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囊癰:

 夫囊癰者陰囊紅熱腫痛也,由肝腎陰虛。

 

 濕熱下注所致,治以補陰為主,清熱滲濕之藥佐之,如初起腫痛小便沚滯者,清滲濕湯,或送六味地黃丸。

 

 因寒中未經發散者,用紺珠丹汗之,次用滋陰清濕等藥。

 

 腫便閉者,可內服衛生。

 

 已成者托裏消毒散,去桔梗,加澤瀉、川山甲。

 

 外用如意金黃散,葱湯和蜜調調敷,堅硬無膿,紫色作爛,欲外腐也,蟾酥錠為末,摻之,膏蓋,服滋陰藥,俟腐脫,搽黑二膏,如餘腫俱消,惟一處不消,欲作膿也,托裏消毒散用皂角刺透之,膿熱作脹針之,以免遍潰其囊,法以油頭繩扎住子,開海底穴,膿出自盡,服十全大補湯加牛膝、丹皮。

 

 膿出而仍腫痛者,熱未解也,托裏消毒散加膽草、梔子、柴胡,餘腫俱退。

 

 只一條不消者,虛也,六味地黃丸去茯苓加五味子,兼補中益氣湯加茯苓。

 

 口乾便數者虛也,六味地黃丸。

 

 因膀胱酒毒所乘者,六味地黃丸料加車前子、牛膝。

 

 內熱晡熱虛也,四物湯加參、朮。

 

 體倦食少者脾虛也,補中益氣湯膿水清稀者氣血虛也,十全大補湯。

 


 

 

 久而不歛者,大補湯加麥冬、五味子,外兼豆豉餅灸之。

 

 睪丸懸露者,杉木灰托之,紫蘇葉包之,或瑩珠膏代之,內外得法,旬日可瘥。

 

 若攻其毒,則陰道愈虛,投淡滲之藥,則真陰愈損,雖少壯者,多成痼疾,況虛弱者,乎更誤作疝治,投以熱藥,必難收歛,以至膿清脈大者不治。

 

 囊癰與疝氣相類,但癰則陰囊紅腫熱痛,內熱口乾,小便赤沚,若疝則小腹痛牽引子,少熱多寒,好飲熱湯為異耳。

 

 若水疝,雖腫而光,雖痛有時不紅不熱,按之軟而即起為異耳。

 

 宜以針引去水氣則安,內服本門之藥,不作。忽然囊發熱,陰子一大一小,狀若傷寒,其發迅速者,卵子瘟也。

 

 宜灸:肩尖穴,七壯或九壯,即癒,患左灸右,患右灸左,取穴法,立棍一條,伸手扶棍,以手與肩平為則,則肩上有窩,窩即穴也。囊內睪丸上,忽然突出一點,堅硬如筋頭,疼痛異常,身發寒熱者,暗疔也。(治見疔門),因患痔漏久而串及於囊者,囊漏。(治見漏門)

 

 囊癰主治方:

 清肝滲濕湯:

 治囊癰,發熱腫痛,小水不利者。

 川芎、當歸、白芍、生地、柴胡、膽草(炒黑)、梔子、花粉、黃芩(各一錢)、澤瀉、木通、甘草(各五分);

 用水二鐘,煎一鐘,食前服。

 

 囊癰應用方:

 六味地黃丸、紺珠丹、衛生散、托裏消毒散、如意金黃散、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瑩珠膏(俱見首卷)、蟾酥條(即蟾酥丸見疔門)。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