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血證論》(清•唐容川撰)

 卷二:

 舌衄﹝tongue_bleeding﹞:

舌乃心之苗。觀小兒吐舌弄舌。木舌重舌。

 皆以去心經風火為主。則知舌衄﹝tongue_bleeding﹞。

 皆是心火亢盛。血為熱逼而滲出也。

 治法:總宜清泄心火。導赤飲。加黃連大力連翹蒲黃牛膝元參治之。

 舌腫脹。衄血﹝epitaxis﹞多者:為火太盛。瀉心湯主之。

 心煩﹝vexation﹞、神昏者﹝clouded_spirit﹞。安神丸,加童便血﹝hematochezia﹞餘灰治之。

 夫舌雖心之苗。然口乃胃之門戶。舌在口中。胃火熏之。亦能出血。

 大便秘者﹝constipation﹞。玉燭散,加銀花治之。

 口渴﹝Thirst﹞兼發熱者﹝fever﹞。竹葉石膏湯,加蒲黃藕節治之。

 舌本﹝Tongue_Root﹞乃肝脈所絡。舌下滲血。肝之邪熱。四物湯,加桃仁紅花炒梔丹皮牛膝赤苓。

 重則宜用當歸蘆薈丸。龍膽瀉肝湯。

 蓋舌衄﹝tongue_bleeding﹞雖同。而此外所見之證。必顯有分別。

 故分心胃肝三經治之。非強為區別也。

 外治之法:與齒衄﹝bleeding_gums﹞同。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手療思路(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