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足部-足跟疽:
足跟疽生腳攣根,狀如兔咬紫紅焮,陽蹺積熱潰難斂,初宜隔蒜艾灸勤。
【注】:
此證生足跟,俗名腳攣根,由臟腑積熱,汗出涉水,遠行傷筋而成。
初腫紅紫疼痛,潰破膿水淋瀝,狀如兔咬。
《經》云:兔齧狀如赤豆,至骨急治,遲則害人。
蓋謂毒之深惡也。
屬足太陽膀胱經,穴名申脈,即陽蹺脈發源之所,又系腎經所過之路。
瘡口久潰不合,陽蹺脈氣不能沖發,腎氣由此漏泄,以致患者益虛。
初起宜隔蒜片灸之,服仙方活命飲加肉桂、牛膝;
潰後宜補中益氣湯、人參養榮湯、桂附地黃丸隨證滋補治之。
餘按癰疽潰瘍門。
海藏云:兔齧久不收斂,用鹽湯洗之,白術研末撒之,兩日一易,謹戒一切勞碌即效。
足跟疽圖(圖缺)
隔蒜灸法:(見首卷灸法)
仙方活命飲:(見腫瘍門)
補中益氣湯:人參養榮湯(俱見潰瘍門)
桂附地黃丸:(見面部頰瘍)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