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概述】

胃脘痛是以上腹近心窩部發生疼痛為主症的消化道病症,常因飲食不節或精神刺激而發病。歷代文獻有將其稱為「心痛」、「心腹痛」、「心下痛」等,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載:「民病胃脘當心而痛。」《靈樞‧厥論篇》說:「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可見真心痛是一危急証候,與胃脘痛的「心痛」絕不相同。

 

本病可包括現代醫學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神經官能症、胃痙攣等消化道疾患。

 

【病因病機】:

脾胃的升降、運化功能,有賴於肝的正常疏泄及腎陽的溫煦推動作用。如肝的疏泄功能失調,則會出現肝胃不和;如果腎陽不足,則會出現脾胃虛寒的病理變化。因此脾胃與肝腎是有密切關係的。

 

(一)、病邪犯胃:

外感寒邪,邪犯於胃或過食生冷,寒積於中,皆使胃寒而痛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內生濕熱,可以發生熱痛或食積痛。此外,蟲積也可導致胃脘疼痛。

 

(二)、肝氣鬱結:

鬱怒傷肝,肝氣失疏泄,橫逆犯胃而致胃痛。肝氣鬱結,進而可以化火,可使疼痛加重或病程纏綿。

 

(三)、脾胃虛寒:

脾陽衰微,或勞倦過度,饑飽失常,均可致中氣虛寒而痛。

 

西醫主要為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痙攣及腫瘤等消化道疾病。一般認為反復或長期精神緊張,造成大腦皮質功能失調;或飲食不節,食刺激性食物,除直接損傷胃腸粘膜,產生炎症外,也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功能紊亂,致胃和十二指腸壁的血管痙攣,胃液分泌失常,胃酸過多,侵蝕粘膜。同時又因胃腸壁血管痙攣引起胃痙攣,局部產生營養障礙,粘液分泌減少,保護粘膜的作用低下,從而形成潰瘍,其周圍組織有炎症滲出物,水腫充血,致局部張力增大,壓迫末梢神經引起上腹部疼痛。

 

【臨床表現】:

上腹部近心窩處疼痛,伴胃脘嘈雜,噯氣,泛酸,或吐清水,納差大便秘結或溏薄,甚則嘔血,便血,病久可出現身體羸瘦,面色少華,精神萎靡,頭暈耳鳴,心悸不寐。胃脘痛在臨床上分病邪阻滯和臟腑失調兩類


 

 (一)、病邪阻滯

1、寒邪: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暖,局部熱敷痛減,口不渴或喜熱飲,苔白,脈緊。

2、食滯:胃脘脹悶,甚則疼痛,噯腐吞酸,嘔吐不消化食物,吐後痛減,苔厚膩,脈滑。

 

(二)、臟腑失調

1、肝氣犯胃:胃脘脹滿,攻撐作痛,連及兩脅,噯氣,大便不暢,苔多薄白,脈弦。

2、脾胃虛寒:胃痛隱隱,泛吐清水,喜暖喜按,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軟弱或沉細。

 

【治療】:

(一)、治療原則:以理氣止痛為主。

(二)、取穴及部位:中脘、天樞、氣海、上腹部、季肋部、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肩井、手三裏、內關、合穀、脅肋部。

(三)、主要手法:一指禪推法、摩法、揉法、按法、擦法、拿法、搓法。

(四)、操作方法:

一、基本操作:

用一指禪推法,從背部脊柱兩旁沿膀胱經順序而下至三焦俞,往返5次,然後用較重的按揉法於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時間約5分鐘。在背部沿膀胱經循行自上而下施擦法,以透熱為度。醫者用輕快的一指禪推法、摩法在胃脘部治療,使熱量滲透於胃腑,然後按揉中脘、氣海,同時配合按揉足三裏。時間約20分鐘。拿肩井循臂肘而下,在手三裏、內關、合穀等穴作較強的揉按刺激。然後搓肩臂使經絡通暢,再搓抹其兩脅,由上而下往返5次。

 

二、辨証加減

1、寒邪犯胃

(1)、點、按脾俞、胃俞,時間約2分鐘。

(2)、擦法背部,以透熱為度。

 

2、食滯

(1)、用順時針摩腹,點按中脘、天樞穴。

(2)、按揉脾俞、胃俞、足三裏。

 

3、肝氣犯胃

(1)、用柔和的一指禪推或揉法,白天突向下至中脘穴治療,重點在膻中穴,然後輕柔地按揉兩側章門、期門。時間約10分鐘。

(2)、按揉背部肝俞、膽俞。

 

4、脾胃虛寒

(1)、按揉氣海、關元、足三裏治療。每穴約2分鐘,在氣海穴治療時間可適當延長。

(2)、直擦背部督脈、橫擦左側背部及腰部腎俞、命門穴,以透熱為度。


 

【輔助療法】

(1)胃痛尚有許多外治法,如針灸、敷貼、穴位壓迫等療法。有時在緩解疼痛方面效果顯著,見效快,使用方便。

 

【注意事項】:

(1)、潰瘍出血期的病人,禁忌推拿治療。

(2)、患者要保持心情舒暢,切忌暴飲暴食,或饑飽不勻,一般可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宜,忌食烈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3)、胃脘部操作,應於飯後一小時或飯前。

(4)、胃痛較重者,應配合藥物等多種治療方法。

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