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瘡痛癢:

 諸瘡痛癢,皆屬於火。

 又云:風盛則癢,蓋為風者,火之標也。

 凡風熱客於皮膚,作癢起粟者,治宜疏風,如換肌丸、苦參丸等。

 若風熱內淫,血虛作癢者,又當涼血潤燥,如逍遙散、柴胡湯之類也。

 

神仙換肌丸:

 治皮膚風熱,如蚤虱叮咬,癢不可忍者。

 蟬螁(焙)、僵蠶(焙)、防風、片芩(酒炒)、何首烏(各一兩)、梔子(酒炒八錢)、白芷(八錢)、荊芥穗(七錢)、地膚子(五錢);

 右為末,酒糊為丸,綠豆大,每服三二十丸,茶清送下。

 

苦參丸:

 治風疹遍身,癢痛難忍,涎多不寐者。

 苦參一兩為末,用皂角(二兩),水一升,揉濾取汁,石器煎成膏,和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水送下。

 

四生丸:

 治渾身麻癢,或麻痹不仁,或生斑疹,或外血風頑瘡,骨節不能履。

 地龍(去土)、僵蠶(炒)白附子、五靈脂、草烏(去皮尖炮等分);

 為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茶清送下。

 

二味消毒散:

 治遍身起瘰作癢,用此乾擦之,自止。

 明礬(一兩)、雄黃(五分)、共為末。

 遍身癢如蟲行者,用鹽一斗,水一石,煎七斗,澄清洗之,三五次癒。

 用茵陳湯煎汁洗之。

 

 


 

加味通聖散:

 治風餅風丹作癢。

 防風、芎藭、當歸、白芍、白朮、甘草、連翹、薄荷、梔子、桔梗、麻黃、石膏、滑石、荊芥、黃芩、朴硝、大黃、蟬螁、枳殼;

 用水二鐘,煎八分,熱服。

 一用:鹿角磨酒熱服,煎鳳仙花科洗之。

 

 蛇床子湯、狼毒膏(俱見腎囊風)、三因四生散(見藏風瘡)、羽液膏(見癰疹)。

 

 諸痛:

 諸痛之為症也,有各門之所未備,其立方也,有各門之所未載,今彙之於一,以便採用,庶無遺失。

 

蒼朮復煎散:

 治寒濕相合,腦痛惡寒,心煩腹悶,脈沉而遲,項背腰脊髀骨脛膝等痛。

 蒼朮(四兩,水二碗煎二鐘去渣入)、黃柏(三錢)、羌活、柴胡、升麻、藁本、白朮、澤瀉(各五分)、紅花(少許);

 再煎至二鐘服。

 

蠲痛無憂散:

 治一切腫毒痛,筋骨痛頭風痛,風寒濕痺,遍身疼痛,腳氣痛風,及大麻風等症。

 蒼朮(米泔水浸焙)、半夏(薑汁浸焙)、川山甲(陳土炒)、川烏(黑豆酒煮去皮尖)、草烏(生薑汁煮)、苦食(油浮)、當歸(酒洗)、甘草(各二兩)、麻黃(三兩)、葳靈仙(一兩)、鬧羊花(醋浸炒黃色四兩);

 各製為末,和勻,每服五七分至一錢,無灰酒調服,再飲以醉為度,蓋臥出汗,立驗,避風。

 

尋痛丸:

 治遍身走注疼痛,并一切腫毒疼痛。

 五靈脂、草烏(炮)、杏仁(各一兩)、沉香、木香(各五錢)、麝香(一錢);

 右為末,酒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黃酒送下,如治腫毒,杏仁易桃仁,沉、木易乳、沒,各等分,燒酒下。

 

桑皮飲:

 治皮膚痛不可以手按者。

 桑白皮(二錢)、乾葛、柴胡、黃芩、玄參(各一錢)、地骨皮、天門冬、麥門冬(各一錢五分)、木通、甘草(各五分);

 用水二鐘,生薑三片,

 頭一箇,煎一鐘,熱服,出微汗。

 

槐花散:

 治皮膚痛,雖蒼蠅飛上即痛者。

 槐花(炒);

 為末,每服三錢,溫黃酒調服。

 

魚鰾散:

 治遍身酸軟作痛者,腰痛。

 魚鰾(四兩,香油黃);

 為末,每服五錢,溫黃酒送下。

 

 


 

葳靈仙桂湯:

 治產後經風,痛不可忍,并痢後風。

 葳靈仙、肉桂、木香、乳香、沒藥(各二錢);

 水二鐘,煎八分服。

 

六合散:

 治一切腰疼。

 羌活、獨活、大茴香、小茴香、杜仲、當歸(各二錢);

 用黃酒一碗浸,露一宿,次早空心去渣溫服,立癒。

 

 一用:紅姑娘一箇,炙乾令焦為末,黃酒下。

 

鵝實散:

 治脇痛氣痛。鵝眼枳實(焙)、小茴香(炒);

 各為末,等分和勻,每服二錢,用小黑豆同艾葉炒熱,沖黃酒於內,去渣,調前末藥,食前服之,立止。

 

不龜手膏:

 治冬月手背裂痛。

 猪脂油(四兩,入)、白蠟(二兩)溶化離火加)、白止、升麻(一錢)、猪牙皂(一錢)、丁香(五分)、麝香(二分);

 為細末,入前油蠟內和勻,先用湯洗手淨,拭乾,烘手熱,取前膏一塊,於手心內搓之,令手掌油潤去藥,則隻手於火上烘之搓之,以油乾為度,則裂痛立癒,更且滋潤肌膚,勝裂口藥多矣。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