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皮膚-粉刺﹝acne﹞:

【疾病名稱】:粉刺﹝acne﹞

粉刺﹝acne﹞:是一種毛囊、皮脂腺﹝sebaceous_gland﹞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dermopathy﹞。

 因典型皮損能擠出白色半透明狀粉汁,故稱之粉刺﹝acne﹞。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肺風粉刺》云:此證由肺經血熱而成,每發於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腫痛,破出白粉刺,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內服清肺飲,外敷顛倒散。」

 本病以皮膚散在性粉刺﹝acne﹞、丘疹﹝papule﹞、膿皰、結節及囊腫,伴皮脂溢出﹝seborrhea﹞為臨床特徵。

 好發於顏面、胸、背部。多見於青春期男女。相當於西醫的痤瘡﹝acne﹞。

【病因病機】:

素體陽熱偏盛,加之青春期生機旺盛,營血日漸偏熱,血熱外壅,氣血鬱滯,蘊阻肌膚,而發本病;

 或因過食辛辣肥甘之品,肺胃積熱,循經上熏,血隨熱行,上壅於胸面。

 若病情日久不癒,氣血鬱滯,經脈失暢;

 或肺胃積熱,久蘊不解,化濕生痰,痰瘀互結,致使粟疹日漸擴大,或局部出現結節。累累相連。

總之,素體血熱偏盛是發病的內因;飲食不節、外邪侵襲是致病的條件。

 若濕熱夾痰,則會使病程纏綿,病情加重。

【診斷﹝Diagnosis﹞】:

好發於顏面,亦可見於胸背上部及肩胛部等處,典型皮損為毛囊性丘疹﹝papule﹞,多數呈黑頭粉刺﹝acne﹞,周圍色紅,用手擠壓,有小米或米粒樣白色脂栓排出,少數呈灰白色的小丘疹﹝papule﹞,以後色紅,噸部發生小膿皰,破潰後痊癒,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hyperpigmentation﹞或有輕度凹陷的疤痕。有時形成結節、膿腫﹝Swollen﹞、囊腫等多種形態損害,癒後留下明顯疤痕,皮膚粗糙不平,伴有油性皮脂溢出﹝seborrhea﹞。

一般無自覺症狀﹝subjective﹞或稍有瘙癢,若炎症明顯時,可引起疼痛或觸痛。

 病程纏綿,往往此起彼伏,有的可遷延數年或十餘年,一般到30歲左右可逐漸痊癒。

【鑒別診斷﹝differential_diagnosis﹞】:

一、酒皶鼻﹝rosacea﹞:

 好發于中年人,損害為面部中央及鼻尖彌漫性紅斑﹝erythema﹞、丘疹﹝papule﹞、膿皰及毛細血管擴張,晚期形成鼻贅。

二、職業性痤瘡﹝acne﹞:

 常見於與礦物油接觸者,可產生痤瘡﹝acne﹞樣皮損,損害較密集,可伴毛囊角化,除面部外,常侵犯手背、前臂、肘及膝等接觸部位。

【辨病論治﹝treatment_based_on_disease_identification﹞】

一、內治法:

﹝一﹞、肺經風熱:丘疹﹝papule﹞色紅,或有癢痛;

 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辨證分析﹝diagnostic_of_causes_analysis﹞】:

 肺經風熱,壅阻於肌膚,故丘疹﹝papule﹞色紅,或有癢痛;

 舌紅、苔薄黃、脈浮數為肺經風熱之象。

【治法】:清肺散風。

【方藥】:枇杷清肺飲加減。

﹝二﹞、濕熱蘊結:皮損紅腫疼痛,或有膿皰;

 伴口臭,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分析﹝diagnostic_of_causes_analysis﹞】:

 飲食不節,過食辛辣肥甘,濕熱蘊結,薰蒸肌膚,故皮損紅腫疼痛,或有膿皰;濕熱蘊結腸胃,故口臭,便秘;

 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濕熱蘊結之象。

【治法】:清熱化濕。

【方藥】:枇杷清肺飲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三﹞、痰濕凝結:

 皮損結成囊腫;或伴有納呆,便溏;

 舌淡胖,苔薄,脈滑。

【辨證分析﹝diagnostic_of_causes_analysis﹞】:

 脾失健運,化濕生痰,痰濕凝結於肌膚,故見皮損結成囊腫;

 中焦不運則納呆,便溏;

 舌淡胖、苔薄、脈滑為痰濕凝結之象。

【治法】:化痰健脾滲濕。

【方藥】:海藻玉壺湯合參苓白術散加減。

二、外治法:

﹝一﹞、顛倒散、鵝黃散等,茶水調搽。

﹝二﹞、三黃洗劑﹝lotion﹞、顛倒散洗劑﹝lotion﹞、痤瘡﹝acne﹞洗劑﹝lotion﹞等外搽。

【預防與調攝】

 01、經常用溫水、硫黃牙皂洗臉,以減少油脂附著面部堵塞毛孔。

 02、禁止用手擠壓皮損,以免引起感染。

 03、少食油膩、辛辣及糖類食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結語】

粉刺相當於西醫的痤瘡﹝acne﹞。

【特點】:是皮膚上散在性粉刺﹝acne﹞、丘疹﹝papule﹞、膿皰、結節及囊腫,伴皮脂溢出﹝seborrhea﹞。

 好發於顏面、胸背,多見於青春期男女。

 應與酒皶鼻﹝rosacea﹞、職業性痤瘡﹝acne﹞相鑒別。

 肺經風熱證,治宜清肺散風,方用:枇杷清肺飲加減;

 濕熱蘊結證,治宜清熱化濕,方用:枇杷清肺飲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痰濕凝結證,治宜化痰健脾滲濕,方用:海藻玉壺湯合參苓白術散加減。

 外治選用顛倒散、鵝黃散、三黃洗劑﹝lotion﹞、顛倒散洗劑﹝lotion﹞、痤瘡﹝acne﹞洗劑﹝lotion﹞等外搽。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手療思路(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