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氏遺書》﹝南齊‧褚澄﹞ |
後序: |
廬州衛武生鄭道出示南齊褚澄遺書幾十篇。 云:得之先世。故書中考之丁介跋尾,當是宋嘉泰初劉繼先印本,字畫完好如新,金讀之既作而歎曰:「予少時曾于《宋史·藝文志》見有是書目。 又見《三元延壽》、《居家必用》、《養生纂要》諸書引用其說,往來京師,嘗偏閱書肆博坊蓄書之家,求其全本無所得,迄今三十餘年,始獲經目,噫! 古書之罕見于世,奚獨此哉。 史稱澄善醫術以勤,謹見知沒于永明元年,觀是書立論精詣,所謂邃於醫而慎於術者非耶,褚氏子孫以其書入石殉葬,為不柄計其用心勤矣。 意澄平時所自愛重,子孫遵其垂歿之言而慎藏之歟,雖其遺墓不幸為盜所發,遺書則幸因盜以傳也,自是蕭廣載其石,廣子淵複以納壙,釋義堪錄諸策,劉繼先又以入梓,更三數人之手始克流布當時,蓋自永明至嘉泰初,上下七百二十餘年,至於今又幾何年,所著之書,久埋而複見,已棄而獲存,幾絕而僅有,若有神物相之者。 殆與汲塚之《周書》、昭陵之《義貼》,石室之《陰符》,經佛龕之古文,苑事相類。 歐陽子云:人之賢者傳遂遠,是固然矣。 要之古今載籍,或傳或否,皆不可必,人未必皆賢言,未必皆粹高文钜冊,或散佚無聞片楮尺素,或珍襲可考,金石有不足恃,而或出於破塚敗壁之間,子孫有不可托而偶得於牧豎、偷兒之手,悶於前或彰於後,盛行于一時,或煙沒于萬世,莫不有數存焉耳。 而物之聚散顯晦固有時哉,然而非聖之書不經之談,迂僻怪誕於事,無益且不可以為訓,使有識者見之,必以覆醬瓿制帷帳而投之水火也。 今猶不免加災於木,增垢于石,重為楮墨之費者何限,況乎書坊所刻,大率類家集以徼時名,褒程文以逐時好,日以浸廣,求如蕭廣,冀之嗜古,良亦鮮矣,金于此尤所浩歎。 竊謂是書,形氣血脈之說,明切簡備,庶幾可為衛生之助,其平脈篇有曰:澄生當後世傳其言而已爾,初決其秘發悟後人,澄蓋以其所得筆之於書,與天下後世共之也,豈若俚俗,醫師規規然,因病處方,隨證著論,以覬幸于萬一者可及哉,嗚呼! 疾固尼父所慎醫,亦事親者所當知,因是書得之難,而欲其傳之廣,且久必有同區區餘意者矣眾,斯文之不泯也。 |
正德丙寅春日西充馬金謹序。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