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部 牙痛:
連翹湯:
黃芩、黃連、當歸、赤芍(各一錢五分)、連翹(一錢)、天花粉、玄參(各七分)、枳殼(五分);
用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
加味涼膈散:
治濕熱牙疼,顋顴浮腫,牽引太陽,口熱便秘者,
依本方加:石膏、升麻、淡竹葉;
水煎,加蜜調服,
治牙痛久不癒,諸藥罔效者,只用石膏一兩、麻五錢,水煎服,效。
升麻四物湯:
治血虛牙痛。
當歸、芎藭、赤芍、生地、白芷(各一錢)、黃芩(一錢)、升麻(五錢)、蒲公英(五錢);
用水碗半,煎八分,食遠服。
珠金丸:
牙痛內外俱腫,狀類傷寒發頤者,為搜牙風,先以紺珠丹汗之,次以貴金丸,下之,再次用清痰降火之藥調理。
羌活附子湯:
治冬月大寒犯腦,令人腦牙疼,名曰腦風。
麻黃、附子(各三分)、羌活、蒼朮(各五分)、黃(一分)、防風、甘草、升麻、僵蠶、黃柏、白芷(各二分)、佛耳草用水鐘半,煎八分,熱服。
定痛塞耳丹:
細辛、盆硝(各一錢)、雄黃(五分)、牙皂(二個);
為末,用大蒜一枚,杵和為丸,梧子大,每用一丸,綿裏之,如左牙疼塞左耳,右耳痛塞右耳,良久即止,一丸可治數人。
固齒白玉膏:
治一切牙疼,及齒動搖而不堅固者。
龍骨(一兩)、陽起石(五錢二味火通紅淬後藥汁內七次)、鉛粉(一兩)、珍珠(三錢)、象牙(末五分)、麝香(二錢);
各末和勻,黃蠟三兩溶化,濾淨再化,俟溫方入前藥和勻,乘熱攤紙上,如冷燒熱熨斗仰放,紙鋪斗上攤之,用時先漱口淨,剪小條貼齒查上,閉口勿語,過宿如失。
製龍骨陽起石藥汁方:
僵蠶(四十九個)、防風、當歸、芎藭、牙皂、青鹽、升麻、白芷、骨皮(各五錢)、細辛、藁本(各三錢);
為粗末,長流水於砂鍋內桑柴火熬汁,去渣再煎汁一碗,以淬前藥,七次,焙乾為末。
蟾酥丸(見疔瘡門);
綿裏一粒,咬痛牙上,其痛立止,甚者用真蟾酥麥粒大咬之,更驗,然痛牙即爆落如手取,齒根腫痛出膿者,名曰:風齲,及治蟲蝕疼痛。
乾蝦蟆(一個燒灰)、青黛(一分)、蘆薈(半分);
共為末,用生地黃煎膏,和藥塗之。
補蛀丹:
蟲牙痛者,研新巴豆和乳香,末為丸,塞蛀孔內,如蟲已去而孔內空痛者,只用乳香炙軟塞之。
落齒方:
老鼠一枚,入砂一錢於肚內,碗盛密蓋,自爛生蛆,取蛆炙乾為末,用時以刀剔破牙根四圍而後塗之,半刻自落。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