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外科心法要訣》 卷十三 發無定處(中):

 

 發無定處(中)-大麻風

麻風總屬毒癘成,其因有三五損風,五死證見真惡候,初病能守或可生。

 

【注】:

 此證古名癘風,癘風者有毒之風也。

 《經》云:脈風成為癘,

  又云:癘者有營氣熱腐,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毒風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今人呼為大麻風。

  一因風土所生,中國少有此證,惟煙瘴地面多有之;

  一因傳染,或遇生麻風之人,或父母、夫妻、家人遞相傳染,或在外不謹,或糞坑、房室、床鋪、衣被不潔;

  一因自不調攝,洗浴乘涼,希圖快意,或露臥當風,睡眠濕地,毒風襲入血脈。

 其因名雖有三,總屬天地癘氣,感受不覺,未經發洩,積久而發。

 

 


 

遍身麻木,次起白屑紅斑,蔓延如癜,形若蛇皮,脫落成片,始發之時,自上而下者順,自下而上者逆;漸來可治,頓發難醫。

 

風毒入裏,化生為蟲,蟲蝕五臟,則形有五損

  肺受病,先落眉毛;

  肝受病,面起紫皰

  腎受病,腳底先穿;

  脾受病,遍身如癬;

  心受病,先損其目,

 此為險證。

 

又有五死,證發

  麻木不仁者,為皮死;

  割切不痛者,為肉死;

  潰爛無膿者,為血死;

  手足脫落者,為筋死;

  鼻樑崩塌,眼弦斷裂,唇翻聲啞者,為骨死。

 若五死見一,即為敗惡不治之候也。

 此證初覺,即服萬靈丹汗之。

 

次宜神應消風散、追風散、磨風丸,次第服之。

 牙齦出血,用黃連、貫眾等分煎湯漱之。

 外搽類聚祛風散,兼用地骨皮、荊芥、苦參、細辛各二兩,河水煎湯,浸浴熏洗。

  若遇損敗之證,在上部則服醉仙散,在下部則服通天再造散;

  若鼻樑塌壞,用換肌散服之。

 患者稍露虛象,即以補氣瀉榮湯服之,兼用何首烏酒飲之。

 若能清心寡欲,戒口早治或有可生;若口味不能清淡,色欲不能斷絕,即癒後仍不免再發,終於不救。

 大麻風圖(圖缺)

 

【神應消風散】

 全蠍、白芷、人參(各一兩);

 上研細末,每用二錢,勿食晚飯,次日空心溫酒調服,覺身微躁為效。

【方歌】

 神應消風散癘風,身麻白屑起斑紅,蠍芷人參各一兩,空心酒服麻木平。

 

【追風散】

 錦紋大黃(六兩)、川郁金(炒,一兩八錢)、皂角刺(一兩五錢);

 共研細末,每用五錢,加大風子油一錢五分,樸硝一錢,五更空心溫酒調服,直待辰時,又如前調藥,加熟蜜少許服之,又蜜解口。切不可臥,良久痛瀉數次不妨,以稀粥補之。如第一日服消風散,第二日即服此藥,第三日服磨風丸,周而復始,又如此服之。瘦弱者,十日內追風散只用一服,老弱者勿服。

【方歌】

 追風散用川郁金,皂刺大黃研末勻,初服消風次用此,風油硝酒調服神。

 

【磨風丸】

 豨薟草、牛蒡子(炒)、麻黃、蒼耳草、細辛、川芎、當歸、荊芥、蔓荊子、防風車前子、威靈仙、天麻、何首烏、羌活、獨活(各一兩);

 共為細末,酒打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溫酒送下,日用二服。

【方歌】

 磨風丸蒡麻黃,蒼細芎歸荊蔓防,車威天麻何羌獨,追風服後用此方。

 

【類聚祛風散】

 硫黃、寒水石、枯白礬、貫眾(各二兩)、蛇床子(一兩)、樸硝(五錢);

 共研細末,臘月豬脂搗爛調敷。

【方歌】

 《類聚》祛風散硫黃,寒水枯礬硝蛇床,貫眾細研豬脂搗,專搽遍體癘風瘡。

 

 


 

【醉仙散】

 牛蒡子(炒)、胡麻、枸杞子、蔓荊子(各一兩)、苦參、白蒺藜、防風、花粉(各五錢);

 共研細末,每服一錢,加輕粉一分二厘,研勻,茶清調服,晨、午、晚各一服。五七日後先於牙縫內出臭黃涎,渾身疼悶如醉,然後利下膿血惡物、臭氣,病根乃去矣。

【方歌】

 醉仙上部癘風重,牛蒡胡麻枸蔓荊,苦參蒺藜防花粉,服加輕粉用茶清。

 

【通天再造散】

 大黃(煨,一兩)、皂角刺(一兩五錢)、郁金(五錢)、白牽牛(頭末,半生,半炒,六錢);

 共研細末,每服二錢或三錢,早晨面東,醇酒調下,當日利下惡物或膿或蟲,為效。

【方歌】

 通天再造治癘風,敗證先從下部攻,郁金大黃牽牛刺,晨服酒調面向東。

 

【換肌散】

 烏梢蛇、白花蛇、蚯蚓(去土,各一兩)、細辛、木鱉子、白芷、天麻(連莖者)、赤芍、蔓荊子、當歸、威靈仙、荊芥穗、甘菊花、不灰木、紫參、苦參、沙參、何首烏、石菖蒲、木賊、天門冬(去心)、川芎、白蒺藜、甘草(炙)、胡麻仁、蒼術(米泔水浸,炒)、草烏(湯泡,去皮,各三錢五分);

 共研細末,每服五錢,溫酒調下,酒多更妙。紫參、不灰木雖無亦可。

【方歌】

 換肌散治大風瘡,毒攻眉脫壞鼻樑,烏梢白花蛇蚓細,鱉芷天麻芍蔓當,

 威靈荊菊不灰木,紫苦沙參何首菖,木賊天冬芎蒺草,胡麻蒼術草烏強。

 

【補氣瀉榮湯】

 連翹、(去心)、升麻(各六分)、桔梗(五分)、黃芩、生地(各四分)、黃連、蚯蚓(酒炒,去土)、當歸、黃、蘇木、全蠍(各三分)、人參、白豆蔻(各二分)、甘草(生,一分);

 水二盅,酒一盅,煎至一盅,去渣;又用胡桐淚一分,水蛭炒、虻蟲炒各三個,麝香五厘,桃仁三個研泥,共為細末,入藥湯內,煎至七分,飯後服之。

【方歌】

 補氣瀉榮癘虛宜,芩連參桔蚓歸,蘇地升蠍翹蔻草,桐淚蛭虻麝桃泥。

 

【何首烏酒】

 何首烏(四兩)、當歸身、當歸尾、穿山甲(炙)、生地黃、熟地黃、蛤蟆(各一兩)、側柏葉松針、五加皮、川烏(湯泡,去皮)、草烏(湯泡,去皮,各四錢);

將藥入夏布袋內,紮口;用黃酒二十斤,同藥袋入壇內封固,重湯煮三炷香,埋窨七日。開壇口取酒,時時飲之,令醺醺然,作汗,避風。

【方歌】

 何首烏酒大風疾,歸甲松針生熟地,側蟆五加川草烏,酒者滋榮毒自息。

 

萬靈丹:(見腫瘍門)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經筋代名詞 的頭像
    經筋代名詞

    經筋手療思路(永康堂‧張老師)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