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四經發揮》 自序

 人為血氣之屬,飲食起居,節宜微爽,不能無疾。疾之感人;或內或外,或小或大,為是動,為所生病,咸不出五臟六腑,手足陰陽。聖智者興,思有以治之,於是而入者,於是而出之也。

 上古治病,湯液醪醴為甚少,其有疾,率取夫空穴經隧之所統繫。視夫邪之所中,為陰,為陽,而灸刺之,以驅去其所苦,觀內經所載服餌之法纔一二,為灸者四三,其他則明鍼刺,無慮十八九。鍼之功,其大矣。

 厥後方藥之說肆行,鍼道遂寢不講,灸法亦僅而獲存。

 鍼道微而經絡為之不明;經絡不明,則不知邪之所在。求法之動中機會,必捷如響,亦難矣。

 若昔軒轅氏岐伯氏斤斤問答,明經絡之始末,相孔穴之分寸,探幽摘邃。布在方冊。

 亦欲使天下之為治者。視天下之疾,有以究其七情六淫之所自,及有以察夫某為某經之陷下也。某為某經之虛若實,可補瀉也。某為某經之表裏,可汗可下也。鍼之,灸之,藥之,餌之,無施不可,俾免夫嚬蹙呻吟,抑已備矣。

 遠古之書,淵乎深哉!

 於初學或未易也,及以靈樞經本輸篇,《素問‧骨空》等論,裒而集之。得經十二,任督脈之行腹背者二,其隧穴之周於身者,六百五十有七,攷其陰陽之所以往來。

 推其骨之所以駐會,圖章訓釋,綴以韻語,釐為三卷;目之曰《十四經發揮》。

 庶幾乎發前人之萬一,且以示初學者,於是而出入之嚮方也。烏乎!攷圖以窮其源,因文以求其義,尚不戾前人之心。後之君子,察其勤而正其不逮,是所望也。

 至正初元閏月六日,許昌滑壽自序。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手療思路(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