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下肢保健按摩程序

  A、股內側揉捏

 1、體位:受術者仰臥位,術者站位。

 2、操作:術者以兩手四指置股內側上方陰廉穴、五裏穴處,自上向下進行揉捏到陰陵泉穴止,反覆調整。

 3、要領:手法應緩慢有力,並配合按法。

  B、拳頂合揉

  C、按股前法

 1、體位:受術者仰臥位,術者站位。

 2、操作:術者以兩手拇指置股前髀關穴處,食指分置兩側,以兩拇指進行長按,經伏兔、梁丘、足三裏、下巨墟,自上向下逐步長按到解溪穴止。

 3、要領:穴位之間應配合輕推,術後下肢有溫熱感。

  D、拿股內側法

 1、體位:受術者仰臥位,術者站位。

 2、操作:術者以一手或兩手拇指與四指分別置於陰廉穴、五裏穴的前後,將股內側肌掐緊,並向上反覆拿提數次,自上向下逐步移動到整個大腿內側。再以一手拇指按揉三陰交穴1~2分鐘。

 3、要領:拿提應有節律,用力由輕至重,以能耐受為度。

  E、下肢抖動法

  F、提拿足三陰、足三陽法

  G、膝關節周圍揉法

 1、體位:受術者仰臥位,術者站位。

 2、操作:術者以拇指指腹揉血海穴、陰陵泉穴、膝眼穴等穴,再以掌心放在臏骨上揉。

 3、要領:用力均勻。以能耐受為度。

  H、揉足三裏法

 1、體位:受術者仰臥位,術者站位。

 2、操作:術者以食指屈曲,以指背揉按足三裏穴2~3分鐘。再以四指自陽陵泉穴處,自上向下撫摩到懸鐘穴止,反覆調整。

 3、要領:按揉時用力不可過大,以能耐受為度,撫摩宜輕緩。

  I、推後下肢

 1、體位:受術者俯臥位,術者站位。

 2、操作:術者以手掌自承扶穴開始,經委中穴、承山穴推到足跟部。

 3、要領:用力均勻。

  J、提拿腿後側

 1、體位:受術者俯臥位,術者站位。

 2、操作:術者以兩手拇指與四指自上而下揉捏提拿腿後側肌肉。

 3、要領:用力由輕至重,移動緩慢。

  K、股後揉捏法

 1、體位:受術者俯臥位,術者站位。

 2、操作:術者兩手拇指與四指分開,置於股內外側,做鉗形揉捏,自上向下逐步移動,由承扶穴經委中穴、承山穴到昆侖穴止,反覆調整。

 3、要領:揉捏時大、小魚際應著皮膚,移動要緩慢,大腿部用力應重於小腿部。

  L、點按下肢

 1、體位:受術者俯臥位,術者站位。

 2、操作:術者以拇指指腹分別點按兩條腿的承扶穴、委中穴、承山穴、昆侖穴等。

 3、要領:點按穴位要準確,用力要均勻。

  M、下肢拍打

 1、體位:受術者俯臥位,術者站位。

 2、操作:術者以手握空拳有節奏拍打下肢後側。

 3、要領:拍打用力均勻,和緩而有節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手療思路(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