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經驗雜方: |
治人一時昏迷不省人事,服之立效 |
豬心﹝一個,不可下水,用竹破四片﹞;黃蠟﹝三錢,入心內,朱砂三分放蠟上,以碗盛,飯上蒸熟服﹞。 |
蓮棗丸: ﹝治人面黃唇白,四肌無力,小兒多有之﹞ |
紅蓮肉﹝六兩,去心為末﹞;紅棗﹝六兩,為泥﹞;久年陳米﹝三四升,炒為末﹞;好米醋調和為丸,每服三錢,開水送下,屢驗。 |
湯火藥:大黃為末,蜜和塗立癒。 |
火傷藥: |
大黃、黃柏、黃芩、寒水石、桑皮;各等分為末,用泉水調搽,此是醫有泡的;如爛,可用麻油調;如半好者,滴水乾淨,糯米飯為丸,火上燒灰存性,研末罨。 |
又湯火傷二方: |
黃柏、大黃、寒水石;各等分為末,油調搽。 |
又方:雞蛋清調磨京墨,塗上用濕紙蓋,即止痛。 |
治膀胱氣方: |
先將橘核炒枯,再將鴿屎同炒,共為末,羅去渣,上用麻油拌炒,和木香末,每服一錢,水酒下。 |
橘核﹝一兩﹞、木香﹝末,一錢﹞、鴿屎﹝一兩﹞,要吃搖搖子的﹞ |
冷氣痛方: |
共研末,用溫水沖。又用紙拖去浮油,一口吃下,屢驗之方。 |
吳萸﹝四兩﹞、良薑﹝二兩﹞、胡椒﹝一兩﹞。 |
治瘡毒方:﹝流清水,又癢﹞ |
大楓子、蛇床子、花椒、黃丹、青黛、枯礬、章老、冰片、白芷梢、甘草節、水銀;共研末,棉油調搽。 |
洗瘡方: |
獨活﹝一錢﹞、白芷﹝一錢﹞、北風﹝一錢﹞、黃柏﹝一錢﹞、荊芥﹝一錢﹞、銀花﹝一錢﹞、甘草﹝八分﹞;另加艾葉共煎﹝搽藥附後﹞。 |
搽瘡方: |
黃柏﹝一錢﹞、花粉﹝一錢﹞、胡連﹝一錢﹞、苦參﹝一錢﹞、蘆薈﹝一錢﹞、膽礬﹝一錢﹞、青黛﹝一錢﹞、輕粉﹝一錢﹞、枯礬﹝二錢﹞、大黃﹝一錢﹞、明雄﹝一錢﹞;共研末,麻油調搽。 |
治小兒爛頭方: |
胡連﹝五分﹞、青黛﹝一錢﹞、蘆薈﹝一錢﹞、苦參﹝一錢﹞、輕粉﹝一錢﹞、黃柏﹝一錢﹞、杏仁﹝一錢﹞、兒茶﹝一錢﹞、白斂﹝一錢﹞、冰片;共研末,麻油調,或雞蛋黃炒出油調。 |
治楊梅熏藥方: |
共為末,外用火紙二張,將藥鋪如卷爆竹樣卷定,口含冷肉湯,將藥點對鼻熏,肉湯頻換。 凡熏此藥,要飽食肉飯。 熏畢,來日服救苦下毒湯。 |
水銀﹝一錢﹞、銀朱﹝一錢﹞、冰片﹝三分﹞、黑鉛﹝一錢﹞、木炭﹝二錢﹞。 |
救苦下毒湯:﹝水酒炆二三貼,先服後洗﹞ |
山甲﹝一錢﹞、蟬蛻﹝一錢五分﹞、土苓﹝一兩﹞、大黃﹝一錢﹞、芒硝﹝一錢五分﹞、連翹﹝一錢﹞、黃柏﹝一錢﹞、歸尾﹝一錢﹞、花粉﹝一錢﹞、茯苓﹝一錢﹞、薑蟲﹝一錢五分﹞、赤芍﹝一錢五分﹞、蜈蚣﹝二條﹞、桃仁﹝十二個﹞、全蠍﹝一錢﹞、牛膝﹝一錢﹞、黃連﹝五分﹞、兒茶﹝一錢﹞。 |
洗藥方:甘草、銀花、土苓、連翹;共煎水洗。 |
膿胞瘡方: |
國丹﹝一錢﹞、輕粉﹝二錢﹞、章老﹝二錢﹞、冰片﹝一分﹞、枯礬﹝二錢﹞、銀朱﹝二錢﹞、兒茶﹝二錢﹞、麝﹝一分﹞、硫黃﹝一錢﹞、花椒﹝一錢﹞;共為末,豬油搗,用夏布包搽。 |
五虎丹:﹝治楊梅枕﹞ |
明礬、水銀、淮鹽、牙硝、膽礬;以上﹝各三錢﹞,降三枝香為度。 |
各毒罨上收水生肌藥: |
宮粉﹝三錢,煅﹞、輕粉﹝六分﹞、冰片﹝一分﹞、枯礬﹝五分﹞;共為末。 |
癬瘡方:五倍子﹝一兩﹞、明礬﹝一錢﹞;為末,醋調搽。 |
白癬瘡方:﹝此瘡在人頭髮中,白滿頭,又癢,瘡亦可治﹞ |
鱉子、水銀、核桃肉;生豬油搗,用布包擦。 |
治楊梅瘡方: |
石膏、輕粉、黃柏﹝各二錢﹞; |
為末乾罨,等四圍全結殼,再加銅綠、膽礬,前三味﹝各二錢﹞,加銅綠﹝一錢﹞,膽礬﹝六分﹞,共五味為末,擦瘡上及旁邊,六七日後,又用油核桃並豬油搗勻如泥,又擦瘡上以潤其皮,則殼落去。 又用前五味末幹擦皮膚即白。 若有一瘡不癒,名為結毒。 又用烏梅幾個,用瓦焙炕去核,將烏梅肉研末罨之,即收功。 擦藥之時,兼服後敗毒散十餘劑,以清小便為主。﹝敗毒散附後﹞ |
敗毒散: |
防風﹝二錢﹞、荊芥﹝二錢﹞、車前﹝二錢﹞、木通﹝一錢五分﹞、連翹﹝二錢﹞、梔子﹝一錢五分﹞、當歸﹝二錢﹞、生地﹝二錢﹞、麥冬﹝二錢﹞、銀花﹝三錢﹞、土苓﹝三錢﹞、蟬蛻﹝一錢﹞、生大黃﹝三錢﹞、生甘草﹝一錢﹞;燈心引。 |
疳藥方: |
輕粉、銅綠、膽礬、杏仁 |
白玉膏:﹝治臁瘡及腿上一切瘡﹞ |
鉛粉、輕粉、白蠟、黃蠟、朝老;豬油調與油紙上貼之,如神。加紅粉霜更易收口。 一方:加佗僧、乳沒、象皮。 |
瘡血風瘡: |
上片﹝一分﹞、章老﹝二分﹞、花椒﹝一分﹞、青礬﹝一分﹞、國丹﹝二分﹞輕粉﹝三分﹞、白蠟﹝三分﹞、銅綠﹝二分﹞;用豬油和蔥搗如泥,敷紮三四次,同生肌散敷。 |
坐板瘡: |
銅綠、水銀、銀朱、冰片;共為末,麻油調搽。 |
碎米瘡: |
油核桃仁、信、水銀、大楓子;共為末,幹撮在掌心,兩手擦發熱後,鼻聞之,再遍處擦。 |
汗板瘡: |
松、柏、桃、柳、樟、楓、槐、艾、菖;炒枯,煎水洗。 |
小兒疳藥方: |
兒茶﹝一錢五分﹞、輕粉﹝一錢﹞、冰片﹝一分﹞、丁香﹝半分﹞。 |
治大麻瘋神方: |
用癩蝦蟆一個,搗熟鹽泥做一盒,入蝦蟆於內,炭火燒熟存性,去泥。 將蝦蟆研末,每服三錢,黃酒熱服,發汗即癒。 |
流精方: |
用鴨蛋﹝一個,去黃﹞;生大黃﹝八錢,研末﹞,用蛋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錢,早晨滾水下。 |
冰硼散:﹝治喉嚨腫,痰閉,吹入吐出痰涎﹞ |
冰片﹝三分﹞、硼砂﹝三錢﹞、青黛﹝三錢﹞、麝﹝一分,不用麝亦可﹞。 |
小兒鵝子方:﹝不論雙單,此方第一奇妙﹞ |
蜘蛛窠五七個,燒灰存性,吹患處即好。 |
又方:用柴灰開水沖服。 |
又方:用吊的揚塵,沖艾汁服。 |
吹豬閉舌方: |
雄黃﹝一錢﹞、青黛﹝一錢﹞、北辛﹝一錢﹞、牙皂﹝一錢﹞、硼砂﹝一錢﹞;共為末吹。 |
白鯽魚膏藥方: |
江子﹝四兩﹞、蓖麻子﹝四兩﹞、馬前子﹝四兩﹞、乳香﹝二兩﹞、沒藥﹝二兩﹞、血餘﹝二兩﹞、活鯽魚﹝一斤﹞;水粉﹝二十四兩﹞、麻油﹝二斤﹞; |
先將油酥炙枯魚,取起魚,又將前六味藥入油內酥,俟血餘不見,取去渣,滴水成珠後,入水粉,不停攪自粉花謝,收起聽攤。 |
點眼眥癉方: |
用蜘蛛一個刺漿,和人乳蒸三次,其色如雞蛋黃﹝點些須入眼角﹞。 |
痘後翳障驗方: |
決明﹝一錢﹞、白菊﹝一錢﹞、七厘﹝一錢﹞、穀精﹝一錢五分﹞、木宅﹝一錢﹞、青葙﹝一錢﹞、京子﹝八分﹞、赤芍﹝八分﹞、望月砂﹝一錢﹞、甘草﹝五分﹞;不用引。 |
害眼方: |
羌活﹝一錢﹞、赤芍﹝八分﹞、白菊﹝八分﹞、桔梗﹝八分﹞、北風﹝一錢﹞、蔓荊子﹝一錢﹞、薄荷﹝八分﹞、歸尾﹝八分﹞、甘草﹝六分﹞;燈心一丸為引。 |
點赤熱眼方: |
用大田螺一個,川黃連末﹝一分﹞,入田螺內,久之田螺化為水,點之目中即癒。 |
咽喉痛驗方: |
兒茶、硼砂、冰片、麝、朱砂、琥珀、熊膽;共為末吹。 |
立止牙痛方:﹝並治閉沙,點些須入眼角﹞ |
雄黃﹝一錢﹞、硼砂﹝一錢﹞、火硝﹝一錢﹞、冰片﹝一分﹞;共為末,擦牙吐去涎,即好。 |
狗咬方:用老鼠糞為末,砂糖調敷。 |
又方:用煤炭敷。 |
耳內出膿方: |
明礬﹝煆,一錢﹞;黃丹﹝五分﹞、丁香﹝一分﹞ |
先用虎耳草搗水,滴入二三次,用新棉花撓幹,吹入此藥。 |
又方:﹝治同前﹞用蛇蛻﹝瓦上焙﹞二錢、青黛﹝五錢﹞,研末吹入。 |
紅下血: |
臭椿根皮、白豆蔻、黃連;共研末,蜜為丸。 |
如玉膏:﹝面上一切酒刺黑斑﹞ |
白芷﹝一錢﹞、牙皂﹝去皮,一錢﹞、茯苓﹝一錢五分﹞、花粉﹝一錢五分﹞、藿香﹝一錢﹞、甘松﹝一錢﹞、三柰﹝一錢﹞、白丁香﹝另研﹞木宅﹝一錢﹞、杏仁﹝一錢﹞、佗僧﹝一錢﹞、細辛﹝一錢﹞、章老﹝五分﹞、白芨﹝少許﹞;為末。 |
臨臥時,用津唾調,或乳調敷面上,明早溫水洗去,其面如玉。 |
補唇舌方:﹝太醫院傳﹞ |
塗之即生肉,如多去唇舌,用川烏、草烏為末,攤條以涼水調合,貼之即不覺痛。 可用刀取,如流血,以陳鍛石塗之即止。 癒後血硬,用雞冠血點之,即軟。 鮮蟹﹝燒灰,二錢﹞、乳沒﹝各二分五厘﹞。 |
治痄腮腫痛方: |
防風、荊芥、羌活、牛蒡子、甘草、連翹﹝不用亦可﹞各等分;水煎,食後服。 外亦敷此藥。 |
諸骨鯁喉:用金鳳花子為末,醋調咽,莫犯齒。 |
又方:用玉簪花根搗汁咽下,勿犯齒牙齦。 |
截瘧方:用郁李仁﹝以福元肉包吞,兼用通關散吹鼻﹞ |
蛇咬痛腫方:用白芨為末,麥冬湯調服。 |
又方:用雄黃﹝五錢﹞、靈脂﹝一兩﹞;為末,每服二錢,好酒調。 |
喉嚨腫閉:用老絲瓜煎水,洗兼吃,即消。﹝頭面腫亦可治﹞ |
乳瘡驗方:﹝吃散之藥﹞ |
小當歸﹝二錢﹞、蒲公英﹝一錢﹞、川芎﹝一錢﹞、木通﹝一錢﹞、焦術﹝一錢﹞、防風﹝一錢﹞、白芍、乳香﹝一錢﹞、歸身﹝一錢﹞、蟬蛻﹝一錢﹞、炙﹝一錢﹞、丹皮﹝一錢﹞、知母﹝一錢﹞、連翹﹝一錢﹞、甘草﹝一錢﹞;用水酒。蔥根。 |
又敷已經出頭之藥: |
生南星、生草烏、生川烏、生乳草、生乳香、生白斂、生灰麵;以上用鴨蛋青、蔥頭根搗碎調敷。 |
又乳瘡驗方:蒲公英、栝蔞﹝一個﹞;梅鳳根為引,水炆吃。 |
生肌藥:甘石、白蠟、冰片;共為末。 |
搽髻頭方: |
搽瘡屢驗大楓子,花椒青黛與枯礬,青粉黃丹黃柏和,蛇床甘草白芷梢,冰片章老一分足,餘皆一錢研碎摻。 用麻油調搽。 |
預防臍風方: ﹝小兒生下剪臍帶後,用此藥罨之臍口,以免臍風﹞ |
枯礬﹝一錢五分﹞、硼砂﹝五分﹞、冰片﹝五厘﹞、麝香﹝五厘﹞;共研極細末,吃防風、荊芥﹝各一錢﹞。 |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