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學》淡竹葉(清熱藥,清熱瀉火藥): |
【藥用】:本品為禾本科淡竹葉的根。 |
【性味﹝nature_and_flavour﹞與歸經﹝channel_tropism﹞】: 甘,寒。入心、小腸經。 |
【功效】:清熱除煩,利尿。 |
【臨床應用】:用於熱病煩渴,口舌生瘡﹝mouth_and_tongue_sores﹞,小便短赤,濕熱黃疸﹝icterus﹞等症。 淡竹葉上能清心火而除煩,下能利小便而滲濕。 用於清心,可與黃連、生地、木通、甘草等配伍﹝combine﹞; 用於滲利濕熱,可與滑石、茵陳、通草等同用。 |
【處方用名】:淡竹葉(洗淨,曬乾用) |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 |
【按語】: |
01、淡竹葉一藥,始載於《本草綱目》。 它不是淡竹或苦竹的葉(鮮竹葉),而是另一種草本植物「淡竹葉」的葉。 由此可知,在明代以前一些常用的有竹葉等藥所組成的方劑,它所用的竹葉,都是鮮竹葉,不是淡竹葉。 |
02、鮮竹葉與淡竹葉兩藥都能清心除煩、利小便,但 鮮竹葉清心熱的效果較好,且能涼胃,又能用治上焦﹝upper_energizer﹞風熱; 淡竹葉的利尿作用較好,以滲濕泄熱見長。 |
03、現在一般藥店中大都不備鮮竹葉,如處方只寫竹葉,都配淡竹葉。 如需用鮮竹葉,必須臨時採集。 |
04、淡竹葉的根,據文獻記載,能破血墮胎,有待研究。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永康堂【YCT】~學習自測~ |
|
答案 |
淡竹葉 |
【C】 |
治療脾虛便溏尤應慎用的藥物是:※※A、石膏;※※B、蘆根;※※C、知母;※※D、天花粉;※※E、淡竹葉。(《中藥藥理學》) |
【C】 |
肺熱壅盛,喘促氣急,治療宜與平喘藥配伍的是:※※A、梔子;※※B、蘆根;※※C、石膏;※※D、夏枯草;※※E、淡竹葉。(《中藥藥理學》) |
【A】 |
蘆根、淡竹葉的共同功效,除清熱除煩外,還有:※※A、利尿;※※B、止嘔;※※C、生津;※※D、排膿;※※E、涼血。(《中藥藥理學》) |
【C】 |
男孩,8歲。感冒數天,現出現高熱﹝hyperpyrexia﹞,心煩口渴,出汗,舌紅苔黃,脈洪大,宜用:※※A、銀花、連翹;※※B、竹葉、淡竹葉;※※C、石膏、知母;※※D、知母、黃柏;※※E、丹皮、赤芍 |
|
使用麻杏石甘湯時,如熱毒熾盛,可加入:※※A、淡竹葉;※※B、魚腥草;※※C、黃連;※※D、銀花;※※E、黃柏。(《溫病學》) |
|
風溫,邪襲肺衛而兼熱傷津液,小便短少,下列治法中,哪一項最適合:※※A、銀翹散加梔子、瞿麥、扁蓄;※※B、銀翹散加木通、淡竹葉、甘草梢;※※C、銀翹散加杏仁、滑石、通草;※※D、銀翹散加麥冬、生地、知母、黃芩、梔子。(《溫病學》) |
【A】 |
孕婦忌用的藥物是:※※A、天花粉;※※B、淡竹葉;※※C、夏枯草;※※D、密蒙花;※※E、蘆根。(碩研,02,綜合科) |
【B】 |
患者,男,52歲。因發熱﹝fever﹞後出現口苦,心煩,胸悶不舒,夜寐不寧,舌紅苔薄黃,脈數。用藥宜選:※※A、梔子、淡竹葉;※※B、梔子、淡豆豉;※※C、黃連、肉桂;※※D、酸棗仁、柏子仁;※※E、酸棗仁、合歡皮。 |
【D】 |
小薊飲子的組成藥物中不含:※※A、當歸、蒲黃;※※B、生地、滑石;※※C、藕節、木通;※※D、大黃、車前子;※※E、梔子、淡竹葉。(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