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病論歌括新編》 卷七 秋傷於濕冬生咳嗽大意: |
二、分述: |
【選按】: |
本篇所舉咳嗽﹝cough﹞, 一為傷于初秋之濕,濕氣內踞於脾,脾失運化,濕釀為痰,上襲于肺而成痰嗽; 一為傷於秋末之燥,燥氣傷肺,當時未發,至冬令金寒水冷發為乾咳﹝dry_cough﹞,二者皆伏氣﹝latent_disease﹞為患也。 然而致咳之因,非止一端。 《黃帝內經素問•欬論篇》:「五臟六腑皆令人欬,非獨肺也」。 又曰:「春夏秋冬六淫﹝six_climatic_exopathogens﹞之邪均可致欬」。 綜觀發病之由,不外外感、內傷兩大途徑。 風寒暑濕之感於外者,必自皮毛而入,皮毛為肺之合,故先入於肺,久則傳遞於五臟; 七情饑飽之傷於內者,陰損於下則火亢於上,肺為中氣出入之道,故五臟之邪火上逆而迫肺」。 雷氏因時病之限,未言及此。 總之,咳嗽﹝cough﹞之因甚多,症治亦異,均各有專論,幸勿僅限於伏氣﹝latent_disease﹞之說,而忽視其他因也。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