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佝(ㄎㄡˋ)僂(ㄌㄡˊ)病俗稱軟骨病,是嬰幼兒時期的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症,多見於3歲以下的小兒,尤以6~12個月的嬰兒發病率為高,大多由於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腎脾虛虧所致。其臨床以骨胳生長發育障礙、肌肉鬆弛、易驚、多汗等為特徵,嚴重者可發生骨骼畸形。

 

西醫認為本病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嬰幼兒鈣磷代謝失常和骨組織鈣化不良所致。

 

【病因病機】:

本病主要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哺養失調,脾腎虛虧所致。腎為先天之本,脾為生化之源,腎主骨髓,脾主健運,脾腎虧損,氣血俱虛,骨髓不充,肉痿骨軟,而生五遲、五軟、鶏胸等症。齒為骨之餘,腎氣不足則齒生亦遲;發為血之餘,氣血虛弱則發遲;心氣不足,則智力遲鈍而語遲。哺養失調,脾運失常,乳食停滯,易致消化功能障礙,精微不能吸收,導致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遲緩。

 

【臨床表現】:

(一)、脾胃虛弱:皮膚蒼白,面色少華,發稀色黃,枕部脫發,頭頸多汗,胃納不佳,肌肉鬆軟,四肢無力,不能挺立,形體消瘦或虛胖,腹部膨大,大便溏薄,頭顱骨軟,囟門久不閉合,神情呆滯或煩躁不安,夜啼,易驚,夜寐不安,脈軟無力,舌質淡白。

 

(二)、腎氣不足:虛煩,多汗,面色晄白夜驚神疲,形瘦骨立,頭顱方大,囟門遲閉,肋骨串珠,腹膨脹大,表情呆滯,動作遲鈍,數歲不語,或語言不清,齒生過緩,立遲行遲,毛發萎弱,甚至禿發,形體瘦削,鶏胸龜背,下肢出現「O」形或「X」形的彎曲,發育遲緩,骨胳明顯畸形等,苔少質淡,脈遲無力,指紋淡。


 

【治療】:

(一)、脾胃虛弱

1、治則:健脾和胃。

2、處方:補脾經300次,補胃經300次,運水人土300次,運內八卦100次,推三關300次,揉中脘100次,捏脊9遍,揉脾俞100次,揉胃俞100次,按揉足三裏50次,摩腹5分鐘。

3、方義:補脾經、補胃經、運水人土、運內八卦、摩腹、揉中脘、揉脾俞、揉胃俞、按揉足三裏以健脾和胃:推三關以溫通陽氣:捏脊則可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絡、培元氣。

 

(二)、腎氣不足

1、治則:補腎益氣。

2、處方:補肺經300次,補腎經300次,補脾經300次,推三關300次,揉百會100次,摩腹5分鐘。

3、方義:補肺經以補益肺氣;補脾經、摩腹以健脾和胃;補腎經以補腎益髓;推三關以補氣行氣;揉百會以升提陽氣。

 

【注意事項】:

佝僂病患兒應注意起居飲食。日光浴是預防本病的好方法,孕婦、哺乳母親和嬰幼兒都宜常曬太陽。嬰幼兒平均每日戶外活動在1小時以上為宜。體弱多病的孕婦,早產兒和佝僂病高發地區嬰幼兒,可在冬春季節補充維生素製劑。多吃富有維生素D的食物,如肝類、牛奶、奶油、魚卵、蛋黃等。

 

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