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
經絡:
正中行屬任脈經,兩旁各開第二行屬足少陰經,第三行屬足陽明經,第四行屬足太陰經。
缺盆疽:
生于缺盆陷中,一名鎖骨疽,由胃與三焦二經積熱所致,其症寒熱食少腹脹,必小水不利。
初宜隔蒜灸之,服蟾酥丸、貴金丸而勢退,惟小水不利者,用六一散利之,次服十全大補湯調理。
此症失治,則潰而難歛,又名曰:蠹疽。
甘疽:
生于胸傍高處。
《靈樞》云:發於膺,形如穀實瓜蔞,苦寒熱,急宜去其寒熱,不則十死,死後方出膿。
膻中疽:
生心窩之上,兩乳之間,膻為氣海,主分部陰陽,膻處生疽,由氣鬱所致也。
灸陰谷穴三七壯,艾如菉豆大。
井疽:
生于心窩,初起如豆,皮色不變,必先肌熱盜汗,心煩飲冷,舌燥唇焦,乃其候也,紅腫易治,黑陷難療,再神昏嘔吐肚脹者,七日死。
灸郄門穴三七壯,艾如菉豆大。
如久潰而不歛,亦無痛癢者,名:穿心冷漏。
蜂窠疽:
生胸乳之間,由心火熱盛所致。
宜急導心經之火,遲則熱毒攻心,難療。
胃疽(生心胸之傍)、脾發(生心窩之下亦傍些):
二症由炙煿太過所致,必人迎脈盛。
宜清本經之積熱,若服藥作嘔,飲食不進者,不治。
按:右諸症,腫潰治法,見後腹部,再與首卷腫潰治法參考。
乳吹、乳毒:
生近乳頭,孕婦為內吹,胎氣旺也。
宜清之,有兒食乳為外吹,又名:乳毒,由肝氣滯也。
如乳痛發熱,作渴夜甚,左關脈洪數者,熱入血室也。
宜小柴胡湯加當歸、芍藥、膽草、梔子。
乳痛牽臍,內熱口辛肋脹者,帶脈為患也。
宜小柴胡湯加黃連、梔子、青皮,或升葛湯。
乳癰、乳疽:
生于乳房,紅腫熱痛者為癰,堅硬木痛者為疽,由肝氣鬱結,胃熱壅滯而成也。
初起者升葛湯,已成者復元通氣散,已潰者神效瓜蔞散,虛者補之,十全大補湯。
乳發、乳漏:
發為乳房焮赤俱腫,勢大如癰,未成形者消之,已成形者托之,內有腫者針之,以免遍潰,諸囊為害,防損囊隔,致難收歛。
膿出未盡者,慎勿生肌,撚入藥錠吸之,煎楮葉橘皮湯洗之。
久不收口,時流清水者,為漏,外用藥線去腐生肌,內當大補。
乳中結核:
如梅如李,雖患日淺,亦乳岩之漸也。
由肝脾虛者,用四君子湯加芎、歸、升麻、柴胡。
由鬱結傷脾者,用歸脾湯,輕者蔞貝散。
乳勞:
乳房結核,初如梅子,數月不療,漸大如雞子,串延胸脇,破流稀膿白汁而內實相通,外見陰虛等症。
初起宜隔蒜灸之,紺珠膏貼之,蔞貝散消之。
已成者用瓜蔞散調之,兼八珍湯加薑、炒香附、夏枯草、蒲公英補之。
已成者必見陰虛等症,兼用六味地黃丸料,以培其本。
乳岩:
亦乳中結核,不紅熱,不腫痛,年月久之,始生疼痛,疼則無已,未潰時,腫如覆碗,形如堆粟,紫黑堅硬,穢氣漸生,已潰時,深如岩穴,突如泛蓮,痛苦連心,時流臭血,根腫愈堅,斯時也五大俱衰,百無一救,若自能清心滌慮以靜養,兼服神效瓜蔞散、益氣養榮湯,只可苟延歲月而已。初起時。
宜艾灸核頂,次日起泡挑破,用鈹針針入四五分,插去腐靈撚子,紙封之,至十餘日,其核自落,用絳珠膏歛口,再當保養,庶不再發,惜乎初時必不肯如是治也。
按:
乳頭屬足厥陰肝經,
乳房屬足陽明胃經,外屬足少陽膽經,是症也。
女子多發於乳,蓋由胎產憂鬱損於肝脾,中年無夫者多有不治,男子多發於腹,必由房勞恚怒傷於肝腎,治宜六君子湯加芎、歸、柴胡、梔子數十劑,元氣復而自潰,仍痛而惡寒者,氣血虛也,易十全大補湯加柴、梔丹皮,兼六味地黃丸,若兩目連睫,肝脈微弦者,前十全大補湯更加膽草。
乳症諸方:
升葛湯:
治乳吹乳毒,乳癰乳疽 升麻、葛根(各一錢半)、羌活、防風、黃柏、南星、川山甲(炒)、半夏(各八分)、鹿角灰(二錢)、大黃(二錢);
用黃酒二鐘,葱頭三個,煎八分,食遠服。熱甚加山茨菇。鬱加土貝母。已成加皂角刺,再橘葉、麩炒橘紅、通草,皆要藥也。
乳毒丸:
大黃(炒,三錢)、連翹、白芷、獨活(各一錢);
為末,用砂糖丸,黃酒下,盡醉為度,一瀉即瘥。一用牽牛五錢,良薑三錢,甘草八分,用白酒一鐘,水一鐘,煎八分服。
蔞貝散:
治乳核。
瓜蔞(五錢)、貝母、南星、連翹、甘草(各三錢);
用水二鐘,煎八分,加酒二分,食遠服,一加青皮、升麻。神效瓜蔞散(見內癰)
治乳岩,久服可絕病根。本方去當歸加皂刺一兩六錢,半生半熟,名立效散。
乳癰初起,加土貝母、金銀花、蒲公英,有膿、少加白芷,無膿、多加白朮。
乳癰初起,用鮮蒲公英,連根葉搗汁,酒冲服,隨飲葱湯,服之出汗。一用鵝翼七根,左用左,右用右,燒灰為末,黃酒服。
致和散:
治乳岩潰爛,膿水不乾者。蜂房、雄鼠糞、川楝子(經霜者佳);
各等分,瓦,煅存性,為末摻之,即乾。
下乳方:
乳汁不通及乳少者。
王不留,川山甲酥炙,前蹄七片。
為末,酒下即通。
一用:當歸(三錢),川芎(二錢),川山甲、王不留(各錢半),通草(五分),用鮮蝦湯煎,加白酒鐘許和服,一加紅花子(五分),升麻(三分)。
服下乳藥,但作脹而無乳,乃氣血竭而津液亡也,用八珍湯倍參、朮,少佐肉桂,多服奏效。
灰奶:
用驢胰子炒熟,用黃酒食,即變好乳。
回乳湯:
無兒吃乳,致乳汁脹痛者。麥芽(炒二兩)、歸尾、赤芍、紅花、牛膝(各二錢);
水煎服,外以腳布束緊兩乳,以手按揉之。一用葫蘆巴為末,每服二錢,酒下二次,即降。
乳岩方:
玄胡索、薏苡仁(各五錢);
黃酒二鐘,煎一鐘,空心服,出汗即驗。琥珀丸對症藥也。灸肩髃穴、足三里穴,各二七壯。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