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指迷方》辨脈形及變化所主病證法: |
浮脈之狀,在皮膚輕手得之,重按則似有若無。 王於秋,主肺,主風,主虛乏短氣﹝brachypnea﹞。 秋得之為順,春得之為賊邪,冬得之為虛邪,夏得之為實邪,又為微邪,其病不治自愈。 純浮為感風,浮弦為虛勞﹝consumptive_disease﹞,浮緊為風寒,浮芤為衄血﹝epitaxis﹞,浮滑為風痰,浮洪為風氣壅滯,浮微為氣不足,浮緩為風虛,四肢不隨,浮澀為傷肺咯血﹝emptysis﹞、嗽血,浮遲為傷憊,浮弱為虛損﹝vacuity_detriment﹞,浮濡為氣血俱不足。 又看見于何部位,以臟腑、經絡﹝meridian﹞推之,餘皆仿此消息。 |
沉脈之狀,取於肌肉之下得之。 主臟病,沉滯伏匿。 在寸為心肺鬱伏,悲憂不樂。 在關為肝脾不利,中滿善噫䐜脹。 濕勝則腫滿溏泄﹝sloppy_diarrhea﹞,食不化,支膈,胠脇滿,善恐。 在尺則為石水﹝stony_edema﹞,腹腫硬,以指彈之殼殼然有聲,小便澀﹝difficult_urination﹞。 沉緊為腸間積寒痛,沉澀結為五氣積聚﹝abdominal_mass﹞成形,沉數或疾為骨蒸﹝bone_steaming﹞,沉滑為腎消﹝kidney_dispersion-thirst﹞、骨枯、善渴、小便數﹝frequent_urination﹞。 純沉為腫重,足膝不利,不得履地,得之于陰濕之氣。 沉而微,五臟氣衰,骨痿﹝bone_flaccidity﹞不能起。 →【胠﹝月去﹞:音,ㄑㄩ,同區。意:腋下:「轉則兩胠下滿」。】 →【䐜﹝月真﹞:音,ㄔㄣ。意:起也。從肉眞聲。】 |
遲脈之狀,往來極遲,一息三至。 為陰盛陽虛之候,若手足厥不回者死。 五臟氣短﹝brachypnea﹞,不能朝於氣口,肺腎俱衰也。 《太素脈訣》作肺腎俱絕。 陳無擇《三因方》云:遲者應動極緩與人迎相應,則濕寒凝滯,與氣口相應,則虛冷沉積,為寒為痛。 遲而澀為癥瘕﹝concretions_and_conglomerations﹞、咽酸﹝acid_swallow﹞。 |
數脈之狀,往來急數,一息六至。 為陽盛陰微之候。 寸脈見之為熱,為躁,為煩。 左關為目赤﹝red_eyes﹞、頭痛﹝Headache﹞煩滿,右關為口臭﹝halitosis﹞胃煩嘔逆。 尺中見為小便黃赤,大便閉澀。 與人迎相應為熱,與氣口相應或為瘡。 |
洪脈之狀,大而隱指。 若大而散漫,是謂氣衰。 大而浮,風客于衛,咳出青黃膿如彈丸大,若不出則傷肺。 下利得脈大,利益甚。 霍亂﹝cholera﹞得之吉。 又其脈主夏,屬心。 |
虛脈之狀,浮大無力,遲而且柔,又如蜘蛛絲。 此陽氣衰少,陰氣獨居,為多汗亡陽,形氣蕭索,其人不壽。 |
散脈之狀,浮而無力,至數不齊,渙漫不收,更甚於虛,或來多去少,按之如無。 此氣血俱虛,根本脫離之候。 左寸軟散,為陽虛不斂。 右寸見之,為氣耗汗出﹝sweating﹞。 肝脈軟散,色澤者,當病溢飲。 脾脈得之,色不澤,當病足跗腫﹝swelling_of_the_instep﹞。 尺脈見散,為精氣﹝essential_qi﹞衰耗。 又產婦得之生,孕婦得之死。 |
芤脈之狀,如浮而大,於指面之下,其形中斷,又如流水不相續,或如瀉漆之形,斷而倒收,又似弦而軟。 (《太素脈訣》云:芤脈之狀,中空弦散。)。 主吐血﹝haematemesis﹞,嘔血﹝hematemesia﹞,衄血﹝epitaxis﹞,男子失精﹝Spermatorrhea﹞,婦人胞漏﹝fetal_spotting﹞,半產﹝abortion﹞,血崩﹝flooding﹞。 又曰:其狀弦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弦芤相搏,此名為革,金刑木而傷肝也。 芤而滑,嘔吐﹝vomiting﹞,甚則亡血﹝blood_collapse﹞。 芤而數,陽陷陰中,血妄行。 芤而急,風冷濡脈之狀,極軟弱,如以指按水中綿,如有如無。 (《太素脈訣》云:諸部脈形,按之極小。)。 為陰陽俱不足,濕冷霧露之氣所傷。 為病,頭重如以濕熱之物裹首;大筋軟短,小筋弛長,為痿弱骨不能立;又為亡津液﹝fluid_collapse﹞,精神不收; 《十便良方》云:精神乾急或偏枯﹝hemilateral_withering﹞,血脈痹﹝vessel_impediment﹞微脈之狀,極微,或似有似無。 為氣血不足,為虛憊,亡血﹝blood_collapse﹞,亡汗,小便數﹝frequent_urination﹞或白濁﹝Baptorrhea﹞。 若微數為陰虛,客陽內熱﹝endogenous_heat﹞,穀氣少也。 若在尺部,腎脂枯,髓不滿骨。 若在左關則肝虛血不足目視䀮䀮﹝blurred_vision﹞,筋緩弱。 若在右關則虛滑泄﹝efflux_diarrhea﹞注,穀不化,腸鳴﹝rumbling_intestines﹞及漿粥不入胃。 若在右寸,則為損背寒,口中如含霜雪,咳嗽﹝cough﹞肌疏,不可以風,短氣﹝brachypnea﹞。 若在左寸,為心虛恍惚,憂思不樂多恐,如人將捕之。 若六部俱微,則陽不及四肢,足脛冷,手足厥,常欲湯火暖之。 陳無擇《三因方》云:微者,極細而軟,似有若無。 與人迎相應,則風暑自汗﹝spontaneous_sweating﹞。 與氣口相應,則陽脫泄。 入裏,病脈微,為虛,為弱,為衄,為嘔,為泄,為亡汗,為拘急。 微弱為少氣為中寒。 |
革脈之狀,渾渾革至如湧泉,謂出而不返也。 為陰氣隔陽,又為溢脈。 蓋自尺而出,上於魚際,亦謂之離經,無根本也。 又覆脈之狀,自寸口下退,過而入尺,皆必死之脈也。 |
伏脈之狀,重於沉,指下尋之方得,蓋時見時隱也。 (《太素脈訣》云:伏脈之狀,其形沉伏,隱隱其位。)。 此陰陽之氣相伏也,或陰中伏陽,陽中伏陰。 脈疾為伏陽內熱﹝endogenous_heat﹞,身雖寒而脈實者有伏氣在內,澀者有動氣,在左則左病,在右則右病,在臍則居臍上下,居臍上為逆居臍下為從。 |
牢脈之狀,如弦而實,尋之則散。 (《太素脈訣》云:指下尋之不動。)。 為五勞﹝five_consumption﹞、六極﹝six_extremes﹞、七傷﹝seven_damages﹞之實脈之狀,舉按有力,重按隱指愊愊然。 氣不利,亦主伏陽在內,蒸熱勞倦﹝overstrain﹞,胃氣﹝stomach_qi﹞壅塞為內癰。 實數為三焦閉熱,大便秘﹝constipation﹞實。 滑為癖飲癥瘕﹝concretions_and_conglomerations﹞留聚之病。 實大為氣盛閉塞。 (《太素訣》,)。 實大作實洪。 實沉為臟腑﹝zang-fu_viscera﹞氣不通,帶短(《太素脈訣》云:實而短。)。 為宿穀不化。 →【愊﹝忄畐﹞:音,ㄅㄧˋ;音同敬。意:〔愊憶〕煩悶,鬱結,如「心愊愊而紛紜。」】 |
弱脈之狀,小而無力。 為精不足,惙惙短氣﹝brachypnea﹞,表裏俱衰,為暴下。 陰並于陽,汗出﹝sweating﹞不止者死又為腳弱筋緩,足不能履地。 惡寒﹝aversion_to_cold﹞,不可出風。 |
細脈之狀,細細似線。 (《太素脈訣》云:其形細微。)。 陰氣勝陽也。 又為手足寒,氣少,慘慘不舒暢。 又血不榮於四肢,謂寒則澀而不流行也。 (《太素脈訣》云:又主冷泄痢)。 |
緩脈之狀,不遲不疾,一息四至,往來得中,實得土氣。 (《太素脈訣》云:緩脈之狀,如柳葉也。)。 緩甚,為病四肢不收﹝loss_of_use_of_the_limbs﹞,受濕而痹。 緩而沉,脾氣滯,志意不舒展,氣痞多噎。 |
緩而澀,肌肉不仁,津液不流行,榮衛失度,因以致風。 緩而微,為消氣。 緩而滑,為熱中多食。 緩而短,穀不化,為溏泄﹝sloppy_diarrhea﹞。 緩而浮,為風、曳。 陳無擇《三因方》云:緩者,浮大而軟為弱為痹,為疼為不仁,為氣不足,為眩暈﹝dizzy_head﹞。 緩而滑為熱中。 緩而遲,虛寒相搏,食冷則咽痛﹝pharyngalgia﹞。 |
澀脈之狀,往來極澀,如水不能流,或聚於指下,或綿綿如瀉漆,斷而倒收,又似止非止。 (《太素脈訣》云:澀脈之狀,如刀口到指,不離其所。)。 主男子亡血﹝blood_collapse﹞、失精﹝Spermatorrhea﹞,婦人胎妊不成,月候凝澀,或崩傷不止,五帶,敗血在腹,或血瘕﹝blood_conglomeration﹞成形,筋急﹝tension_of_the_sinews﹞寒痹﹝cold_arthralgia﹞。 浮澀為肺病,咯血﹝emptysis﹞、咳嗽﹝cough﹞,虛勞﹝consumptive_disease﹞。 澀中時弦,為金木相克,脇下痛﹝rib-side_pain﹞,不得臥者﹝Insomnia﹞死。 在左寸,為心痹﹝heart_impediment﹞寒栗,病積溲血結脈之狀,大小不定,往來不拘,數至時一止。 主氣不流行,腹中症癖,氣塊成形。 |
或因大病後亡津液﹝fluid_collapse﹞,亡血﹝blood_collapse﹞,或驚恐神散而精不收,或夢漏亡精,又多慮而心氣耗也。 若無是因,則其人壽不過一二年。 |
代脈之狀,其來如斷絕,而相待其息以至時,搏而動。 主血氣虧損,或驚憂積甚,形氣不相得也。 |
滑脈之狀,指下如水之流,或如轉珠而滯礙。 (《太素脈訣》云:不緩、不洪、不實,如珠之形。)。 主嘔吐﹝vomiting﹞,主飲。 滑而弦細者為支飲﹝thoracic_fluid_retention﹞,咳逆倚息,面浮腫。 滑而緊,停寒積飲吞酸﹝acid_swallowing﹞,腸間漉漉有聲。 滑而弦,留飲在胃,頭痛﹝Headache﹞而眩。 滑而數,為中暍,甚則為痓,手足瘛瘲﹝Tugging_and_slackening﹞搐搦盛肺緊脈之狀,如按繩繳指,三部通度,與弦相似而有力,舉按皆有餘。 主中寒腹痛﹝abdominal_pain﹞切急。 →【痓(tetany)﹝疒至﹞:音,ㄔˊ;音同池。意:卒口噤、背反張而瘈瘲。】 |
在寸口,則中寒口噤﹝lockjaw﹞,頭痛﹝Headache﹞、惡寒﹝aversion_to_cold﹞,欲得覆被火炙。 在關上,則胃冷吞酸﹝acid_swallowing﹞,中脘臍腹痛﹝peri-navel_pain﹞,下利筋寒,或轉筋霍亂﹝cholera﹞,咳嘔膽汁。 緊數為冷熱痢,下膿血,或身熱飲食如故,有痛處則結癰疽在尺為寒疝痛﹝Acute_abdominal_pain﹞。 |
促脈之狀,自尺上寸口促急,有來無去。 (《太素脈訣》作有來時止復來。)。 此榮衛無度數,陰氣促陽也。 又腎氣離經,升而不降,又為無陰而陽無以系也。 若時氣促數,上出寸口,動脈之狀,鼓動而暴於指下不常。 氣血相乘,搏擊而動也。 或鼓于陽,則一陽為鉤,如夏脈之盛。 或鼓于陰,一陰為毛,如秋氣之急切勁烈。 鼓陽勝而急曰弦,陰緩而陽急也。 鼓陽至而絕曰石,陽辟而陰孤也。 陰陽相過曰溜,氣相鼓作而動也。 |
弦脈之狀,如張弓弩弦,應指有力,重按則軟弱。 (《太素脈訣》云:狀如琴弦。)。 主春氣,主肝臟,主虛,主痰,主瘧,主勞。 弦而微,氣不足,筋緩不榮。 弦急似數非數,綿綿之狀,勞傷氣促急,四肢煎厥﹝scorching_syncope﹞。 無首尾而促疾,虛勞﹝consumptive_disease﹞不足。 弦弱而疾,夜多盜汗﹝Perspiration_sweating﹞。 弦短而大,榮衛勞傷,內急外緩。 兼數則熱,目視䀮䀮﹝blurred_vision﹞,血不足也。 兼遲則寒,筋脈急攣。 弦澀因失血女子則月閉血瘕﹝blood_conglomeration﹞。 弦緊為虛寒裏急,寒疝﹝Acute_abdominal_pain﹞少腹痛﹝pain_in_lateral_lower_abdomen﹞,面青下利。 弦遲而澀,出入無首尾,為寒閉血少,筋乾急,(《太素脈訣》作弦而急。)。 或偏枯﹝hemilateral_withering﹞血脈痹﹝vessel_impediment﹞,得之風冷濕也。 (《十便良方》短脈之狀,往來極短,不待息盡而回,或無首尾,但見於指面,亦不待氣來而至。 其人短氣息,或不能長息,又為大下脫氣,又主久病。 →【䀮﹝目巟﹞:音,ㄕㄨ。】 |
長脈之狀,往來指下,息隨而盡,其有餘,如操帶物之長。 (《太素脈訣》云:長脈之狀往來至長。)。 稟賦氣強,勝血而氣擁,其人壽。 若加大而數,為病陽盛內熱﹝endogenous_heat﹞,當利三焦。 |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