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概述】

鼻竇炎,中醫稱之為「鼻淵」,指鼻流濁涕,量多不止為其主要特徵的病症。臨床常伴有頭痛、鼻塞,嗅覺減退,久者虛眩不已等。鼻淵病名由來已久,《素問‧氣厥論》篇就有「鼻淵者,濁涕不止也」的記載,明確提出該病的特徵為鼻長期流涕。鼻淵在臨床上很常見,特別是生活在潮濕地區的人群,因多雨多濕,最易發病,我國的四川盆地、長江流域等為鼻淵的高發地區,還好發於小兒和青年,且以春夏兩季為多。

 

鼻淵之証與現代醫學之慢性鼻炎、鼻竇炎相類似,可參考辨之。本病根據發病特點,分實虛証兩類。實証起病急、病程短;虛症多數有急性期診斷與治療不當而逐漸轉化而來,病程時間長,纏綿不癒。

 

【病因病機】:

(一)、實証

1、肺經風熱:風寒外侵,鬱久化熱,風熱邪毒,襲表犯肺,邪毒壅遏肺經,失於清肅,循經上犯,灼傷鼻竅而為病。

2、膽腑鬱熱:情志抑鬱,恚怒失節,肝失疏泄,氣鬱化火,循經上犯於腦,傷及鼻竅,燔灼氣血,腐灼肌膜,熱煉津液而為涕。邪熱犯膽,膽經熱盛,上蒸於腦,迫津下滲而為病

3、脾胃濕熱:素食肥甘厚味,濕熱內生,邪困脾胃,運化失常,清氣不升,濁陰不降,濕熱邪毒循經上蒸,停聚竇內,灼損竇內肌膜而致。

 

(二)、虛症

1、肺氣虛寒:久病體弱,肺臟虛損,肺氣不足,衛陽虛弱,易為邪毒所犯。且因正虛,清肅不力,邪毒易於滯留,上結鼻竅,凝聚於鼻竇,傷蝕肌膜而為本病。

2、脾氣虛弱: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思慮鬱結,損傷脾胃,致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氣血生化不足,清陽不升,鼻竅失於氣血之養,肌膜敗壞,而成濁涕,形成鼻淵。或因脾虛生濕,濕濁上犯,困結鼻竅,浸淫鼻竇,腐蝕肌膚而為病。


 

【臨床表現】:

本病在臨床中以鼻流濁涕量多,涕從鼻腔上方向下而流為其特徵。伴有頭痛、鼻塞、嗅覺減退、鼻內肌膜紅赤或淡紅腫脹,眉內及顴部有壓痛等症狀、體徵。可結合X光輔助診斷,以排除其他疾患。

 

(一)、實証

1、肺經風熱:涕黃或粘白而量多,間歇或持續鼻塞,嗅覺減退,鼻內肌膜紅腫,眉間及額部有叩擊痛或壓痛。全身症狀可見發熱惡寒,痰多,舌質紅,苔微黃,脈浮數。

2、膽腑鬱熱:涕黃濁粘稠如膿樣,量多有臭味,嗅覺差,頭痛劇烈。全身症狀兼有發熱,口苦,寐少夢多,急躁易怒,舌質紅,苔黃,脈弦數。檢查:鼻粘膜腫脹,眉間及額部叩擊痛與壓痛明顯。

3、脾胃濕熱:涕黃濁而量多,鼻塞重而持續,嗅覺消失。全身症狀可見有頭暈,脘腹脹悶,食欲不振,小便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或滑數。檢查:鼻腔內紅腫,尤以腫脹更甚。

 

【治療】:

(一)、治療原則:通利鼻竅

(二)、取穴及部位:迎香、印堂、太陽、合谷、風池、曲池、足三裏、百會、上星、合谷、通天、風池。

(三)、主要手法:推、點、按、揉、摩、振法。

(四)、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用推法從睛明開始,沿鼻旁至迎香穴,反復治療,壓力由輕至重,面部肌膚有微紅,時間約5鐘左右。然後用拇指指腹點按揉面部的迎香、印堂、太陽;合谷、曲池,風池及足三裏穴均以較強刺激的治療為主,每次治療的時間以鼻部通氣為止。

 

【注意事項】:

(1)、推拿治療鼻淵,療效好,多數患者鼻通涕止但鼻淵必竟不同於鼻塞,要根治須較長時間。10日為1個療程,約需3個療程為佳。推拿時間,以鼻竅通利,泌物減少為度。

(2)、推拿後,用芳香消炎之中藥(如川芎茶調散)外熏,明顯提高療效。

(3)、囑患者堅持體育鍛煉,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防止感冒等。隨時注意鼻腔清潔,保持鼻道通暢,改掉搔鼻、挖鼻的壞習慣,多做低頭、側頭運動,以利涕液排出。

 

 

 

 

 

A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手療思路(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