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損傷,青少年較為多見。
【病因病理】
當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行走,或下坡、下樓梯、或跑步、跳躍、由高處落地,踝蹠屈位,突然足底向內或向外翻轉,即可造成踝關節扭傷。臨床以足內翻位扭傷多見,根據損傷情況可分為三種:單純外側副韌帶損傷、骨皮質撕脫及踝關節半脫位。
【症狀】
患者有典型的扭傷史。單純外側副韌帶損傷時,疼痛在外踝,踝關節明顯腫脹,皮下可有瘀血,活動受限,走路跛行。骨皮質撕脫者,疼痛腫脹較前者更劇。活動受限。半脫位者,患者自覺踝關節不穩定,屈伸時有聲音。疼痛往往為刺痛,不能行走。
【體徵】
踝關節外側壓痛,內翻時加重。骨皮質撕脫者內翻時踝關節不穩定,足跟叩擊試驗陽性。半脫位者,內翻時外踝可出現明顯凹陷。
X光平片
外側副韌帶損傷者:骨關節正常,有腫脹陰影;
骨皮質撕脫者:距骨在外踝處有明顯傾斜,可見有骨皮質撕脫。
半脫位者:距骨在外踝處有明顯傾斜,關節間隙寬窄不等。
【治療】
治法:疏經通絡,行氣活血。
推拿治療
操作:點按太沖、太溪、解溪、足三裏、懸鐘、商丘、丘墟、絕骨、昆侖、申脈、阿是穴諸穴,(若有半脫位,則先牽引踝關節,在牽引狀態下內、外翻踝關節,並背伸),滾、按揉踝關節,擦熱並搖踝關節。
【注意事項】
01、踝關節扭傷急性期,應冷敷。
02、推拿只對單純韌帶損傷及半脫位有效,有骨皮質撕脫者應以石膏固定。
03、治療期應減少踝關節活動。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