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卷九:

 東垣針法《聚英》:

東垣曰:『《黃帝針經》:「胃病者,胃脘當心而痛,上肢兩脇,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三裏以補之。」

 脾胃虛弱,感濕成痿,汗大泄,妨食。

 三裏、氣衝﹝ST30﹞,以三棱針﹝three-edged_needle﹞出血,若汗不減、不止者,於三裏穴下三寸上廉﹝LI09﹞穴出血。禁酒,忌濕面。』

東垣曰:『

 《黃帝針經》云:「從下上者,引而去之。上氣不足,推而揚之。」

 蓋上氣者,心肺上焦之氣,陽病在陰,從陰引陽,去其邪氣於腠理皮毛也。

 又云:「視前痛者,當先取之。」

 是先以繆刺﹝cross_needling_method﹞,瀉其經絡之壅者,為血凝而不流,故先去之,而治他病。』

東垣曰:『胃氣下溜,五臟氣皆亂,其為病互相出見。

 黃帝曰:「五亂刺之有道乎?」

 歧伯曰:「有道以來,有道以去,審知其道,是謂身寶。」

 帝曰:「願聞其道!」歧伯曰:「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心主之俞:神門﹝HT07﹞、大陵﹝PC07﹞,同精導氣,以複其本位。

 氣在於肺者,取之手太陰滎、俞:魚際﹝LU10﹞、太淵﹝LU09﹞。

 成痿者以導濕熱,引胃氣出陽道,不令濕土克腎,其穴在太谿﹝KI03﹞。

 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

 不下者,取之三裏、章門﹝LR13﹞、中脘﹝RN12﹞。

 因足太陰虛者,於募穴﹝front_Mu_point﹞中導引之,於穴中有一說,腑俞去腑病也。

 胃虛而致太陰無所稟者,于足陽明之募穴﹝front_Mu_point﹞中引導之,如氣逆為霍亂者﹝cholera﹞,取三裏,氣下乃止,不下複治。

 氣在於頭,取之天柱﹝BL10﹞、大杼﹝BL11﹞。

 不足,取之足太陽滎、俞:通谷﹝KI20﹞、束骨﹝BL65﹞。

 先取天柱﹝BL10﹞、大杼﹝BL11﹞,不補不瀉,以導氣而已。

 取足太陽膀胱經﹝BL﹞中,不補不瀉,深取通谷﹝KI20﹞、束骨﹝BL65﹞,丁心火,己脾土穴,以引導去之。

 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取其手足陽明之滎、俞:二間﹝LI02﹞、三間﹝LI03﹞,深取之;內庭﹝ST44﹞、陷谷﹝ST43﹞,深取之。

 視其足臂之血絡盡取之,後治其痿厥,皆不補不瀉,從陰深取,引而上之。

 上者出也,去也。

 皆陰火有餘,陽氣不足,伏匿於地中者,榮血也。

 當從陰引陽,先於地中升舉陽氣,次瀉陰火,乃導氣同精之法。」

 帝曰:「補瀉奈何?」

 曰:「徐入徐出,謂之導氣。補瀉無形,謂之同精。是非有餘不足也,亂氣之相逆也。」

 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問,請著之玉版,命曰治亂也。」』

東垣曰:『陰病治陽,陽病治陰。

 《陰陽應象論》云:「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陰病治陽,陽病治陰,定其血脈,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導引之。」

 夫陰病在陽者,是天外風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俞、臟俞。

 是人之受天外客邪,亦有二說。

 中于陽則流於經,此病始於外寒,終歸外熱,故以治風寒之邪,治其各臟之俞,非止風寒而已。

 六淫濕暑燥火。

 皆五臟所受,乃筋骨血脈受邪,各有背上五臟俞以除之。

 傷寒一說從仲景,中八風者有風論。中暑﹝Summer_stroke﹞者治在背上小腸俞﹝BL27﹞,中濕者治在胃俞﹝BL21﹞,中燥者治在大腸俞﹝BL25﹞,此皆六淫客邪有餘之病,皆瀉其背之腑俞,若病久傳變,有虛有實,各隨病之傳變,補瀉不定,治只在背腑俞。另有上熱下寒。

 《經》曰:「陰病在陽者,當從陽引陰,必須先去絡脈經隧之血。」

 若陰中火旺,上騰於天,致六陽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臟之血絡,引而下行,天氣降下,則下寒之病自去矣。

 慎勿獨瀉其六陽,此病陽亢,乃陰火之邪滋之,只去陰火,只損脈絡經隧之邪,勿誤也。

 陽病在陰者,當從陰引陽,是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

 又曰:「飲食失節,又勞役形質,陰火乘於坤土之中,致穀氣、榮氣、清氣、胃氣、元氣不得上升,滋于六腑之陽氣,是五陽之氣先絕於外。」

 外者天也,下流伏于坤土陰火之中,皆先由喜、怒、悲、憂、恐為五賊所傷,而後胃氣不行,勞役飲食不節繼之,則元氣乃傷,當從胃合三裏穴中,推而揚之,以伸元氣,故曰從陰引陽。

 若元氣愈不足,治在腹上諸腑之募穴﹝front_Mu_point﹞,若傳在五臟,為九竅不通,隨各竅之病,治其各臟之募穴﹝front_Mu_point﹞於腹,故曰五臟不平,乃六腑元氣閉塞之所生也。

 又曰:「五臟不和,九竅不通,皆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故曰陽不勝其陰。」

 凡治腹之募,皆為元氣不足,從陰引陽,勿誤也。

 若錯補四末之俞,錯瀉四末之滎,錯瀉者,差尤甚矣。按歧伯所說,只取穴於天上。

 天上者,人之背上五臟六腑之俞,不當瀉而瀉,豈有生者乎?

 興言及此,寒心切骨,若六淫客邪,及上熱下寒,筋骨皮肉血脈之病,錯取穴於胃之合,及諸腹之募者,必危。

 亦歧伯之言,下工豈可不慎哉!』

東垣曰:『三焦元氣衰王。

 《黃帝針經》云:「

 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傾,目為之瞑。

 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結。

 下氣不足,則為痿厥心悶,補足外踝﹝lateral_malleolus﹞,留之。」』

東垣曰:『一富者前陰臊臭,又因連日飲酒,腹中不和,求先師治之,曰:「夫前陰足厥陰之脈絡,循陰器出其挺。

 凡臭者,心之所主,散入五方為五臭,入肝為臊,此其一也。

 當於肝經中瀉行間﹝LR02﹞,是治其本;後於心經中瀉少衝﹝HT09﹞,乃治其標。」』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