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searching_for_the_primary_cause_of_disease_in_treating﹞:就是在治療疾病時要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方法。

 疾病在發生發展的過程中常常有許多臨床表現,甚至出現假像,這就需要我們運用中醫理論和診斷方法,認真地分析其發病的本質,去偽存真,堅持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這樣才能避免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錯誤,只有抓住了疾病的本質,才能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標」、「本」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中醫學中具有豐富的內涵,可用以說明病變過程中各種矛盾的主次關係。

 如從正邪雙方而言,正氣為本,邪氣為標;從病因與症狀而論,病因為本,症狀為標;從疾病的先後來看,舊病、原發病為本,新病、繼發病為標,等等。

 治病求本﹝searching_for_the_primary_cause_of_disease_in_treating﹞是一個基本的法則,但是,在臨床上常常也會遇到疾病的標本緩急等特殊情況,這時我們就要靈活掌握,處理好治標與治本的關係。

1、急則治標:

 急則治標就是當標病處於緊急的情況下,首先要治療標病,這是在特殊情況下採取的一種權宜之法,目的在於搶救生命或緩解病人的急迫症狀,為治療本病創造有利的條件。

 例如,不論任何原因引起的高熱抽搐,應當首先針刺大椎﹝DU14﹞、水溝﹝DU26﹞、合谷﹝LI04﹞、太衝﹝LR03﹞等穴,以瀉熱、開竅、熄風止痙;任何原因引起的昏迷,都應先針刺水溝﹝DU26﹞,醒腦開竅;當中風﹝apoplexy﹞患者出現小便瀦留時,應首先針刺中極﹝RN03﹞、水道﹝ST28﹞、秩邊﹝BL54﹞,急利小便;然後再根據疾病的發生原因從本論治。

2、緩則治本:

 在大多數情況下,治療疾病都要堅持「治病求本﹝searching_for_the_primary_cause_of_disease_in_treating﹞」的原則,尤其對於慢性病和急性病的恢復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正如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所說:「治病必求於本」。

正虛者固其本,邪盛者祛其邪;治其病因,症狀可除;治其先病,後病可解;這就是「伏其所主,先其所因」的深刻含義。

 如腎陽虛引起的五更泄,泄瀉﹝diarrhea﹞是其症狀為標,腎陽不足為本,治宜灸氣海﹝RN06﹞、關元﹝RN04﹞、命門﹝DU04﹞、腎俞﹝BL23﹞。

3、標本同治:

 在臨床上也可見到標病和本病並重的情況,這時我們應當採取標本同治的方法。

 如體虛感冒﹝common_cold﹞,如果一味解表可使機體正氣更虛,而單純扶正由可能留邪,因此,應當益氣解表,益氣為治本,解表為治標,宜補足三裏﹝ST36﹞、關元﹝RN04﹞,瀉合谷﹝LI04﹞、風池﹝GB20﹞、列缺﹝LU07﹞等。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