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婦女子宮脫垂,中醫又稱為「陰挺」、「陰茄(ㄑㄧㄝˊ)」、「陰疝(ㄕㄢˋ)」、「陰痔(ㄓˋ)」等,是指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至子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準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於陰道口外。常伴有陰道前、後壁膨出,多產婦發病率較高。

 

【病因病機】:

中醫學認為本病的主要病機是氣虛下陷與腎虛不固,致胞絡損傷,不能提攝子宮。

 

(一)、氣虛:臨盆過早、難產、產程過長,以及臨產時用力太過,或產後勞動過早,或持續性地用一種體位勞動,或長期咳嗽等,以致脾虛氣弱,中氣下陷,不能提攝,故陰挺下脫。

 

(二)、腎虛:素體虛弱,房勞多產,以致胞絡損傷,腎氣虛損,而致沖任經脈不固,帶脈失約,子宮虛冷,攝納無力,下脫不收。

 

(三)、濕熱:子宮脫出陰戶之外,磨擦損傷,邪氣入侵,濕熱下注,以致潰爛。

 

【臨床表現】:

本病主要表現為陰道自覺有物脫出,有腰骶部疼痛或下墜感,小腹墜脹,屢有便意,小便頻數,或大便秘結,小便困難等。行走、負重、久蹲後症狀加重,休息後可減輕。中醫學根據其病因病機的特點,將本病分為以下三型。

 

(一)、氣虛:子宮下移或脫出於陰道口外,勞則加劇,小腹下墜,四肢無力,少氣懶言,面色少華,小便頻數,帶下量多,質稀色白,舌淡苔薄,脈虛細。

 

(二)、腎虛:子宮下脫,日久不癒,腰痠腿軟,小腹下墜,小便頻數,夜間尤甚,頭暈耳鳴,舌淡紅,脈沉弱。

 

(三)、濕熱型:子宮突出於陰道口外,灼熱腫痛,或潰爛流黃水,小腹墜痛,帶多色黃,心煩口渴,小便熱赤,次頻而痛,大便秘結,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療】:

(一)、治療原則:補氣升提,固攝胞宮。根據其病因病機,進行辨証論治。氣虛者宜健脾益氣,腎虛者宜溫陽補腎,濕熱者宜清熱利濕。

 

(二)、基本治法

1、胸腹部操作

(1)、取穴及部位:中脘、氣海、關元、維道、歸來、帶脈。

(2)、主要手法:一指禪推法、揉法、摩法、按揉法、推法、拿法。

(3)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兩下肢微屈,醫者立於一側,用一指撣推法或按揉法沿中脘、氣海、關元操作,約5分鐘,然後重點在小腹進行逆時針摩腹、揉臍10分鐘,按揉維道、歸來、帶脈各半分鐘,用掌根自恥骨邊緣向上推至臍,反復20次,用雙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分別對稱用力捏拿兩側的腹外斜肌,3~5次。

 

2、腰背部操作

(1)、取穴及部位:脾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關元俞、胞肓、命門、八髎、長強、督脈。

(2)、主要手法:一指撣推法、按揉法、擦法。

(3)操作方法:患者俯臥位,醫者立於一側,用一指禪推法或按揉法施於脾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關元俞、胞肓、長強各半分鐘,然後直擦督脈、橫擦命門、八髎,以透熱為度。

 

(三)、辨証加減

1、氣虛型:

(1)、點按百會、合穀、氣沖、血海、足三裏各半分鐘。

(2)、掌振下腹約2分鐘。

 

2、腎虛型:

(1)、按揉百會、氣沖、血誨、陽陵泉、足三裏、三陰交、太溪、湧泉各半分鐘。

(2)、輕叩脊柱兩側及腰骶部。

 

3、濕熱型:

(1)、點按百會、血海、豐隆、足三裏、三陰交、丘墟、太溪、湧泉、太沖各半分鐘。

(2)、輕叩脊柱兩側及骶髂部。

 

【注意事項】:

婦女產後3個月內要注意休息,不宜久行、久蹲及參加重體力勞動,增加營養,增強體質,積極防治咳嗽、便秘等慢性病

 

 

 可參考經筋手療~子宮脫垂探討

 

A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