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針﹝auricular_acupuncture﹞:

耳針﹝auricular_acupuncture﹞:是在耳郭穴位上用針刺或其他方法刺激,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其治療範圍較廣,操作方便,且對疾病的診斷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運用耳穴診治疾病,早在《靈樞•五邪》篇就有記載:「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取耳間青脈以去其掣」。

 《靈樞•厥病》篇記載:「耳聾﹝deafness﹞無聞,取耳中」。

 唐代《千金要方》有取耳中穴治療馬黃、黃疸﹝jaundice﹞、寒暑疫毒等病的記載。歷代醫學文獻也有用針、灸、熨、按摩、耳道塞藥、吹藥等方法刺激耳郭以防治疾病,以望、觸耳郭診斷疾病的論述,並一直為很多醫家所應用。

 這說明我國利用耳穴診治疾病的歷史已相當悠久。

為了便於國際間的研究和交流,我國制定了《耳穴名稱與部位的國家標準方案》。

 耳與經絡臟腑的關係:

 耳與經絡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早在2000多年前的醫學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就記述了「耳脈」,《內經》對耳與經脈、經別、經筋的關係作了較詳細的闡述。

 手太陽、手足少陽、手陽明等經脈、經別都入耳中,足陽明、足太陽的經脈則分別上耳前、至耳上角。

 六陰經雖不直接入耳,但都通過經別與陽經相合,而與耳相聯繫。

 因此,十二經脈﹝the_twelve_meridians﹞都直接或間接上達於耳。

 奇經八脈﹝the_eight_extra_meridians﹞中陰蹻、陽蹻脈﹝Motility_Channel_of_Yang﹞並入耳後,陽維脈﹝Yangwei_Meridian﹞循頭入耳。

 所以《靈樞•口問》說:「耳者,宗脈之所聚也。」

耳與臟腑的關係密切,據《內經》、《難經》等書記載,耳與五臟均有生理功能上的聯繫。如

 《靈樞•脈度》篇說:「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難經•四十難》說:「肺主聲,令耳聞聲」。

後世醫家在論述耳與臟腑的關係時更為詳細,如

 《證治準繩》說:「腎為耳竅之主,心為耳竅之客。」

 《厘正按摩要述》曰:「耳珠屬腎,耳輪屬脾,耳上輪屬心,耳皮肉屬肺,耳背玉樓屬肝。」

 進一步將耳郭分為心肝脾肺腎五部,說明耳與臟腑在生理功能上是息息相關的。

人體的內臟或軀體發病時,往往在耳郭的相應部位出現壓痛敏感、皮膚電特異性改變和變形、變色等反應。

 參考這些現象來診斷疾病,並通過刺激這些部位可防治疾病。可見,耳不僅與臟腑的生理活動有關,而且與其病理變化也是不可分割的。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