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踝管綜合症是指脛後神經或其分支,經過內踝後面的屈肌支持帶下方的骨纖維管時受壓而引起的症候群。多是由於踝管內壓力過大或組織過多,造成踝關節背屈或蹠屈時脛後神經及其分支受壓所致。又稱蹠管綜合症、跗管綜合症。本病在臨床上不易引起注意,故容易誤診。多見於經常運動的青壯年。

 

【生理解剖】:

踝管是一個缺乏彈性的骨纖維管,由內踝後下方與距骨和屈肌支持帶構成。由後上向前下方走行,形成一個約90°的彎曲。其頂部由屈肌支持帶組成,起於內踝尖,向下、向後止於跟骨內側骨膜,寬約2~2、5cm,厚約lcm,自屈肌支持帶發出數個垂直的纖維間隔止於跟骨。

 

踝管的作用是防止肌腱滑脫。脛後神經在踝管內經常附著於一些纖維間隔,使肌腱和神經血管分隔開,相對固定,因而足部活動時,不易受到牽拉。踝管底部為跟骨內側面,踝管的內容物由前向後依次分為:脛後肌腱、屈趾長肌腱、脛後神經、脛後動、靜脈血管及屈拇長肌腱。脛後神經由小腿後側下行經過內踝後面,在屈肌支持帶下面發出1~2個跟支,穿過屈肌支持帶,供應足內側皮膚。脛後神經出踝管後發出蹠內側神經,沿外展拇肌上緣行進,最後在外展拇肌筋膜纖維管通過,支配外展拇肌、5個屈趾短肌、第一蚓狀肌、屈拇屈趾肌及內側3個半足趾的感覺。蹠外側支潛入外展拇肌深面,通過屈拇長肌腱旁纖維弓,然後經過足蹠面,支配蹠方肌、外展小趾肌和外側的一個半足趾的感覺。從解剖因素來看,脛後神經在踝管內受壓,可產生三個分支的相應症狀,出踝管後亦可在外展拇長肌、筋膜纖維弓中使蹠內側和蹠外側神經受壓。

 

【病因病機】:

(一)踝管管腔縮小

⒈外傷:脛骨遠端骨折、踝關節扭傷或擠壓傷之關節固定術後、跟骨骨折、創傷後水腫和後期纖維化造成脛後神經在踝管內粘連。

2、脛後靜脈瘀血、栓塞性靜脈炎。

3、足外翻畸形產生屈肌支持帶及外展拇短肌的纖維起點張力增加。


 

(二)踝管內組織過多

1、脛後肌、屈拇肌或屈趾肌腱的腱鞘炎、滑膜增生或腱鞘囊腫。

2、風濕性關節炎、滑膜組織水腫和炎症。

3、先天性解剖異常,如增生或肥大的副外展拇肌。

4、體重增加(脂肪過多積累)。

5、脛後靜脈瘤。

6、脛神經及其分支的神經鞘瘤。

7、某些藥物引起的踝管內組織增生。

 

(三)外展拇肌筋膜纖維弓在蹠內側神經或蹠外側神經進入處產生壓迫,尤其是在足外翻時更明顯。

由於脛後神經血管束在踝管中被縱向纖維間隔繞並和肌腱間隔分開,相對地很少受到踝關節活動的牽拉,但踝管又是一個缺乏彈性的骨纖維管,因此脛後神經及其分支在踝管內可因多種原因受到壓迫:

首先,造成局部缺血,脛後神經有豐富的血液供應,其神經纖維對缺血十分敏感;

其次,踝管內、外各種原因引起脛後神經運動、感覺和營養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即脛後神經受壓後踝管內壓力急劇上升,導致脛後神經外膜上的小動脈或小靜脈的血流減少,神經缺氧進而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損害,蛋白漏出,產生水腫,又轉而增加踝管內的壓力,進一步壓迫神經外膜的血管。因而病變早期,受壓神經的近端腫脹,而遠端則蒼白,觸及較硬。由於神經的連續性保持完整,神經節段在顯微鏡下呈現水腫,細胞增殖及纖維化,軸索無改變,如及時給予減壓,則神經受損可治癒。

 

【臨床表現】:

本病好發於男性,特別是體力勞動者及經常運動的青壯年人,女性肥胖者亦多發,單側者多於雙側。

患者往往主訴患足的蹠面燒灼或針刺感,活動後加重,但休息時亦可有疼痛,甚至從睡眠中痛醒,起立或步行則可加劇症狀,疼痛偶爾可向小腿內側放射,但一般不超過膝關節。足底感覺減退或消失,其範圍在蹠內側神經為內側三個半趾,蹠外側神經為外側一個半趾,跟內側支則為足跟內側的兩點辨別能力明顯降低。

 

【檢查】:

(一)叩擊或重壓內踝下方的脛後神經可引起疼痛及麻木發作。

(二)將足外翻或背屈,甚至直腿抬高時,足底的蹠面亦可有疼痛及麻木感。

(三)內踝後方可觸及梭形腫塊或小結節。

(四)蹠內側神經或蹠外側神經所支配的肌肉發生萎縮,特別是外展拇肌、小趾外展肌和第一、二骨間肌。有時足內側縱弓處可見飽滿,提示肌肉肥大或異常。蹠內側神經營養性發生改變,表現為皮膚乾燥、不出汗,發亮,脫毛,皮膚青紫,發冷甚至潰瘍。

(五)止血帶試驗陽性:即採用小腿雙側止血帶,充氣後使壓力維持在收縮壓以下,阻滯靜脈回流,而動脈保持通暢,患肢蹠面如出現疼痛與麻木感覺則為陽性。

(六)肌電圖可顯示:蹠內側神經或蹠外側神經所支配的足小趾肌震顫。

(七)X光檢查,有時可顯示造成骨性壓迫的原因。


 

【診斷】:

根據病史、症狀及相關檢查,一般不難確診。

 

【鑒別診斷】:

(一)踝關節內側韌帶損傷:有典型的足外翻扭傷史,局部腫脹、疼痛劇烈。壓痛點多見於內踝前下方。踝關節活動受限較重。但無神經受壓症狀,一般不難鑒別。

(二)內踝部的腱鞘炎:多是由於勞損或反復輕微的扭傷而造成內踝部的腱鞘發生無菌性炎症。內踝後下方疼痛、腫脹、行走時加重症狀。但症狀均較輕且無足部麻木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

 

【治療】:

(一)治療原則:舒筋活血,散風通絡,消腫止痛。

(二)取穴與部位:委中、承山、陰陵泉、足三裏、三陰交、太溪、昆侖等穴。

(三)主要手法:點按、推捋、揉拈、搖、拔伸、擦法等。

(四)操作方法:

1、準備手法:患者患側在下,側臥於床上,足踝部放於床外。醫者用一手拿足趾,另一手拿足跟部,將拇指置於內踝後下方,搖晃並拔伸踝關節約2分鐘。

2、治療手法:接上,使踝關節外翻並背伸,醫者用拇指自踝管遠端向近端捋順10次;點按三陰交、照海、太溪、昆侖等穴,以局部酸脹為度;然後施揉拈法患部,約2分鐘。

3、結束手法:最後,用魚際擦熱患部。並可配合局部濕熱敷。

 

【其他方法】:

封閉、針灸、理療、小針刀、手術鬆解治療等。

 

【注意事項】:

(一)局部手法宜輕柔,避免受風寒濕侵襲。

(二)減少踝關節外翻活動,防止踝關節重複損傷。

 

【按語】:

手法對本病效果較好,這是因為手法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環,促進代謝,使炎症吸收並降低踝管內壓力,減少對脛後神經的刺激和壓迫,從而減輕或消除臨床症狀。對症狀嚴重且經保守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方法可採用切斷屈肌支援帶,鬆解脛後神經。距骨內有骨刺形成者,可同時切除。

 

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