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針與得氣﹝needling_sensation﹞: |
毫針﹝filiform_needle﹞進針後,為了使患者產生針刺感應,或進一步調整針感的強弱,以及使針感向某一方向擴散、傳導而採取的操作方法,稱為「行針」,亦稱「運針」,行針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輔助手法兩類。 |
(一)基本手法: |
行針的基本手法是毫針﹝filiform_needle﹞刺法的基本動作,從古至今臨床常用的主要有提插法﹝lifting_and_thrusting_method﹞和撚轉法﹝twirling_method﹞兩種。兩種基本手法臨床施術時既可單獨應用,又可配合應用。 |
1、提插法﹝lifting_and_thrusting_method﹞: 即將針刺入腧穴﹝acupoint﹞一定深度後,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這種使針由淺層向下刺入深層的操作謂之插,從深層向上引退至淺層的謂之提,如此反復地上下呈縱向運動的行針手法,即為提插法﹝lifting_and_thrusting_method﹞。對於提插幅度的大小、層次的變化、頻率的快慢和操作時間的長短,應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腧穴﹝acupoint﹞部位和針刺目的等靈活掌握。使用提插法﹝lifting_and_thrusting_method﹞時的指力一定要均勻一致,幅度不宜過大,一般以3~5分為宜,頻率不宜過快,每分鐘60次左右,保持針身垂直,不改變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通常認為行針時提插的幅度大,頻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頻率慢,刺激量就小。 |
2、撚轉法﹝twirling_method﹞: 即將針刺入腧穴﹝acupoint﹞一定深度後,施向前向後撚轉動作的操作手法。這種使針在腧穴﹝acupoint﹞內反復前後來回的旋轉行針手法,即為撚轉法﹝twirling_method﹞。撚轉角度的大小、頻率的快慢、時間的長短等,需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腧穴﹝acupoint﹞的部位、針刺目的等具體情況而定。使用撚轉法﹝twirling_method﹞時,指力要均勻,角度要適當,一般應掌握在180~360°左右,不能單向撚針,否則針身易被肌纖維等纏繞,引起局部疼痛和導致滯針﹝sticking_of_needle﹞而使出針﹝withdrawing_needle﹞困難。一般認為撚轉角度大,頻率快,其刺激量就大;撚轉角度小,頻率慢,其刺激量則小。 |
(二)輔助手法: |
行針的輔助手法,是行針基本手法的補充,是為了促使得氣﹝needling_sensation﹞和加強針刺感應的操作手法。臨床常用的行針輔助手法有以下幾種。 |
1、循法﹝massage_along_the_related_meridian﹞: 針刺不得氣﹝needling_sensation﹞時,可以用循法催氣﹝promoting_needle_sensation﹞。其法是醫者用手指順著經脈的循行徑路,在腧穴﹝acupoint﹞的上下部輕柔的循按。 《針灸大成》指出:「凡下針,若氣不至,用指於所屬部分經絡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氣血往來,上下均勻,針下自然氣至沉緊。」說明此法能推動氣血,激發經氣﹝meridian-Qi﹞,促使針後易於得氣﹝needling_sensation﹞。 |
2、彈法﹝handle-flicking_method﹞: 針刺後在留針過程中,以手指輕彈針尾或針柄,使針體微微振動,以加強針感,助氣運行。 《針灸問對》:「如氣不行,將針輕彈之,使氣速行」。 本法有催氣﹝promoting_needle_sensation﹞、行氣的作用。 |
3、刮法﹝handle-scrapping_method﹞: 毫針﹝filiform_needle﹞刺入一定深度後,經氣﹝meridian-Qi﹞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針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上而下頻頻刮動針柄,促使得氣﹝needling_sensation﹞。本法在針刺不得氣﹝needling_sensation﹞時用之可激發經氣﹝meridian-Qi﹞,如已得氣﹝needling_sensation﹞者可以加強針刺感應的傳導和擴散。 |
4、搖法(needle-rotating_method): 毫針﹝filiform_needle﹞刺入一定深度後,手持針柄,將針輕輕搖動,以行經氣﹝meridian-Qi﹞。 《針灸問對》有「搖以行氣」的記載。 其法有二: 一是直立針身而搖,以加強得氣﹝needling_sensation﹞的感應; 二是臥倒針身而搖,使經氣﹝meridian-Qi﹞向一定方向傳導。 |
5、飛法﹝flying_method﹞: 針後不得氣﹝needling_sensation﹞者,用右手拇、食指執持針柄,細細撚搓數次,然後張開兩指,一搓一放,反復數次,狀如飛鳥展翅,故稱飛法﹝flying_method﹞。 《醫學入門》載:「以大指次指撚針,連搓三下,如手顫之狀,謂之飛。」 本法的作用在於催氣﹝promoting_needle_sensation﹞、行氣,並使針刺感應增強。 |
6、震顫法﹝vibration_method﹞: 針刺入一定深度後,右手持針柄,用小幅度、快頻率的提插、撚轉手法,使針身輕微震顫。本法可促使針下得氣﹝needling_sensation﹞,增強針刺感應。 |
毫針﹝filiform_needle﹞行針手法以提插、撚轉為基本操作方法,並根據臨證情況,選用相應的輔助手法。 如 刮法﹝handle-scrapping_method﹞、彈法﹝handle-flicking_method﹞,可應用于一些不宜施行大角度撚轉的腧穴; 飛法﹝flying_method﹞可應用于某些肌肉豐厚部位的腧穴; 搖法、震顫法﹝vibration_method﹞可用於較為淺表部位的腧穴﹝acupoint﹞。 通過行氣基本手法和輔助手法的施用,主要促使針後氣至或加強針刺感應,以疏通經絡﹝dredging_the_meridian﹞、調和氣血,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
(三)得氣﹝needling_sensation﹞、候氣﹝waiting_for_the_needle_sensation﹞、催氣﹝promoting_needle_sensation﹞和守氣﹝keeping_needle_sensation﹞: |
1、得氣﹝needling_sensation﹞: 古稱「氣至」,近稱「針感」,是指毫針﹝filiform_needle﹞刺入腧穴﹝acupoint﹞一定深度後,施以提插或撚轉等行針手法,使針刺部位獲得「經氣﹝meridian-Qi﹞」感應,謂之得氣﹝needling_sensation﹞。針下是否得氣﹝needling_sensation﹞,可以從臨床兩個方面分析判斷。一是患者對針刺的感覺和反應,另一是醫者對刺手﹝needle-holding_hand﹞指下的感覺。當針刺腧穴﹝acupoint﹞得氣﹝needling_sensation﹞時,患者的針刺部位有酸脹、麻重等自覺反應,有時出現熱、涼、癢、痛、抽搐、蟻行等感覺,或呈現沿著一定的方向和部位傳導和擴散現象。少數患者還會出現循經性肌膚瞤動、震顫等反應,有的還可見到針刺腧穴﹝acupoint﹞部位的循經性皮疹帶或紅、白線狀現象。當患者有自覺反應的同時,醫者的刺手﹝needle-holding_hand﹞亦能體會到針下沉緊、澀滯或針體顫動等反應。若針刺後未得氣﹝needling_sensation﹞,患者則無任何特殊感覺或反應,醫者刺手﹝needle-holding_hand﹞亦感覺到針下空松、虛滑。 正如竇漢卿在《標幽賦》說:「輕滑慢而未來,沉澀緊而已至……氣之至也,如魚吞鉤餌之浮沉;氣未至也,如閑處幽堂之深邃」。 這可以說是對得氣﹝needling_sensation﹞與否所作的最形象的描述。 |
得氣﹝needling_sensation﹞與否以及氣至的遲速,不僅關係針刺的治療效果,而且可以借此窺測疾病的預後。 《靈樞•九針十二原》說:「刺之要,氣至而有效」。 充分說明得氣﹝needling_sensation﹞的重要意義。臨床上一般是得氣﹝needling_sensation﹞迅速時,療效較好,得氣﹝needling_sensation﹞較慢時效果就差,若不得氣﹝needling_sensation﹞時,就可能無治療效果。 《金針賦》也說:「氣速效速,氣遲效遲」。 依次,在臨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氣﹝needling_sensation﹞時,就要分析經氣﹝meridian-Qi﹞不至的原因:或因取穴定位不準確,手法運用不當,或為針刺角度有誤,深淺失度,對此就應重新調整腧穴﹝acupoint﹞的針刺部位、角度、深度,運用必要的針刺手法,這樣再次行針時,一般即可得氣﹝needling_sensation﹞。 |
2、候氣﹝waiting_for_the_needle_sensation﹞: 《針灸大成》說:「用針之法,以候氣﹝waiting_for_the_needle_sensation﹞為先」。當針下不得氣﹝needling_sensation﹞時,需取留針候氣﹝waiting_for_the_needle_sensation﹞的方法等待氣至。亦可採用間歇運針,施以提插、撚轉等手法,以待氣至。 前者為靜留針候氣﹝waiting_for_the_needle_sensation﹞法,後者為動留針候氣﹝waiting_for_the_needle_sensation﹞法。留針候氣﹝waiting_for_the_needle_sensation﹞,要有耐心,不可操之過急。 |
3、催氣﹝promoting_needle_sensation﹞: 是通過各種手法,催促經氣﹝meridian-Qi﹞速至的方法。 《神應經》云:「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針,細細搖動、進退、搓撚,其針如手顫之狀,是謂催氣﹝promoting_needle_sensation﹞」。 此外,如刮動針柄、彈搖針身、沿經循攝等法,也都有催氣﹝promoting_needle_sensation﹞的作用。 |
4、守氣﹝keeping_needle_sensation﹞: 是指在使用候氣﹝waiting_for_the_needle_sensation﹞、催氣﹝promoting_needle_sensation﹞之法針下得氣﹝needling_sensation﹞後,患者有舒適感覺時,醫者需採取守氣﹝keeping_needle_sensation﹞方法,守住針下經氣﹝meridian-Qi﹞,以保持針感持久。 《素問•寶命全形論》曰:「經氣﹝meridian-Qi﹞已至,慎守勿失」, 《靈樞•小針解》說:「上守機者,知守氣﹝keeping_needle_sensation﹞也……。針以得氣﹝needling_sensation﹞,密意守氣﹝keeping_needle_sensation﹞勿失也」。 只有守住針下之氣,才能在此基礎上施以不同手法,使針刺對機體繼續發生作用。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