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周身口訣: |
凡打破頭腦不省人事,即用燈火刺眉心、囟門、太陽、耳門、夾風門﹝池﹞、肩井、曲池、合穀、行間、三裏。 如不醒,可向傷處剪開頭髮,尋認出血處,刮薄槐皮,如銅錢大,放出血處,灸三五壯,及灸百會穴三五壯。 如無槐皮,三貴末童便煎服。 血不止,用寶鈔灰同生薑搗爛,貼出血處,次日去之,用生肌散,清油調搽患處,即用金槍藥亦可。 凡用生肌散、結口藥,一日兩次,先用清油洗,然後用藥敷。 |
凡跌打傷,四肢傷重,血氣攻心,不能言語者,急將和氣散灌入便醒。 用熨藥熨患處,仍服原藥,加沉香、三貴同服。 如不醒,用蜂蜜和薑汁蒸過,仍服。 |
凡四肢有傷,傷在身上,消風散內加川芎、白芷、細辛;在下體,加木瓜、牛膝、檳榔。 |
凡牛角、樹枝掛出腎子在外不得入,急將神聖散或雞蛋清,井花水調敷在肚臍上,並兩腿上,除瘡口與下陰上。 一二時辰,腎子自入,後用生肌散敷之,自癒。 |
凡傷前部,小便不通者,用長嘴江螺﹝四五十個﹞,韭菜兜、蔥頭﹝四五十枚﹞,大蒜﹝三四十枚﹞,皮硝﹝二錢﹞,好京墨濃磨,塗臍上,後將各味搗爛敷墨上,以絹巾縛之,立通。 又有一方:,用通關散同蔥搗爛炒熱,敷小肚下即通。 |
凡打傷後部,大便不通者,多用五通散。 又名千金子,去油,氣力大似牛,殊不知人體虛弱者,有傷元氣,故要用消風散內加將軍勻氣散﹝三錢﹞,溫服即通。 |
凡震動腦漿,不能言者,傷重剪開頭髮,用槐皮於百會處及傷處灸醒,後用消風散,加白芷、川芎、細辛、童便煎服。 |
凡打傷咳噎不止者,先用柿葉、枇杷葉﹝不去毛﹞、木香同服之﹝要煎服﹞。 此是咳呃逆噎﹝湯頭﹞,咳噎多因胃有寒,此名惡候,古今傳陳皮、半夏、香附子,不差。 根據方:灸乳旁﹝男左女右,乳下以指為則,墨點之紅豆大,艾灸三壯﹞。 |
凡打傷吐血者,先用百草霜,童便調服。 如不止,用犀角地黃湯。 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牡丹皮﹝各一兩﹞,赤芍﹝一錢﹞;上四味,水煎服。 |
又男婦或於伏天暑月,打傷吐血者,不是因打傷而吐,此是因伏天吐血,宜服香薷飲。 若不止,兼服犀角地黃湯。 |
香薷飲:黃連、香薷、厚樸、扁豆﹝用薑汁炒﹞。 |
凡打傷殺傷,出血過多,不省人事,是血暈。 本是風症,宜服川芎、當歸各等分,水煎服。 名為芎歸湯。 |
凡夏月打傷,不論輕重,先服五苓散,然後服傷損藥。 |
五苓散:豬苓、白術、赤苓、澤瀉、官桂少許,水煎服。 |
凡打傷,小便淋漓出血者,先服五苓散,加瞿麥、車前、木通、滑石,去肉桂,即四苓散。 水煎服。 |
凡打傷鼻樑,七孔出血,先將艾茸灸,後推頸大椎骨第五節。灸後服消風散,加米茅花或根亦可﹝灸就在人中穴﹞。 |
凡打斷手足之筋,先將神聖散貼腋下,連手背貼,以斷其血源,然後用止血結口之藥,後服消風散,加三貴、走馬之類,則愈容易。 |
凡打傷一閃,血氣攻心,用六神木香湯,加三貴在內調服。 傷重不可行,酒磨消風散亦可,更以熨藥熨胸,即癒。 |
凡打破殺傷,一身四肢傷在死肉處,即用金槍藥和止血末藥罨瘡口上,其血即止,瘡口自斂,不必攙藥,不必避風。 |
日久以乳汁洗淨口,將生肌散罨滿,一日一洗。 換藥宜避風雨。 又用黑傘紙貼肉,將滿用黑膏藥貼之,去傘紙,即癒。 |
凡打跌四肢未破者,用玉龍膏熨損處,以布巾縛,加杉皮夾住。 並服消風散,好酒半杯,並用乳香尋痛散,加走馬,好酒、薑汁調服。 停二三日,再熨再夾住,自然安愈。 其熨藥末煎藥,毋得亂傳。 |
凡跌打四肢,見血者,已洩氣,不必熨藥。 傷口用金槍藥罨。 如前夾縛,服消風散,加三貴、走馬在內。 其傷口用真麻油,二三日洗一次,換藥再夾。 |
凡傷口作臭,可將天疾螺制過罨之,奧即去矣﹝天疾螺。是草上螺有角者,取來瓦炕為末,罨之其臭自去﹞ |
凡傷與損並重,則當治傷為先,損則後治亦無妨,或傷損並治。 急於瘡口以止血,就用消風散,加三貴住痛。 有氣加沉香、木香,磨同服。 後用玉龍膏熨損處,此巧術也。 |
凡傷破皮肉臭爛生蛆者,用桃仁五六錢,炒過研爛作餅。 貼肉上空瘡口,蛆即出。 如無桃仁,用嫩葉瓦上炕乾為末,清油調搽。 |
凡傷損驚風入水,牽弓反張者,急用燈火灸囟門、合穀、湧泉、百會等處。 如不應,宜仔細。 唇齒咬者,用通關散吹之,有噴可治,服消風散即效。 無噴不治。 其牽弓反張者,將槐皮刮薄,放傷口上,以艾灸之,取得水即好,仍服消風散。 |
凡打破眼睛者,以手挨進,轉者以手撥正,用貼藥神聖散,以雞子清調搽四圍,膽水出者,目必壞,不治。 |
凡患跌倒,亂肺肝者,氣血作攻,不能言語,令患人仰臥一時,用熨藥貼胸熨之,服乳香尋痛散即癒。 |
凡傷損作嘔難進藥者,乃是感寒,所以水殺不入,人事昏迷,先將生薑﹝一兩﹞,多取自然汁,用蜜三匙和勻,蒸過服,其逆即止。 凡飲食之類,亦用鹽薑為妙。 |
凡打傷跌傷及刀劍殺傷,不省人事,先以木香湯灌服,聽其自然,卻尋看傷處,用藥調理。 用斷血藥或用油調藥,或用住痛消風等藥,醫者須要活法。 |
凡被打剁,傷損四肢,腫痛不已,腹內氣促不安,筋骨斷折,急用止痛藥調服。然後將骨節端正歸原,以藥敷痛處。 用杉皮夾之。 亦要法,寬則骨動,緊則血氣不通。 如藥乾,以薑汁潤之。 仍宜去舊生新,消腫住痛,接骨活血,莫如活血住痛散,每服二錢,早午晚臨睡時,以生薑汁、好酒調服,一、二七即癒。 |
凡打剁傷損,瘀血入胸膈,腹內膨滿,氣促難臥,飲食少思,精神昏晦,四肢強直,疼痛不止,不省人事,漸至傾危,急服五通丸宣利,後用活血住痛散,連進幾服,水煎薑引。 |
凡年高少壯,失跌腰痛,腹內脹滿,刺痛不止,大小便不通,急服五通丸宣通,後可服乳香尋痛散有功。 |
凡打破刀傷,被水濕瘡口,致令浮腫,潮熱往來,不省人事,將致傾危,奏效莫如消風散,附方每服酒一杯,薑三片煎服。 瘡口以清油調生肌散搽之,四圍腫處,以神聖散加海螵蛸、樸硝,蜜調貼腫處,後可服活血住痛散。 |
凡刀槍傷破,出血過多,瘡口腫痛,不省人事,潮熱往來,飲食不進,四肢難舉,嘔惡氣逆,朝輕夜重,無藥可效。 急用活血住痛散,每服水一杯,二三沸,入酒半杯。 去渣溫服。 若瘡口腫痛,不時熱煩躁者,可除濃、桂,只以水煎空心服之。 |
凡肌膚傷破,止血以桃花散,敷之以神聖散,服之以活血住痛散,洗之以辛香散,生肌以白金散。 醫者用此,百無一失。 |
凡瘡口生膿,肉腐肉臭,以辛香散,加鹽一撚煎水洗。 |
凡手足骨斷,久不得力,難所行舉,尚有疼痛,可服乳香尋痛散,加走馬在內。 |
凡打剁傷損,血灌肉紫色者,可用半夏為末,冷水調敷患處,即除藥。 又以生南星為末,同前調敷,即還本肉色。 用神聖散敷之 |
凡打剝傷損,或斷折背脊,三日大便不通,生寒。 急須以五通丸宣通,後用活血住痛散,安後又變症,發熱、惡嘔、氣逆即服附方消風散,後服乳香尋痛散加走馬,逐日安愈。 又用神聖散、萬應膏貼患處,管取無誤 |
凡傷損初起,更看眼上暈。 若破頭面、囟門、腦蓋骨等處,急宜治之。 先去其風,緊疆牙關,服消風散,即任風寒潮熱不礙。 若疼痛加三貴;如風重,加僵蠶、天麻、全蠍 |
但有傷破,總以桃花散斷血,用絹巾縛之,不可當風。 後急用白金散,清油調搽布上窨過,看瘡口涼不涼,即功醫者親臨。 又服消風散,須令解開驗傷用藥。 一日一換,寒天三日換亦可。 合口生肌,切莫當風落水,否則潮熱往來難治。 疼痛服乳香尋痛散,不拘時,薑酒調服 |
凡腦蓋骨,或打或跌傷,急用生薑自然汁,同好酒調白金散,加淮三散貼在傷處,一時即起,服安髓散,清茶送下。 如患者失聲,急用搐鼻藥取其聲,又用豬牙皂角燒煙熏鼻,打噴能出聲。 若有風,加僵蠶、全蠍。 不然,則緊疆牙關,即傷性命,慎之 |
凡跌打殺傷,腸出血隔,及腹脹滿,只服五通丸;若泄不止,煮粥食止之。 如不止,煨過大附子,生薑十片,煎服即癒 |
又方:只用石菖蒲磨水,汲井水洗面及手足,亦住。 但看傷損,方仔細開,活法治之,不可執一。 此症即難治 |
凡杖瘡須以白金散,及杖法若緊疆牙關,急用搐鼻藥吹鼻,打嚏易治。 凡療杖瘡,在家慎勿與婦見,若見難結口。 又忌與婦人睡,戒之而癒。 |
凡男女銼氣腰痛,可服將軍勻氣散。 |
﹝以上用藥之法,大概如此。凡醫者放例,臨時在乎活法,不可執一,日當詳玩﹞ |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