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十三方考》 痔漏門:

 凡人九竅之中,有小肉突出者,皆謂之痔,故有耳痔、鼻痔、牙痔等名,固不僅肛門一處為然也。

 肛門痔之種類極多,名狀亦頗不一,故有區分為二十四痔者。未破者曰痔,已破而成管者曰漏﹝),大別之則不外下列數種:

 凡肛門邊生數瘡,腫而突出,穿破後,膿出即散者曰「牝痔」。

 凡肛門邊突出肉球,形同鼠奶,而時流膿血者曰「牡痔」。

 凡腸口顆顆發痛,且痛且癢,血出淋漓者曰「脈痔」。

 凡肛門內結核有血,或發寒熱,每遇大便即脫肛者曰「腸痔」。

 凡飲酒後,即腫痛流血者曰「酒痔」﹝色痔相同)。

 凡每值大便時即血流不止者曰「血痔」。

 凡肛門腫痛,遇怒即發,怒息即安者曰「氣痔」。

 痔瘡種類頗多,大致不出以上數種範圍之外,其他種種,特其變態耳。

 但種別雖多,而治法則無大差異。

 內服中九丸以消臟腑之毒熱,有時可兼服槐角丸,外用化肉膏貼於核上,俟肉黑後,刮去黑肉一層,又以化肉膏貼之,如是數次,其核自然腐盡,洗以熏洗湯,摻以加味天然散收功。

漏症治法:

 內服中九丸以消臟腑之熱,並兼服槐角丸,以匡其不逮,外以三丫草插入孔內,以探測其深淺或曲折,然後將藥線插入三次,外貼解毒膏,約六、七日後繭落,以加味天然散生肌、平口。

 茲並將各種不同之痔瘡療法分記如後:

槐角丸:

 經霜槐角﹝五錢﹞、黃連﹝一兩﹞、白芷梢防風赤芍枳殼生地﹝各一兩﹞、黃芩秦艽黃柏﹝各二兩﹞、九制大黃﹝四兩)。

 上共為細末,米糊為丸,如綠豆大,空心白湯下。

 如大便有血者,可用側柏葉二兩,陳棕灰一兩,百草霜五錢,為丸服之。

藥線制法:

 砂﹝一兩﹞、紅砒﹝一兩﹞、野芋﹝三兩﹞、南星﹝五兩﹞、靈仙﹝五兩)。

 上先將砒、砂另研,次將餘藥入鍋煎水,然後投入砒、砂,以過江蜘蛛絲一股,絲線一股,共成一線,入藥水中,煮一炷香久,取出曬乾,收貯備用。

 用時以三丫草帶藥線插入孔中,隨即穿入肛門內,引出三丫草,藥線即隨之帶出肛門,如法三次纏縛,系銅錢一枚於線端,每日解開收緊一次﹝名為催線),其漏孔遂逐漸裂開,得見裏面血肉,隨摻天然散,如此天天照樣緊之,約七日後即可掛穿,銅錢亦即落下,當用熏洗湯洗淨污濁,貼解毒膏生肌、平口收功。

                                                           痔 (1)  

永康堂整體保健【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