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僵直性脊椎炎(督灸治療) 

 僵直性脊椎炎(AS)是一種以骶髂關節和脊柱關節慢性炎症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可侵犯外周關節,並可伴發關節外表現,嚴重者可發生脊柱畸形和關節僵直。

 

 中醫認為先天不足是發病的根本,後天感受外邪與內傷則為發病的誘因,HLA-B27陽性(包括不同的亞型)的體質是發生AS的載體,所以說腎虛督空是該病的病理基礎。

 

 督灸,是指在督脈脊柱段的大椎穴至腰俞穴上隔藥發皰灸的一種中醫外治特色技術,具有益腎通督、溫陽散寒、壯骨透肌、破瘀散結、通痹止痛、調和陰陽的功效,對於AS腎陽虧虛證的治療具有其他單一療法所不可替代的優勢。

 

【診斷標準】:

【臨床標準】: 

 A:下腰痛持續至少3個月,活動(而非休息)後可緩解。

 B:腰椎在垂直面和水平面的活動受限。

 C:擴胸度較同年齡、性別的正常人減少。

 

【確診標準】:

 具備單側Ⅱ~Ⅳ級或雙側Ⅱ~Ⅲ級X線骶髂關節炎,加上臨床標準3條中至少1條。

 

【骶髂關節X線改變分期標準】:

 0級:正常骶髂關節。

 Ⅰ級:可疑或極輕微的骶髂關節炎。

 Ⅱ級:輕度骶髂關節炎(關節邊緣模糊,近關節區域硬化,關節間隙輕度變窄)

 Ⅲ級:中度骶髂關節炎(關節邊緣模糊,近關節區域硬化,關節間隙明顯變窄,骨質破壞明顯)

 Ⅳ級:骶髂關節融合或完全僵直,伴或不伴硬化。

 

【適應證】:

 患者年齡在16歲~60歲,檢測HLA-B27(+)AS早、中期患者,疾病正在活動期或者檢測指標尚正常而脊柱疼痛、僵硬、活動受限,畏寒喜暖,肢冷不溫,喜熱飲食,腰膝酸軟,疲勞(依據AS的腎陽虧虛證)等症明顯者;

 主要體征:骨盆分離(+),「4」字試驗(+),脊柱側彎或壓痛,四肢關節處壓痛點,頸和腰左右轉側不利,指地距(+),胸廓活動度2.5釐米,枕牆距5釐米。

 

【禁忌證】:

 1、哺乳期或崩漏的女性患者,孕婦。

 2、有糖尿病、心血管、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疾病、精神病患者及過敏體質、高血壓者。

 3、關節畸形活動不利的患者。

 4、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合併有其他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及皮損者。

 

【技術操作方法】:

 取督脈的大椎穴至腰俞穴作為施灸部位。

 

【施灸程式】:

 1、選擇體位:令受術者裸背俯臥於床上。

 2、取穴:術者用拇指的指甲沿脊柱(督脈)凸處按壓「十」字痕跡。

 3、施術部位消毒:以75%酒精棉球自上而下沿脊柱常規消毒3遍。

 4、塗抹薑汁:沿脊柱凸部術者按壓「十」字痕跡處塗抹薑汁。

 5、撒督灸粉:沿脊柱凸部術者按壓「十」字痕跡點撒督灸粉呈線條狀。

 6、敷蓋桑皮紙:將寬10釐米,長40釐米的桑皮紙敷蓋在藥粉的上面,桑皮紙的中央對準督脈。

 


 

 7、鋪放薑泥:把薑泥牢固地鋪在桑皮紙中央,要求薑泥底寬3釐米,高2.5釐米,頂寬2.5釐米,長為大椎穴至腰俞穴的長度,呈梯形。

 8、放置艾炷:在薑泥上面放置三棱錐形艾炷,艾炷直徑如病人手指的中指中節直徑,長度與薑泥一樣。

 9、點燃艾炷:以線香點燃艾炷的上、中、下三點,任其自燃自滅。

 10、更換艾炷:1壯灸完後再換1壯,共灸3壯。

 11、移去薑泥:灸完3壯後取下薑泥。

 12、輕擦灸處:用濕熱毛巾輕輕揩乾淨灸後藥泥及艾灰。

 13、放水皰:灸後大約3小時施灸部位自然起水皰,第2天放水皰。放水皰時,病人取坐位,以75%酒精棉球自上而下在水皰表面及其周圍常規消毒3遍後,待自然乾燥後,用消毒針頭或1寸毫針沿水皰下緣平刺,皰液自然流出,再以消毒乾棉球輕輕滾動按壓,使殘留的液體充分流出。

 

【治療時間及療程】:

 督灸治療時間:每次治療3小時,25天~30天治療1次,3次為1個療程。

 

【督灸的輔助措施】:

 飲食要求:督灸治療前7天開始要求患者配合飲食調節。

 、忌食:一切水產品、羊肉、雞肉、狗肉,酒類,蔬菜包括黃瓜、韭菜、香菜、辣椒。

 B、飲食:以清淡素食為主,多食用植物蛋白,如大豆、花生、蔬菜等等。

 

【功能鍛煉標準】:

 最好是戶外活動,行動不便者可以做室內醫療體操,以主動運動為佳。戶外活動首選太極拳或者廣播體操,每天持續 2次,早晚各30分鐘為宜。

 

 防治教育:主要從心理指導和規範日常起居姿勢兩方面進行教育。

 

【關鍵技術環節】:

 1、正確選擇適應證和舒適的體位:最適合早、中期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操作時要求裸背俯臥位。

 2、督灸粉的組方與製作:

  A、督灸發皰方:麝香、肉桂、杭白芍、斑蝥等9味;

  、督灸不發皰方:麝香、肉桂、杭白芍、全蠍等9味。各藥共為細末,每份2密封備用。

 3、薑泥的製作:薑泥製成餡狀。

 4、艾炷的標準:艾炷不可忽大忽小,標準艾炷的直徑如病人中指中節的直徑,長以大椎至腰俞穴之間的長度。

 

【注意事項】:

 調節飲食:要求患者在治療前7天開始調節飲食,忌食一切酒類和水產品雞、羊、狗肉及肥甘之品,以免降低療效或發皰過大。

 

 排煙通暢:治療室內應有排煙設施,及時排除艾煙,以免污染空氣。

 

 防火設備:治療室內應準備1個水杯,貯存點燃過的火柴柄,以防火災。

 

 治療後保暖:適當休息、不能熬夜和久居空調室。

 

 發皰後的護理:起皰後在腰間放置直徑5釐米,長10釐米的衛生紙襯墊,起內衣及腰帶作用,保護水皰。放皰後勿須抓、撓和塗抹任何藥物。

 

 術者在操作時要密切注意受術者情況,防止由於受術者活動引起艾炷的脫落;受術者治療結束後,術者應囑其緩慢坐起,並在治療床上靜坐5分鐘~10分鐘,以免出現體位性眩暈而摔倒。

 

【可能的意外情況及處理方案】:

 1、施灸中艾火脫落,應迅速用持物鉗將艾火放入水中滅火。

 2、督灸治療後特殊體質起皰過大,大如杏核。處理措施:第2天放皰後,如仍有鼓皰第3天再放1次,消毒發皰周圍的皮膚保持清潔,預防感染。

 3、暈皰:放皰時病人過度緊張,出現頭暈噁心或者胸悶謂之暈皰。處理措施:放皰時,施術者多與受術者交談,放鬆病人的緊張情緒,手法操作輕巧,即可避免。

 4、皰痂癒合緩慢者,嚴格控制忌食物品,結合血常規情況,令受術者調整高植物蛋白飲食,或對症處理並注意休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