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腫是指急、慢性損傷後出現在關節囊或腱鞘附近的高出皮面的囊腫,有時可引起局部疼痛和活動受限。中醫稱之「聚筋」、「筋瘤」、「筋結」。本病好發於中青年,女性多見。

 

腱鞘囊腫易發部位的順序是:腕關節背部、腕關節的掌側面、手指背面和掌面、足背部、趾背部、腕關節的側面和膕窩。其中腕手部腱鞘囊腫占70%左右。

 

囊腫腔有單房性和多房性之分。囊腫壁的外層由纖維組織構成,內層為白色光滑的內皮膜覆蓋,囊內充滿膠狀粘液。囊腔可與關節腔或腱鞘相通,但也有成封閉狀者。

 

【病因病機】:

病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但從臨床觀察,與各種急、慢性外傷有一定的關係。關節囊、腱鞘及韌帶中的纖維結構組織由於急性損傷或慢性勞損,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而致局限性營養不良,進而發生退行性粘液樣變性,遂呈囊腫。也有人認為是由於關節囊或腱鞘膜向外突出,形成疝狀物。

 

囊腫的外層為較堅韌的纖維結締組織,內層系類似滑膜白色光滑的內皮膜覆蓋,內容物為淡黃色澄清的膠狀粘液。部分患者的囊腫基底部比較廣闊,並與關節囊或腱鞘相通。經過長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囊壁逐漸肥厚變硬,甚至達到與軟骨硬度相似的程度。囊內沒有腫瘤細胞,不屬於腫瘤範疇。囊腫可嵌頓於關節間隙,突出於關節或腱鞘附近的皮下,形成半球形的隆起,因其外形象瘤,故又稱之為「筋瘤」。日久與周圍組織發生粘連,經久不癒。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外傷筋膜,邪氣所居,鬱滯而運化不暢,水液積聚於骨節經絡而成。


 

【臨床表現】:

囊腫多逐漸發生,成長緩慢,一般呈半球狀隆起,似蠶豆大,外形一般光滑。患者局部酸痛或疼痛,有時會向囊腫周圍放射。若囊腫和腱鞘相連,患部遠端會出現軟弱無力的感覺。有時囊腫可壓迫其周圍的神經和血管,從而出現相應的神經壓迫症狀。如壓迫尺神經支或正中神經幹,則發生感覺運動障礙等。

 

【檢查】:

(一)囊腫在皮下,高出皮面,或大或小,一般不超過2釐米,呈圓形或橢圓形;壓痛輕微或無壓痛。

(二)觸診時質地較軟,可有波動感,且周緣大小可能發生變動。日久囊腫可變小、變硬。

 

【診斷】:

根據發病部位、症狀體徵,可做出明確診斷。

 

【鑒別診斷】:

(一)滑膜囊腫: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並發症,或屬一個症狀。特點是炎性過程廣泛,病變範圍擴大,基底部較寬廣。

(二)腕背骨膨隆症:又稱腕凸症。多發生於骨性擠壓傷、急性或慢性暴力傷、肌肉牽拉或慢性勞損等,主要症狀為第二、第三腕掌關節背側隆突畸形,疼痛無力,壓痛明顯,過度背伸和抗阻力時症狀加重。X光片顯示,關節間隙狹窄,不平整,硬化或骨質增生。

 

【治療】:

(一)治療原則:活血化瘀,理筋散結。

(二)取穴與部位:以囊腫局部為主(以腕背側為例)。

(三)主要手法:按揉、按壓、敲擊法等。

(四)操作方法:

1、準備手法:患者坐位,患腕伸直,醫者在囊腫及周圍用按揉法治療2分鐘。

2、治療手法:接著,將患者腕部固定並掌屈,然後用右指將囊腫用力持續按壓,直至擠破囊腫。本法適應於一般囊腫。或者將患腕平置於軟枕上,腕背向上並略呈掌屈,術者一手握患手維持其位置穩定。另一手持換藥用彎盤或叩診錘,用力迅速而準確地向囊腫叩擊,往往一下即可擊破,如囊腫堅硬一次未擊破時,可加擊一、二下。本法適應於囊腫大而堅硬者。

3、結束手法:最後,在囊腫及周圍用按揉法治療1分鐘,用綳帶加壓包紮固定2~3天。

 

【其他方法】:

小針刀、針灸、理療、手術等。


 

【注意事項】:

(一)少數囊腫能自行消失,並不再複發。但多數囊腫繼續存在,或進行性增大者,必須進行治療。

(二)治療期間,發生囊腫的關節應避免用力,並用綳帶加壓包紮固定2~3天。

 

【按語】:

1、腱鞘囊腫與關節腔或腱鞘滑膜腔是密切相關的,但彼此之間是否相連,目前還尚爭論。

2、一部分囊腫來自腱鞘,也有一部分來自關節囊,因此腱鞘囊腫這一名稱,實質上是一個統稱。

 

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