅,鱗屑﹝scale﹞較多,瘙癢劇烈,伴有抓痕、血痂;舌紅、苔少,脈弦數為風熱血燥之象。 |
【治法】:涼血清熱,養血潤燥。 |
【方藥】:涼血消風湯加減、血熱甚者,加水牛角以涼血清熱。 |
二、外治法: |
﹝—﹞以5%~10%硫黃膏處塗或三黃洗劑﹝lotion﹞、2號癬藥水、複方蛇床子洗劑﹝lotion﹞等外搽,每天3~4次。 |
﹝二﹞、苦參、蛇床子,土茯苓各30克,川椒l:g,明礬15克,煎水外洗,每天1次。 |
【預防與調攝】 |
01、注意皮膚清潔衛生,避免風邪外襲。 |
02、皮膚忌用熱水燙洗,避免搔抓,忌用刺激性的外用藥物。 |
03、忌食辛辣、魚腥發物。 |
【結論】 |
風熱瘡﹝herpes_simplex﹞:相當於西醫的玫瑰糠疹﹝pityriasis_rosea﹞。 【特點】:是淡紅色或黃褐色斑,其長軸與皮紋一致,上覆以糠秕狀鱗屑﹝scale﹞,先有母斑後有子斑。 應與紫白癜風﹝pityriasis_versicolor﹞、圓癬﹝tinea_corporis﹞相鑒別。 風熱蘊膚證,治宜疏風清熱止癢,方用:消風散加減; 風熱血燥證,治宜涼血清熱、養血潤燥,方用:涼血消風湯加減。 外治可選用硫黃膏外塗,三黃洗劑﹝lotion﹞、2號癬藥水外搽或中藥外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