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淋病﹝gonorrhea﹞: |
淋病﹝gonorrhea﹞是由淋病雙球菌﹝簡稱淋球菌﹞所引起的泌尿生殖系感染的性傳播疾病﹝sexually_transmitted_disease,STD﹞。 《金匱要略》云:「淋之為病,小便如栗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 臨床上以尿道刺痛﹝stabbing_pain﹞、尿道口排出膿性分泌物為特徵。 主要通過性交傳染,極少數也,通過污染的衣物等間接傳染。 屬於中醫淋證、淋濁的範疇。 |
【病因病機】: |
本病的病原體為淋球菌,系革蘭氏陰性球菌,多寄生在淋病﹝gonorrhea﹞患者的泌尿生殖系統。 淋球菌表面含有粘附因數,它不但能粘附和侵入粘膜上皮,而且能引起粘膜上皮細胞的損傷、壞死和脫落,造成皮下結締組織或粘膜下層的擴散性感染病灶,菌毛和淋球菌表面的白細胞協同因數能對抗機體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同時還可抵抗抗體和補體的殺傷作用,這樣淋球菌能在感染病灶內大量生長繁殖,並可沿泌尿生殖管蔓延擴散。 |
中醫認為,宿娼戀色或誤用污染之器具,濕熱穢濁之氣由下焦前陰竅口入侵,阻滯於膀胱及肝經,局部氣血運行不暢,濕熱薰蒸,精敗肉腐,氣化失司而成本病。日久及腎,導致腎虛陰虧,瘀結內阻,病程日久,由實轉虛,形成虛證或虛實夾雜之證 |
【診斷﹝Diagnosis﹞】: |
有不潔性交或間接接觸傳染史。潛伏期一般為2~10天,平均3~5天。 |
一、男性淋病﹝gonorrhea﹞,大多數症狀和體徵較明顯。 |
﹝一﹞、急性淋病﹝acute_gonorrhea﹞: 尿道口紅腫發癢及輕度刺痛﹝stabbing_pain﹞,繼而有稀薄粘液流出,引起排尿不適,24小時後症狀加劇。 排尿開始時尿道外口刺痛﹝stabbing_pain﹞或灼熱痛,尿排盡後疼痛減輕,嚴重者龜頭觸到內褲時覺疼痛,行走時多取躬腰姿勢。 尿道口溢膿,開始為漿液性分泌物,以後逐漸出現黃色粘稠的膿性分泌物,能自行流出,污染內褲,也有的於尿道口處膿液集聚成半球狀,特別是清晨起床後分泌物的量較多,有時膿痂堵住尿道外口,尿液呈乳白混濁樣,若有包皮過長﹝prepuce_redundant﹞,可引起包皮炎、包皮龜頭炎,嚴重時可並發包莖、尿道粘膜外翻、腹股溝淋巴結感染。 部分病人可有尿頻、尿急、夜尿增多。 當病變上行蔓延至後尿道時,可出現終末血尿、血性精液、會陰部輕度墜脹等現象。 全身症狀一般較輕,個別可引起發熱﹝38℃左右﹞、全身不適、食慾不振﹝anorexia﹞等。 |
﹝二﹞、慢性淋病﹝chronic_gonorrhea﹞: 多由急性淋病﹝acute_gonorrhea﹞治療不當,或在急性期嗜酒及與配偶性交等因素而轉為慢性。 也有因患者體質虛弱或伴貧血、結核,病情一開始即呈慢性經過,慢性淋病﹝chronic_gonorrhea﹞患者表現為尿痛輕微,排尿時僅感尿道灼熱或輕度刺痛﹝stabbing_pain﹞、常可見終末血尿。 尿道外口不見排膿,擠壓陰莖﹝Phallus﹞根部或用手指壓迫會陰部,尿道外口僅見少量稀薄漿液性分泌物滲出。 患者多有慢性腰痛,會陰部脹感,夜間遺精﹝Nocturnal_emission﹞,精液帶血。 淋病﹝gonorrhea﹞反復發作者,可出現尿道狹窄,少數可引起輸精管狹窄或梗塞,發生精液囊腫﹝Spermatocele﹞。 |
男性淋病﹝gonorrhea﹞: 可合併淋病性﹝gonorrhea﹞前列腺炎﹝prostatitis﹞、附睪炎﹝epididymitis﹞、精囊炎﹝seminal_vesiculitis﹞、膀胱炎﹝Cystitis﹞、蜂窩性組織炎﹝cellulitis﹞、陰莖海綿體炎﹝cavernositis_of_the_penis﹞等。 |
二、女性淋病﹝Gonorrhoea_in_woman﹞: 大多數可無症狀,有症狀者往往不太明顯,多在出現嚴重病變,或娩出感染淋病﹝gonorrhea﹞的新生兒時才被發現。 |
﹝一﹞、急性淋病﹝acute_gonorrhea﹞主要類型有: |
01、淋菌性宮頸炎: 表現為大量膿性白帶,宮頸充血,宮頸觸痛及舉痛,若陰道膿性分泌物較多者,常有外陰刺癢和燒灼感,因常與尿道炎並見,故也可有尿頻、尿急等症狀。 |
02、淋菌性尿道炎: 表現為尿道口充血、壓痛﹝tenderness﹞,並有膿性分泌物,輕度尿頻、尿急、尿痛,排尿時有燒灼感,擠壓尿道旁腺有膿性分泌物。 |
03、淋菌性前庭大腺炎: 表現有前庭大腺紅、腫﹝Swollen﹞、熱、痛,嚴重時形成膿腫,觸痛明顯,全身症狀有高熱、畏寒等。 |
﹝二﹞、慢性淋病﹝chronic_gonorrhea﹞常由急性轉變而來。 一般症狀較輕,部分患者有下腹墜脹,腰酸背痛,白帶較多,下腹疼痛,月經過多﹝hypermenorrhea﹞,盆腔炎﹝pelvic_inflammatory_disease﹞,少數可引起不孕、宮外孕等。 |
幼女淋菌性外陰陰道炎﹝Vaginitis﹞:則表現為外陰紅腫﹝Swollen﹞、灼痛﹝causalgia﹞,陰道及尿道有黃綠色膿性分泌物等。 |
女性淋病﹝Gonorrhoea_in_woman﹞若炎症波及盆腔等處,則易併發盆腔炎﹝pelvic_inflammatory_disease﹞、輸卵管炎、子宮內膜炎﹝Endometritis﹞等,偶可繼發卵巢膿腫﹝Swollen﹞、盆腔膿腫﹝Swollen﹞、腹膜炎﹝peritonitis﹞等。 |
播散性淋病﹝gonorrhea﹞常出現淋菌性關節炎、淋菌性敗血症﹝Sepsis﹞、腦膜炎﹝meningitis﹞、心內膜炎﹝endocarditis﹞及心包炎﹝pericarditis﹞等。 |
其他部位的淋病﹝gonorrhea﹞主要有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咽炎、直腸炎﹝rectitis﹞等。 |
【輔助檢查﹝Assistant_examination﹞】: 採取病損處分泌物或穿刺液塗片作革蘭氏染色,在多形核白細胞內找到革蘭氏染色陰性的淋球菌,可作初步診斷。經培養及免疫學方法鑒定即可確診。 |
【鑒別診斷﹝differential_diagnosis﹞】: |
一、非淋菌性尿道炎: 主要由沙眼衣原體和分解尿素支原體感染所引起,其潛伏期較長,尿道炎症較輕,尿道分泌物少,分泌物查不到淋球菌,有條件的可作衣原體、支原體檢測。 |
二、軟下疳: 有不潔性交史,由Ducey鏈桿菌感染引起,潛伏期短,發病急,炎症明顯,外生殖器﹝external_genitalia﹞有多個痛性潰瘍,表面有膿性分泌物,尿道口紅腫﹝Swollen﹞、劇痛,分泌物塗片可見革蘭氏陰性短棒狀鏈桿菌。 |
三、非特異性尿道炎: 有明顯的發病誘因,如導尿或留置導尿管,以及泌尿生殖道或鄰近臟器炎症等,分泌物檢查可見革蘭氏陽性或陰性細菌。 |
【辨病論治﹝treatment_based_on_disease_identification﹞】 |
一、內治法: |
﹝一﹞、濕熱毒蘊: 急性淋病﹝acute_gonorrhea﹞尿道口紅腫,尿急,尿頻,尿痛,淋瀝不止,尿液混濁如脂,尿道口溢膿,嚴重者尿道粘膜水腫,附近淋巴結紅腫疼痛,女性宮頸充血、觸痛,並有膿性分泌物; 可有前庭大腺紅腫熱痛等; 可有發熱等全身症狀;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
【辨證分析﹝diagnostic_of_causes_analysis﹞】: 外感熱毒,濕熱穢濁之邪,侵及馬口,郁於肌膚,故見尿道口紅腫; 濕熱毒邪下注膀胱,膀胱氣化不利,故尿急,尿頻,尿痛,淋瀝不止,或見尿液混濁如脂; 濕毒熾盛,則尿道粘膜水腫,附近淋巴結、前庭大腺紅腫疼痛; 熱盛肉腐,則尿道口溢膿,宮頸有膿性分泌物; 濕毒蘊伏血絡,則宮頸充血、觸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濕熱毒蘊之象。 |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化濁。 |
【方藥】:龍膽瀉肝湯酌加土茯苓、紅藤、草蘚等。熱毒人絡者,合清營湯加減。 |
﹝二﹞、陰虛毒戀: 【慢性淋病﹝chronic_gonorrhea﹞】 小便不暢,短澀,淋瀝不盡;腰酸腿軟,五心煩熱,酒後或疲勞易發,食少納差,女性帶下多;舌紅,苔少,脈細數。 |
【辨證分析﹝diagnostic_of_causes_analysis﹞】: 久病體虛,或房勞過度,以致正虛毒戀不出,下注膀胱,故見小便不暢,短澀,淋瀝不盡; 女性濕熱邪毒擾及胞宮,故見白帶增多; 腎陰虧虛,虛熱內生,則腰酸腿軟,五心煩熱; 酗酒致濕熱內生,疲勞更傷正氣,故病情復發; 脾虛不運,故見食少納差;舌紅、苔少、脈細數為陰虛毒戀之象。 |
【治法】:滋陰降火,利濕祛濁。 |
【方藥】:知柏地黃丸酌加土茯苓、萆蘚等。 |
二、外治法:可選用土茯苓、地膚子、苦參、芒硝各30克,煎水外洗局部。每天3次。 |
【其他療法】 |
臨床應早期選用以下抗生素治療。 |
01、青黴素類普魯卡因青黴素G480萬單位,1次肌肉注射;氨苄西林3.5克,1次口服或肌肉注射,並加服丙磺舒0.1克。 |
02、喹諾酮類諾氟沙星800克,1次口服,或800克,每天2次;氧氟沙星400克,1次口服,或每天2次,共服10天。 |
03、其他類壯觀黴素2g,1次肌肉注射;或頭孢三嗪250克,1次肌肉注射。急性期且為初次感染者,給藥1~2次即可,慢性者應給藥7天以上。或選用複方新諾明、四環素、強力黴素等口服,連續用藥7天。 |
【預防與調攝 |
01、杜絕不潔性交。 |
02、積極治療性伴侶。 |
03、忌煙酒、辛辣刺激性食品。 |
04、及時、足量、規則用藥。 |
【結語】 |
淋病﹝gonorrhea﹞屬於中醫淋證、淋濁的範疇。 【特點】:尿道刺痛﹝stabbing_pain﹞和尿道口排出膿性分泌物。 應與非淋菌性尿道炎、軟下疳、非特異性尿道炎相鑒別。 濕熱毒蘊證,治宜清熱利濕、解毒化濁,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陰虛毒戀證,治宜滋陰降火、利濕祛濁,方用知柏地黃丸加減。 |
同時應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 |
附:非淋菌性尿道炎 |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一種由淋球菌以外的多種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泌尿生殖器粘膜非化膿性炎症。 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以性活躍期的中青年多見,屬中醫淋證、淋濁的範疇。病原微生物以沙眼衣原體、尿素支原體為多見。 另外,陰道滴蟲、白色念球菌。乳頭瘤病毒,單純皰疹﹝herpes﹞病毒、巨細胞病毒等均可導致本病的發生:中醫認為,下焦濕熱、肝鬱氣滯、脾腎虧損,致脾、腎、膀胱功能失調,三焦水道通調不利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機。 |
本病臨床表現似淋病﹝gonorrhea﹞而症輕,男性主要表現為尿道炎,可有尿頻、尿急、尿痛、尿道刺癢、尿道口潮紅,有清稀的粘液性分泌物,亦可併發附睪炎﹝epididymitis﹞和前列腺炎﹝prostatitis﹞。 女性尿道炎症狀常輕微,甚至無症狀,可有宮頸炎、宮頸充血水腫﹝Swollen﹞、糜爛、分泌物增多,還可併發前庭大腺炎、陰道炎﹝Vaginitis﹞、子宮內膜炎﹝Endometritis﹞等。 如治療不當、反復發作可導致不育症,部分患者可發生Reiter綜合症。 實驗室檢查:尿道、宮頸分泌物塗片革蘭氏染色,高倍顯微鏡視野下,多形核白細胞數大於5個,淋球菌檢查及培養陰性,血清補體結合試驗、免疫螢光法檢查、酯免疫反應測定檢測抗原陽性,有條件可分離培養衣原體、支原體等病原微生物。 中藥內治分為三個證型: 下焦濕熱證,治宂清熱除濕,分清泌濁,方用草蘚分清飲加減; 肝鬱氣滯證,治宜疏肝解鬱、理氣通淋,方用沉香散加減; 肝腎虧損證,治宜補益肝腎、利濕通淋,方用豬苓湯加減。 外治,可選用蚤休、貫眾、敗醬草、公英等煎水外洗。西藥可酌情選用四環素、強力黴素、美滿黴素、阿齊黴素、羅紅黴素、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內服。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