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常用治法-攻下法﹝offensive_precipitation_method﹞:

攻下法﹝offensive_precipitation_method﹞:是通過通便、下積、瀉實、逐水以攻逐邪實,蕩滌腸胃,排除積滯的治法,又稱下法。下法廣泛應用於燥屎、積滯、實熱及水飲等裏實證。

 01、適用範圍:因證候不同,可分為寒下、溫下、潤下及逐水等法。

 (01)、寒下:適用於裏熱積滯實證,有下燥屎、瀉實熱等作用。

 (02)、溫下:適用於臟腑﹝zang-fu_viscera﹞間寒冷積滯的裏寒實證,有溫裏逐寒瀉實的作用。

 (03)、潤下:適用于熱盛傷津,或病後津虧,或年老津涸,或產後血虛﹝blood_deficiency﹞的便秘﹝constipation﹞等。

 (04)、逐水:適用于水飲停蓄胸脇,以及水腫﹝edema﹞、臌脹﹝flatulence﹞等病證邪氣過盛者。

 02、注意事項﹝cautions﹞:

 (01)、攻下法﹝offensive_precipitation_method﹞:適用於裏實證,誤用之易損傷正氣。凡邪在表或邪在半表半裏一般不可下;陽明病腑未實者不可下;高年津枯便秘﹝constipation﹞,或素體虛弱,陽氣衰弱而大便艱難者,不宜用峻下法;婦女妊娠或行經期間,皆應慎用下法。

 (02)、下法以邪去為度,不宜過量,以防正氣受傷。如大便已通,或痰、瘀、水、積已隨瀉解,則減量或停用下劑。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手療思路(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