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督脈﹝Du_Meridian,DU﹞經穴歌:

 督脈﹝Du_Meridian,DU﹞背中行。

 二十七穴始長強﹝DU01﹞。

 腰俞﹝DU02﹞,陽關﹝DU03﹞,命門﹝DU04﹞當。

 懸樞﹝DU05﹞,脊中﹝DU06﹞,走筋縮﹝DU08﹞。

 至陽﹝DU09﹞,靈台﹝DU10﹞,神道﹝DU11﹞長。

 身柱﹝DU12﹞,陶道﹝DU13﹞,大椎﹝DU14﹞俞。

 啞門﹝DU15﹞,風府﹝DU16﹞,連腦戶﹝DU17﹞。

 強間﹝DU18﹞,後頂﹝DU19﹞,百會﹝DU20﹞前。

 前頂﹝DU21﹞,囟會﹝DU22﹞,上星﹝DU23﹞圓。

 神庭﹝DU24﹞,素﹝DU25﹞,水溝﹝DU26﹞裏,

 兌端﹝DU27﹞,齦交﹝DU28﹞,斯已矣。

 發揮-A13-督脈﹝DU﹞之圖  

督脈﹝Du_Meridian,DU﹞之圖:

 督脈﹝Du_Meridian,DU﹞凡二十七穴

 督,之為言都也,行背部之中行,為陽脈之都綱,奇經八脈﹝the_eight_extra_meridians﹞之一也。

 督脈﹝Du_Meridian,DU﹞者,起於下極之腧。

 下極之腧,兩陰之間,屏翳﹝RN01﹞處也。

 屏翳﹝RN01﹞兩筋間為篡,篡內深處為下極;督脈﹝Du_Meridian,DU﹞之所始也。

 並於脊裏,上至風府﹝DU16﹞,入腦上巔循額至鼻柱,屬陽脈之海也。

 脊之為骨,凡二十一椎,通項骨三椎,共二十四椎。

 自屏翳﹝RN01﹞而起,歷長強穴﹝DU01﹞,並脊裏而上行,循腰俞﹝DU02﹞,腰陽關﹝DU03﹞,命門﹝DU04﹞,懸樞﹝DU05﹞,脊中﹝DU06﹞,筋縮﹝DU08﹞,至陽﹝DU09﹞,靈台﹝DU10﹞,神道﹝DU11﹞,身柱﹝DU12﹞,過風門﹝BL12﹞。

 循陶道﹝DU13﹞,大椎﹝DU14﹞,啞門﹝DU15﹞,至風府﹝DU16﹞入腦。循腦戶﹝DU17﹞,強間﹝DU18﹞,後頂﹝DU19﹞,上巔,

 至百會﹝DU20﹞,前頂﹝DU21﹞,囟會﹝DU22﹞,上星﹝DU23﹞,神庭﹝DU24﹞,循額至鼻柱,經素﹝DU25﹞,水溝﹝DU26﹞,兌端﹝DU27﹞,至齦交﹝DU28﹞而終焉。

 云陽脈之海者:以人之脈絡,周流於諸陽之分;譬猶水也,而督脈﹝Du_Meridian,DU﹞則為之都綱,故曰陽脈之海。

 屏翳﹝RN01﹞:見任脈﹝The_ren_meridian﹞,任脈﹝The_ren_meridian﹞別絡,挾督脈﹝Du_Meridian,DU﹞衝脈﹝Chong_Meridian﹞之會。

 長強﹝DU01﹞:在脊骶端。

 腰俞﹝DU02﹞:在第二十一椎節下間。

 腰陽關﹝DU03﹞:在第十六椎節下間。

 命門﹝DU04﹞:在第十四椎節下間。

 懸樞﹝DU05﹞:在第十三椎節下間。

 脊中﹝DU06﹞:在第十一椎節下間。

 筋縮﹝DU08﹞:在第九椎節下間。

 至陽﹝DU09﹞:在第七椎節下間。

 靈台﹝DU10﹞:在第六椎節下間。

 神道﹝DU11﹞:在第五椎節下間。

 身柱﹝DU12﹞:在第三椎節下間。

 風門﹝BL12﹞:見足太陽,乃督脈﹝Du_Meridian,DU﹞足太陽之會。

 陶道﹝DU13﹞:在大椎節下間陷中。

 自腰陽關﹝DU03﹞至此諸穴,並俛而取之。

 大椎﹝DU14﹞:在第一椎上陷中。

 啞門﹝DU15﹞:在風府﹝DU16﹞後,入髮際五分。

 風府﹝DU16﹞:在項入髮際一寸。

 腦戶﹝DU17﹞:在枕骨上,強間﹝DU18﹞後一寸五分。

 強間﹝DU18﹞:在後頂﹝DU19﹞一寸五分。

 後頂﹝DU19﹞:在百會﹝DU20﹞後一寸五分。

 百會﹝DU20﹞:一名三陽五會,在前頂﹝DU21﹞後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中,直兩耳尖,可容豆。

 前頂﹝DU21﹞:在囟會﹝DU22﹞後一寸五分陷中。

 囟會﹝DU22﹞:在上星﹝DU23﹞後一寸陷中。

 上星﹝DU23﹞:在神庭﹝DU24﹞後入髮際,一寸陷中容豆。

 神庭﹝DU24﹞:直鼻上入髮際五分。

 素﹝DU25﹞:在鼻柱上端。

 水溝﹝DU26﹞:在鼻柱下人中。

 兌端﹝DU27﹞:在唇上端。

 齦交﹝DU28﹞:在唇內齒上齦縫中。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